APP下载

新世纪以来国共两党抗战时期优抚安置史研究述评

2024-04-14隋希铭

关键词:优抚国统区抗战时期

李 翔 隋希铭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概念是时代和时局的产物,有鲜明的时代和时局的烙印。今天学界使用的优抚安置概念(1)优抚,指对烈属、军属、残疾军人等优待和抚恤。优待,指给以好的待遇。安置:使人或事物有着落。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643、9页。,更是随时代和时局的变化而变化。全面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域(学界也常用“国统区”来指称),受中国传统和国际趋势的双重影响,优抚和安置等事项常用“抚恤”一词来指称(2)何键:《关于军事抚恤答客问》,《陆军经理杂志》1942年1月31日。,主要包括消极抚恤和积极抚恤两种,也包含精神抚恤。其中,消极抚恤指用金银财物抚慰受恤对象,类似今天狭义上的抚恤(3)抚恤指国家或组织对因公受伤或致残的人员,或因公牺牲以及病故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以物质帮助。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422页。。积极抚恤指利用受恤对象健存的身体官能,尽可能地使其自给自足,类似今天的安置。精神抚恤,指褒扬,具体形式比较多样,比如修建纪念物、年节纪念、生平事迹宣付史馆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为融洽军民关系,密切党群情谊,党提倡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故而有时把优抚和安置事项纳入双拥运动之中(4)李敏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双拥运动》,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新中国建立后,在1998年有中国特色的军人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启动之前(5)聂和兴等:《中国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版。,优抚和安置事务一直归入内政或民政工作之中(6)胡民新等:《陕甘宁边区民政工作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6页。。新世纪以来,为呼应社会保障的全面实施与不断完善,学界通常将优抚安置、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并称社会保障四种主要形式。

综合以上概念解析,本文的优抚安置指抗战时期国(国统区)共(抗日根据地)两党(7)本文的国统区和抗日根据地,指学界约定俗成的国民党统治区域和中国共产党控制区域,全文有时也用国共两党泛指。依据规章条令,对抗战军人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权利、物质利益、精神需求等,给予优待、抚恤、褒扬、安置等补偿或激励行为。改革开放以来,在抗日战争史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重视的今天,国共两党优抚安置史方面的探究却显得比较薄弱,这与优抚安置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的地位不相称,亟需进一步展开对优抚安置主要内容及其相关事项的研究。本文探讨的学术成果,主要面向2000年以来的大陆学界(8)民国时期,以及海外学界对抗战时期国共两党优抚安置史的研究,将另文叙述。。硕博士学位论文,因聚焦研究主题,且框架全,篇幅长,所以是各学科学术研究走向繁荣的根基之一,是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的营养基,也是本文探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国家的发展,助推学术的发展。学术的发展,又为今天优抚安置实践改革注入学理支撑。全面抗战时期国共两党优抚安置史的研究(9)1931年局部抗战爆发后,面对优抚安置系列紧迫问题,国统区优抚安置服务人员和有识之士,结合中国古代和欧美发达国家的优抚安置,开展战时优抚安置的研究。,集中在改革开放大幕开启,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国家启动社会保障改革之后,诸多硕博士生选择优抚安置史作为学位论文研究对象,以呼应现实需求。再经数年积淀,有的学位论文经过修改完善,得以专著的形式出版发行。以上这些成果,既拓宽了抗战史研究领域,又为人民军队优抚安置的改革提供了一定历史镜鉴。下文针对优抚安置概念,按照优待、抚恤、褒扬、安置几个组成部分及优抚安置整体性研究,分别展开学术史回顾与点评。

一、优待

优待就是给以好的待遇,主要包括物质优待、劳动优待、精神优待、政治优待等。优待和兵役、民众动员等重要事项紧紧关联。重庆、四川、云南是国民党抗战兵源的重要基地,也是优待研究者视线比较集中的区域。一些研究者往往来自西南地区四川、重庆和云南的高等院校,这充分说明区域大学和区域史研究的紧密关系,自然也是当地学人以学术研究的方式,对本地抗战军人的缅怀和记忆。2000年之后,学术领域对国民党史的探究呈现进一步深入的特征,表现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主题进入学人的研究视野,其中就包括对抗日军人及其家属的优待问题。

专门研究国统区优待的学位论文共有2篇,一是2009年西南大学硕士生王颖的《抗战时期重庆抗日军人家属优待政策与实施研究》,二是2016年云南大学硕士生杜小英的《云南抗战军属优待研究》。两篇学位论文虽然研究的地域不同,但结论基本相同,即为解除抗战军人后顾之忧,激励后方青年应征参战,在优待法规条例指导下,重庆和云南地方政府、民间团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优待抗日军人家属的政策和措施,在后方开展多种形式的抗属优待,为抗战建国作出一定的贡献。由于各种因素制约,抗属优待在开展过程中也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优待经费缺乏、运行模式有缺陷等不少问题。从所举代表性论文能够看出,不管是针对优待哪一主题或哪一地方的研究,作者都能从民族抗战的立场和视角出发,尽可能做到论从史出、持论客观(10)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界常用阶级局限性来最后总结国民政府的优待抚恤,如“国民党反动政府虽然在优抚方面有些明文规定,但由于反动政权的本性是统治、压迫人民……强迫人民充当炮灰卖命,哪里谈得上有什么优抚……不过极尽一些欺骗之能事罢了。”“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军队的性质,优抚不是一门超阶级的专业。”分别参见孟昭华、王明寰:《中国民政史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8-159页。刘国林:《中国历代优抚》,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83-84页。。

与研究国统区优待的文章相比,探究抗日根据地优待的文章一是数量较多,二是既有专门的学位论文,也有散落的单篇或者数篇系列已刊论文。以上这些成果,一是涉及地域比较广阔,包括陕甘宁、晋察冀、晋绥、鄂豫边区、淮北、华中等抗日根据地;二是探究的内容比较多元,包括建立家务活动、物质优待、精神优待、生产优待、土地优待、权益优待等。

专门研究抗日根据地优待的学位论文,只有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肖真真的《抗战时期鄂豫边区的优待抗日军人家属研究》。肖文认为,鄂豫边区优抗政策解决了抗属基本生活困难,提升了群众参军积极性,推动了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与壮大。但是,由于边区财政经费困难、干部官僚作风及守旧势力的破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优抗政策的实施。

尽管专门研究抗日根据地优待的学位论文不多,但已刊优待论文篇数不少,代表性文章主要有:一是宿志刚2007年《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代耕问题研究》(11)宿志刚:《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代耕问题研究》,《史学月刊》2007年第9期。,宿文认为代耕是诸多优抗措施最中心的方式。代耕对改善抗属及退伍军人的生活、稳定军心、激励士气乃至抗战胜利起到重要作用。二是李军全2011年《军事动员与乡村传统: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优待抗属为例》(12)李军全:《军事动员与乡村传统: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优待抗属为例》,《历史教学》2011年第1期。,李文认为优抗政策是军事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大武装力量、巩固抗日根据地政权、抵制日本侵略的有效措施之一。优抗政策始终与乡村传统相纠葛,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实际效果。三是岳谦厚2014年《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军婚问题》(13)岳谦厚:《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军婚问题》,《晋阳学刊》2014年第1期。,岳文考察军婚保护中的法律、行政保障体系以及舆论宣传机制,指出婚姻自由与保护军婚之间的微妙关系。

现有优待研究成果中,学术水准颇高的当属齐小林由博士学位论文修订而成的专著《当兵:华北根据地农民如何走向战场》(14)齐小林:《当兵:华北根据地农民如何走向战场》,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齐著认为,粮食优待与劳力优待是优待士兵家属的最重要措施。抗战后期,代耕成为优待士兵家属的主要形式。优待政策的演变与实施过程,充分体现革命措施与传统规则之间内在的张力与冲突。齐著运用大量的未刊档案,尽可能地还原抗日根据地优待的真实图景。与同类性质的研究成果相比,齐著对影响优待实施的因素探究得相当全面,从而使自己的论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不足之处是,齐著没有对比国统区的优待实施状况。其对抗日根据地优待的结论,虽然较为全面,但有些地方有苛求之意。

近年来优待研究的成果,不管是面向国统区,还是抗日根据地,均从大处肯定优待政策对民族抗战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从多个方面探究优待实施中的不足之处及其因由。现有研究成果,有不少论著运用未刊档案,使得优待研究实证性的一面日益突出和鲜明。

二、抚恤

抗日战争是以弱敌强,加之现代武器的巨大杀伤力,所以战事一起,伤亡即呈现惊人的数字。国民政府是中国的合法代表,国共两党虽然都是抗战的主体力量,但国民党军队要承担正面战场硬碰硬的较量与厮杀,特别是大会战的艰巨作战任务。在不掌握制空权、少坚船利炮的战场上,国民党军队的伤亡率尤其惊人。不处理好伤亡军人及其家属的抚恤事项,既影响国内国际观瞻,更牵连兵役、战斗力、道德、法律等重大问题。2000年之后,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日益成为大陆学界的共识,对为全民族的独立付出鲜血和生命代价的国共两党抗战伤亡军人及其家属抚恤问题的研究,也成为学界研究的方向之一。

关于国统区抚恤(15)台湾学者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在本文探讨之列,但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张瑞德《抗战时期的国军人事》(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大陆出版时更名为《山河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军队战力》,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此外还有杨伟华2007年学位论文《中华民国军人抚恤制度研究(1927—2006)》等文。张著《抗战时期的国军人事》第二章《人事制度的运作》专辟一节“退役抚恤”,论述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抚恤事务。张著的抚恤主要包括恤金抚恤、精神抚恤,可惜着墨不多,只是点到即止。尽管如此,对后人了解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抚恤,依然有一定的帮助。。专门研究全面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抚恤的学位论文,只有2005年武汉大学硕士生李翔的《南京国民政府军队抚恤制度研究》。李文认为,在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交接期,国民政府的军队抚恤制度深深烙上继往开来、洋为中用的变迁的标签。与此同时,国民政府的政治体制决定着抚恤运行的最终绩效。李文既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指出国民党军队抚恤问题深层次的根由;更引入社会变迁的理论,就国民政府向欧美先进国家学习先进抚恤制度给予了积极评价。

已刊论文方面,比较有特色的,一是研究观点,二是研究方法。其中,研究观点方面,李翔2008年《1927—1949年国民政府军人抚恤观念之流变》(16)李翔:《1927—1949年国民政府军人抚恤观念之流变》,《军事历史研究》2008年第3期。认为抚恤观念经历从传统恩赏型到西方义务型的转变过程。从抚恤观念的演变中,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在战火纷飞中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的求索之路。研究方法方面,姜迎春2011年《由救恤到保障: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伤残军人的服务型抚恤探析——以国统区荣军教养院为中心》(17)姜迎春:《由救恤到保障: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伤残军人服务型抚恤探析——以国统区荣军教养院为中心》,《民国档案》2011年第1期。从荣军教养院入手,阐述抚恤实施状况,指出国统区抚恤实施难如人意的多重原因。姜文是抚恤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以宏观性、价值论断为主,转向新世纪以来以微观论证、论从史出为主的代表性作品。

关于抗日根据地抚恤。或许因优抚安置的几个组成部分相互关联,不易完全加以分割,目前没有专门研究抗日根据地抚恤的学位论文或已刊论文。有关抗日根据地抚恤的研究,多放在优抚、优抚安置或社会保障中,在整体探究中加以评述。由此也能看出,作为战争时期优抚安置最重要组成部分的抚恤,特别是抗日根据地的抚恤,还需要投入较多的研究力量,以便充实对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史的全面认知。

三、褒扬

褒扬因与精神的传承息息相关,而褒扬的主要内容以及精神的传承往往又和纪念性建筑物(如碑、亭、塔、馆、坊等)连接在一起。所以,除学术性论著之外,通俗性的宣传介绍纪念碑、纪念塔、纪念馆、纪念亭、纪念坊之类的文章也不少见(18)不管是中国古代,还是中国近现代,受儒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和近现代革命意识、马克思主义牺牲精神的影响,各个时代的执政者均注重对阵亡军人的褒扬。其目的,一是通过精神抚恤,弥补优待、物质抚恤和安置方面的不足;二是以此激励后人、鼓舞来者。。特别是在今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观光旅游业随之兴盛起来。许多民众愿意瞻仰抗战纪念碑、烈士陵园、忠烈祠、将士墓等,在观光的同时,感受抗战阵亡将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关于国统区褒扬。湖南是民族抗战的重镇和丰碑,南岳衡山忠烈祠是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突出写照。湖南高校的一些学者,既有强烈的传承民族抗战精神的意识,又有鲜明的地方属性。多位导师指导研究生,聚焦湖南的抗战褒扬。有关褒扬的学位论文,两篇均来自湖南师范大学。一是2014年硕士生亓秀娟《南京国民政府的抚恤褒扬制度——以辛亥、抗战烈士为中心》,二是2018年朱倩《湖南社会各界对抗日烈士的纪念(1937—1947)》。亓文对国统区的公葬或者国葬、忠烈祠、革命纪念日等进行若干探讨。朱文认为:抗战初期至抗战胜利后,湖南开展一系列烈士纪念活动。首先修建纪念设施,如忠烈祠、将士公墓、纪念碑亭及纪念城等。省政府同时又举行隆重的悼念活动,这不仅是对烈士精神的颂扬,也是对民众的精神动员。此外,辽宁大学王铁军指导多位硕士研究生,分别以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等省抗战阵亡将士纪念设施为研究对象,从褒扬、纪念多个角度分析纪念设施的功能和价值。

已刊论文方面,代表性文章一是有关忠烈祠的研究,姜良芹等2011年《抗战胜利前后国民政府忠烈祠功能之嬗变》(19)姜良芹等:《抗战胜利前后国民政府忠烈祠功能之嬗变》,《抗日战争研究》2011年第1期。和王余辉2018年《安生慰死:南京国民政府国家忠烈祭祀制度的建立》(20)王余辉:《安生慰死:南京国民政府国家忠烈祭祀制度的建立》,《抗日战争研究》2018年第2期。,均认为忠烈祠是祭祀为国牺牲的官兵和民众的神圣场所,国家忠烈祭祀制度弘扬了抗战精神。二是有关国殇墓园的研究,刘于思2015年《从腾冲忠烈祠到国殇墓园:战争记忆的空间争夺与权力博弈》(21)刘于思:《从腾冲忠烈祠到国殇墓园:战争记忆的空间争夺与权力博弈》,《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7期。认为,战争记忆在国人的政治记忆与文化记忆中扮演特殊角色。云南保山腾冲国殇墓园以及忠烈祠在“社会记忆—遗忘—再记忆”的过程中看似始终保持原貌,但其生成的战争记忆话语早已千差万别。腾冲国殇墓园作为战争记忆空间的兴建、衰落与修复的过程,也是战争记忆的刻写、遮蔽、修补和再生产过程。

专著方面,国内学者对褒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忠烈祠上。唐末之(22)唐末之:《南岳忠烈祠》,海南出版社1995年版。、周学鹰(23)周学鹰等:《南岳忠烈祠》,天津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等专门探究南岳忠烈祠,而王勇则(24)王勇则:《碧血英魂——天津市忠烈祠抗日烈士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以天津忠烈祠为对象,论述抗日烈士的牺牲精神。还有学者专门对抗战纪念建筑展开深入探讨(25)建筑文化考察组:《抗战纪念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这些专著,一面是研究,一面是讴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关于抗日根据地褒扬。代表性学位论文有2020年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生郝玉鑫《晋察冀边区革命旧址空间分布与连片保护研究》。郝文是一级学科地理学下设二级学科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内容涉及抗日根据地烈士事迹发生地或墓地旧址、纪念性建筑物(如碑亭塔馆等)。该文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提出要保护抗日旧址,弘扬民族精神。

已刊论文方面,2000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和雕塑园工程设计组的《新的时代景观,新的历史丰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和雕塑园规划设计》(2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和雕塑园工程设计组:《新的时代景观,新的历史丰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和雕塑园规划设计》,《建筑创作》2000年第4期。比较有代表性。该文内容包括工程概况、主题和特色、工程意义三个部分。姜亮2016年《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抗日烈士的抚恤褒扬》(27)姜亮:《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抗日烈士的抚恤褒扬》,《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认为,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以烈士褒扬与纪念以及烈士抚恤与烈属优待为主要内容的褒抚制度。

和优待、抚恤、安置相比较,褒扬的文章学科融合的特色最为鲜明。除史学色彩之外,社会学、地理学、建筑学、心理学等也进入褒扬领域,特别是对纪念性建筑物的研究,更是打上多学科的印记。多学科的引入,使得褒扬的文章,给人不少启迪和深刻印象。从这层意义上讲,借着抗战纪念性建筑物,褒扬传承中华民族不屈斗志的价值潜移默化地、深深地体现了出来。

四、安置

安置的概念,战争时期与和平年代,差别特别大。战时的安置,主要面向伤亡军人及其家属。除非身体伤残等原因,一般很少退伍和退役安置。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农业国家里,在动荡的战争时期,通过金钱和物质的抚恤,让抗战军人及其家属过上较为稳定的生活,是相当艰难的。因此,国家和社会力量特别重视通过生产安置方式,解决伤残军人及其家属、阵亡军人遗属的生活问题。

与优待、抚恤、褒扬相比,专门研究安置问题的学位论文相对最多。研究事项,或针对伤兵生产,或指向遗族安置,或面向伤兵生产的发起人。相关学位论文包括2006年四川大学硕士生苟兴朝《抗战时期的“伤兵之友”运动》,2011年南京大学硕士生汪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遗族学校研究》,2015年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生付楠《抗战时期江西地区的荣军管理研究》,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生贺莹新《抗战时期荣誉军人垦荒问题研究》和张法波《段绳武与抗战时期的荣誉军人安置》。此外,周云容《抗战时期四川垦殖运动初探》(四川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苏旸《抗战时期湖北地区伤病军人救助、慰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吕文洁《抗战时期伤残军人的救助问题研究》(辽宁大学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等,均有部分内容涉及伤兵农业生产。以上这些学位论文分别运用档案文献,对战时国民党军队的伤兵安置进行多面解析,肯定其成绩,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已刊论文方面,主要探究抗战伤残军人的生产安置和重残收养。王安、苟兴朝均有多篇文章论述伤兵生产安置,《职业重建:国民政府时期抗战伤残军人的就业——以〈残不废月刊〉为中心》(28)王安:《职业重建:国民政府时期抗战伤残军人的就业——以〈残不废月刊〉为中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抗战时期的“虽残不废”运动》分别叙述运动的发轫、相关法规、伤兵生产的组织机构等(29)苟兴朝:《抗战时期的“虽残不废”运动》,《文史杂志》2007年第5期。。李常宝2012年《抗战期间的国军伤兵群体考察——以军政部荣誉军人第十八临时教养院为中心》(30)李常宝:《抗战期间的国军伤兵群体考察——以军政部荣誉军人第十八临时教养院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4期。一文认为,第十八临教院的荣军比较幸运,他们没有因病掉队、失踪、流落他乡或死于非命。

关于抗日根据地安置工作。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少有学位论文专门聚焦此一主题。已刊论文方面,主要研究地域,一是陕甘宁,二是晋西北,三是华北根据地。其中,面向陕甘宁的有宿志刚2008年《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退伍军人安置问题研究》(31)宿志刚:《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退伍军人安置问题研究》,《抗日战争研究》2008年第4期。和刘燕2017年《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退伍军人的安置研究》(32)刘燕:《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退伍军人的安置研究》,《抗战史料研究》2017年第2期。。两文认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系列安置政策,完善各级管理机构,保证安置政策顺利实施。退伍军人安置,对边区社会稳定和激励士气,推动扩军归队有重要意义。把增强2013年《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精兵建设中的荣退军人安置》(33)把增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精兵建设中的荣退军人安置》,《军事历史研究》2013年第4期。和2014年《抗战时期华北根据地精兵简政与荣退军人的选定和安抚》(34)把增强:《抗战时期华北根据地精兵简政与荣退军人的选定和安抚》,《党史研究与教学》2014年第4期。认为,荣退军人安置是精兵建设的重要环节。荣退军人的安置,历经各方共同努力,安置工作大多取得较好成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

和国统区安置的研究相比,抗日根据地安置的专门性研究明显不足。这说明,在优抚安置最为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抚恤、安置中,学界对抗日根据地的研究力度明显欠缺。而且,抗战伤亡军人及其家属的抚恤和安置,并不局限或停留在全面抗战时期,而会随着伤亡军人及其家属生命的延续而顺延至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甚至延伸到改革开放时期。因此,加强抗日根据地安置史、抚恤史的专门研究,对党史、共和国史的研究均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五、优抚安置整体研究

优抚或优抚安置的组成部分,有的不易完全分割开来。因而,许多研究者对优抚或优抚安置进行整体性探究。无论国统区还是抗日根据地,优抚安置整体性研究,数量上明显多于优待、抚恤、褒扬、安置等专题性研究。

新世纪以来,全国硕士生开始扩招。二级学科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生的大量增加,为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伴随抗日战争史研究向经济史、社会史等转移,民国社会保障的各个环节被诸多学人所关注。加之国内政治环境持续宽松和包容,大陆对国民党抗战的成绩日益给予充分肯定。抗日战争史具有特殊的民族主义和反抗侵略的正义性,无论对国统区还是抗日根据地的研究,均有许多硕博士生以优抚安置作为学位论文的研讨主题。与此同时,国内社会保障改革大力推进。总之,无论政治、学术,还是实践的需要,对全面抗战时期国共两党优抚安置史而言,都到了深入开展学术研究的好时期。

四川在全面抗战时期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及四川官兵为民族抗战做出的巨大牺牲,使得四川成为国统区优抚安置特别重要的省份。优抚安置的实施,留下丰厚的档案文字资料,这又为后人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来源。

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和当年的西南师范大学,是川渝地区文科最有代表性的几所高校。这些高校中国近现代史方向的教师,对国内政治、学术和社会保障的发展有很强的敏感意识。新世纪之初,专门论述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特别是四川地区优抚安置的学位论文为数极少,而各地相关档案资料又特别充裕。以此为研究课题,撰写学位论文不仅有广阔的空间,又能弘扬民族主义、加强海峡两岸学术交流、呼应国家社会保障的现实需求。在导师指导下,2004年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沈阳的《抗战时期四川拥军优抚政策述评》开国统区优抚安置整体性研究的先河。此后,2012和2013年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李飞燕、张波的学位论文《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军人及征属的优抚政策探析》《抗战时期征属优抚工作研究——以成都市政府为例》,均认为四川地区的优抚安置具有典型意义。上述几篇学位论文,都客观评价国统区优抚安置的历史意义,同时也指出其不足之处及其根由。

优抚安置不仅能支撑硕士学位论文,同样也能支撑博士学位论文。除了四川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的师生关注四川地区的优抚安置之外,四川大学的师生同样对国统区的优抚安置给予高度关切。川大中国近现代史专业陈廷湘教授指导门下弟子杜乐秀、李常宝,利用四川地区档案馆所藏档案资料,分别于2011、2012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抗战时期四川出征军人家属优抚研究》《抗战时期正面战场的荣誉军人研究》。2014年,杜、李两人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出版专著《抗战时期出征军人家属优抚研究——以四川为中心的考察》(35)杜乐秀:《抗战时期出征军人家属优抚研究——以四川为中心的考察》,人民武警出版社2014年版。《抗战时期正面战场荣誉军人研究》(36)李常宝:《抗战时期正面战场荣誉军人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版。。杜、李两文结论上有一定的差别。杜文肯定中有否定,认为四川优抚救济有利于坚持抗战并争取最后胜利,但也存在不少弊端。李文更多的是否定,认为荣誉军人不时受到后方民众的排斥;他们的伤残见证国民党军队战力之弱,他们的人生际遇展示乡土时代的民众与近代民族国家公民之间巨大的政治意识差异。

学术就是薪火相传。李常宝博士毕业后,进入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工作。李又指导门下学生以国统区四川或华北抗日根据地优抚安置为研究对象,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比如2016年董婕《太行、太岳区荣誉军人研究》、2017年燕倩倩《抗战时期四川省三台县的优抚工作》。董、燕两人的文章均使用大量档案文献,注重实证和论从史出。西北的陕西和华北诸省,是中国共产党抗战的最核心地域,和国统区一样留下优抚安置的大量档案文献。李常宝及其门下弟子的研究,又和陕西、山东、河北、河南等地高校师生对西北、华北抗日根据地优抚安置的研究相互呼应,共同推进中共优抚安置史和抗战史研究的深入。

优抚安置整体性研究并非仅仅停留在川渝地区、西北和华北地区,而是如同中国抗战一样遍地开花。西南地区的云南一直是优抚安置专题史研究的重镇之一,其对优抚安置整体史的探究也没有缺位。2013年,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孟凡洲完成学位论文《抗战时期云南军人优抚问题研究》。东北是最早开始局部抗战的区域,东北地方高校也没有忘记国民党军队的优抚安置。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生李增瑞完成学位论文《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荣誉军人的优抚政策研究》。孟、李两文,一个聚焦地方,一个放眼全国,均对抗战时期国统区的优抚安置做了实证性阐述。

关于抗日根据地优抚安置。和国统区相比,抗日根据地优抚安置史整体性研究无论起步时间,还是研究数量上,均呈现一定的延后和不足。在学位论文方面,抗日根据地优抚安置整体性研究最早的一篇是2006年山西大学王熙娟的硕士学位论文《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拥军优抚政策述评》。此后,又有多篇抗日根据地优抚安置的硕士学位论文面世,分别是:2008年河南大学硕士生张红莲《陕甘宁边区及华北抗日根据地优抚工作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生郎鹏鹏《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优抚制度研究》、2012年延安大学硕士生郑彦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优抚安置问题研究》、2018年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生刘新月《抗战时期晋绥边区军人优抚问题研究》。总的来看,对全面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优抚安置的研究,地域上主要集中在陕甘宁、晋察冀、晋绥、鄂豫边区、华中抗日根据地等。以上这些硕士论文,均使用相关档案资料,认为优抚安置是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人民军队发展壮大并取得不断胜利的力量源泉。

著作方面,胡民新等《陕甘宁边区民政工作史》受传统民政工作影响很深,突出表现是把优待抚恤放在拥军优属中进行探讨,特别是把抚恤残废官兵归类在拥军名下。胡著对残废官兵的抚恤,主要着眼于规章概述。2000年前后是抗日根据地优抚安置研究的重要分水岭。此前的研究,多把优抚安置归类在民政工作,侧重对规章条例纸面的解释,很少运用一手文献特别是档案文献。此后的研究,则把优抚安置归类于社会保障等多个事项中,多运用一手文献特别是档案资料,诠释优抚安置实施状况及其缘由。

已刊论文方面,罗平飞2005年《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军人抚恤优待及退伍安置政策研究》颇具代表性(37)罗平飞:《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军人抚恤优待及退伍安置政策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6期。。罗文主要论述抗战时期抚恤优待及退役安置政策的特点,视野较广,给人不少启迪。

此外,为拉一个整体线条,社会保障学和社会工作学也会对全面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的优抚安置简略性地加以概述。比如,赵翠生2001年《军人社会保障制度探微》(38)赵翠生、潘红:《军人社会保障制度探微》,《武警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周士禹、李松《优抚保障》(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和宋林飞《社会工作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分别从社会保障学和社会工作学入手,简要叙述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的优抚安置。

六、研究评述

学术研究总是踏着前人的脚步,在不断的学术积累和应对社会形势的诸多变化之中,逐渐发展和前行。全面抗战时期国共两党优抚安置史研究取得一定成绩,但从学术发展眼光而言,仍然存在很多缺憾,留下可进一步探讨、发展和突破的空间。

(一)现有成绩

多学科的学理相继引入,知识建构达到较高水平。既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也和国家的改革开放一样,学术界的改革、开放、融合、交叉的意识也日趋强烈。这尤其表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术问题,需要跨出本学科封闭的小世界,借鉴多种学科知识,才能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新意迭现。优抚安置史的研究,尤其需要借助多学科理论知识,比如历史学、军事学、政治学、社会保障学、经济学、统计学、医学、社会心理学等,甚至西方身体史的相关理论,以及地理学、建筑学等相关方法,也对深入研究优抚安置史大有裨益。

专题研究和整体综合研究相结合,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经过学术界数十年的共同努力,目前针对全面抗战时期国共两党优抚安置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优待、抚恤、褒扬、安置等专题问题,都有学术论文发表。不仅如此,个别专题还有著作问世。专题性研究的深入,为运用比较眼光综合分析国统区和抗日根据地优抚安置史提供了扎实的学理依据。专题研究的深入,对了解优抚安置的运行状况有其独特的价值。

学术研究关照社会现实,凸显优抚安置研究者的学术责任感和现实使命感。从整个抗战史研究的历程看,某些现实问题的凸显和对现实的关注,助推了抗战史研究中一些热点的形成。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多个学科开始对社会保障展开研究。在历史学方面,一些研究者以中国历史上的社会保障为研究对象,对于其中特殊的社会保障——优抚安置,也做了多方面的探究。尤其是对于抗战时期,这个特殊时段的优抚安置,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其中,大大丰富了抗战史研究和社会保障史研究的多重色彩。

深入挖掘档案资料,扩展研究视野。全面抗战时期国共两党优抚安置史研究与中国古代优抚安置史研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有大量的第一手档案资料可资利用。现有优抚安置相关成果,很多受益于各地档案馆收藏的档案资料。特别是近20年来硕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多数作者都使用了未刊档案。档案的使用,对于了解国统区和抗日根据地优抚安置的运行实态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研究人才。以姜迎春、李常宝、杜乐秀、谭忠艳等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研究人员,在全面抗战时期国共两党优抚安置史探究过程中,拓宽了视野,熟悉了领域,学到了方法,也认识到了不足和有待解决、完善的问题。这为推动国统区和抗日根据地优抚安置史的研究向更纵深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性。

(二)亟需突破的空间

受限于优抚安置史文献整理现状,纵观改革开放数十年来的优抚安置史研究,既能体察几个明显的特点和趋势,又能发现多个急需进一步研究、解决和突破的问题。

优抚安置理念的演变路径仍需进一步理清。新的时局需要新的优抚安置方式,新方式推动理念、制度、实践的更新与发展。现有成果对时局、学术、理念、制度、实践之间相互生成的关系,缺乏细致分析与论证。尤其对欧美现代社会保障知识在民国时期的传入及影响,没有清晰的说明与阐释。不弄清理念演变的轨迹,就难以深入解读国统区和抗日根据地优抚安置的实施状况及其缘由。

无论专题研究还是整体性综合性研究,都仍有大量主题没有涉及。研究内容不够宽泛,就很难对全面抗战时期国共两党优抚安置运行实况有一个清晰整体的把握,制约优抚安置史的研究深度。和优抚安置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所起的作用相比,现有研究明显不成比例,成果出版太少。专题性研究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本论著,通史类著作甚至为零。即使放宽到民政史、军人社会保障史领域,也鲜见专题性著作出版。

现有研究急需确定重点对象,弄清主次关系。现有成果照顾了若干细节,却忽视了重点重心和主次关系,尤其是下列重要问题急需尽快解决:抚恤困境的多重缘由及其对军人保险的催生;伤兵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实施状况及其问题所在。尤其是土地政策、军队建设、政权建设等重大政治问题与优抚安置的紧密关联,优抚安置与持久抗战的紧密关系,需要大量深入的分析与论证。政权的政治立场深深影响优抚安置的运行实况,特别是基层政权的政治面貌、组织效能,对优抚安置的运转构成相当大的关联,这方面的探究力度需要进一步深入。

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深化与成熟。目前优抚安置史研究在方法上,主要还是使用历史文献记载展开定性分析,比较准确的量化分析相对缺乏;研究路径相对单一,许多研究论著往往就优抚安置的某一方面论优抚安置的某一方面,而不能将优抚安置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分析框架,研究的眼光仅仅放在就事论事的层面。

比较研究和综合研究急需进入研究者的视线之中。为理清全面抗战时期国共两党优抚安置的实施状况,对不同阶段优抚安置做一纵向对比是不可或缺的,从中可以更好地形成对优抚安置的动态认识。现有成果中,虽然有少数国共之间的对比研究,但不仅成果数量有限,且论证缺乏深度。有的比较研究,名义上是对比,实则是分段叙述国统区和抗日根据地的优抚安置,比较的意义没有彰显出来。除了国共之间的比较研究异常单薄之外,抗日根据地内部的比较研究,也没有多少涉猎。有些论著,即使是从整体角度展开叙述,也只是将各个地区的优抚安置进行分别介绍。

研究成果的分布还不均匀,亟待全方位审视优抚安置。国统区和抗日根据地优抚安置史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国统区。抗日根据地优抚安置史的研究,视线聚焦于陕甘宁和华北抗日根据地,特别是陕甘宁一带。这固然有多种合理因素,但这种研究现状,对于后人了解国统区和抗日根据地优抚安置史的全貌有不利之处。因而,在下一步优抚安置史研究中,迫切需要对此前研究薄弱的区域,从文献整理和专题研究两个方面,共同发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清晰、更加准确地理解国统区和抗日根据地优抚安置整体实施状况。

县级档案使用偏少,难以理清优抚安置基层运行状况。现有研究成果中,特别是历史学、党史学出身的硕博士生的学位论文,使用了大量国家或者省级档案馆收藏的档案文献。但许多县级档案馆,也收藏丰富的优抚安置史文献资料。就目前研究成果来看,使用县级档案馆收藏档案的论著,相对偏少。这不利于从微观层面,弄清优抚安置在基层实施的真实状况。

现有成果,较少把优抚安置和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紧密结合,较少把优抚安置和民族现代化进程结合起来,较少把优抚安置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密切联系。国统区和抗日根据地都会通过抗战建国的宣传,把优抚安置和全民族的团结抗战、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39)刘大年:《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统一》,《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第2期。,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合在一起。抗日战争是民族复兴枢纽,研究抗战史要有中华民族现代化的意识,即把抗战时期优抚安置史放在更广阔的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中加以分析。

(三)深入研究的价值

有助于弄清国共两党的统治效能。执政能力是政权的头等大事,优抚安置成绩的好坏首先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本领。以优抚安置为视点,可以清晰体认国共两党的财经状况、军队气象、社会动员能力、军民关系等多个面相的统治境况。有助于深化对国共两党土地政策的认知。优抚安置紧紧同军队和政权建设联系在一起,而土地政策则是优抚安置的决定因素之一。给伤残军人和遗属土地,不仅是中国优抚安置对象的现实需要,也有美国19世纪的成功先例,还是对三民主义中民生的切实实践。国统区优抚安置在抗战后期的困境,土地政策的制约是一大要因。

有助于解析社会保障的演变轨迹。优抚安置是战时战后极为重要的保障项目,二战时期是欧美社会保障的重要里程碑。以优抚安置为突破口,有利于剖析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借鉴欧美保障模式的推动下,中国现代社会保障生成的路线。优抚安置的建设过程,也是民国政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优抚安置得以发展,除了军人及其家属的争取、欧美现代社会保障的传播等因素外;当权者为维护统治,将优抚安置作为治国手段也是要因。这既使国共两党通过人文关怀等隐蔽方式向基层社会得以扩张,也在某种程度上安抚了军心民心。

有助于揭示长期抗战的支撑因素。国共两党优抚安置的建设,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文明传播的结果。优抚安置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既有利于抗战军人及其家属,也有助于社会的发展。无论国统区还是根据地,爱国民众能够响应政府号召,从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多个方面参与优抚安置,帮助抗战军人及其家属。对全面抗战时期国共两党优抚安置史的研究,有利于更全面地诠释中华民族合作抗战的积极内涵。

有助于为人民军队社会保障制度、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制度的建设提供历史借鉴。抗战时期国统区和抗日根据地的军队人数众多,战争消耗极大,优抚安置牵涉每一个军人家庭。这种特殊环境下的保障经验和教训既值得探讨总结,又能为现阶段人民军队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历史借鉴。优抚安置体制在战事频仍、经济困窘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仍然发挥了积极作用,保障了受恤人利益。这种在极端条件下运行制度的经验,对今天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优抚国统区抗战时期
抗战时期的“跑警报”
中共在国统区掀起的两次宪政运动高潮
抗战后期国统区的经济危机及其连锁反应*——基于国民党高层个人记述的观察
新形势下优抚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工作
民国后期国统区选举诉讼程序研究
抗战时期间谍剧综论
优抚安置
抗战时期中共国统区组织发展研究
论抗战时期中美空军联合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