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建设下汽车造型工业设计产业学院建设路径探析
2024-04-14陈智伟刘敏鞠清绘常欣欣龚青山
陈智伟 刘敏 鞠清绘 常欣欣 龚青山
关键词:现代产业学院;汽车造型;工业设计;协同育人
0引言
随着美学经济、创意经济和双碳经济的到来,汽车产业成为社会发展中主要经济增长点,为汽车造型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应用领域。面对工业设计学科发展转型,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结合新经济形式下的企业转型需要,整合政府、企业、国际专家等资源,以“政校行企协同创新”为引领,坚持“育人为本、产业为要、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建设原则,引导学校主动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紧密围绕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我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湖北省现代产业体系优势和企业重要教育主体作用,探索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通过发挥高校自身专业优势,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联合共建产业学院,以提升专业整体办学实力,推动专业改革与发展。
1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背景
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和财政部等十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专门指出“鼓励工业设计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1]。与此同时,《湖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及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指出,以高端智能化赋能、绿色环保为主攻方向,构建智能低碳产业体系,提高汽车制造核心竞争力。同时,以信息技术和汽车造型工业设计为重点,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实现“产学研”融合,构建万亿级汽车制造产业创新大走廊[2]。
目前,现有合作模式中,政校企之间没有组建专业协调机构和部门,导致产研合作缺少系统化、规模化、组织化以及合作不深入等问题。对此,林健建议,高校可采取邀请企业家入校担任课程讲师或学生导师、深化企业实践内容、增加企业实践时间等方法,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力度。相关企业、研究院等其他单位,也应作为协同育人的合作单位[3];胡超指出,目前设计教育不能够与企业实际需求接轨,创新和实践综合型人才缺乏,达不到行业就业标准[4]。
本文旨在探讨新工科建设下,汽车造型工业设计产业学院建设路径,提出整合学院现有资源,深化产研合作深度,优化育人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开展智能网联、交互设计、低碳环保、新能源汽车工业设计专业建设的设计人才培育为目标的汽车造型工业设计产业学院,构建“科技+艺术+文化+创新”设计学研究体系,走“产学研创融合”的发展之路,为汽车造型工业设计升级提供新的技术方案和建设路径。
2汽车造型工业设计产业学院建设目标
在“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合作理念指导下,汽车造型工业设计产业学院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汽车产业需求为核心出发点,全面规划了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地方服务和人才培养建设目标用于指导产业学院建设,建设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图1)。
2.1重构教学课程体系与实训基地建设
产业学院聚焦于智能网联、交互设计、低碳环保、新能源汽车设计等前沿领域。通过课程群建设、拓展实训基地,组建“专兼结合、能力突出”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最前沿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2.2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与教学模式
在产教深度融合的框架下,构建“双导师”教学模式,旨在促使“科技+艺术+文化+创新”等多方面知识融入设计学研究体系,实现“产学研创融合”的发展路径,以更好地服务产业化、市场化运作和规范治理的产业学院。
2.3强化校企联合与推动成果转化
通过以学院建设为立足点,以科技、艺术、文化、创新为主导的汽车造型工业设计课程群。这不仅将提供技术服务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还将共建校企联合创新平台,为地方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2.4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产教协同育人的示范基地。通过建立双师型人才培训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汽车造型工业设计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将实现与汽车产业集群的有效链接,成为集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社会服务和创新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产业学院[5]。
基于上述思考与分析和设定上述建设目标,可以明确汽车造型工业设计产业学院建设方向和重点,为建设一所协同创新、产教深度融合的产业学院提供指导。同时,学院将通过紧密与政、行、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技能,为汽车设计与制造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持,为地方发展提供服务,培养高水平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工程师。
3汽车造型工业设计产业学院建设路径探索
3.1产业学院组织运行基础
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引入产业资本和校友捐赠,开展汽车造型、工业设计、人机交互、新能源汽车技术与艺术专业交叉融合和人才培养,健全公司管理体制,形成重大决策权、办学管理权、制度监督权等相互制衡的管理体系,保障产业学院的决策民主性、管理科学性和监督有效性。
产业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责任制,设立理事会和专家学术委员会,遵循理事会治院、专家治学、政校企深度合作原则。产业学院组织运行架构如图2所示,构建以对接产业技术创新为牵引、以集聚创新资源为支撑,与行业骨干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建共管的协同育人平台,完善“政、校、企”多主体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建设“学科专业共建、资源平台共享、人才师资共育、应用实践创新、科技艺术文化创新、创意成果转化”等模式。
3.2校企产学研创协同育人模式
3.2.1筑牢本科教学基础
结合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特色,以汽车造型工业设计为方向,深化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和车辆工程专业的内涵发展,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建构“科技+艺术+文化+创新”设计学研究体系,融合地方、行业、企业和学院的特色文化,走“产学研创融合”的发展之路(图3)。
(1)推进在武汉基地汽车造型工业设计产业学院布局,加强与汽车企业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及实习实训基地的平台建设,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實际项目参与,培养应用型人才。
(2)强化课程团队、课程体系与课程群建设,围绕汽车造型设计、汽车用品设计、智能网联、交互设计、新能源方向,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课程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3)不断推进“专创融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等举措,强化理论教学与实际项目实践教学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推进作用[6]。
3.2.2落实“3+1”和“导师工作室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
将实际项目有机地嵌入到课堂教学中,加强巩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学习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项目实践,从而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1)实施落实“3+1”校企深度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在校3年学习,完成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1”—在企1年实习,完成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专业技能提升。
(2)有效推进“专创融合”教学模式,将教师工作室、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生专业协会有效结合;密切与政企推进“政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聘请企业专家做产业教授,与政企共同合作研究开发课程,加强学生参与实践力度。
3.3政校行企多元融合共建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多元融合共建产业学院至关重要,基于产业学院建设目标,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政校行企“产学研创融合”的发展之路。共建内容如下。
(1)校企合作共建工作室。通过与多家汽车设计公司、工业设计公司、制造企业合作,成立了工作室及项目研究团队,建构“科技+艺术+文化+创新”设计学研究体系,融合地域、行业、企业、学院的特色文化,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产创融合实习基地建设。与汽车设计公司、工业设计公司、制造企业深度合作,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弥补课程教学中“眼高手低”的短板,帮助学生提高实操动手能力,并了解企业需求和发展趋势,实现学院和企业双赢目标。
(3)课程及项目合作。与多家汽车设计公司、工业设计公司、制造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及项目的实施与推进,共同开设与实际需求相契合的课程,同时开展汽车造型研究项目。通过汽车造型课程、毕业设计、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项目,开拓学生对汽车造型工业设计的前瞻性思维,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社会提供培养汽车造型设计创新型人才[7]。
3.4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政校行企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通过学院与企业之间的人力双向流动、两栖发展,形成稳定高水平的育人师资队伍。完善“双导师”教学模式,建构“科技+艺术+文化+创新”设计学研究体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合地域、行业、企业、学院的特色文化,联合校外资源,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围绕师德师风、教学科研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打造汽车造型工业设计专属师资队伍。实施路径具体如下。
(1)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通过巩固加深师德教育,严格要求教师执行职业道德规范,校企师资队伍共建模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的更新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
(2)教师规范化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生效。与汽车设计公司、工业设计公司、制造企业合作,学院方面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教学实践、企业实训、学科交流、业务培训等教学活动,企业方面派遣企业技术专家或管理人员到校进行技术交流、人才需求研讨会等实训活动,企业方面承担部分实践教学课程。
(3)加强教学能力综合素质提升。注重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培养,通过校企师资队伍共建模式,提高校内教师对市场需求的前瞻性思想,提升校外教师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探索[8]。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通过不断更新和完善课程,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积极开展教育培训、研讨会以及学术交流活动,与各行业的教师和行业领头人进行经验交流,了解汽车造型工业设计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4)开展青年教师培养方案。通过资深教师的言传身教,使青年教师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忠诚学校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通过指导,进一步夯实基础,使青年教师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教学能力,能胜任一至二门专业基础课和相关专业课的教学;通过指导,巩固、深化青年教师所学专业知识,确定科研方向,具备一定的科研、教研素质与能力。
3.5完善人才培養质量评估
汽车造型工业设计产业学院注重针对性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同时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学科创新领域、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专业扩展延伸,持续引进高水平教育资源,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根据企业需求和专业课程建设特点,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系统的反馈评判结果,施行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9]。
4结束语
在汽车造型工业设计产业学院建设中,面临一系列问题及挑战。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通过明确产业学院建设目标,建立有效管理运行架构,构建校企产学研创协同育人模式,共建政校行企多元融合,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等相应措施和策略,能够有效克服这些障碍,并通过评估持续改进和完善,为建设汽车造型工业设计产业学院成为产教融合深度样板和服务地方发展高地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国内汽车设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