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研究

2024-04-14周涛谢莹莹邓胜利

现代情报 2024年4期
关键词:社交媒体

周涛 谢莹莹 邓胜利

关键词!社交媒体:信息规避:心理授权:认知失调

信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信息的传播促进了科学进步和人类认知的不断突破,信息的价值已经得到普遍认同。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社交媒体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手段,社交媒体用户常常被大量无用的信息淹没。而过多的信息会让用户感到不堪重负,并产生负面影响。香农的信息论及后续研究指出,信息可以消除或降低不确定性,但是过量的信息也许会增加这种不确定性和人们的认知负担,进一步引发用户的不满、倦怠、焦虑等负面情绪。为了处理这种过量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用户可能会规避一些让人不适或不认同的信息。用户逐渐从信息搜寻者转变为信息规避者,信息规避成为社交媒体中的常见现象。但是用户的信息规避行为不仅会降低社交媒体平台的商业价值,而且有研究表明这可能是用户即将退出社交媒体平台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给社交媒体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有必要研究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机理,发现显著影响信息规避的因素,从而采取措施来减少用户信息规避,促进社交媒体平台的持续发展。

1文献综述

越来越多的社交媒体用户发现自身的精力枯竭和不断增大的心理压力与社交媒体使用息息相关。然而,由于社交媒体在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认知提升需求和娱乐需求等方面的有效性,使得用户很难通过完全停止使用社交媒体来应对这种心理上的不适。因此,作为替代策略,用户很可能会在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采取信息规避行为,即用户由于缺乏时间、精力、知识或个人兴趣而有意识地忽略一些信息的一种被动使用行为。

已有文献研究了多场景下用户的信息规避行为,包括健康信息规避、学术信息规避、金融信息规避等。Chae J在探究个体对癌症信息的规避行为时,发现癌症信息过载伴随着对癌症信息的困惑与压力导致了规避行为。Link E调查了在COVID-19大流行背景下,德国新闻用户的信息规避行为,指出感知社会规范、信息不足、风险感知、情感性风险反应和寻求态度可以显著预测用户的信息回避行为。Deng S L等调查了个体在消费决策时的信息规避行为,结果显示老年消费者更可能表现出规避行为o Zhang J等对高校青年研究人员的学术信息规避行为进行了质性研究,发现学术信息过载、信息独立性、研究任务难度、时间压力、学术信息素养、负面情绪和认知失调是学术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Blajer-GoIQbiewska A等发现金融决策者有时候会表现出“少知”的倾向,在线实验表明应对方式、控制点和预期情绪反应是财务风险信息规避的显著预测变量。

部分文献考察了社交媒体背景下的用户信息规避行为,主要关注认知和情感因素的作用,较少考察社会因素如社会支持或社会比较的作用。Dai B等发现感知信息过载直接影响微信用户的疲劳、沮丧和不满情绪,进而影响其信息规避意向。GuoY等研究发现信息过载、信息无关性会诱发社交媒体用户的疲倦并导致信息规避行为。周涛等的研究结果显示信息过载、功能过载、社交过载会导致用户的疲倦和不满意,进而影响其信息规避意图。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考察了多场景下的用户信息规避包括健康信息规避、学术信息规避、社交媒体信息规避等,发现了导致信息规避的“使能”因素,如负面认知(信息过载、社交过载等)、情绪(如疲倦、沮丧、不满意等)等,而较少研究“抑制”信息规避的因素。一方面,社交媒体的信息过载、社会比较等消极因素可能使得用户的实际感知与其预期不一致,即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从而导致信息规避行为;另一方面,社交平台的社会支持等积极因素将提高用户的心理授权(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从而抑制其信息规避行为。基于此,本文将基于认知失调和心理授权理论,整合“使能”与“抑制”双重视角,探究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形成机理。

2理论基础

2.1心理授权理论

授权意味着给予权力。在社会学领域中,权力被用于描述权威,授权意味着授予权力和资源共享。而在心理学领域中,权力被视作一种个人内在的、对自决(Self-determination)需求或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信仰,心理授权意味着加强这种自决需求或自我效能感。心理授权理论认为授权意味着发展强烈的自我效能,可以为个体产生完成任务的内在积极动机创造条件。授权作为一个多维的概念,包含4个方面:①意义。意义指个人的目标和价值观与工作之间的契合情况:②能力。能力指个人对工作相关技能和活动的自我效能感:③自我决定。自我决定指个人在选择或做出决定时拥有自主权;④影响。影响表明个人在工作环境中具有影响他人的效果。心理授权概念由上述4个维度相互叠加组成,表明如果一个人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感受到了强烈的意义感、自我效能感、自决权和影响力,将会对自己的任务角色产生更积极的心态。

心理授权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内部认知、感知和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近年来,已有文献将心理授权理论的研究范围扩展到了社交媒体背景下的用户行为研究中,发现社交媒体的积极使用有利于促进用户的心理授权,进而影响信任、持续使用意愿等。与此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心理授权可以促进用户对在线品牌社区的参与、在线知识社区中的共享行为和对任务类众包平台的持续参与意愿等。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考察了心理授权对在线社区用户参与行为、共享行为、持续行为等的影响,较少考察心理授权对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的作用。社交媒体不仅扩展了大众获取信息的途径,还赋予了个体生成内容的机会,从而提升了用户的心理授权,包括意义感、自我效能感、自决权和影响力。因此,本文将基于心理授权理论来研究社交媒体背景下用户信息规避行为。

2.2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矛盾的认知时,他们会感到心理上的不适,并试图通过采取措施来应对这种不适。这些措施可以分为3种主要类型,即改变认知、搜寻一致性信息或改变行为。改变认知是指改变原有的认知使其与其他认知相一致以减少认知失调带来的不适感,即个体会为了合理化自己所做出的決策而刻意改变认知;搜寻一致性信息是指个体会选择性地搜索关于决策的支持性信息来支持自己所做出的决策;改变行为是指个体会改变引起认知失调的行为,使其与认知相符。

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人们倾向于使用社交媒体建立社会关系和获得社会支持。但是在线环境十分复杂,媒介的信息过滤和观念误导可能使得个体在认知和情感上出现偏差,陷入认知失调的困境,从而导致用户的消极行为。Jeong M等研究发现用户在社交网络中接触到更多相反意见时会感到心理不适,产生认知失调,从而倾向于选择性发表意见。Shim H等的研究显示在移动即时通讯群组聊天背景下,青少年可能会因为认知失调引起自我辩护或自我说服而参与网络欺凌。陈婷等探讨了短视频社交媒体背景下用户认知失调的影响因素,验证了认知失调对用户不持续使用意向的作用。魏静等认为认知失调的环境有助于群体意见的聚合。张皓翔基于扎根理论,发现信息质量、信息需求、期望价值以及自身能力通过认知失调影响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的信息规避行为。类似的,代宝等基于扎根理论,认为避免认知失调作为一种认知性动机将影响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

从上述文献可以发现,它们发现了认知失调对于用户消极行为如不持续使用、选择性发表意见、网络欺凌等的影响,并通過扎根方法识别出认知失调对信息规避的作用,尚没有实证检验认知失调对于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采用认知失调理论来考察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规避行为。

3研究模型与假设

3.1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中获得回应日寸,感受到被关怀、被关联和被理解的程度]。研究表明,在线环境是个人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和提高个人福祉的重要渠道,社会支持是用户可以从在线环境中获得的主要社会价值。社会支持包括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分别反映了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社会支持可以有效地满足个体的心理需求,给个体带来亲切温暖的感受,有助于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培养心理授权感。相较于未提供社会支持的环境,个体在一个提供社会支持的环境中会感觉更有力量。因为在一个友好、支持的环境中,个体往往会感到放松,自我感觉良好,更具备意义感和自主决定感。研究表明,表现出 在线关怀的社区对建立用户的心理授权有积极影响。因此,本文假设:

H1:社会支持对用户心理授权具有正向影响

3.2信息质量

信息质量反映了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等。如果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对用户来说是不完整、不及时或虚假的,用户就会觉得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不具备阅读意义,同时也会降低使用社交媒体的意义感。同理,如果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排版凌乱,用户就会觉得在阅读信息上存在困难,降低其对社交媒体的心理授权。相反,若用户认为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质量较高,自己能从中获得有用知识,就会产生意义感和自我效能感,即信息质量可以通过影响心理授权维度中的意义和能力来提升用户的心理授权。心理授权理论认为,心理授权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可以通过有利的环境来促进,而信息质量有助于构建有利的信息交流环境。因此,本文假设:

H2:信息质量对用户心理授权具有正向影响

3.3沉溺

沉溺反映了个体无法控制过度的使用行为,从而对生活造成负面影响。赋权奴役悖论指出,高科技智能手机具有许多优势,例如全天候连接,但这种无限的可用性可能意味着个体成为智能手机的“奴隶”。同理,过度沉迷社交媒体也可能使得用户成为各类社交软件的“奴隶”,即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花费大量时间,却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从而造成脱离社会、注意力降低、时间浪费或精神不振等负面影响,这将使得用户内心出现对社交媒体的抵触态度,但是又无法完全放弃对其使用,因此产生矛盾和不适感,引发认知失调。已有研究认为社交媒体沉溺会导致用户的情绪调节失控,降低主观幸福感,并发现用户沉溺于短视频社交媒体会产生认知失调,进而影响其持续使用意向。因此,本文假设:

H3:社交媒体沉溺对用户认知失调具有正向影响

3.4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反映了个体将自己的能力和观点与他人进行比较的过程。社交媒体中的社会比较是指个人在使用社交媒体时,通过浏览他人通过在线交流和互动中自我披露的各种信息,将自己的能力和观点与他人进行比较。例如用户在浏览朋友圈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和朋友进行对比。特别的,用户往往进行向上的社会比较(Upper So-cial Comparison),即将自己与那些更有成就的人进行比较,这往往导致负面情绪,如焦虑等。已有研究发现,社交媒体更容易诱发社会比较,因为个体更容易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构建积极、理想化的自我形象。频繁的社会比较会导致嫉妒、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与用户使用社交媒体的初衷不一致,进而导致认知失调。社交媒体中引发社会比较的对象大多数是现实生活中的熟人朋友,身份上的高度相似性加剧了用户的失落感,引发用户的认知失调。因此,本文假设:

H4:社会比较对用户认知失调具有正向影响

3.5感知过载

感知过载包括信息过载、系统功能过载和社交过载等。信息过载反映了用户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与接收到的海量信息之间的矛盾。过量的信息不仅会让用户产生疲惫和压力等负面情绪,用户还可能因为接触到过量的新信息或观点差异引起认知冲突,感到厌烦。系统功能过载是指社交媒体提供的功能超出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用户常常需要学习社交媒体软件新增的、超出日常使用需求的新功能,当用户认为学习和使用这些新功能的收益低于成本时就会感到厌倦。社交过载是指用户面对过量的社交请求,不得不投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维系社交网络中不断增长的好友关系。过量的社交请求不仅会干扰用户的正常生活,还是导致用户疲劳的重要影响因素。综合这些方面,在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感知过载会给用户带来负面体验和情绪,这与用户对社交媒体的积极预期相矛盾,从而引发认知失调。因此,本文假设:

H5:感知过载对用户认知失调具有正向影响

3.6心理授权

心理授权反映了个体发展自决需求或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提高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当用户认为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是有意义的、能够提供帮助的,该用户将采取积极的信息行为,如采纳而不是信息规避。例如针对知名医生发布的在线医疗健康信息,用户往往信任度较高并积极采纳,而针对社交广告信息,用户往往认为没有价值,进而进行规避。同理,当用户认为自己具备足够的能力或自主权来处理信息,或者自己的信息行为对其他用户产生影响时,该用户对未来结果持有积极预期,因此更愿意进行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信息行为。因此,心理授权将降低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规避行为。已有研究发现,在线环境下心理授权与用户的积极使用行为有显著关系。而信息规避是一种典型的消极使用行为。因此,本文假设:

H6:心理授权对用户的信息规避行为具有负向影响

3.7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反映了多种相互矛盾的认知给用户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在社交媒体背景下,外部性的刺激不断冲击个体的认知极限,个体认知失调的几率激增,心理负荷不断加剧。例如,社交媒体平台能够基于用户的浏览行为推送相关内容和信息,以迎合用户偏好。但高强度的、相互冲突的信息流在强化用户认知记忆的同时,也可能引发认知失调、信息疲劳、信息茧房等问题。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个体会通过改变态度或行为来缓解认知失调带来的不适感。已有研究发现,认知失调导致社交媒体用户不持续使用行为和学术信息规避。同理,社交媒体的信息过载、社交过载等可能导致用户的认知失调和心理不适,他们将采取信息规避行为来减轻这种失调感。因此,本文假设:

H7:认知失调对用户的信息规避行为具有正向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沉溺、社会比较、感知过载、认知失调作为“使能”因素,将社会支持、信息质量、心理授权作为“抑制”因素,综合考察二者对于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的影响。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4研究设计

本文通过向社交媒体用户发放调查问卷采集数据。问卷共包含8个变量,总计34个问题。问题1~7调查了受访者的人口统计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经常使用的社交媒体APP、使用时长和使用目的。问题8~34是测量指标,这些指标都改编自国外已有文献,以提高量表的内容效度。问卷的开发主要采用了翻译和反向翻译技术来确保准确性,并在20名具有丰富社交媒体使用经验的研究生中进行了问卷试填,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了部分指标。最终测量指标及来源如表1所示。

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开发和收集。为确保调查对象符合研究主题,本问卷采用滚雪球法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放。问卷发放时间为2023年2月20日-3月5日,共计两周。共回收有效问卷659份。其中男性占52.5%,女性占47.5%;82.4%的受访者年龄在40岁以下:91.7%的受访者的学历在大专及以上:职业为学生或公司职员的受访者占比74.9%。受访者经常使用的社交媒体APP有微信(68.7%)、QQ(65.9%)、微博(51%)、小红书(46%)、豆瓣(31.9%)和知乎(25.6%)。超过60%的受访者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长在1~3小时之间。78.9%、62.8%、59.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社交媒体的主要目的是关注或获取感兴趣的内容、与家人朋友互动、及时了解新闻热点。

5数据分析

5.1结构方程模型(SEM)

5.1.1信效度分析

表2列出了信效度分析的结果。Alpha系数在0.777~0.879之间,都大于0.70的临界值,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较高。各个变量的CR值均超过了0.70的临界值,提取的平均方差(AVE)都大于0.5的临界值,所有的因子载荷超过了0.70,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

此外,如表3所示,各变量AVE的平方根值均大于该变量与其他潜变量之间相关系数,说明量表具备良好的区分效度。

5.1.2假设检验

本文使用AMOS19.0软件检验模型假设,模型的拟合结果如表4所示,显示较好的模型拟合度。

假设检验结果如图2所示。各内生变量方差解释比例为:56%(心理授权)、45%(认知失调)、60%(信息规避行为),显示了模型较好的解释力。

5.2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模型的前因往往是多重并发的,即要素间的相互依赖与共同作用是结果产生的前提。然而传统的回归分析往往建立在自变量相互独立、单向线性关系和因果对称的前提下,只分析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净效应”,忽略了自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等复杂的因果关系。因此,本文将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各个变量对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共同影响,这将有助于更深入理解模型中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5.2.1变量的选取和校准

依据前文的研究假设,本文将社会支持、信息质量、沉溺、社会比较、感知过载、心理授权和认知失调7个自变量作为前因条件,将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规避行为作为结果变量。在使用fsQCA分析之前,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校准。首先对涉及的变量取平均值,再依据Ragin C]提出的5%、95%和50%的交叉点使用fsQCA3.0软件中的Calibrate函数分别进行数据校准。数据校准后,进行必要性和充分性条件分析,未发现引致结果的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说明没有单一变量可单独影响用户的信息规避行为,即信息规避行为是多因素、多变量影响的,因此展开构型分析。

5.2.2构型分析

本文构造了一个128(27)行的真值表,列出了影响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所有可能组合。在分析过程中,遵循经典文献的建议,对于大于150例样本的数据,将可接受的个案值设定为3或更多,本研究将个案值设定为10。一致性阈值设定为0.9,PRI(Proportional Reduction in Inconsist-ency)阈值设定为0.65。结果如表5所示,引发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模型总体一致性水平为0.905.总体覆盖率为0.413,模型解释效果较好。示该条件存在,表示该条件不存在,“空白”表示在构型中该条件同时有存在和不存在的可能。表示核心条件,表示辅助条件。

研究共發现了3条影响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路径。3条路径显示使能因素包括沉溺、社会比较、感知过载和认知失调是用户发生信息规避行为的共同辅助条件,且抑制因素包括社会支持、信息质量和心理授权作为核心条件,其中任意一个核心条件的缺失都会导致信息规避行为的产生。

1)路径1:该路径的前因构型为“社会支持·信息质量·沉溺·社会比较·感知过载.~心理授权·认知失调”,显示在使能因素较高值的情况下,虽然抑制因素包括社会支持、信息质量较高,但若心理授权较低,用户将进行信息规避,表明了心理授权对于信息规避行为的重要抑制作用,即当用户认为自己缺乏足够的能力来处理社交媒体信息或这些信息对其没有意义时,该用户将选择信息规避。

2)路径2:该路径的前因构型为“社会支持.~信息质量·沉溺·社会比较·感知过载·心理授权·认知失调”,显示在使能因素和抑制因素(包括社会支持、心理授权)较高值的情况下,若信息质量较低,用户将会进行信息规避。这表明用户高度重视社交媒体信息质量,过时的、不准确的信息将导致其信息规避行为。该路径的覆盖率(0.302)大于路径1和路径3,表明路径2的解释力最大。

3)路径3:该路径的前因构型为“~社会支持·信息质量·沉溺·社会比较·感知过载·心理授权·认知失调”,显示在使能因素和抑制因素(包括信息质量、心理授权)较高值的情况下,若社会支持较低,用户将进行信息规避。因此,较低的社会支持包括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将导致用户进行信息规避行为。

6结果讨论

图2显示,除了沉溺对认知失调没有显著作用,其他路径都是显著的。对比SEM与fsQCA结果,fsQCA显示社会比较、感知过载、认知失调是3个组态的共同辅助条件,社会支持、信息质量、心理授权是两个组态的共同核心条件,SEM也发现了这些变量的显著作用,显示SEM与fsQCA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本文研究结果具有鲁棒性。

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和信息质量都对用户的心理授权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心理授权负向影响用户的信息规避行为。即当用户在使用社交媒体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社会支持、获得较高的信息质量时,会产生心理授权并减少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规避行为。fsQCA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信息质量和心理授权均为3条路径的核心条件,任何一个核心条件的缺失都会导致用户产生信息规避行为。这表明相较于用户在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获得的消极体验,积极体验对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但以往的研究往往聚焦于负面认知和情绪的作用,而忽视了积极体验对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此外,相较于社会支持和心理授权,一旦用户认为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质量低于预期,更可能产生信息规避行为。因此,社交媒体平台要格外关注用户对信息质量的感知。

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沉溺对认知失调没有显著影响,这与本文的研究假设(H3)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用户沉迷使用社交媒体通常意味着高卷入程度的社交互动,互动对象包括亲密的朋友、家庭成员和同事。用户会从这些社交互动中获得支持和心理安慰,这可能会降低用户因为沉迷于社交媒体而忽视了现实生活的愧疚和不适感。fsQCA结果显示,沉溺是用戶产生信息规避行为的辅助条件之一,是3个前因构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沉溺仍然是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不过现有关于社交媒体沉溺的相关研究较少,对世界各地不同国家(地区)的社交媒体沉溺现象的解释也因国家和文化而异。因此,社交媒体沉溺对用户认知失调和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社会比较和感知过载对用户认知失调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进而影响信息规避行为。且相较于社会比较,感知过载对认知失调的作用更强。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即技术的使用一旦超过最佳水平,将会导致负面结果,给用户的心理带来负担,而过载是反映用户过度使用技术导致负面后果的核心因素。fsQCA结果显示,社会比较、感知过载和认知失调是导致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的共同辅助因素。

7结论

基于心理授权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本文整合“使能”与“抑制”双重视角,研究了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成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混合方法,考察了各前因变量对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及作用路径。

本文的创新点包括:①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单个视角(使能因素)对信息规避行为的作用,较少考察抑制因素的作用,使得研究结果较为局限。通过整合“使能”和“抑制”双重视角,本文考察了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理解信息规避行为的形成机理:②本文发现了两个社会因素(社会比较和社会支持)对信息规避行为的作用。已有研究较多关注认知因素如信息过载、功能过载等对信息规避的作用,较少关注社会因素的作用,但社交媒体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用户将受到来自于社交网络其他成员的社会影响。因此,本文的结果丰富了关于信息规避行为的研究成果:③已有研究考察了用户情绪如疲倦、不满意等对信息规避行为的作用,本文发现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失调和心理授权分别是影响信息规避的使能因素和抑制因素,这也提升了对信息规避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解。

本文的管理启示包括:①社交媒体平台应提供有效的信息过滤机制,限制虚假、过时的信息传播,提高用户的信息质量感知。本文调查显示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规避行为十分普遍,平台需要重视用户的信息规避行为,尽可能地留住用户,因为信息规避行为预示着用户最终放弃或转向另一个社交媒体平台,而信息质量依然是各个社交媒体平台最重要的竞争手段;②构建支持性的社区氛围。除信息交换外,情感交流是用户使用社交媒体的重要目的。平台要尽可能地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被关怀、被理解、被支持,建立友好、互助、和谐的社区氛围;③关注用户的认知失调。社交媒体平台需要尽量减轻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到的心理压力和不适,例如可以通过信息过滤、个性化内容精准推送等方式减少感知过载和认知失调。

本文的局限包括:①在以关系文化为显著特征的中国社会,用户需要使用社交媒体获得社会支持,与此同时也因为需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维护社交媒体上的“关系”而倍感压力。未来的研究可考察关系对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②除了本文模型中的因素,用户性格特征(例如内向或外向)可能也会影响用户信息规避行为,未来研究可对此进行考察。

猜你喜欢

社交媒体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品牌营销传播策略分析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品牌营销传播策略分析
网络事件传播中公众焦点的转移
陕西老字号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论社交媒体助推大学生创业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线社交变迁及动因分析
知识零售变现模式的问题与思考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