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化思维的初中语文教学
2024-04-14张帆
张 帆
结构化思维的语文课堂要引导学生对凌乱失序的信息进行系统化的整合、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框架,使教学内容更精炼,教学环节更清晰,教学效果更高效。
一、阅读课教学:强化识别筛选、整合挖掘信息
结构化思维的运用要以“结论先行”为原则,引导学生从错综复杂且失序的文本信息中得出结论;依据“以上统下”的原则,筛选可用的信息归类分组;按照一定的逻辑,引导学生理解。这样形成完整的思维逻辑链,纲举目张,层次分明,避免了信息的简单拼凑或肆意割裂。
1.聚焦目标点
结构化思维下的语文教学是专项建构理念的体现,唯有“专”才能目标精准、有的放矢。基于单元整体意识、教材全局意识基础上的聚焦目标点,就是将学习目的聚焦到一个核心而有价值的点上,以此点来确立结构化教学设计的主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邓稼先》一文没有对邓稼先的事迹进行系统性介绍,而插入了诗歌、文言文、电报等内容;全文采用横式铺排的结构,利用六个小标题将内容捏合在一起。如果对六个小短文的诸多内容一一研读,教学必定会烦琐冗长且事倍功半。结合单元写作任务“写出人物的精神”就会发现文本的主题是“写出邓稼先的精神”,而邓稼先的精神是通过作者的评价体现出来的。因此聚焦评价语这一有价值的点,以此作为教学突破口,牵动整条情感线,用情感线带动整个面,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评”语,通过阅读作者所叙之事品评邓稼先爱国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领悟这一精神对自己成长的激励作用。这样就确定了主要的教学目标,找到了教学的切入点、重难点和训练点。
2.聚焦关键字词句
聚焦关键词字词句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聚焦能贯穿课堂始终的一个字词或句子,以支撑起文本的骨架,达到以一当十、化繁为简的效果。
如教读《老山界》一文,可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从文中找出一句可以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这个句子要体现出何人何事何结果。学生不难找出答案:“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就可以聚焦这一统领全文的关键句,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板块:寻“难翻”句,细品“难翻”;重构语句,感受“我们”;内外延伸,拓展“战胜”。围绕这三个板块设计三个主问题:①跳读课文,结合文中语句思考:老山界“难翻”难在何处?作者运用哪些手法写翻山之难?写翻山之难有何用意?②“难翻”的老山界被一群什么样的人战胜了?③由这支翻越老山界的队伍,你还能想到什么?如此聚焦一句话就能撑起全文骨架,由此斜生三个板块突破教学重难点,思路清晰,简洁明快。
聚焦关键字词句,设计简洁明快的教学环节,既能让学生轻松地走进文本深处,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又能促使学生走出文本,获得扎实的思维训练,这就是结构化文本分析的最大优势。
二、复习讲评课教学:强化勾连迁移、归纳演绎信息
复习讲评课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此课型重在对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思路、寻找总结解题规律,而不是低效率的“就题论题”。因此复习讲评需要归纳演绎和勾连迁移,既要有方法指导、方法总结,还要有拓展探究和思辨探讨,让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主题是文学类文章的灵魂,对主题的理解需要紧扣形象、结构、手法、语言这四个要素;而对四个要素的理解,都离不开主题的统辖。如理解人物形象不能脱离文中的语言、动作等各种描写;赏析语言不能脱离该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描写等;理解文章结构也要关联手法、语言等,同时伏笔、照应的写作手法也是结构的重要标志。
理顺知识体系和内在关系后,答题思路就会清晰许多。如有关景物描写作用的题,首先明确考点属于知识体系中的“形象”一类,形象关联主题、结构等。据此可以从三个角度作分析:从主题的角度分析,景物描写间接抒发了什么情感;从人物与意境的角度分析,景物描写渲染了什么氛围,表现了某人什么性格与品质;从结构的角度分析,景物描写与其他描写之间的照应关系,对下文情节发展的作用等。分析五个要素中的任一要素,都要结合其他四个要素去分析,这就是答题思路。
三、写作课教学:强化深度思考、清晰表达信息
如何让学生在写作中做到条理清晰地思考、流畅有力地表达?
1.结构化的纵式分析
结构化的纵式分析体现在审清题目的侧重点,找到写作的切入点,深化立意,进而确立文章的主题;体现在结构安排上的纵向递进。
铺设问题支架,强化立意训练。提供问题支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在不断自我追问中深化立意,促进学生的思考方向多元化。如以“翅膀”为话题的作文,通过问题支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找到写作的切入点。“翅膀”结构化问题支架可以为:翅膀是什么?翅膀有何作用?谁需要翅膀?不同对象各自需要怎样的翅膀?这样层层追问,铺设架构,确定深刻的立意角度,如青山绿水是人类的翅膀,带人类飞向幸福的乐园;团结是国家的翅膀,带国家飞过疫情时期的困扰;创新是国家的翅膀,带国家飞向突飞猛进的时代。
铺设结构支架,强化梯度训练。纵向层进式的结构是一种梯度式的结构安排,体现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般顺序。记叙文是“发生问题→解决问题→领悟道理”的写作思路,如《散步》按照“发生分歧→解决分歧→感悟道理”的思路展开。议论文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或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出结构的纵向挖掘和开拓。
2.结构化的横式分解
结构化的横式分解,即要围绕确立的主题多角度横向铺排几件有典型代表和积极意义的事件、场面、景物、细节等,策略性地安排写作支架。这样的横式分解在教材中有诸多体现。如记事类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围绕“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的主题,选取三个各有侧重的事例来反映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高尚情操。
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多角度横向铺排,体现了结构化写作教学的思维,能多角度突出人物、记叙事件、描写景物。如写作以“这就够了”为切入点的文章,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这一写法,横向安排三个片段:只要有您的饭菜就够了;只要有您的关爱就够了;只要有您的陪伴就够了。以此三个片段来歌颂世间一切真善美之人、之事。
语文结构化教学体现的是一种从凌乱失序走向规整有序的教学思维过程,有助于教师强化与突显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整个教学过程严谨有序地推进;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强化记忆、训练思维,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由知识结构到认知结构的转化,实现教学内容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