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下职教本科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意义、困境和路径

2024-04-14谢玮玉

关键词:职教适应性职业院校

谢玮玉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由“工具驱动”转变至“数据驱动”进程中,增强人才“技术适应性”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要义。所谓人才“技术适应性”,是指个体对岗位及岗位群所需功能型技术的掌握、迁移和拓展[1]。2021年《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与《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职业本科教育终于由研究层面迈向全面实践之路。2022年2月,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简称《要点》)强调,要推进职业本科教育稳步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2]。加之,国家一直强调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与人才“技术适应性”,加快培育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职教本科需承担更重要的社会责任,加快适应经济社会对于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巨大改变,着重提升人才“技术适应性”,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可以说,职教本科全面培养“技术适应性”人才是顺应党和国家政策指引的必然之举,亦是职教本科完善培训职能、拓展生存空间的主观方略,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根源。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培育出契合产业发展需求且具有“技术适应性”的人才,成为职教本科新时代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教育信息化下职教本科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的现实意义

1.1 顺应时代:教育信息化“适应性”新需求的必然回应

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广泛普及,为国家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十四五”时期,信息化成为建设数字中国、加速数字教育发展的关键举措。2021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首次提出开展终身数字教育,并就教学变革、数字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战略布局[3]。2022年2月,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出席“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思考与认识”会议并提出,就当前国家战略需求及国际发展大势来看,教育系统应着重推动教育信息化及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并引领教育现代化。由此不难看出,教育信息化成为纵深推进新时期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持续加快,传统职业不断消亡、合并,促使各类信息职业大量涌现,适应性人才多职跨界就业成为信息化发展就业新趋向[4]。信息化发展使产业业态迭代更新、市场变化日新月异,促使行业发展趋势及要求呈现出高标准化和数字化趋势。与此同时,根据国家相关部委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可知,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为750万人,预计到2025年这一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5]。以上数据表明,企业为契合行业数字化高标准,更倾向于选择“技术适应性”较强的人才。这造成人才与岗位间适配性矛盾日益突出。以旅游产业为例,2021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新增“定制旅游服务与管理”“智慧旅游技术应用”等专业,并更名部分专业为“智慧景区开发与管理”等称谓。这意味着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普及与推广,旅游产业市场产生新变化,催生出大量新型人才需求,使得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迫在眉睫。面对大规模人才需求,增强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成为职教本科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人才需要的必然回应。

1.2 呼应发展:就业市场“泛信息化”新形态的积极响应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下,远程办公、无接触配送等在线新市场迎来良好发展契机,在劳动市场“泛信息化”中发挥强催化剂作用,极大降低了岗位对地理空间的依赖性。在线新经济催生出大量弹性化较强的就业岗位,为劳动者带来更灵活的就业及兼职机会。例如,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约有2 097万人借助抖音平台从事电商、创作、直播等互联网工作,并获取不菲收益;而由小程序、视频号、公众号构成的微信新生态于2020年底衍生出3 684万个就业机会。以上数据表明,数字经济时代下,信息技术快速更迭使互联网营销师这类新兴职业快速兴起,使劳动力市场“泛信息化”新形态应时而生。随着数字技术逐步渗透至产业结构中,企业人才需求“泛信息化”趋势明显,对“技术适应性”人才需求上涨正迅速成为数字化发展的新常态。

然而,当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缺少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在产业链微笑曲线中仍处于低端位置。受到自主创新能力低、高端服务能力弱等因素影响,大多企业对于“技术适应性”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基于上述发展现实,教育部于2021年3月公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简称“新版目录”),针对以往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制定全新修订计划,一共设置了1 349个专业共97个专业类、19个专业大类[6]。其中,高职专科专业变动幅度为56.4%,中职专业变动幅度为61.1%,高职本科专业变动幅度为260%。与以往相比,新版目录中高职本科专业变动幅度最大。这说明为契合产业变动趋势、满足市场紧缺人才需求,职教本科从专业布局方面入手培养人才“技术适应性”,响应就业市场“泛信息化”趋势,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1.3 响应转变:本科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新变革的高效呼应

发展职教本科是顺应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动作为,亦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随后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始在全国层面布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指导思想,实现至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要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7]。由此能够看出,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背景下,职教本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为建设教育强国的坚实基础。“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提出要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升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由上述规划及文件能够看出,我国对于新时代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予以高度重视。

2021年12月,《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的意见》将职业本科列入现有学士学位体系中,指出职业本科证书效用与普通本科价值等同,在就业、考公、考研等方面具有同样效力。这意味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学位授予、学校设置、专业设置等方面均获取国家专项文件,形成人才培养“闭环”系统。同时,在稳步发展本科职业教育的总基调下,《要点》强调要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整合各类优质高职资源打造一批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着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新时代新征程中,职教本科应遵循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着力增强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稳步运行。同时,据教育部发布的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结果显示,当前本科层次职业院校达到32所,职业本科在校生为12.93万人,职业本科招生人数高达4.14万人。上述数据充分表明,职业本科院校及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凸显稳步上涨发展态势,成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前提。随着职业本科院校规模逐步壮大,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成为职教本科呼应人才培养变革的重要举措。

2 教育信息化下职教本科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的多重困境

2.1 主体障碍:各主体协同共培发展受阻

教育信息化潮流中,信息化技术与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相融合都需要以产学研为基础,强化人才培养中不同主体间的依存关系。截至2021年5月,中国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库中企业量超过2 700家,意味着产教融合主体初具规模。但是目前,产教融合仍多倾向于大企业参与,鲜少关注行业、产业导向。尤其是职业教育迈向新征程以来,校企合作面临“两张皮”“一头热”等突出困境,给职教本科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带来极大阻碍。

一方面,国内创新驱动型企业较少,对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科研牵引力不足。职教本科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仅仅依靠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是无法实现的,需要结合企业行业趋势为其创新发展提供温床。作为助推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的重要创新主体,在实践中却并未发挥对职教本科的牵引作用[8]。其一,企业整体技术创新牵引力度较弱,不利于企业自身发展和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据《中国统计年鉴》发布数据可知,国内高水平信息技术企业仍在少数,这意味着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迫在眉睫。其二,时下企业在知识产权、上市情况、研发投入、科技人员数量等方面存在短板与桎梏。现阶段拥有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多数仅拥有外观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而具有发明专利的企业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校企创新合作,使得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缺少科技创新“温床”。

另一方面,职教本科院校需求对接弱,使教学育人方向与实际发展差距较大。职教本科育人核心在于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驱动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研究,并掌握核心研发技术。其一,当前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在工科教学研究中,对于产业技术研发不够充分,致使研究方向存在较大偏离,拉大了产业需求与“技术适应性”人才培养差距。加之,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在实训设备方面滞后于企业设备、技术水平,与产业对接存在明显空缺,对新型岗位及产业响应程度不够。这意味着由于部分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与市场需求对接不够紧密,导致人才培养走向分岔路的另一边,使“技术适应性”人才培养之路更为艰巨。其二,本科层次职业院校课题选择偏离,使得课题研究方向与企业需求产生错位现象。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科研主要包含政府立项纵向课题与企业所委托的横向课题。由于政府立项纵向课题是职教本科考核科研人员的重要标准,故部分本科层次职业院校通过争取纵向课题获取政府科研经费投入,将横向课题作为纵向课题的调味品,使得校企合作类课题变为“二等公民”,拉大了企业需求与科研方向间的差距[9]。

2.2 方式桎梏:“三教”改革实施制约点凸显

教育信息化是伴随网络技术广泛普及而产生的新兴教育理念,主要是将信息技术嵌入教学管理与科研中,大力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培养契合信息社会的“技术适应性”人才。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态势下,“三教”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堵点”“痛点”“难点”,无疑使职教本科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存在诸多现实梗阻。

第一,教材编写适用性程度低,教材数字化建设存在“堵点”。一方面,当前职教本科各学段贯通培养“技术适应性”人才教材开发机制存在缺陷及壁垒,且与国家标准之间匹配程度较弱,导致教学内容、教材编写、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错位问题。受限于教材与实际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应用间巨大差距,教材开发与人才培养应用之间缺少应有协调与衔接,不利于培养“技术适应性”人才。另一方面,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仍以纸质教材为主,导致数字化资源开发质量及数量难以满足当前“技术适应性”人才发展需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赋能职业教育引发教材形式、功能创新升级,打破传统教材内涵,使学生可通过移动端利用数字化资源实现个性化、泛在化的学习[10]。然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较为繁多,信息技术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所耗费资金、人力较沉重,鲜少采用数字化教材进行人才培养,进而导致数字化教材建设存在明显空白。

第二,“双师型”教师较缺乏,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痛点”。教师作为培养“技术适应性”人才的直接参与者,对推动本科职教人才培养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师资问题成为职业教育领域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方面,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教师总体数量相对较少。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结果,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教师为2.56万人,高职院校教师57.02万人。由上述数据可知,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较为薄弱,与职业院校相比具有较大差异,不利于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另一方面,“双师型”教师短缺,教师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存在较大阻隔。为规范和完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教育部制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强调“双师型”教师占比不低于50%。这表明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尚不足50%,这对于培养“技术适应性”人才是极大阻碍。

第三,信息技术应用融合度不足,教学方法变革存在“难点”。现阶段,我国各地均开始使用翻转课堂、慕课教学等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并充分融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但由于多数课程均以大课为主,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无法将信息技术融入至专业技能中,使得教学方法改革仍处于浅层改革阶段,导致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难以在职教本科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职教本科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强调学生不仅应掌握专业知识,亦需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然而,学生基础知识底蕴各不相同,对于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掌握程度具有明显差异。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应用较为熟练,急切希望掌握更为先进的技术,但现阶段倾向于普及化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难以契合学生发展需求。是以,信息技术融合度差成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所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

2.3 管理洼地:教学管理评价重视度不足

随着人工智能、AI、5G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将全方位纳入“技术适应性”人才教学管理中。步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职教本科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在教学管理评价方面尚有不足。教育信息化讲求由“工具驱动”转向“数据驱动”,这与传统教学管理评价方法存在一定冲突,不可避免地给现行教学管理方法带来一系列矛盾问题。

一是教学管理评价形式化。一方面,传统职教本科教学管理将管理评价摆在较高位置,而轻视服务的重要作用,缺少与教师及学生间的沟通交流。长久以来,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缺乏“人本管理”的教学管理理念为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带来不良影响。部分职教本科教学管理评价以传统评价方式为基准,将教师及学生作为管理对象,以形式化管理方式约束学生及教师主动性及创新性,忽视并阻碍了“技术适应性”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教学管理业务较为单一。在信息化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化技术融入教学管理中成为“十四五”时期职教本科培育“技术适应性”人才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技术赋能教学管理业务极大减轻了日常教学工作压力,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然而,现阶段职教本科教学管理业务大多流于形式化,在教学计划制定、学业成绩管理、工作总结统计等环节中,对于学生成长及教师备课质量关注度较低,不利于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

二是教学管理评价滞后化。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技术适应性”人才培养需借助信息化评价,借助数字平台支撑学生学习全过程纵向评价及德智体美劳横向评价,切实增强职教本科学生“技术适应性”。当前,部分职教本科院校在整体教学管理评价中缺少明确思路及规划,仍以预设好的教学目标或传统经验进行管理评价,使得“重教轻学”的现象及状态仍普遍存在。并且,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职教本科院校过分注重学生成绩、教学技术推进等项目的管理评价,对于前沿性教学理念是否流入的管理评价重视度不足,难以实现“技术适应性”人才培养上的衍生与移植。本科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评价存在较大滞后效应,使得学生对于产业发展变革、技术赋能产业的适应性不高[11]。

2.4 方向偏离:专业设置与实际发展脱节

作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桥梁,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职教本科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就现实情况而言,职教本科专业设置与实际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致使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短板凸显,难以支撑新时期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布局。

一是专业设置“上下对接”不充分。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是基于现行本科专业目录,对接中职、高职及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专业不仅要向上处理好与高等教育专业间的关系,亦要向下对接专科高职应用性专业目录。然而,现阶段为培养优质人才,部分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更倾向于本科专业目录,忽视专科高职专业目录的重要性,技术应用方面的专业设置较少。由于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上下对接”较差,使得学生在实践操作及技术技能训练方面较弱,难以胜任特殊岗位中具有不确定性、系统性、挑战性的工作任务,不利于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

二是专业设置备案审批流程较繁杂。当前,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备案与审批流程为:每年7月底前,学校向相关部门提交专业申请材料。在一个月公示期满后,学校针对反馈意见进行调整修订并将相关材料进行二次提交。相关部门主管对提交材料进行审查、核对,统一汇总后送至教育部,由教育部进行统一公布备案结果。这类繁琐专业设置审批流程极大束缚了职教本科办学灵活性与积极性,使得专业设置时间拉长,缺少时效性,限制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

三是专业设置知识类型错位较严重。当前,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大多遵循“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名称”进行命名。这类命名逻辑多反映出传统理论知识及学科体系演变趋势及类别,是知识的外在显现。但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正处于向应用型转变阶段,该专业目录与实际教学目标存在差距。也就是说,专业知识类别错位使得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存在一定拧巴、纠结的状况,对于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具有不利影响。

3 教育信息化下职教本科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的创新路径

3.1 价值共创:促进多主体合力升级,构建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新格局

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占据全球科技竞争战略制高点,产教融合成为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必然趋势。2022年2月,全国政协委员胡德兆提出要密切关注产教融合最终落地质量,培育契合时代需求的专业型人才。是以,教育信息化下职教本科应立足国家产教融合重大决策部署,深度融合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促进多主体协调培养“技术适应性”人才,破解校与企、产与教“两张皮”困局枷锁。

一是以产业趋势为出发点,落实产教融合试点工作。首先,职教本科应紧跟产业发展前沿,深化产教融合试点城市龙头企业与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协调合作,共同改革“技术适应性”人才培养机制,争取在1—2年内打造实践样本,并将试点经验进行推广复制。其次,职教本科应借助“向内挖掘潜力、向外发掘资源”手段,大力整合职业教育优势资源,建构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提供技术技能服务,助力“技术适应性”人才培养。最后,职教本科应大力开展以技术及技能升级为主的在职人员高端培训,为企业培育适应产业发展趋势的“技术适应性”人才,助推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二是以企业需求为指南针,打造人才培养积累中心。职教本科应紧随时代发展新趋势,结合职教本科优势专业资源,打造“菜单式”人才培养服务。通过集聚一批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够紧随信息化发展潮流的骨干教师,建立攻坚克难“智库”为校企联合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提供良好服务。组织职教本科骨干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为企业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有效提升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以及服务品质,打造“技术适应性”人才培养积累中心。

三是以科研项目为联结点,构建产教融合培养基地。职教本科应以国家职业教育政策为导向,积极与本地企业构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二级学院、技能培训基地,搭建全国示范型“技术适应性”人才联合培养基地。首先,以各项重大科研项目为桥梁,连接校企二者进行深化改革,并鼓励导师在校企合作项目中培养出“技术适应性”人才。其次,以校企联合实验室为纽带,建构高水平科研平台,为“技术适应性”人才培养奠定科技基础。最后,以“1+X”证书试点为抓手,结合技能证书培训要求及专业建设,完善学生实训条件,增强学生“技术适应性”能力。

3.2 模块激发:助推“三教”改革落实地,培育智慧课堂提质培优新动能

伴随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典型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正逐步渗透至职教本科“技术适应性”人才培养中。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职教本科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应主要从教师、教材、教法三方面进行改革,培育智慧课堂提质培优新动能,助推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加快。

一是深化教师改革,消除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痛点”。为解决“技术适应性”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职教本科应建构一支专兼结合、技艺精湛的高水平教师团队。一方面,职教本科应引进重点专业建设中亟需的高水平人才,汇集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智慧企业等优质资源,培养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人才“技术适应性”打造奠定师资力量。并且,职教本科需集结各领域科研带头人,打造一套反馈教学方法,创造一批优质社会效益成果,定期开展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交流学习。另一方面,职教本科应打造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及综合素养,对教师定期开展全员培训,并适当选派教师进入企业进行研修锻炼。职教本科应打造合理师资梯队,针对青年教师开展“一对一”培训指导,对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定期跟踪与动态培养,切实营造良好的师资学习氛围。

二是推进教材改革,打通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堵点”。作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教学内容改革与“技术适应性”人才培养的关键载体,教材是联结产业需求与教学发展的重要纽带。一方面,搭建高质量教材编制队伍。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应着重审核教材编写人员教学科研能力、政治立场等方面,适当在教材编写修正工作中给予管理保障或政策激励。并且,职教本科院校应严格遵循主编负责制,选取国家级教学名师、学术界领军人物作为教材主编,对教材编写各环节进行分责。另一方面,明确教材编写步骤。首先,教材编写应将信息化企业作为典型案例,打破知识本位束缚,对接新兴产业发展趋势,遵循“1-N-1”任务分解逻辑深入探究岗位工作过程。其中,“1”代表课程设计总目标,“N”表示不同单元知识技能点,“1”代表课程考核达成目标。将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载体编写进各教学单元,并提炼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编写“工单活页式”新型教材,以便学生增强“技术适应性”。

三是强化教法改革,解决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难点”。教法是实现职教本科“三教”改革的关键路径,教师、教材变革最终需借助教学方法革新及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来实现。其一,实施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以典型岗位为基础,详细论述理论知识、分解任务项目,鼓励学生掌握相关技能,并将理论及实践教学延伸至同类企业、同类岗位,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同时,教师可选出一组学生进行现场示范,依照课程标准及信息化应用程度,进行定期考核,切实培育学生“技术适应性”能力。其二,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职教本科应对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方法进行优化,借助数字化平台对教学手段进行诊断改进,并使用大数据对“成果导向”进行赋能展开学习成果学分评定,激发学生自我管控能力,培养学生“技术适应性”相关能力及素养。其三,归纳提炼典型案例的教学方法。职教本科相关职能部门年度考核应增添蕴含“教法改革”的专业、课堂、实训基地等项目,凝练总结教学方法经验,打造一系列典型教学方法案例,进行以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为目标的课堂革命。

3.3 技术驱动:洞悉智能化技术逻辑,构筑职教本科管理评价新生态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催生出一系列智能化管理评估体系,推动着职教本科人才培养生态重塑,使得以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快速发展。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职教本科应构建数据驱动的学训结合评价体系,包括课程学习、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等方面,服务学生成长和高质量就业,构筑职业教育全方位管理评价新生态。

一是推广“5G+智慧教育”管理模式,拓展教学流程监管覆盖面。职教本科可依靠人工智能、5G等信息化技术,采集教学数据,切实跟踪教与学全过程,实现教学全过程综合性、智能性、过程性评价。随着5G成为职教本科院校内不可或缺的一种接入方式,推广“5G+智慧教育”管理模式成为夯实“技术适应性”人才培养职责的重要方式。职教本科可通过“5G+智慧教育”搭建数字化平台,实时监控教师、授课互动过程、学生及PC画面,对师生态度、情绪、行为信息进行收集与检测,拓展督导覆盖面,提高教学督导效率,支撑教学评价平稳运行,提升“技术适应性”人才培养监管力度。在“5G+智慧教育”管理评价模式下,各类运行数据可进行及时传送,对校园中突发事件进行动态监测,可有效支撑管理决策,并及时响应各项管理。

二是实行“5G+综合评价”评估模式,精准把握数据驱动总导向。职教本科应推广5G+综合评价,将推动师生可持续发展作为主旨,利用5G网络所蕴含的边缘技术、云晕染能力开展数据驱动的评价改革,检验新型教学方式的成效。就学生评价层面,职教本科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云平台、5G网络等范式建设学生智能分析评价系统,切实为伴随式、无感式数据采集提供支持,建设综合素质档案,更为明确地跟踪“技术适应性”人才培养。同时,职教本科应借助大数据评价方法,支撑开展面向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切实增强学生“技术适应性”。就教师评价层面,适用5G技术对教师课前、课中、课后行为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实现对教师教学实绩、师德师风实时动态评价,促进教师提高综合素养,为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提供支撑。同时,教师可借助数据画像更为精准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从而完善教学流程,为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提供支持。

3.4 趋势引领:抢占专业布局制高点,打造产业导向专业设置新引擎

破解专业设置与现实需求间脱节问题既是教育信息化下职教本科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的关键举措,亦是新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2021年2月,教育部颁布《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强调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定应把握产业发展诉求,提前对人才需求进行预测与分析,展开专业设置可行性与必要性论证。基于此,职教本科应立足专业布局制高点,打造产业导向专业设置新引擎,为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其一,助推职教本科类型教育,实现专业“上下”良好对接。作为职业教育的领头羊,职教本科在专业设置方面应坚持推进类型教育,实现“上下”照应,避免知识“基础萎缩”现象。一方面,职教本科专业设置要坚持推进实践知识与隐性知识相融合,依据这类知识传习及获取规律提取出知识模块、知识单元,以此搭建知识类型体系,与传统教育知识体系进行互补,为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贡献最大教育合力。另一方面,应基于现有中职、专科高职专业目录,融合本科专业目录,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对专业设置知识基础进行彻底革命。充分与现行普通本科专业进行融合创新,建设具有职业特色的专业,助力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

其二,厘清职教本科专业定位,契合经济社会发展诉求。作为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的重要载体,职教本科专业设置过程中应将找准专业定位摆在首要位置。职教本科应明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产业发展诉求,打造应用技能型专业,破解专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过窄的难点,设置覆盖面更广的专业,实现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并且,专业布点需契合经济发展及产业现代化趋势,以当地“十强”产业体系为依据进行专业布局,将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作为“技术适应性”人才培养的驱动引擎。

其三,压低专业管理权限重心,提升职教本科专业时效。教育部门可出台相关制度对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专业目录进行规定与指导,将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统筹管理权限赋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降低决策成本、提高行动效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地方实际统筹规划专业设置,及时进行调整优化,并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提供更多办学自主权。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可在专业目录范围内进行专业自主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及时新增或删减专业,增强职教本科办学适应性及活力,为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提供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职教适应性职业院校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