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画意”到“语意”中探寻阅读教学之美
2024-04-14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
薛 瑾 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
一、文学作品与“美学”的关系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他十分关注文学中有关“形式”的问题,他通过对“形式”问题的阐释来彰显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朱光潜先生的文学形式观体现了他对现代性审美方面的诉求。他作为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泰斗级人物,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当我们将文学研究的视角向美学转移的时候,会发现他的文学思想也是特立独行的。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思想和他的文学理论息息相关,他在“美学实践时期”的著作也被画上了文学的标记。
文学审美论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中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无论是《诗经》“美孟姜也”中对人物外形美的赞叹、《论语》“子谓韶,尽美矣,未尽善也”中对个人品德美的问询,还是刘邵的《人物志》中对人的外貌和气质的综合品评,都体现出了中国人很早就形成的对美的感性认识和价值追求。汉代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一书释“美,甘也。从羊,从大”,从文字训诂的角度对美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和学术表达。
闻一多先生曾经在他的《先拉飞主义》里提到:“有意地用文学来作画,用颜料来作诗……”他的诗作中就有许多与美学碰撞而擦出的火花。文学作品有音乐美、绘画美、情感美、语言美与建筑美,这些美体现在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之中,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抑或是诗歌,多元的“美”让文学作品熠熠生辉。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是在完成一次又一次与语言文字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是从初始的简单阅读到情感渗透以后的逐渐浸润,再到角色感染后的意识带入。在阅读中,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美,欣赏美,甚至创造美。
二、阅读教学中的“美学”渗透
今天,当我再一次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咀嚼每一篇范文作品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也有了如闻一多先生一样的火花。语言文字的习得,为什么不可以是美学与文学的相互碰撞后而积淀成另一种崭新的审美形式呢?既然文学作品本身就有一种被称为“绘画美”的审美体验,为什么不能让这种绘画美衍生到足以让学习鉴赏者充斥心灵,受到美的熏陶的过程呢?
我理解的阅读教学中的“美学”渗透与一般意义上的有所甄别,它不仅仅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本身所带来的美感享受,更多的是通过教师参与教材中某一个教学内容的涂鸦或简笔画的“艺术”行为,让学生体悟文本中语言文字所含有的深刻价值和含义,即通过浅显易懂的“素描”手法来勾勒文本相应的内容,用简单而生动的“画意”帮助学生浸润到文本之中,从而领略文本特有的“语意”,这个学习经历是充满意趣的过程。
三、阅读教学中“画意”和“语意”的融合
小学语文教材里,有不少的文本值得我们去尝试由“画意”到“语意”的实践,譬如,可以选择一篇适切的文本,选择一个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抑或是一个你认为的亮点,用绘画的方法创设意境,突破难点,重现文本,进行作品的二次创作,直到读懂文本。笔者就以下几个案例做一番剖析。
(一)画《天窗》——说文解字
以“画意”解“语意”所依据的每一篇文本内容是多元的,但全景绘画较少,大多是依据文本的某一个部分绘制局部,有的是在文章的初始,有的是在文本的中间。《天窗》一文的绘画预设用在文章的最初阶段,在导入文本的时候运用了“图示”的方法。
茅盾先生所写的此文,离现在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年代十分久远,从文本与读者的心理年龄差距来看,学生读文本具有很大的难度,生活在城市里,“见多识广”的孩子们对“天窗”是陌生的,它长什么样儿?它有什么作用?为什么需要开这样一扇小小的窗……“素描图示”法,用最简洁的方式,完成了一个“说文解字”的过程。
1.画“房”点“窗”说结构。文本一开始便说明了乡下房子的结构特点,然而这种特殊的结构特点没有直观的视觉是无法读明白的。学生对“屋面”“木板窗”等词也无法明白。于是,教师就在黑板上用白色的粉笔勾勒出一间乡下的房子,而后在房子的门前画上一排简易的木板窗,接着,在屋顶瓦片上标示出“屋面”,最后在“屋面”上框出一扇小方洞——天窗。就这样,行文开头的三个自然段在老师的边读边画中缓缓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简笔素描,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了两个概念的难点诠释:其一是乡下房子的特殊结构,其二是天窗的外形和作用。这为以后的文本学习扫除了理解上的障碍。
2.画“窗”说“窗”解词意。“窗”是画意的关键,在明确了一方天窗在整个乡下房子所处的位置以后,道明“窗”的意义和价值是整个文本的关键,“窗”浮于屋面,而且是屋面的一个“小方洞”,足见它的简易,在这样一个小方洞上,乡下人用心装上一块玻璃,简单的再勾勒,用上有颜色的粉笔,让这一小块方洞在画面中凸显出来,让学生在简笔勾勒的行进中渐渐明白“天窗”究竟为何物以及乡下人独有的智慧闪现。摒弃了老生常谈的阐述,不需要复杂的说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已经在蜻蜓点水般的“画意”融汇之中完成了文本的初识,再进入文本的时候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二)画《鸬鹚》——情景再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画意”用色彩和形象来说话,让跳跃的线条把课堂教学带入鲜活的空间,师生共享的同时带来非凡的愉悦体验。《鸬鹚》一文的开始,集中写景:夕阳西照,柳丝轻拂,停驻的小船,闲适的渔人,只读文字便犹如在欣赏一幅水墨画,文本语段的意境不言而喻。细读语段不难发现,交织其中的是作者由远及近、娓娓道来的语序。有节奏的语序给文本带来了韵律美。为了让学生在读文本的同时感受它的“绘画美和韵律美”,再现文本所有的情境,简笔的勾勒又起到了切实的作用。
1.单纯勾勒,重现景物。短短的一个语段,作者究竟展现了哪些景物呢?罗列这些景物使其有如可触可摸的真实呈现。老师可以由小湖开始,挥舞手中的粉笔,从小湖到垂柳,从垂柳到小船,从小船到渔人,最后从渔人画到鸬鹚,一番来回,为的是让每一样景物不只是书中所言之物,而是让清晰的线条带着学生进入情境之中,仿佛湖水伸手可摸,垂柳正与自己细语一般。
2.由远及近,推动镜头。有了景物的感知,对语序的推进是一大帮助,于是,老师手中的粉笔犹如导演眼前的摄像机镜头,把每一个景物徐徐地推进、展开、铺陈……待学生再一次回到画面的时候,粉笔的勾勒不再是逐一点睛,而是一步步地将画面中的每一个景物依据文本的描写由远及近地勾勒,然后连成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画面形成的时候,除了老师手里的粉笔的舞动,还需要辅助的朗读作为呼应。就这样,朗读中勾勒,勾勒中朗读,读读画画,在不经意中学生粗浅地了解了行文由远及近的描写策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也一气呵成。
(三)画《芭蕉花》——咬文嚼字
绘画可以是一个整体的画面——像《鸬鹚》一文的第一自然段一样,也可以是一个部分——像《天窗》中一块小小的方洞,有时也可以依据某一个特定的物体而绘制的一个特写。教学《芭蕉花》一文时,我在文本的第二自然段读到这样的句子:“从围墙的窗口看见院子里栽着一簇芭蕉,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黄花……”在这个句子中,作者连用了三个表示数量的词——一簇、一株和一朵。量词对于第一学段的孩子来说本不是什么难点,例如“一朵”的理解,但是“一簇”和“一株”可能存在个别认知上的差异,为了保持认知的一致性,对下文的学习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绘画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意想不到的效果。
1.先画“一簇”。“一簇”在文中指的是芭蕉叶,叶大,几片紧紧挨在一起,自然就形成了挨挨挤挤的状态,老师用绿色的粉笔在黑板上快速地勾勒出几片大叶子,它们紧紧相拥——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画面完成的同时,帮助学生解决认知上的空白点:芭蕉叶长什么样?“一簇”这个数量词的意思。
2.再画“一株”。在有了“一簇”的基础上,老师在簇拥着的芭蕉叶上赫然画上一处长长的芭蕉枝,芭蕉枝立在芭蕉叶之上,醒目的“肢体”语言让学生立刻理解了“一株”这个量词的意思,简单的呈现,让课堂清心明目起来。
3.最后,画“一朵”。紧接着“一株”之后,老师用黄色的粉笔画上一朵芭蕉花——样子像尖瓣儿的莲花。在“一簇”“一株”之后,“一朵”呼之欲出,绘画“一朵”时帮助学生解决的并不是这个数量词本身,而是文后所写的花的样子(像尖瓣儿的莲花),老师用形象的绘画手法,让学生对“芭蕉花”的样子一目了然。此时的黑板上已经呈现了一幅完整的画面,学生看着画再去读文本,咬文嚼字的同时,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院子里芭蕉花的画面。
四、阅读教学中“画意”和“语意”融合的价值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画意”策略的运用,笔者不是首起,有许许多多的老师已经做了尝试和研究。笔者的点滴所得全部来自课堂实践的每分每秒,在研究中,不断提升的是自己的实践经验。
(一)让其成为辅助教学的又一途径
有人说,多媒体教学泛滥的今天,存在着许多跨越技术之外的困惑和迷茫:多媒体的喧宾夺主,学生的注意力转移,教师教学的华而不实……阅读教学中“画意”策略的运用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板书又有所差异,它不是完全代替多媒体,也不是在多媒体基础上的叠加,更不是对多媒体新科技的挑战。它有它自己的优势,它有属于自己的“肢体语言”和“骨骼语言”。通过这样的课堂实践,既展示了老师的智慧,又充实了学生的课堂。
(二)让其成为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的台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这样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只设置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 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与高中相比,弱化学科的结构,强化文化体验。看来,阅读教学作为一种阅读实践,是以文本为载体帮助学生提高“审美品味”,这种“审美品味”的提高依赖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魅力的语言文字,也可以依赖于教师课堂中“审美”策略的作用。
总之,从文学的角度呼唤审美的觉醒,在现有的语文课堂实践中是可以尝试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乐此不疲的师生双向奔赴。在这样的双向奔赴的学习经历中,学生和老师一起享受着课堂带来的“美”感,在融入课堂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审美价值,让语言美和绘画美一起充斥心灵,感受别样的课堂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