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乡村振兴特征、关键议题与路径安排

2024-04-14李慧敏

理论探讨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城乡现代化

◎李慧敏

1.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2.周口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周口466001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作出了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2050年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安排,为近6亿中国农村人口描绘了宏伟蓝图和美好画卷。2020年,我国完成了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不仅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根基,也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关键一步。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的战略布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擘画了光明前景。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30以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1]31的战略要求,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是紧密相连的。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乡村振兴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意义空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中国乡村社会的现代化道路也必然迥异于西方的乡村消亡之路。换言之,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乡村现代化既不完全是现代取代传统,也不是边缘依附于中心,而是具有自身的独特内涵和重大意义。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坚实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最具挑战的领域,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2]。从世界范围看,如何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没有先例可循。可见,中国的乡村振兴道路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并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色和质量。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框架下,乡村振兴具有哪些新的思想内涵和重要表征?当前制约乡村振兴的主要因素和问题症结何在?如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将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性决定了中国乡村振兴的独特性与开创性

在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乡村振兴更深刻的内涵空间,为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以共同富裕为价值取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22这句话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价值旨归。目前,制约我国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主要难题和障碍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中,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农村发展的不充分是我国发展最突出的不充分。因此,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有力举措,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实现什么样的振兴问题。

以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表征,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从历史逻辑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从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到先富带动后富、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再到迈向共同富裕的递进式发展阶段,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又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彰显了我国渐进式改革和“并联式”发展的显著优势与伟大成就。从理论逻辑看,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现代化是少数人富有还是人民群众共同富裕,是西方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差异。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业的振兴发展、农村的和谐稳定、农民的安居乐业关系到亿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国家安宁和富强的根基。因此,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农民,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和人民情怀。从实践逻辑看,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调整效果显著,特别是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完成,意味着着力推进共同富裕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因此,抓住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变的契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物质条件和动力支撑。

从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程来看,乡村衰落是一个世界性难题[3]。中国要突破西方国家城市“涓滴效应”带来的发展困境,就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城乡发展道路。回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鲜明特色是城市和乡村呈现互融共存的复杂关系,农民工大潮催生了城镇和工业的繁荣,城市和工业又反过来反哺农村与农业。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城乡之间的对立与差别,也不允许出现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两极分化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4]44。由此可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既是乡村振兴的目标所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

(二)以全面振兴为目标导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31这句话揭示了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表明乡村振兴不是某一方面的振兴,而是全领域、全方位的振兴,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用大历史观研判乡村振兴问题的宏阔视野和宽广视角,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振兴什么问题,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内在逻辑看,乡村全面振兴五个方面各有侧重又彼此支撑,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一,产业振兴是关键。乡村振兴的首要条件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依托是产业兴旺。只有切实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其二,人才振兴是基础。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5],拥有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人才队伍对于乡村振兴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涉农职业教育的人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乡村振兴在规模、结构和质量上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要加大涉农职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本地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促进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同时,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让更多的“庄稼人”“土秀才”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充分发挥人才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其三,文化振兴是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22。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支撑,体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精神内核。振兴乡村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农业生产本领,也有利于传承文明乡风和优良传统,培育崇德向善的乡村文明风尚,有效推进乡村治理。其四,生态振兴是支撑。农业生态文明既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以生态振兴引领乡村发展,就是走绿色发展道路,统筹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良好生态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其五,组织振兴是保障。在人口规模如此之大的乡村推进振兴战略,难度之大、问题之复杂,世界罕见,正因为如此,才要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根基,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最终要通过基层党组织来落实,所以组织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也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

综上,五个方面统筹推进符合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特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目标定位,指明了奋斗方向。

(三)以高质量发展为具体路向,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高质量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的变革和成就,但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农民收入仍待提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1]14。当前,“三农”问题依然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弱项和短板。因此,推进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如何振兴问题,为开展“三农”工作提供了致思路径和具体方案。

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纽带。目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如何让脱贫摘帽的农民不返贫?如何提升相对贫困群体的生存发展能力?如何更好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都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完成后亟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既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又为进阶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理路和方法,是从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全面振兴转变的必然要求。如果说脱贫攻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可以通过资金政策的扶持、城市对乡村的支援和外部力量的介入完成,那么乡村振兴则更需要增强农业农村农民的内生动力,在发展观念转变、工作体系转型和发展动能转换的背景下才能实现。

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参考借鉴国际社会的成熟经验,积极吸收国外的有益成果,又根据自己的国情,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振兴道路。从共性特征看,我国农业发展要遵循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在供给保障、科技装备、经营体系、产业韧性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从中国特色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立足我国的资源禀赋、农业文明的深厚底蕴、城镇化的规模和趋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现实条件,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尤其是当前,中国制造和中国产品遭遇西方国家贸易壁垒的风险加剧,农业产品也成为其瞄准的对象,加上农业科技短板与弱项依然突出,这些都使得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等问题面临严峻挑战,因此以高质量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对于我国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走出一条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在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情下……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4]44一些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由于未能妥善处理城市化与农业农村发展的关系,导致大量失业农民涌向城市贫民窟,出现了“中等收入陷阱”,造成严重的贫富分化和社会撕裂。中国探求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符合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规避两极分化的风险[6],能为世界范围内乡村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三、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乡村振兴面临的关键议题

只有精准把握我国“三农”面临的关键议题,找出制约乡村振兴的问题与症结,才能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当前,我国在城乡融合发展、乡村社会治理和民生供给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与实施。

(一)城乡二元结构未破除,导致农村生产要素活力不够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是指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在城乡要素市场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差异化和区别化的体制机制。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建立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通过“以农补工”的政策倾斜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农村发展受到抑制。改革开放后,我国继续沿用城乡二元结构,农村为城镇化和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土地和劳动力支持,同时也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日趋严重。近年来,党和国家为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改革以户籍制度为重点的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发展联动,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成效,但目前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要素流动壁垒依然存在,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挑战。

首先,农村土地要素资源未能充分利用。传统二元体制使我国城乡土地资源的配置方式和产出效益存在巨大差别,这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缘由。因此,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改革创新,探索符合实际的土地流转方式,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我国已开始实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有效探索,但未能建立土地增值收益有效调节机制,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其次,城市资本要素下乡遭遇瓶颈。资本下乡可以发挥农村资源和城市资本优势互补的作用,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政策导向不明确、资本急功近利、人才短缺等问题,导致城市资本与农业需求不对接,给资本增值和农民增收带来不利影响。最后,劳动力流动的隐性壁垒依然存在。虽然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2022年已提高到65.2%,但仍有大量的农民工未能在其务工的城市落户,无法享有相应的社会公共服务,其子女要么在打工子弟学校就读,要么成为留守儿童。户籍制度的限制无疑放缓了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速度。按照发达国家80%的城镇化水平,我国要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还要从农村土地上转移出2亿多人口,否则,如果这部分劳动力仍然在农村从事小农经营,则农业边际产出和收益难以提高,乡村振兴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城镇与乡村彼此依存、互促共进。“能否处理好城乡关系,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4]39。只有大刀阔斧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畅通城乡要素市场流通渠道,推进农村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构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格局,才能有效利用乡村要素资源,释放农村生产要素活力,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二)乡村治理滞后于乡村发展,致使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农村地区面临社会阶层分化、村民利益冲突加剧、传统文化式微等问题。面对新问题新挑战,如果乡村治理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就会导致农村发展后劲不足,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从治理主体看,乡村振兴需要基层政府、村民自治组织、市场主体、村民等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协调配合,但目前存在的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乡村公共力量日趋消解、村民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导致治理主体力量薄弱且呈离散化倾向,影响乡村社会治理成效。从治理机制看,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部门、多地区,需要总体性协调、高质量推进。近年来,随着国家权力下沉村庄内部和资源大量输入乡村,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成为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力和持久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一些地区的乡村治理依然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方法陈旧、手段单一等问题,无法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从治理规范看,乡村振兴只有充分发挥自治、法治和德治的协同作用,才能有效调适秩序,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制度规范支撑。我国一些农村依然存在村民自我管理意识不强、政治参与热情不高、法治宣传不到位、村规民约缺失、乡村传统文化流失、社会道德观念淡化等问题,导致乡村治理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约束机制。从治理技术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社会治理方式,如何提高乡村治理的精细化、专业化和智能化水平,成为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需要思考的问题。目前,乡村治理中还存在信息分割严重、诉求表达渠道不畅、网络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等问题,给乡村治理现代化带来严峻挑战,并影响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生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种自上而下外生发展模式和自下而上内生发展模式相互结合的策略安排,国家政策引导、政府资金投入和社会力量帮扶虽然不可或缺,但关键是要增强乡村自身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尤其是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完成后,城市与农村的‘势差’缩小,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只能依靠自身的‘蓄能’”[7]。由于各个地区资源禀赋不同,产业基础、人文环境迥异,因此农业农村现代化不存在整齐划一的标准和模式,在此情况下,挖掘内在潜能、增强内生动力、探索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尤为重要。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指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8]换言之,农民的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力量源泉。激发农民内在的主体性,增强其敢为善为精神,是其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的动力之源。只有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激发基层干部、村民的创造性,鼓励农民大胆尝试和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农业发展新道路,使农民切实感受到自己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增强其在乡村建设和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形成乡村振兴的持久活力和动力。

(三)项目供给与民生需求存在错位,造成农民增收乏力、农业发展潜力不足

依照“木桶效应”理论,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对于乡村振兴来讲,如果不能补齐乡村发展的短板,不能破解制约乡村振兴的主要难题,那么乡村振兴的实施就会困难重重。当前,影响乡村振兴的突出问题是项目供给与民生诉求存在不匹配、不适应情况,农民获取收入的渠道单一,农业发展潜力不足。因此,只有补齐民生短板,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才能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乡村民生事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优先发展和改善民生,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才能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有效改善了民生诉求,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民生改善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一些地方在乡村振兴工程中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兴建了貌似“高大上”的特色项目,但最终效果却未能落实到改善民生、造福农民上来,造成了见物不见人的后果。究其原因,一些地方的乡村建设出现“跑偏”现象,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实际上未能有效对接民生需求,反而加大了民生问题的难度。比如,一些乡村照抄照搬城市治理模式,盲目开发新产业,破坏了乡村有机体,使乡村人口结构和空间结构失衡。一些地方政府成为乡村改造升级的主角,村民被排斥在外,甚至被“赶出”村庄,处于务农无田地、进城无保障的尴尬境地。一些村庄开发的旅游、度假和民俗项目大同小异,在经历短暂的兴盛后随即走向衰落,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9]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农业生产成本上涨、新业态新产业培育不足、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农业关键核心技术落后等问题,制约着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形势的日趋复杂,我国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趋紧,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农产品贸易竞争更加激烈,农业收入边际效益递减,叠加一些深度贫困地区虽然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但面临脱贫基础脆弱、脱贫户收入水平不高、脱贫产业基础薄弱等诸多问题,如何增加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30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四、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乡村振兴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4]2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为诠释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新视野,也为探索乡村振兴的路径提供了依据。

(一)重塑城乡关系,释放农村生产要素活力

城乡关系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恩格斯指出:“大工业在全国尽可能均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分离的条件。”[10]要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为释放农村生产要素活力打通堵点。

第一,进一步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畅通城乡要素流通渠道。如何适应未来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等重大趋势性变化,进一步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使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均等化,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需要考量的核心议题。首先,在政策设计上强化集成效应和协同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布了一系列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应该看到,一些制度设计单兵突进、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导致政策之间因缺乏协同性、配套性而实效不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要凸显各项改革措施的耦合性、关联性,加强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和互补性,使各项举措在实施过程中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其次,在要素配置上实现城乡双向流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要破除城乡要素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打破农村要素单向流出的局面,实现城乡土地、人才、资本等要素双向流动、平等交换。要进一步适应农业人口城镇化的趋势,完善农民变市民的配套政策体系。同时,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增加农民的财产收益,保障在城市落户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再次,在产业布局上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农村要因地制宜调整产业政策,利用土地、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鼓励社会资本下乡,推动城市产业链向乡村拓展,统筹发展城郊旅游业[11]、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实现城乡产业互补融合。最后,在公共服务上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完善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机制,加大对乡村的公共服务供给,统筹城乡的服务体系和就业政策,推动城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拓展到农村,优化县域内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配置,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第二,依托县域经济,打造城乡发展共同体。县城具备独特的空间优势,既是城市和乡村的联结枢纽,也是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的载体和聚集农村生产要素的平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城镇化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县域经济成为城乡之间资源要素流动的“缓冲带”,为一系列重大决策的落实落地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也存在县城与乡村产业缺乏衔接和互补,县城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对乡村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究其原因,在于县域内城乡之间尚未形成资源、产业、人才等方面的互通有无和循环利用机制。因此,要统筹设计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规划,打造城乡发展共同体,在要素配置、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等方面整体谋划,下放县级更多要素整合利用的权力,实现城乡之间要素资源的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要探索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联结、以乡村为腹地的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体系,建立特色小镇、农业产业园、旅游休闲生态园等融合发展的平台,实现多业态、多产业的协同发展[12]。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一体化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化乡村建设,实现城乡信息设施的互联互通、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和产业生态的共同开发使用。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合理规划建设县城、乡镇和村庄,既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繁荣乡村经济,又要保护传统村落旧址和乡村风貌[13],为村民留住乡情乡愁。

(二)加强协同共治,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党的领导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新时代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人,要调动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性,营造全体农民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第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把组织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只有始终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更好地团结带领农民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宏伟事业中。首先,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选举政治素质高、作风正、能力强的人担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14],加强支部标准化建设,改变农村党支部软弱涣散的局面,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其次,在党员队伍培养方面,要在新乡贤、返乡创业能手、大学生村官及劳动致富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并加大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最后,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方面,要积极探索“党建+产业”的新模式新路径,不断完善党建促进产业发展的新机制,有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项目,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向发力。同时,鼓励党员干部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定位,创建新项目,为农民创业就业提供示范,带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切实把党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第二,以“三治融合”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打造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自治、法治和德治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和目标取向,彼此之间既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相互衔接、互为补充。自治彰显活力,要完善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畅通村民诉求表达渠道,激发村民自觉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热情。同时,加大对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扶持力度,加大公共服务供给。法治保障秩序,乡村社会的治理既依赖相关法律制度,也需要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自治规则,相对来讲,后者更具有通俗性、针对性、接地气的特点,能够激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引起村民的思想认同和自觉遵从,提升社会治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德治彰显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15]相对于法治来讲,德治属于柔性治理,主要通过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浸染和榜样力量的引领示范来达到教化的目的,具有浓厚的地方特征和传统色彩,因此,要积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新时代公民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涵育文明乡风、提升村民道德修养的作用。总之,充分发挥“三治融合”的协同治理效能,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引进和培养优质人才,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人才是引领乡村发展的不竭动力。首先,要做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打造一批具有奉献精神、愿意在农村广阔田地有所作为的农业人才队伍,广泛招揽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发展。其次,要通过乡情乡愁来吸引本乡本村农业院校大学生、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16]和社会精英关注家乡发展,利用其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和社会影响力反哺桑梓,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再次,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着力培养一批爱农业、懂科学、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把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转变为新时代的职业农民[17]。最后,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尊重农民的意愿,优化创业就业环境,开发适合本地域的产业模式,如合作社、农家乐、乡村民宿、特色旅游小镇等项目,激发农民干事创业、造福乡里的动力和热情,汇聚建设家乡、振兴乡村的强大力量。

(三)精准谋划乡村振兴项目,挖掘农业农村发展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广大农村地域差异显著,各地要因地制宜,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发展的潜力和优势,精心设计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特色道路和具体方法,否则,不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盲目照搬别的地方发展模式,势必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第一,立足全员参与,彰显农民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18]农民既是乡村的守护者,也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乡村振兴如何设计和施行,农民最有发言权。因此,要增强农民的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倾听农民的心声和愿望,加强对农民的思想动员、宣传教育、情感沟通和困难帮扶,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乡村发展的积极性。在乡村振兴项目的选择、论证、实施和监督过程中,要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二,提升创新意识,拓宽发展思路。通过开发新平台、开拓新渠道、采用新技术,盘活乡村各类资产资源,激活乡村创新创业活力,发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项目,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实现农业与休闲、旅游、养殖等深度融合。尤其要利用数字技术,探索“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发展农村电商和农产品加工产业,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从低端、单一、零散供给向中高端、多样化、规模化供给的转型,不断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产业根基。

第三,对接乡村实际,打造特色品牌。特色品牌不仅是对外宣传的名片,也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19]。要选择符合本乡本村实际的产业模式,凸显比较优势和地域特色,着力在“优、特、绿、强”农产品上下功夫,建设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作好各环节各链条的质量管控。此外,要深化绿色农产品品牌宣传和认同,找准市场定位,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消费者的认同感和对品牌的忠诚度,确保产品拿得出、叫得响、买得起、立得住。

第四,增强造血功能,形成可持续发展道路。乡村振兴没有可以复制的模板,各地要因地制宜,依据固有的资源禀赋,找准产业定位,破解制约因素,合理设计乡村振兴项目,增强乡村发展的造血功能。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小农户是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单元,要通过引入现代化管理制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项目,确立绿色种植、养殖和产品加工一体化的产业模式,推动种养业朝着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Characteristics,Key Issues and Path Arrangeme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LI Huimin1,2

(1.School of Marxism,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23,China; 2.School of Marxism,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Zhoukou,Henan,466001,China)

Abstract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xplained the era proposition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comprehensively and profoundly,and then gave the uniqu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meaning space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That is to take common prosperity as the value orientation,guided by the goal of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and to tak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s the specific direction.At present,the dual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still exists,rural governance faces new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and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supply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the demand of villagers is obvious,and so on,which have become the crux and limiting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In the process of achieving comprehensive rural revitalization,it is necessary to deal with three key issues and make path arrangements: reshaping the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to release the vitality of rural production factors,strengthening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to stimulate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of rural development,and accurately plann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projects to excavate the potential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Keywords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Rural revitalization,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猜你喜欢

中国式城乡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城乡涌动创业潮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中国式失败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