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生活实践
——基于竹篙火龙节的分析
2024-04-14吴佩琦
吴佩琦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共有传统节日,深刻体现出我国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以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活形态,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1)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源于各民族各地域的共同历史、共同文化和共同情感。各民族“基本的价值观、原则和情感系统”(2)马俊毅:《国家建构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基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中国话语的理论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并以多种方式融入各民族民众的生活之中。竹篙火龙节是江西省宁都县洛口镇南岭村的传统节日,2007年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竹篙火龙节作为赣南客家人中秋节传统实践方式,蕴含了团圆、孝悌、子嗣绵延、爱家爱国等丰富的中华文化基因。竹篙火龙节期间,跨地域民众的交往交流交融唤起民众有关竹篙火龙节的集体记忆,强化了跨地域民众围绕竹篙火龙节共创共在共享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实践。
一、“诸神同祀”的传统:聚焦火龙神的共有精神家园
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历史、文化、信仰等精神生活的认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共有信仰表现出凝聚、团结的力量,是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认同、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赣南客家人的竹篙火龙节以火龙神为主要信仰对象,开展一系列仪式活动。南岭村人围绕火龙神建构仪式结构、生活内容,并通过竹篙火龙节的传承、丰富和聚合,彰显中华文化的共享价值,推动且深化区域社会民众的交流交融。在南岭村人的家园观念中,传统信仰具有根基地位,也散发着维护家园平安、村民生活健康的信仰力量。民众以火龙神为中心,形成了火龙神、汉帝、东岳大帝等神灵信仰体系,并将中华民族共同信仰的神灵“在地化”,建造了火龙庙、汉帝庙、东岳庙等场所开展信仰实践。这些庙宇分布在南岭村的不同地点,与南岭村民生活构成不同的空间距离和信仰距离,共同编织南岭村人及其周边人群的精神信仰空间和生活互动关系。在竹篙火龙节期间,南岭村人通过以火龙神为中心的“诸神同祀”的仪式实践,实现对共同信仰习俗的传承,凝聚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力量。
南岭村人在竹篙火龙节期间进行“诸神同祀”活动通常表现为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村民或者其他区域民众到庙宇祭祀“诸神”。南岭村现有火龙庙、东岳庙、何石寨庵等祭祀场所,供奉火龙火虎神像、七太子神像、东岳东平夫妇神像以及许真君等菩萨像。村民基于自身需求一般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去敬神,并且将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定为神明的节日,通过固定时间的规制强化传统信仰。在南岭民众传统信仰构建的生活场景中,竹篙火龙节既是专门纪念火龙神的节日,又是与诸神“协商”生活愿景的契机,他们认为此时的“诸神”更具灵力,更能够保佑民众的生命健康、生活平安和子孙绵延。因此,每年竹篙火龙节期间的祀神活动尤为隆重。
火龙神就是我们这里最大的神。我们(南岭村)姓卢的人要是遇到什么事,或者有什么愿望,就会去拜神。现在火龙、火虎和七太子菩萨安放在一个庙里,举办竹篙火龙节的时间,我们每尊菩萨都拜、都请。(3)访谈对象:LAL,宁都洛口镇南岭村人,访谈人:吴佩琦;访谈时间:2020年9月30日。
赣南客家人生活的区域既普遍存在“诸神同祀”的现象,又广泛流传“福主”信仰,赣南客家民众通过“福主”来聚合各方神力,实现“福主”与“诸神”对民众生活的共治并发挥精神上的作用。火龙神被南岭村民视为最有灵性的“福主”,具有驱瘟辟邪、降瑞赐福、保佑平安的神力。竹篙火龙节在火龙神信仰基础上建构了一系列的仪式。南岭村人每年农历八月初一至八月十五举行盛大的竹篙火龙节,节日期间请“火龙”“火虎”进屋驱邪,请戏班子唱还愿戏,举竹篙火龙在村中游行,以纪念火龙神并祈求火龙神持续庇佑南岭村人世代平安。仪式展演的过程以及其构成的生活空间中的信仰事象,就是南岭村人聚焦火龙神的共同精神家园的表征。
除了竹篙火龙节期间祭拜火龙神,火龙神信仰实践还贯穿南岭村的其他传统节日仪式之中。例如,大年初一到火龙庙拜神,元宵节前夕将火龙、火虎、七太子菩萨从庙宇中请出来与扛灯队伍在村中游行,庆贺诸神的菩萨节,六月初六晒家谱时添丁的家庭参拜火龙神,等等。这些特定的纪念、庆祝场景因为火龙神的进入,其生活的内容、文化的表现、仪式的功能变得更加丰富、更为深邃。
一些重要的节日,都要敬火龙神,但不是单拜火龙菩萨,其他的菩萨也敬。火龙庙、汉帝庙离得不远,大家去上香、朝拜,一般准备两份物品,两个庙都去。有做戏的时候,也是请这些菩萨一起来看,不会偏袒哪个。(4)访谈对象:LAL,宁都洛口镇南岭村人,访谈人:吴佩琦;访谈时间:2020年9月30日。
赣南地区的汉帝庙通常塑三太子或七太子菩萨神像,有的还塑刘邦、吕后及萧何等历史人物的形象。赣南地区在宋朝初年就开始盛行汉帝信仰,这一信仰与唐宋时期大规模的汉人从中原南迁至赣南有关。彼时南迁到赣南地区的客家人俗称“老客”,与明清时期由闽粤等地返迁至赣南的“新客”有些不同,“老客”更为直接、更加全面地保留了中原汉人的文化传统,在生活中蕴涵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基因。南岭村所在的宁都地区是“老客”居住地区,汉帝庙分布最为集中,汉帝信仰也最为普遍。宁都客家人信奉汉帝庙与他们以繁衍子嗣为重的家庭观念有关。相传一户李姓人家,夫妇年近五十无子,心中忧郁。一天,妻子梦见到汉帝庙朝拜,祈愿得子。梦醒后,夫人将梦境告诉丈夫。李姓人家许愿如果得子就建一座汉帝庙,塑汉王金身,每年杀鸡朝拜。不久,妇人果然怀孕得子,取名李汉灵。孩子出生后,夫妇依诺而行。李汉灵成年结婚,生下三对双胞胎六个男孩。从此李家对周围民众更为仁义,子孙绵延,家境兴旺。大家认为汉帝庙灵验,也纷纷前往朝拜,这种行为后来演变成为赣南客家人的“担灯割鸡”习俗。这一故事隐含了客家人南迁到赣南后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祈求人口增加、家族兴旺的愿景。在赣南,与南岭村竹篙火龙节有关的诸神的故事和习俗还有很多,其“诸神”信仰的主要功能是为家族香火延续和建设幸福安宁的家园服务。
第二种是竹篙火龙节期间请神灵看戏。南岭人请戏班子来村里演戏叫“做戏”,戏做给人看,也做给神看。每年竹篙火龙节期间邀请的采茶戏班子进村以后,第一件事便是到南岭村的各个神庙邀请各路神灵看当地的采茶戏。村民认为,当地的采茶戏是赣南客家人喜欢的,也是赣南客家神灵所爱,此时的神灵与客家民众构成共同看戏的统一体,以“做戏”为纽带建构人神共在、人神共乐的家园生活,实现南岭之人与南岭之神、南岭先祖的交流对话。这种交流对话借助戏曲情节中的人神关系演绎出来,使得南岭村民与神灵及祖先的沟通和协商变得生动鲜活。与南岭村民以个体身份到庙宇祭祀神灵不同,有组织的群体行为形成了村民基于共同信仰的共有情感。同时,南岭村与周边的其他村落也因“看戏”而共在共融,以共享戏曲盛宴为平台,促进了更大范围的社会交流、人际交往,以此达成区域间民众与神灵、民众与民众交融的共同体生活。信仰世界与生活世界通过“戏台”实现交融互构、共创共建共有家园。
南岭村民邀请“诸神”看戏的秩序延续了先祖既有的传统。首先去火龙庙请七太子和火龙火虎神。到了火龙庙,当班人和戏班子成员进庙祭拜,然后戏班子进行“打八仙”内容的说唱,唱完“打八仙”后再将神像请到唱戏的礼堂。礼堂里面设有神台,构成人神共在的戏曲演出空间。他们彼此沉浸在采茶戏里,通过采茶戏事象,神灵与民众生活交流互渗。“赣南采茶戏比较敬重敬畏神。唱戏之前要先拜神,打八仙就是采茶敬神的仪式。把八仙请到台上来,要唱要拜,边唱边拜,这是一种传统……八仙是我们戏曲里的(人物),很多部戏都有八仙出现。八仙在戏里都是能够给人带来福气的,我们通过这种方式给老百姓送去祝福。”(5)访谈对象:宁都明星采茶剧团团长李福宝,宁都大沽乡大沽村人,访谈人:吴佩琦;访谈时间:2023年9月28日。竹篙火龙节期间的赣南采茶戏演出不单是节日的娱乐,还构成了人神交融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穿越历史长河,跨过人神边界,打破地域藩篱,使南岭村民和先祖拥有的“中原华夏”汉人的生活传统在当下共有家园中得到延传、赓续和重建。赣南采茶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跨地域民众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是凝聚民心、团结乡亲、引领民众共同价值追求的艺术纽带,成为竹篙火龙节期间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南岭村人“诸神同祀”的信仰传统,除了体现在生活时间上,还体现在生活空间上。南岭村的庙宇方位清晰,火龙庙、东岳庙、何石寨庵场在村子东西北面各主一方,形成秩序井然的信仰空间,保护南岭人生活家园和精神空间的宁静。庙宇内部诸神共存、佛道共传、人神共在的特征反映了客家人四海为家、随遇而安、多神共祀、有敬则灵的信仰习俗,彰显了客家人共有精神家园中兼容并蓄又共同延传、遵循信仰传统的特质。
值得关注的是,南岭村人火龙神信仰与卢氏家族息息相关。如果将南岭村民以火龙神信仰为基础构建的精神家园视作一个“空间”,那么,这个空间就是建构、传承与实践中华文化的空间。龙、虎、火等传统符号随着中原汉人迁徙进入赣南大地,当卢氏家族面对赣南自然和人为的生存挑战时,潜藏在记忆深处的信仰力量便以超自然的形态被物化出来。汉帝庙、东岳庙是中华文化核心信仰实践,火龙庙以及火龙神信仰则是南岭区域社会的传统,是南岭客家人从中原南迁到赣南大山中“华夏”信仰生活“赣南客家化”的体现。“‘时间’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其重要内涵就在于‘时间’是人的精神家园的‘空间’”(6)孙正聿:《辩证法与精神家园》,《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南岭村人围绕竹篙火龙节构成的火龙神信仰、东岳大帝信仰、汉帝信仰、土地信仰等均是“时间”与“空间”彼此作用,交织建构的精神家园。南岭客家人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中原民众民间信俗的传统,又呈现出竹篙火龙节具有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特征。自唐宋之后,稳定而持久的赣南“老客”社会维系着华夏汉人先祖的文化血脉,并且“栖居”在迁徙而来的“筑造原始地”(7)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54页。。在赣南客家先祖迁徙的生活区域,“天、地、神、人‘四方’归属于一体”(8)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58页。。赣南客家“栖居”地的“天、地、神、人”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生态是整体的,建构家园的“四方”结构,相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赣南客家人诗意的“栖居”。以祖先、火神、龙虎崇拜等为核心的民俗活动,在赣南客家人基于生活需要的历史记忆实践中得以生产,并将中华民族的中秋节以竹篙火龙节的方式传承。在这个过程中,客家人自中原南迁而来的历史记忆在相对安定的家园生活中被唤醒,客家人建设新家园的“赣南”符号进入到竹篙火龙节的记忆场所,一个“新”的中秋节仪式被创造出来,并得到巩固和传承。因此,南岭村人的民间信仰是区域的、地方的,又超越区域和地方,是华夏民族信仰的“在地化”,其以火龙神为核心的信仰体系,不仅是南岭村人的信仰家园,而且是中华民族家园生活信仰的缩影。以信仰家园为核心建构的精神家园具有凝聚的力量、稳固的关系和温暖的情感,客家人南迁过程中传承延续和发展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竹篙火龙节中得到充分表达,成为赣南客家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地方实践形式。
二、共创和谐团圆生活:交往交流交融的家园建设实践
“精神家园是一个包含人们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体验、心理状态、情感方式、认知模式、价值观念等诸多要素在内的一个复杂的精神文化系统。”(9)宫丽:《精神家园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34页。竹篙火龙节期间,南岭村人的家庭、村落表现为团圆和谐、互助共融的家园生活镜像,其不仅体现在村民共同拥有物质生活家园,还体现在村民围绕竹篙火龙节建构了精神文化系统。“民众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情感和联系的世界,因此,老百姓在解释世界、感知社会、感悟人生的知识里无不饱含着这种追寻根谱和家系亲缘的情结。”(10)林继富:《民俗谱系解释学论纲》,《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南岭村人在南迁到赣南之后,其生活世界饱含着这种追寻根谱和家系亲缘的情结,与此同时,他们与周边区域民众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从未中断,使得各地区的文化汇聚其中,融合共生,构成“多元一体”的村落生活共同体,构筑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样本。
“南岭客家人在唐中晚期从中原大规模南迁,或出鄱阳湖溯赣江,或溯抚河盱江,或越仙霞岭,大规模进入到相对安宁的赣南及至闽西。”(11)龚文瑞:《客家文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6页。其时,迁入赣南的共有李、孙、曾、宋、卢等30多个姓氏,这些迁徙到赣南的客家人与各地区先民一道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南方疆土。赣南客家先祖迁徙途中始终与沿途地区民众生活上交往交流,文化上借鉴吸收,共同守护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以家族为实践主体的地方传统节日,通过节日仪式强化家族价值观念、规范家族生活秩序、促进家族社会交往,形成立足家族却又超越家族、家族成员和地方社会民众一同朝向区域社会的共有共创共享的家园生活景象,由此建构地方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其中,家族价值观念的形成与民众的历史记忆、物质生活紧密相关,突出表现为对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的恪守与践行。“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4页。南岭村先祖从中原地区迁徙而来,不仅带来汉人的生活传统,而且遵循和延传着儒家礼制。据南岭卢氏族谱记载,家族历代入朝为官者达28人。村中自明代开始便设有私塾,接纳四邻八村的孩童前来学习,儒家经典《尚书》《礼记》《诗经》《春秋》等文献记述的礼仪制度、圣贤故事在南岭村广为传承,成为滋养和教育南岭村人的重要资源。《宁都直隶州志》载:“(宁都)士尚气节,重廉耻,有既为乡书,犹然布褐袍春官者,其丽雅之风可想也。”(13)赣州地区志编纂委员会:《宁都直隶州志(重印本)》(内部资料),1987年,第229页。卢氏家庙上“昔先贤文韬武略宗功浩荡耀华夏,冀后昆敬业勤学人才辈出兴中华”“一等人忠诚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的楹联成为家族成员遵循的祖训,构成南岭村人与中华各民族不可分离、彼此认同的价值认同,也是中华文化融入赣南民众生活,涵养赣南客家人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
竹篙火龙节及其民俗传统建构了南岭村人以“家族”为核心的共同体意识。竹篙火龙节作为南岭卢氏家族表达认同的载体,是他们共同家园建设的仪式实践,每一班、每一根竹篙火龙各有所属。一班之中有7根竹篙,体现7根竹篙所联结的几十户人家的亲近和认同关系。一根竹篙火龙由几户人家拥有,反映出几户人家的亲近和认同关系,他们在传递家族整体生活需要上是一致的,但每根竹篙凝聚着的家庭情感又有各自的具体表达。这个共同体以“家”为核心,在纵向维度力求理清家族每一个支系、公房的承继关系,并以庄严的仪式活动鞭策族人对家的重视,运用直观的生活方式表达对家的感情;在横向维度,则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联结处于不同空间的家族成员,予以维护家族的整体结构和本来面貌。在南岭卢氏建构的家族记忆中,外迁的各地宗亲、故去的列祖列宗和现在的南岭卢氏成员之间冲破了历史时间和地域空间界限,凝结成为血缘的、文化的、情感的整体,这是南岭卢氏族谱与竹篙火龙节共同作用于家族认同的特有表达,也是家园建构的重要纽带和丰沛资源。
中华民族认同包含多层次认同,不同层次的认同构成中华民族认同基础,朝向并凝聚成中华民族认同。竹篙火龙节是南岭村人道德、艺术、习俗等方面的精神活动,更是南岭村人接触与碰撞、交往与交融的具体实践。民众以竹篙火龙节为载体形成互动共融的生活世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思想、观念和意识构筑成共有精神家园。竹篙火龙节作为赣南客家人的“中秋节”,其传统仪式和习俗惯制与中秋节相比表现出不少的差异性,这些富有差异性的传统文化恰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与底色,也是“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具有生长于民间、扎根于民众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价值作用下的共有家园建设行动。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篙火龙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14)《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2021年8月13日,第2版。。竹篙火龙节构成了南岭村人绵密的日常生活系统,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创新性和包容性,这里的卢氏家庙、祖屋、乡音、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地方饮食、村道庙宇成为精神家园的载体,聚合了对中华文明、地方生活传统长期吸收融合所形成的特性。从这个角度看,竹篙火龙节建构的精神世界,是每一位南岭村人的精神归宿,无论其居住在村内还是村外,都具有对家园的共有感、认同感和依赖感,并沿着家族、地方、国家的认同演进路径,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充足养料。
竹篙火龙节是南岭村人的传统,也是跨区域社会的生活,基于竹篙火龙节“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建构共享的历史文化记忆和共享的现实文化形式,从中凝练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共识”(15)沈桂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构建国家认同的文化纽带》,《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由此引起了更为广泛的跨区域民众情感共鸣,产生了凝聚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财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其形成、传承与扩展体现出多民族共创共享的知识特性以及不断赓续的生命活力。”(16)王丹:《非物质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南岭人的竹篙火龙节除了家庭团圆、家人团聚以外,还有亲戚乡邻的往来互动。
今天是中秋节,也是我们这里的竹篙火龙节,家里的兄弟姐妹和亲戚都要回来。我两兄弟,三个妹妹,昨天晚上连夜过来。我在厦门打工,八月十二日就赶回来,还有我的女儿她们都从广州回来了。我二妹在隔壁东山坝小源村,二妹妹在东山坝镇上,小妹妹在广东梅州。过节她们都回来,女婿也都回来,孩子也都回来。除了自己的家人还有远房的我女儿同辈的表兄弟他们也会过来。除了卢姓以外,还有姓罗姓李姓曾的人家。(17)访谈对象:LJJ,宁都洛口镇南岭村人,访谈人:吴佩琦;访谈时间:2023年9月29日。
这里的团圆团聚,主要是宗亲、姻亲关系人员的团圆团聚,其中姻亲关系积极推动了竹篙火龙节进入区域社会共知共享的朝向。南岭卢氏与周边村落的曾、李、卢姓人家通婚较多。“卢姓一般与曾姓婚姻互通比较多,嫁女或是讨老婆大部分都是曾姓人家,因为以前在南岭周边的村都是曾姓。比如东山坝小源、赣背、汇源、大布村等。”(18)访谈对象:非遗传承人卢华仁,宁都洛口镇南岭村人,访谈人:吴佩琦;访谈时间:2022年6月26日。他们从不同地区来到南岭村,来到竹篙火龙节的空间,带来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在交往交流中实现交融,以竹篙火龙节为中心持续进行知识生产和家园共建实践。“几千年来,各民族的碰撞融合交融从未中断,既增进共同性,又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汇聚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19)《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22年,第68页。在历史发展中,赣南客家人从交往交流交融中理解、接受不同区域的文化,既增加竹篙火龙节与中秋节的共同性,又表现出其节日仪式的多样性,因此,竹篙火龙节构成中华民族中秋节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各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赣南中秋节是当地客家人的传统节日,深受客家社会与客家精神的影响,在客家人的集体记忆和生活选择之下建构出舞竹篙火龙、游火老虎、烧瓦塔等仪式,成为解释客家人共有文化、共有生活、共有情感、共有家园的具象的生活传统。”(20)吴佩琦:《赣南中秋节与客家人的中华民族认同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以竹篙火龙节呈现的南岭中秋节的共同性建立在超越区域、跨越文化边界基础之上,彰显了跨地域交往交流、包容互鉴、团结互助的生活张力。南岭人围绕竹篙火龙节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有一个文化价值底线,这就是对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基本理念的认同,对做一个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要求和操守的认同。”(21)李宗桂:《国学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也就是说,竹篙火龙节以家庭、村落为中心的交往交流交融实践,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传统和价值内涵,并且从不同方面创造南岭人及其周边民众和谐和睦的团圆生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三、朗照着的家园:“竹篙火龙广场”的仪式凝聚力
家园是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交织的空间,传统节日仪式朗照着家园空间建构并推动家园空间生产,凸现家园的辐射力和凝聚力。海德格尔曾说:“在这里,‘家园’意指这样一个空间,它赋予人一个处所,人唯在其中才能有‘在家’之感,因而才能在其命运的本己要素中存在。大地为民众设置了他们的历史空间。大地朗照着‘家园’。如此这般照着的大地,乃是第一个‘家园’天使。”(22)马丁·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5页。竹篙火龙节诞生在赣南大地的“历史空间”,赋予客家人的“在家感”,也“朗照着”客家人的“家园”传统承续和建构。竹篙火龙节作为南岭人的集体记忆渗透于“空间”之中,竹篙火龙节的习俗、价值、情感等弥散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关系之中,推动着南岭人的家园观念生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可以分为外在层次、中间层次和内在层次。外在层次即非物质形态或物化形式,包括生活形态、传承方式;中间层次是民众在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中形成的行为习惯,包括习俗礼仪、音乐舞蹈、神话传说等;内在层次包括由民众意识形态表现的家庭、婚姻、价值等认知及其他各种宗教和信仰。……其外在、中间和内在三个层次是不可分离的整体,构成谱系性的知识结构”(23)林继富:《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空间”认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竹篙火龙节仪式记忆,通过建构南岭人与火龙神等诸神共存的“卢氏家庙”以及“竹篙火龙广场”空间,丰富南岭人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内容,将南岭人的历史家园感融入当代家园,“朗照着”南岭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行动自觉。
南岭人每年从农历八月初开始制作火龙,准备庆贺火龙节的系列活动,到八月十五晚上举行火龙巡游仪式。竹篙火龙节的游火龙仪式在卢氏家庙前的广场上,就是如今命名的“竹篙火龙广场”,这个仪式是竹篙火龙节的高潮,也是构筑南岭人共有精神家园的空间生活实践。
我们这个地方啊,一年之中最热闹的就是竹篙火龙节,比春节还要热闹。(八月)初一开始游火老虎,初九开始唱大戏,八月十五舞竹篙火龙。到时候,在外打工的、卖零星(南杂百货)的、走亲戚的、唱戏的,回的回、来的来,多的时候恐怕有近万人,村里热闹得很。(24)访谈对象:LDH,宁都洛口镇南岭村人,访谈人:吴佩琦;访谈时间:2020年9月27日。
南岭竹篙火龙节有一套完整仪式规程。规程源自他们的生活传统,这种传统使全体村民按照惯习不约而同地进入角色,共同承担组织竹篙火龙节仪式的责任,并在节日仪式中展现身份认同。竹篙火龙的游行表演由七班组成,围里、排上、陂头三村七组每组各出一班,每班各出七根竹篙火龙。是时,一根竹篙火龙就是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由3、4户人家组成,“三村七组”的家庭被划分为四十九个单位,各自负责一根竹篙火龙的制作直至八月十五舞竹篙火龙表演的结束。每根竹篙火龙由多个家庭共同拥有,寄托着若干家庭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因此,南岭村的每位村民总是能够自觉而严肃地参与竹篙火龙节的每个环节,用诚心诚意的态度、精益求精的工艺、隆重盛大的仪式感恩庇佑他们的火龙神。
竹篙火龙节中“竹篙”与“火龙”的结合既体现了客家人对于先祖的缅怀,也体现了客家人对于南迁生活的适应与调整。赣南客家祖先在南迁过程中,自觉适应迁徙目的地的自然环境,利用当地的竹子编制竹器,将竹子与“火龙”结合,采用赣南地区生长的箬叶撕成细条捆绑竹子,并且淋上赣南山地出产的毛茶籽油,在农历八月十五晚上点燃道具舞动巡游,以此传递祖先崇尚自然、热爱家园、共享团圆的群体生活观念。因此,竹篙火龙节蕴含的共有精神家园的意义,寄寓了南岭人的生活经验和历史记忆。竹篙火龙节承载的客家人的集体记忆、共有家园和共同体生活通过长时段的历史时空转换,以习俗惯制的方式沉淀下来,从不同方面展现出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传统节日是地方认同和地方情感的表达载体。传统节日仪式编织起空间、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互嵌的共有家园形态,使其家园构成一个丰富复杂、多元多层的意义系统。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华民族传统中秋节,也是南岭人的竹篙火龙节。南岭人将竹篙火龙节与中秋节合一,并将制作竹篙火龙、舞动竹篙火龙作为庆祝中秋节的重要仪式,这是南岭村人立足于地方家园建设,传承丰富中华民族“中秋节”传统的在地化实践。换言之,南岭村人的农历八月十五是围绕竹篙火龙组织起来的中秋节,也是围绕庆中秋传统组织起来的竹篙火龙节,其驱瘟辟邪、祈愿平安、家人团圆的主题,反映了区域社会与中华民族不同层次又相融相通的文化意涵。
我们是一起过中秋节和竹篙火龙节的。过中秋节就是吃月饼,庆团圆;过竹篙火龙节就是舞火龙,看戏。没有分得那么清楚,也分不清楚,竹篙火龙节就是中秋节,就是要热闹,要团圆。(25)访谈对象:非遗传承人卢华仁,宁都洛口镇南岭村人,访谈人:吴佩琦;访谈时间:2020年9月29日。
南岭村人农历八月十五晚上的团圆饭规模大过春节,几乎各家各户都有好几个桌席。这是因为在竹篙火龙节期间,不仅在外的家人会回家过节,还有女婿来拜节、亲戚来贺节的习俗。农历八月十五是南岭人一年之中的“大团圆”,在这种家庭、家族的大团圆氛围中,在火光与月光的朗照下,家国同构、人神共在的家园感油然而生。
民众对“家园”的共有情、共在感,既建立于物质生活之上,更建立于道德规范与情感交流交融之中。民众普遍遵循的人伦道德与认同的情感关系是理解共有精神家园丰富内涵的基础。竹篙火龙节包含人伦道德关系和情感交流联结,每年的竹篙火龙节持续形塑、规范南岭村人,以及参加竹篙火龙节民众的生活秩序、文化秩序和精神秩序。竹篙火龙节的传统伦理道德建立在血缘与宗法关系基础之上,这决定了南岭人从家庭出发,或者以家庭为中心展现中华民族共同遵守的伦理道德。竹篙火龙节拥有的阖家团圆、子孙绵延、和睦向善的意涵成为凝聚家族情感、建设共有家园认同的典型符号和重要力量。客家人“崇先报本、爱国爱乡、崇文重教、耕读传家、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和衷共济、海纳百川”(26)罗勇、林晓平、钟俊昆:《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页。的精神品格在南岭人年复一年的竹篙火龙节实践中得到延传,不断强化客家人的人伦意识、礼仪规范、忠孝美德和家国情怀。竹篙火龙节“诸神共祀”的信仰活动、人神共享采茶戏、共同制作和品赏风味食品、亲朋好友相互往来等行为,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南岭村人整体的家园共在感、共生情和中华民族认同感,凝聚成构建中华民族共享精神家园的文化基因。
舞火龙先由各班举着竹篙火龙在卢姓家庙前的竹篙火龙广场上转圈,当班的7根竹篙最先起动,当班者走在前头,带动整条火龙蠕动起来。各班竹篙火龙在广场游行表演环节结束后,走在前面的当班者喊一声“放”,众人将立起的竹篙徐徐放下改为两人手抬,然后箭步如飞将竹篙火龙抬回各自的分祠。离开竹篙火龙广场的时候,竹篙不能落地,且竹篙火龙的火苗不能熄灭。村民们认为,赶回分祠堂路上的火苗仍然灵验,纷纷对着火苗祈愿。此时,各分祠早有人在等候,见自家竹篙火龙归来,便燃放鞭炮或烟花迎接。抬竹篙火龙者将竹篙靠在分祠外墙之上,由年长者主持该竹篙的众人站成一两排,朝竹篙火龙前拜三拜、许愿,舞竹篙火龙便算圆满结束。
“互动仪式具有情感连带的功能。宗教仪式、节庆活动的举行,产生了民族文化的场域,在这个场域里,文化的能量得以释放,‘文化势能’得以产生。”(27)罗彩娟,蓝尉铭:《以节为媒: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机制——以广西布努瑶祝著节为例》,《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从砍竹子、扎制竹篙火龙,到舞动火龙,直至竹篙火龙巡游结束,其仪式过程关涉村内、村外构成的互动关系,由此产生的以“竹篙火龙广场”为空间仪式演绎着的紧致生动的情感关系得到释放,“文化势能”得以产生。南岭村民全员参与竹篙火龙节仪式道具制作的过程和火龙队手擎竹篙火把的集体巡游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28)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8页。,“竹篙火龙广场”仪式活动的记忆唤醒竹篙火龙潜在的认同功能,延续区域社会民众生活传统,凝聚民众团结互动、建设家园的情感。竹篙火龙广场仪式是“一种集体行为,公众能够从社会中得到记忆;社会群体有对应的集体记忆,借集体记忆维护群体的延续”(29)王明珂:《华夏边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页。。围绕“竹篙火龙广场”的仪式实践维护群体的延续,将卢氏家庙与竹篙火龙广场融聚为整体,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具体实践。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是知识生产、情感认同过程,一方面表现为对传统的唤醒和继承,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立足于现代生活的需要对被传统朗照着的“家园”的积极改造。参与竹篙火龙节的民众在竹篙粗细长短干湿的选择上,在竹篙火龙扎制的层次、规模和精细程度把握上,在撑举竹篙火龙的人员安排上的细微差别,以及民众在受到现代生活冲击下对竹篙火龙游行方式和路线作出的改变,不断丰富着竹篙火龙节的生活意义、象征系统和情感表达。这说明南岭竹篙火龙节在承继仪式传统上具有文化调适、文化自愈功能,在建构跨区域民众生活共同体意识上具有能动性,进而展示出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竹篙火龙节离不开卢姓家庙,巡游的竹篙火龙便是在卢氏家庙前的竹篙火龙节广场进行。一方面,家庙是家族的精神空间,是包含了家族的历史记忆空间和流淌祖先血脉的文化空间,在这里举行祭祀仪式和家族活动,使当下的“南岭人”与过去的“南岭人们”、以及逝去的祖先建立联系,并从中获得家园认同力量和家园情感联结,进而增强共同体意识和家族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卢姓家庙是家族的情感空间,南岭人以家庙的共有关系、共在生活区分血缘亲疏,从而区隔出不同族房家园的情感边界,形成对内的接受和对外的区隔。对于南岭人来说,从家庙分出的祠堂就是不同的支脉,他们对祖先曾经居住的空间葆有的情感不离不弃,也从未忘记,每一个卢氏个体拥有的家园总是围绕着卢氏家庙、以及共有宗祠的空间而修建,从卢氏祖宗分家出来的血缘相近的家庭凝聚成共同体,形成以族房共同体为基础的相依相拥的物理家园空间,从而构成南岭村卢氏家族的共有家园生活格局。同时,竹篙火龙节在新建的“竹篙火龙广场”进行,尽管带有当代文化品牌建设的意味,但仍然延续着围绕卢姓家庙举行舞火龙仪式的传统,赓续着舞火龙仪式的功能。竹篙火龙广场与卢姓家庙、宗祠的共在升腾出家族的情感,滋润着卢氏族人以及与此相关联民众的生活家园。在“竹篙火龙广场”上的民众连接着更广泛的社会、更广大的人群,形成贯通历史、聚合包容的社会共同体和跨区域民众共有精神家园。
南岭村农历八月十五夜晚的明月星空与竹篙火龙的焰焰红火耀硕生辉,朗照着南岭村人及参与竹篙火龙节仪式民众共创的家园、共在的生活、共有的情感。南岭人以及来自不同区域的民众在“竹篙火龙广场”上,因为“竹篙火龙”散发出的团圆凝聚力和文化认同力,不自觉地升腾出家园的温暖、家人的温情和家国的情怀。南岭人传承的竹篙火龙节始终秉持家国同构的理念赓续中华文化精神,“不仅形塑了中华民族成员在意识深处由小及大的修齐治平意识、由内而外的差序格局思维,也在组织模式上提供了以家庭隐喻为核心的纽带关系。”(30)青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性基础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南岭人基于血缘共同体、地域共同体建立的情感体系和家国同构传递的中华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以穿越历史、联通古今的生活能动性增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凝聚力。
四、结语
竹篙火龙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赣南客家人在长期生活实践积累中形成的家园认知和生产生活的文化形态。竹篙火龙节是区域社会认同的表达载体,其蕴含的天人合一、团圆和睦、子孙绵延等中华文化基因建构了赣南客家人的身份属性。竹篙火龙节仪式实践主体是赣南客家人,这部分人群自唐代开始陆续从中原地区迁往南岭一带,尽管经历了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但中原汉人迁徙带来的生活传统、价值观念始终潜藏在他们的记忆深处,指导着他们的生活实践,并且在客家人的发展中不断融合多地域文化传统,进而凝聚成中华文化共同记忆的一部分。
跨地域民众共同创造和分享蕴含在竹篙火龙节中的文化要素,建构起互相吸引、融合和认同的情感联结和公共记忆。以竹篙火龙节为核心的共有精神家园呈现出共创、共有、共享、共融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空间,反映了南岭村人,以及与此相关区域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生活关系,其构成“诗意的栖居”的家园“意在人类通过‘天地神人四方游戏’,从而建造自己的美好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获得审美的生存”。(31)曾繁仁:《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诗意的栖居”是人对家园的美好向往。南岭村人的家园建设行动并未停留在实现“诗意的栖居”,而是不断超越“诗意的栖居”的审美性,从而走向多元共生的、团结和谐的、温暖的共有家园生活世界。竹篙火龙节年复一年地举办,大大增强了赣南客家人以及周边广大民众的中华文化认同感和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自信力。
竹篙火龙节作为赣南客家人共享传统文化,通过符号象征再现,表现为南岭村人以及跨区域社会成员共同的生活知识和生活惯习。南岭村人的竹篙火龙节是中秋节的地方化,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质。法定节假日制度有利于竹篙火龙节的传统赓续、知识生产,赋能客家人的家园建设,增强客家人的国家认同,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共同体意识在赣南客家人的生活中得到深化。
竹篙火龙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行动贯穿在南岭人的各个方面:信仰的“诸神同祀”穿越历史、跨越民族;建设的共有家园将自我与他者、村内与村外、地方与国家统一且交融于竹篙火龙节的仪式实践之上。竹篙火龙节期间将四海民众聚拢在卢氏家庙,以及“竹篙火龙广场”仪式之中,彰显了家国同构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活实践。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推进,竹篙火龙节蕴含的中华优秀文化要素越来越呈现出共享化的趋势。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组织使得竹篙火龙节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活动内容日益丰富。南岭人吸收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融入现代文化形式,其文化共享特征十分明显。这种共享性特征实现了岭南人从村内互动到区域社会的交融、从村落内部狂欢到跨区域共享生活的时代转向,以更加多样化的方式和多元化的内容促进跨区域的中华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