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2024-04-13王亚娇

理财·收藏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行政事业单位

王亚娇

在最近的几年中,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这既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标准,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优化指明了方向。同时,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逐渐增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在当前的新环境下,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风险,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高质量发展,建立和管理有效且实用的内部控制机制显得尤为关键。

一、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

行政事业单位具有维护公共利益的特质,并肩负着特定的社会管理任务。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强化内部控制来实现有效解决,更有效地优化预算资金的分配,强化资金的使用。内部控制系统整合了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成为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治理效能的有效手段,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更有效地履行其职责,并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

(二)规范内部纪律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非常有效的抓手。通过内部控制管理可以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经济管理中实施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制度、执行标准和执行程序。这些措施涵盖了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和定期轮岗等多个方面,并在权力运行的前期、中期和后期进行全面监督,以实时纠正内部经济运行的偏差,纠正内部可能存在的违纪违规行为。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

(一)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问题

尽管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已经试行并发布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方面仍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就是认识上的误区。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员工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推行。比如,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狭隘地认为内部控制与财务规范相关,认为内控管理应该归属于财务部门,因此没有必要亲自参与其中,只需在需要的时候咨询财务人员即可。这样的思想使得许多人不愿意主动学习内部控制知识,甚至认为内部控制与业务无关。在业务决策过程中,他们也很少考虑让财务人员参与其中,认为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部门和任务。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多时候业务与财务管理相互脱节,导致一些业务无法正常开展。在内部控制管理上,业务部门与财务人员可能会产生难以察觉的部门间的隔阂。由于对财务和业务的了解不足,无法提前提供建议和意见,一旦出现问题,只能延迟采取补救措施,这使得内部控制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体现,也无法发挥预警和预防的作用。

(二)内部控制的制度不健全

受到历史背景和外界环境的双重影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很多事业单位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组织架构不完善、内部控制执行流程不健全、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不完善等。加之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内部控制管理的意识不强,使得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问题,这种内控意识的不强也进一步妨碍了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关管理措施的及时识别和修正,从而对单位的日常运作和管理产生了不良影响,进而导致单位的发展陷入被动。同时,由于内控管理和执行机制的缺乏,也使得很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甚至成为摆设。例如,在单位的组织结构建设过程中,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并不明确,岗位的配置也存在不合适的地方,这不仅妨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还妨碍了内部控制评估工作的进行。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建立有效的内控体系,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三)内部控制监督机制问题

外部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力量不足,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检查不力,导致一些重要的内控管理制度无法落实到位。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报告是单独提交的,但由于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可能会出现报告质量不高、与实际工作不符的情况,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监督测试,就很难发现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内部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的内部控制监督是一个重要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在执行内部控制建设的监督任务时,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表现出不愿意、不敢或不能进行监督的态度,一旦发现问题,他们不敢过于严肃,并在思维上持有疑虑。此外,内部控制的监督任务与其他类型的监督任务之间存在衔接不畅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监督、审计监督、财务会计监督、纪律检查监督以及统计监控等方面的工作协同效果并不显著。当前,我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体系,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一)深化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管理的认识

只有深入理解内部控制并认识到其重要性,我们才能有效地进行内部控制管理,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则依赖员工在意识上的认同与支持。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中,很多人都对内部控制的内涵存在誤解,认为只要把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工作程序就可以了,而没有真正从本质上去领会。因此,我们必须深入解读内部控制管理,不仅要让大家对其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更要深刻理解“吸收”这一概念,不能简单地复制,而要动态地吸收,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应用它。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参考:

1.提升意识:单位领导应该重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日常工作中,树立正确的认知,认识到内部控制与业务发展息息相关。

2.加强培训:组织内部控制培训和教育活动,不仅针对财务人员,还应覆盖业务部门的员工。通过培训,提升员工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认识。

3.强化沟通:建立业务部门和财务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及时交流问题和意见。财务人员应积极参与业务决策,提供专业建议和意见。

(二)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制度体系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有效运作、规范管理的首要任务。首先,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需要明确目标和原则。目标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信息可靠、运作有效。原则是依法合规、科学规范、适度灵活、全面有效。在此基础上,可以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标准,包括内部控制政策、程序、方法和措施。其次,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需要明确责任和权限。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应明确内部控制的责任,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在权限方面,应根据不同岗位的职责和需要,确定相应的权限范围,并建立授权和审批机制,确保权力的合理行使和有效监督。最后,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需要建立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之一。行政事业单位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识别、评估和控制,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处置措施。其中包括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安全风险等各方面的风险。

(三)构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体系

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体系,需要解决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针对外部监督问题,应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力量。通过增加审计人员数量和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更加全面和准确。此外,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测机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报告进行审核和评估,确保报告的质量与实际工作相符合。其次,对于内部监督问题,需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的内部控制监督。这需要探索和研究一套适合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以确保内部控制建设得到有效实施。同时,应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人员勇于履职,树立正确的监督态度,确保发现问题时能够严肃处理,而不是怀疑和回避。此外,需要加强不同类型监督任务之间的衔接,建立协同工作机制,使内部控制监督与审计监督、财务会计监督、纪律检查监督以及统计监控等方面的工作相互配合,形成整体的监督效果。最后,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建立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制度体系。这包括明确监督责任和权限,建立有效的监督机构和机制,制定相关监督规章制度,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以确保监督工作能够高效进行并取得实际成效。

四、結 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和分析,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只有不断完善和强化内部控制,才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作出更大的贡献。期待我们的研究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行政为先 GMC SAV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