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维度
——基于研究生教育视角
2024-04-13李丹
李 丹
(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06)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出了“新质生产力”一词。创新型人才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基础。“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依托科技,依托创新。”而如何创新,关键要看拔尖人才。拔尖创新型人才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研究生教育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驱动要素就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研究生教育现代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支撑战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研究生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如何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行逻辑展开与贯彻落实,是我国从研究生教育大国迈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重要课题。高等教育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不仅具有历史逻辑,而且兼具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高等教育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纵横考量
研究生教育现代化目标是基于全球人才竞争格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使命而设定的。新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交汇催生了全球科技发展新态势,高端人才在此背景下成为争夺的焦点。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创新的主体,需要强大的人才基础。纵观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实现过程,创新型人才都是现代化实现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彰显了人才战略的重要性。高等教育助力现代化实现的逻辑理路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与实践价值。
(一)国际视野:高等教育助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逻辑
纵向梳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大国崛起、文明塑造,都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五次世界科学中心大转移深刻地影响着与其相对应的国家现代化进程。1088年意大利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此举促进了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意大利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成为文艺复兴运动发源地,并在16世纪成为第一个世界科学中心。英国先后建立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为英国成为17世纪第二个世界科学中心奠定了智力基础,并成为推动18世纪机器带动生产力革命的催化剂。高等教育推进了英国现代化的进程,并直接促使英国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策源地。法兰西科学院的成立和巴黎综合工科学校等大学的创立与发展,加之启蒙运动所营造的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使得法国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其中拉格朗日就是典型代表。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得法国成为18世纪第三个世界科学中心,而科学的巨大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推动了法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德国于1810年成立了现代大学之母——柏林洪堡大学,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挖掘了大学开展科学研究的新功能,并推动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加速了电气化时代的到来,成为这一时期的世界科学中心。而美国之所以能成为20世纪世界科学中心,并持续保持世界头号强国地位,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在1636年和1701年分别创办了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其重视科学,通过人才引进机制,集聚了一大批顶尖科学家,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发明家,科技成果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并开创了高校服务社会的新模式,发挥了高校的社会职能。
纵观这五次世界科学中心的产生和转移历史,充分彰显了科技创新和优秀人才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表明高等教育是支撑国家快速崛起、引领国家迈上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力量,体现出我们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二)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以高等教育变革推动现代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并把高等教育作为实现救亡图存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及改革发展、推进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个时期,中国始终把高等教育视作重要举措。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第一个“结晶”。在黄埔军校的创办、招生和教学过程中,共产党人态度积极、措施得力,参与人数众多、作出贡献极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先后创办了中国工农红军大学、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苏维埃大学等,培养教育了一大批党政干部,对巩固壮大苏维埃红色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陆续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延安大学等一批高校,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军事骨干和党政干部,吸引了无数的有志青年奔赴延安,投入到抗日斗争中。以上举措为中国共产党兴办高等教育、推动事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基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党从1952年开始,对高校院系进行大规模调整,加强工科和单科性专门学院的建设,以此来适应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同时实施教育改革,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高等教育工作,使得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大幅提升,为新中国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高等教育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教育改革,始终把高等教育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大学扩招、“211工程”“985 工程”等一系列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举措,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产出了一批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时代,党中央将教育确立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先后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高校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给高等教育领域的师生回信,发表一系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了7700多万高素质人才,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落实国家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百余年来,我们党重视和发展高等教育的历史,是党探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产业转型升级,必然呼唤新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必然要与产业、行业发展相契合,使之具备工匠精神,心怀国之大者,服务社会[1]。
(三)实践理路:研究生教育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也叫近代化,该词根源于“modernization”。近代中国一些有识之士曾认为,中国能否现代化是中国实现救亡图存的关键。因此,近代以来,无数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不停追求中国工业化的突破,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生成于近现代以来的国家实践。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现代化作为主题,不断将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不同阶段的现代化任务也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现代化目标,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制定应以国家需要为出发点,才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对现代化的追求承载着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民族觉醒和富国强兵的社会期待,尽管当时将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存在认识上的局限,但中国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从未停歇。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现代化的目标是实现大工业生产和政治现代化,研究生教育的现代化目标是仿效借鉴西方建立学位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现代化的目标是逐步实现军队、农业、手工业的现代化,而此时研究生教育的现代化目标则是建立学位制度体系并付诸培养实践。中国的现代化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被凝练为“四个现代化”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是在我国充分考虑当时国际国内大背景及国家的远景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同时也透视着后发型国家面临着时空压缩的状态及快速发展的叠加风险。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国家现代化的目标是农业、工业、国防与科学技术现代化,研究生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是重构研究生教育,支撑国家经济建设,研究生教育服务于经济的功能凸显。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这一时期,人才结构不合理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各类人才走上经济建设的主战场。200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首次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之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形成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并将研究生教育的目标设定为建立中国特色学位制度,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部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支撑,建成研究生教育强国显得尤为重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12—2035年),与之相呼应,研究生教育的现代化目标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35—2050年),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科学的阐述,尤其是“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体现了国家在战略层面对创新型人才的急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研究生教育既为互嵌,又同向同行;中国式现代化既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国情,也是其发展目标之一。
(四)时代诉求:发展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因应时代
发展高质量研究生教育既顺应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逻辑,也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拔尖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战略支撑。
在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呼唤研究生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事实上,高质量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适用于研究生教育。发展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本身也是新发展阶段的应有之义,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此外,基于新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和发展主题,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可以为现代化强国的建立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因此,发展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要经历三重境界,分别是适应性发展、推动性发展和引领性发展[3]。
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的战略需求基于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定位。党的十八大之后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高了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的质量。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要着眼于国家发展战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针对当前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如人工智能等领域,教育部及时调整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策略,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印发了《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试行)》,对该领域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二、中国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实然”困境
桓宽《盐铁论》提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言:“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孙子兵法》有言:“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孙子的“势”既有客观的发展趋势和形势之意,强调“识势”;也有对自身特色优势的动态分析、把握和利用,强调“取势”。从“势”之维把握国家发展、社会变革的时势之趋,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建设需要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形势和趋势特点进行科学分析,审时度势。
(一)把握形势:新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新特点
从研究生教育政策视角,可以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梳理为四个阶段,即初建阶段、改革阶段、完善阶段、深化阶段,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从1949年到1976年底,我国研究生教育处于探索模仿、封闭单一的阶段。在此阶段,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与人力,充分的资源供给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同时模仿借鉴苏联经验,我国的教育模式开始走向“专才教育”。从1978年到1985年,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处于全面开放、多元发展的改革阶段。研究生政策开始聚焦“调整”二字,努力促使研究生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增加了学位制度、学位改革、学位管理、招生与培养等方面内容。国家为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供给型政策支持,为我国培养大批高层次、专门型人才提供了条件。从1986年到1998年,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处于高速发展、统筹协调完善阶段。此时,中国的研究生教育结合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构筑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制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处于更加注重实践、更重质量提升的阶段。研究生教育围绕“内涵式”的建设思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现代化进程。新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及其发展呈现的新特点,是加快改善研究生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的基础性条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凤毛麟角”,到发展成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研究生教育大国,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实现了历史性跨越[4]。
(二)发展困境: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发展新问题
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关乎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根本性支撑。然而,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多重困境。人才供给、资源平台建设、效果评价、生源质量及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
第一,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与国家创新人才需求之间的失衡。新时代,从国家战略层面考量,国家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创新型人才。然而,目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人才却不能满足国家人才需求,在人才需求规模与供给之间出现失衡现象。同时,失衡还表现在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国家需求的高层次人才未能实现精准对接。我国的专业学位硕博比为64.77∶1,而美国硕博比是4.25∶1,数据比对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急需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具体要求,与此呼应,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不断调整,整个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但是,当前中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人才在支撑国家战略方面仍存在不足,人才储备仍存在问题,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之间在协调度、匹配度方面,也存在着不契合的问题。
第二,研究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与资源供给侧之间存在失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不断进步,实现突破。尤其是专业研究生教育,在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需求等方面,顺应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专业研究生教育结构。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需要合理的政策安排和成本投入,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载体性支撑。但是现阶段,资源平台建设难以负荷研究生优质教育需求,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地方企业规模、数量等因素也影响着企业对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度,尤其是专业研究生教育在地区层面存在失衡问题,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的资源平台建设存在着不均衡。专业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在东部地区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在区域布局上却东高西低、中部坍塌的特点。在保证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还要兼顾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保障教育机会公平,让落后地区、弱势群体也有机会分享国家教育现代化的成果。
第三,研究生教育效果延后性与质量评价标准之间的失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成果输出方面。而创新型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培养过程包含“结果质量” 和“过程质量”,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两大问题。“结果质量”需要通过研究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来评价,“过程质量”需要系统、全面、细致地评价,这对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挑战。现阶段,研究生教育的评价体系具有短期性、片面性,在评价体系与人才培养的结果之间存在矛盾。
第四,研究生生源质量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着障碍性的制约关系。研究生个人素质的高低是研究生整体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个体发展质量与研究生整体发展质量息息相关。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从1999年到2019年经历了扩招、普及化、大众化几个发展阶段,2021年研究生录取人数为117.65万,在学研究生人数为333.24万,这两组数据标志着我国跨入了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但是,研究生选拔机制尚未完全优化,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总体生源质量下降、优质生源质量被稀释。有些研究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仅仅从好就业的角度选择攻读研究生,并不明白攻读研究生是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必须经历的科研训练过程及阶段。而且,随着国家研究生录取率逐年提高的政策调整,部分基础知识不扎实、不适合攻读研究生的学生进入到研究生队伍中,造成总体生源质量不高。
三、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的应然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5]。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4]。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教育、人口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一)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2]。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从教育、科技、人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来看,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本质要求,是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途径,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质量结构不断完善、人口素质不断提升、人口质量不断提高、人口发展不断均衡的现代化,其核心要义在于培养推动现代化发展的高水平人才[6]。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实现的关键主体。因此,人才培养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征程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人才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人才的高质量发展是衡量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性的重要战略资源,而培养人才则是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大计。
(二)以“六个必须坚持”推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思想,始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与核心,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表征为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要以学生为本,坚持“三全育人”,创造一切条件,推动学生全面成才,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二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定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研究生教育成就的取得也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了信心。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守正创新,实质就是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其中“守正”可以理解为坚持教育的初心与使命。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在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责任意识。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教育改革问题,巩固深化发展成果。以问题意识为指导,聚焦研究生教育的现实困境,多视角解决问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推动研究生教育协同式发展。充分运用系统思维统筹全局,对研究生教育系统内部要素进行协调、融合与动态调试,实现协同式发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的格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的研究生,关注国家与世界的发展变化。
(三)学科建设从“跟跑”产业走向“领跑”产业
学科、专业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单元和重要载体。研究生教育应该以目标为驱动,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逻辑、学术逻辑,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促进产教融合,适应新时代新需求,契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
在数字化时代,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应努力构筑学科建设与产业企业的对接对话机制,统筹行业企业的创新人才需求与研究生教育供给侧培养。依托大数据,以产业发展趋势和发展需求为依据,及时更新“学科目录”,设置前瞻学科专业,发展数字时代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努力构筑学科建设从“跟跑”产业到“领跑”产业的跨越。同时,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做大做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培养数字化“领跑”产业的创新人才,从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进产业变革以及数字化转型。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增设5个交叉学科,强化对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学科支撑,旨在更好地满足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四)打造“综合性—增值性—一体化”研究生教育生态环境
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静态的状态结果,也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存在着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科学、多元、增值性的评价标准。研究生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对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及高质量发展具有导向功能。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应“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这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的发展评价提供了标准参考和方向性指导。
创新评价体系主要体现在确立综合性、增值性、一体化评价体系。要建立重贡献的应用性评价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再沿用传统的只关注量化的评价维度,而是从手段和目的入手,聚焦教育发展理念和范式的转变,遵循“优中选优”的原则,坚持分类评价,选出潜在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在评价主体上主张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打破传统模式,将社会公众从共同利益的视角引入到评价主体中,以此凸显公共性。同时,采用增值性的教育评价方法。研究生教育的评价应遵循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核心,关注学生的“发展程度”“进步程度”,将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相结合,关注学生学业成就的“净增值”。增值性评价是集短期效果与长远效益于一体的综合性评价。在评价技术方面,应更注重数字化、智能化。充分运用大数据,不断推动评价改革。此外,在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中还应聚焦数字化治理,以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固本”。在数字时代,数据驱动研究生教育是大势所趋。
(五)制定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因应之策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研究生教育应以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构建科学系统完善的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而制定兼具灵活性与进步性的研究生教育政策,则可以确保研究生教育稳定、长远发展。同时,应立足研究生教育实践,制定“适合型”政策,并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拓宽、深挖研究生教育政策发展空间,提升政策的长效性。此外,还应制定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转变的政策,注重制度革新,从全过程管理政策转向全主体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需求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推动研究生教育理念更新、实践理路创新两个维度的落实,因应数字化时代要求,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现代治理体系,回应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