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植根基 创新不竭 访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院长汪家道教授

2024-04-12撰文王懿霖摄影袁丽

求贤 2024年3期
关键词:汪家清华大学清华

撰文/王懿霖 摄影/袁丽

REPORTER'S

NOTES

人物素描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10 周年。十载光阴,春华秋实。三地牢牢牵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协同创新与产业协作持续发力,在京畿大地铺展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同样是在10 年前,一家科研院在津成立。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它在津加速了多项原创技术成果的转化以及产业化,引领了区域、领域以及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它就是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

三是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积极做好老年服务工作。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开创老年工作的新局面同样需要创新。我们要结合企业的实际,认真研究本企业老年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探索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老年工作方法、制度等,在具体的处理方式上要求新、求变,以不断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一改以往企业老年工作只要每年组织开展几次活动,仅仅停留在满足于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的心理状态,要彻底纠正这种无所作为的思想,要更新观念,重新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要实现企业老年服务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双创新”。

日前,记者采访到了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院长汪家道教授。

回顾10 年间的发展历程,汪家道不禁感叹时间的飞逝:“从清华天津装备院的前期筹建、落成,到如今的发展壮大,我能参与其中感到十分荣幸。”当被问起来到清华天津装备院的初心时,汪家道笑着回答说,“那还得从我的成长经历谈起。”

汪家道从事的专业是流固界面力学,属于应用基础研究。众所周知,基础研究是个“冷板凳”,有可能做上几年十几年都产生不了效益,这使得好多人不愿踏足这个领域。上世纪90 年代末,汪家道博士毕业后觉得自己适合在学校做科研,于是便决定扎根学校,留校工作至今。”一开始,汪家道做了几年其他技术方面的工作,但他逐渐发觉这不是自己喜欢的领域。“后来,我便聚焦到现在的专业方向,一做就是20 年。”正如汪家道的所想所愿,这20 多年里,他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自由的”和“纯粹的”科研。“在学校,我能自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没有那么多负担和压力,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并不会觉得很艰苦。”

兴趣是支撑一个人走下去的原动力,从汪家道的言语中可以听出他对自己事业的热爱,也只有带着这份热爱才能让索然无味的研究变得甘之如饴。

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汪家道基于理论的研究形成了一些关键技术。也就是在那时,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雒建斌院士找到了他,说起了想在天津成立清华外派研究院的事情。“我擅长做研究,对搞市场应用开发没有经验,正好雒院士想在天津建一个研究院,我觉得这与我开展技术转化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我便全程参与到了清华天津装备院的构想与建设中来。”汪家道说,自己来到清华天津装备院的初心是为了完成科技成果转化,更是为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果。

跬步千里,厚积薄发。清华大学30 年的学习和工作让汪家道在基础研究领域结出累累硕果,这也是如今他和团队在技术上一直保持活跃领先,并源源不断持续产出的坚实根基。“有些人对基础研究有误解,它和创新并不是割裂的关系,而是说,基础研究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创新,并完成技术的突破。”

记者最初看到汪家道所研究的应用领域也是一头雾水,有关于减阻技术的,有关于生物医学的,有关于微纳电路制造的,有关于治理空气污染的,还有关于航行器制造的……“好多人说‘汪老师你怎么什么都做’,我说,这句话对也不对,对的是从应用角度,我所涉猎的领域确实有很多方面,不对的是究其根本,这些领域都是基于我之前所做的基础研究的扩展,也就是说,这些其实都是一个事。”汪家道说,这就是基础研究的“魔力”,它像深扎在土壤里的树根一样,可以向上伸展出无限可能。

依托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科的根基,清华天津装备院在津发展10 年间,已经形成了与清华大学机械学科发展相对应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微纳制造与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机械与大健康、高端装备等为主的40 多个科技成果转化团队;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衍生出企业18 家,其中1 家企业登录科创板,5 家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通过技术服务,累计服务企业200 余家;与企业共建成立5 个联合研究中心、3 个研究室;先后获批天津市专家服务基地、天津市装备制造减摩降耗工程中心、天津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天津市首批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及超性能表面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省市级平台中心;同时,拥有多名以院士和众多国家级人才为核心的领军人才,并已成为培养复合型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对于清华天津装备院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汪家道觉得是水到渠成的,“清华天津装备院的向好向上发展是大势所趋,因为我们有积累、有政策、有平台,以前如此,未来肯定会更好。”

有实力、有信心,才能直面问题。汪家道坦言,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的科研比较偏重于应用研究,走别人走过的路,障碍不会太大,速度当然也就快一些,但如果要做原创性的创新,这条路就行不通了。“我们做基础研究是解析世间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奥秘,但我们也不能将它孤立,还是要将它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最终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实际问题。”身为科研工作者,这些年汪家道深刻感受到了我们加快推进关键技术领域自主攻关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不亦步亦趋,潜心探索;不随波逐流,执著坚守。在基础研究领域,汪家道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道路。采访的最后,他向记者表示,希望未来可以用自身的实践经验带领更多的年轻人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辉煌。“基础研究不可能立竿见影,要想实现从‘0’到‘1’的突破,离不开久久为功的长期投入。我相信,只要怀着对科研的热爱,秉持着纯粹的探索精神,心无旁骛地投身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会有更多原始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EXCLUSIVE

DIALOGUE

独家对话

记者:今年是清华天津装备院成立10 周年,10 年间,我们取得了哪些成绩?

汪家道: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为发挥清华大学科技、人才优势以及天津市的产业、区位优势,于2014 年由天津市东丽区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协议,联合建设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我院依托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是集协同创新、产业孵化、成果转化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服务平台。清华天津装备院最初的建设目标是以高端装备设计、制造和技术服务为切入点,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致力于打造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科技金融、人才培养”五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握手区”。作为综合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我院凭借“校地协同发展、平台支撑转化、科技金融助力”三大发展模式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并同步加强“众创”和“孵化”功能,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端装备技术与产品创新基地、领先世界的装备及零部件检测和认证基地、面向世界的高端设计与企业孵化基地和国际化的机械行业高端人才集聚和培养基地。

10 年间,我院已经形成了与清华机械学科发展相对应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微纳制造与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机械与大健康、高端装备为主的40 多个科技成果转化团队,并先后与海尔集团、兰石集团、中国广核集团、青特集团、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渤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以及德铁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瑞典放射废物管理国际公司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和国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北车轨道装备有限公司、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一大批单位,开展了多项深入的技术合作。同时,我院技术转化研发和市场服务能力已形成很好态势,连续2年科技成果转化研发经费超2 亿元人民币,这些经费70%以上来自于产业服务,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开办这个研究院的初衷。

目前,清华天津装备院已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华海清科上市,解决了集成电路化学机械抛光装备的“卡脖子”问题;智能制造技术服务我国飞机等重点装备的高效生产;连续承担了航空工业宏远大型模锻液压机、钢研高纳3 万吨液压机等重大装备的开发和建设,服务航空航天系列重要装备的研制和生产;新冠疫情期间,紧急开发二氧化氯缓释消毒凝胶等消毒产品,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此外,我们还发布了双枪同幅电子束金属3D 打印设备、航空子午胎三鼓成型机等首台套重要装备等。

记者:这背后有没有一些让您难忘的故事或经历?

汪家道:10 年的时间转瞬即逝,跟随雒建斌院士建院的经历还都历历在目。作为见证者和亲历者,能参与到清华天津装备院的发展和壮大,我感到十分荣幸,当然,这期间也有很多经历让我十分难忘。

比如2020 年春节期间,我接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院士的电话,他提出想为疫情防控做些事情。在简单的交流沟通后,我们敲定了做二氧化氯缓释凝胶的开发。2020 年1 月26 日,我印象很深,那是大年初二,我们召集了清华天津装备院的科研人员,开始对咽拭子采样机器人、消毒机器人、二氧化氯缓释凝胶等技术快速攻关和开发。虽然有过年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压力,但是得益于前期的技术积累,我们很快在1 月29 日就拿出了二氧化氯缓释凝胶样品,并迅速送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试用。在得到了试用良好的反馈后,我们又通过手工加工的方式持续增加二氧化氯缓释凝胶的生产数量,并陆续将生产的凝胶捐献给一些防疫重要部门。通过多方联系,我们在2 月11 日向武汉武昌区卫健委捐赠了1000 多瓶缓释凝胶。之后,这个缓释凝胶也上了生产线,并服务了更多的单位,我们也因此得到了很多单位的感谢信。二氧化氯缓释凝胶技术及其生产的这段经历,主体全部都是在清华天津装备院完成的,如果没有这个平台、没有之前的技术积累,我想我们不会有这种速度,更不会有这种服务社会的能力。

记者:能否透露一下您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或科研方向,以及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的发展愿景?

汪家道:在科研领域,未来我主要是想将我与课题组多年积累的学术和技术基础形成服务国家及社会的能力,例如基于细胞操控的医学检测、细胞转染和生物芯片制造,基于胶体自组装技术的微纳电路制造,基于表面微结构的航行器装备减阻等。这些听起来好像风马牛不相及,但其实都是源于我们之前所做的基础研究。比如说自组装技术,这个大家听起来应该比较陌生,但其实在现实中它无处不在。举例来说,雪花的形状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自然形成,细胞的演变以及组织的生长也是自发完成的。如果我们能开发一种技术,让一些基本的结构单元自发地形成有序的结构,那么它在许多应用中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像我刚才提到的微纳电路制造、生物芯片制造,听起来是两类学科、两件事,但其本质同源,都会用到这个自组装技术。

清华天津装备院的发展也如同科研技术的发展一样,由于前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依靠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我坚信它会越来越好。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清华大学、服务于天津市、服务于国家,争取早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一流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

猜你喜欢

汪家清华大学清华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书痴范用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骑行上清华
老汪家的炒栗子店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感怀我的老板——汪家玉
清华,北大,我来啦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