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德烈亚斯·埃什巴赫:用最严谨的头脑,写最盛大的科幻

2024-04-12钟睿一

科幻世界·少年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安德烈亚费曼纳米技术

钟睿一

德国科幻作家安德烈亚斯·埃什巴赫十二岁就开始写作。作为德语科幻领军人,他有四部小说斩获“ 德国科幻小说奖”,九次斩获“库尔德·拉斯维茨奖”。两者都是科幻相关奖项,前者代表着作品在德语科幻圈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后者则是由专业评委评选,更重视作品的专业性与文学性。德国的《周日图片报》曾这样评价安德烈亚斯·埃什巴赫:“他是德语科幻圈近年来贡献的一名世界级科幻作家。”

在英语作为主流文字载体的现在,非英语地区的作家想要在世界科幻大师领域中挣得一席之地,每一步都无比艰难。我们耳熟能详的《三体》,也是在翻译成英语出版之后,才在国外有了知名度,并于2015年获得了雨果奖。埃什巴赫能成为全球知名的科幻大师,原因也和刘慈欣相似——靠的是宏大的想象和清晰严谨的硬科幻设定。

其实在进入英语世界之前,埃什巴赫的作品就在欧洲畅销多年,在法国、西班牙、捷克等国都拿过奖。他的长篇处女作《毛毯编织工》讲的是一个星际文明的统治者集百万星系之力向一位帝王复仇,让仇敌被困在永恒的煎熬中的故事。第二部长篇作品《耶稣录影带》则与时间跨度有关,讲的是考古人员在一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具两千多年前的死者遗骸,死者随身物品中还有数码摄影机的使用手册,他们推测,死者也许是来自未来的时间旅行者,回到过去拍摄了关于耶稣的影像……这是埃什巴赫第一部被影视化的作品,由其改编的同名电影还成了当时德国电视台的收视冠军。

《万物之主》是埃什巴赫巅峰时期的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有了前两部作品的积累,埃什巴赫这次在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上大胆创新,将宏大叙事与科幻创意融为一体,选中了纳米技术作为作品的支撑点。

1959年,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首次提出了“纳米技术”的概念。在他的设想中,未来的工厂可以像组装零件一样任意组装原子,做到极致的精细作业。这个设想刚一问世就引来了不少科学家的关注。然而,却没人能将如此天马行空的想象搬到现实中来,直到被称为“纳米技术之父”的埃里克·德雷克斯勒接过接力棒,认真思考了组装原子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分子工程”的猜想。

德雷克斯勒意识到,要实现这门技术,必须先制造纳米机器人,以便像搭积木一样把原子组装成分子,而如果再赋予它们自我复制的能力,分子工程的应用领域便能无限广阔,包罗万象。可惜他招来了不少同僚的批评,大家都觉得他是在妄想,这个猜想终究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当科学家们陷入僵局时,科幻作家出手了。

作为曾经的航空航天工程师,埃什巴赫十分了解纳米技术的过往。创作《万物之主》时,他看中了理查德·费曼最初的畅想。埃什巴赫坦言,现今的纳米技术都是小打小闹,噱头多于实际。就好比打着火箭核动力的旗号,却在研究如何高效地制造黑火药。他知道,比起现今盛行的纳米材料、纳米医疗机器人等偏离初衷的产品,费曼所推崇的纳米技术有着改天换地的潜力,如果能实现,纳米技术将成为一手创世、一手灭世的超级武器。

想象一下,数以亿计的纳米机器人搬运着原子,可以组装一切,也可以拆解一切……《万物之主》中的主角弘司掌握了这种技术,自然就是万物的主人。小说也由此得名。

弘司小时候有个单纯的梦想:消灭贫穷,让所有人都不用为生计发愁。他有一颗天才的大脑,又接触了纳米技术。就这样,童年梦想推动他,让他一步步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强的存在。

但这样的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早在德雷克斯勒提出分子工程猜想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了一种假想中的由纳米技术引发的世界末日:“灰色黏稠物”——即自我复制的纳米机器人失控,消耗地球上的所有物质,将世间万物拆解成一堆无意义的分子或原子,最终将整个地球变成一片灰色的黏稠物。科幻作品中也经常用“灰色黏稠物”这个概念来描述由失控的纳米技术引发的潜在灾难。弘司发掘了纳米技术的全部潜力,却没有能力控制它,也无法保障它不被各路心怀叵测的机构夺走。

《万物之主》直面纳米技术带来的争议,并且发挥想象力,讓它在作品中真正地带来了末日,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伏笔。

两代“顶级头脑”迸发出的智慧在现实世界逐渐被人遗忘,安德烈亚斯·埃什巴赫却通过小说创作传承了他们的薪火,实现了他们的梦想,又以科幻作家独有的想象力,用纳米技术毁掉了整个宇宙。这份气魄,加上环环相扣、严丝合缝的科幻设定,埃什巴赫作为德语圈出身的科幻作家,确实当得起一个“世界级”的头衔。

[ 责任编辑:周婷]

猜你喜欢

安德烈亚费曼纳米技术
大自然
懂纳米技术的变色龙
特立独行的费曼
费曼学习法视域下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策略探究
纳米技术在食品科学工程中的体系构建
纳米技术浮选技术研究进展
摄影 【瑞典】安德烈亚斯·哈格维斯特
专注是成功的关键
至死不负
爱到爱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