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铜走银,滇之瑰宝

2024-04-12于苑

世界博览 2024年7期
关键词:墨盒汗液香油

于苑

金永才作品《暗八仙吉祥熏炉》。这件作品相对复杂,是金永才乌铜走银作品中比较有灵气的作品之一。以八仙手中所持之物组成的纹饰,俗称“暗八仙”。

乌铜走银传统工艺须嘴吹香油火,点一盏小灯,内装香油,左手拿器物,右手拿吹管,用吹管把香油火头从上方压下去焊接成型。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是云南一种独特的手工工艺。以乌铜为胎,通过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填充熔化的银或金,利用高温使金属与铜融合,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

古滇之秘

乌铜走银第六代传承人金永才,在遇到乌铜走银之前本是一名银匠。自古以来,昆明城有这样一个传统习俗:姑娘出嫁,陪嫁里必须有银器,手镯、耳环、银簪、围腰扣这四件东西,无论有钱没钱都要想办法打制,以作陪嫁。一直到1975年前后,“四银器”转变为手表、自行车等时髦物件。

习俗改变的趋势不可阻挡,金永才做银匠的生意也少了。为另寻出路,他与石屏乌铜走银艺人李加汝相识。几次接触后,金永才喜欢上了这门手艺,于1982年拜李加汝为师,系统学习乌铜走银制作技艺。但师父将乌铜冶炼的配方传给金永才,是在14年之后。在此之前,金永才跟着师父走南闯北,因顾客大多在茶馆,师徒二人便在老茶馆里做起了生意。

昆明茶馆的客人有两种:一种抽旱烟、玩儿烟杆,另一种架笼玩儿鸟。金永才说:“在过去,乌铜走银做好之后,大多会去茶馆里卖。没有钱的茶客,家里有银首饰、老古董的,也会带到茶馆里来交易,这样我们还可以在茶馆里收原料。”

当时的乌铜走银,做得最多的是烟斗,一个旱烟烟斗卖150元,相当于普通人月工资的4倍,价格高昂。那时,私人做生意不被允许,有时也会遇到巡查。金永才说:“做这个生意,是背着人干的。为防人说,烟斗做好之后,故意处理做旧。遇到有人查,就跟人家说,不是我们做的,是我们从乡下集市上买来的。”

因原料昂贵、工艺独特,乌銅走银这行当自然传艺谨慎,历来传徒以人品为第一。在制作乌铜走银的作坊里,作为原料的黄金或是白银,就摆在工作台上,师父也不收。金银摆了多少,徒弟不晓得,只有师父自己知道,若是第二天少了些,这个徒弟就会被赶出去。另外,学艺讲究手稳心稳。无论什么事,哪怕天塌下来了,也要把工作台的金银原料一一收拢。地下的灰尘也要打扫干净,指甲里也要掏干净,洗手的水都要由专人来收。几经考验,师父才会把配方传给徒弟。

说起乌铜走银的配方,包括黄金、白银、紫铜等9种金属原料。相传这配方,也是偶然得来的:乌铜走银由石屏县异龙镇冒合岳家湾岳氏兄弟始创,清雍正年间某日,匠师岳富在炼铜造器时不慎将手上的一枚金戒指掉于炉锅中,戒指一下子熔化了,惋惜之中,他愤怒地将炉周放着的一些银、铝等金属全扔进炉锅里。待气消后去观察时,岳富发现炉中出现了一种颜色黑亮的合金铜,上面呈现出若隐若现的金黄色和银白色的线条。他试着用这种合金铜制作工艺品,经仔细研究、琢磨,成就了如今的“乌铜走银”。更为神奇的是,这个配方自诞生起传承数百年,从来没有改动过。

在未传秘方之前,师父什么时候开始冶炼乌铜,没有人知道。有一天凌晨两点,师傅带着金永才来到小河旁边,在地面挖个坑,将风箱装上去,开始炼铜。这才算正式把秘方传给他。

乌铜走银传习馆中陈列的展品。

金永才此时才明白,原来炼铜是用眼睛来判断温度的。星夜之下,炉火呈现红、黄、白等不同颜色,不同颜色便代表不同温度。不同温度时,需添加不同的金属原料。说到这,金永才伸出手说:“直至现在,掌握配制秘方的人,也不超过5个。”师父去世之后,留下金永才一个人继续跑茶馆做生意,按照师父教给他的手艺讨生活,虽不至大富,倒也过得去。

“走银”之路

后来,有一位昆明钢铁厂的退休工人,在茶馆里问金永才,能不能做乌铜走银的墨盒。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这位退休老人将定金交给金永才,约好两个礼拜以后交货。

墨盒虽小,足以体现技艺之精。乌铜走银,共有10道工艺,冶炼而成的乌铜成条状,呈乌黑色。先将乌铜打坯成薄片,约0.5厘米至0.8厘米,此时乌铜转而呈金黄色。然后放纸样,将梅兰竹菊等画成图稿,用刀将图稿镂空,紧贴在乌铜之上。再点煤油灯,用烟气熏染至黑,把图稿纸拿掉,显示的图形就是所要打造的器形纹样。之后依样錾刻,所刻深度根据乌铜片的厚度而定。

金永才向笔者介绍,“走银”的关键,是用纯银银屑或纯金金屑放在乌铜之上,手拿喷火灯,高温化之(乌铜需1080℃,银960℃,黄金1100℃)。液态银滚动难定,便用嘴来吹出银子的走向。黄金、白银、乌铜三者熔点不同,掌握不好度,就会把乌铜烧坏。

“走银”之后,便进入关键环节,将走好银的乌铜片进行打磨、组装、焊接成型,并组装在已设计制作好的金属器物相关部位上,使其成为一件完整的器物。传统工艺是嘴吹香油火,点一盏小灯,内装香油,左手拿器物,右手拿吹管,用吹管把香油火头从上方压下去焊接成型。金永才告诉我,不要小瞧一盏香油灯,温度最高可吹到1000多摄氏度。

器物成型之后,敲器形、粗打磨、精抛光,此时器物呈紫铜颜色。最后一道工序,便是糅合。用手掌捂起,待手出汗后,边捂边揉搓。通过长时间的手汗液与乌铜产生反应,使乌铜器面发生氧化,生成一层自然的氧化保护膜,乌铜坯就呈乌黑发亮状态。此时乌铜为黑,银为白,金为黄,色彩斑斓,至此才算完成。

金永才乌铜走银作品《三元九运旱烟袋》。

约定的时间到来,金永才将一个典雅精致、黑白分明的乌铜走银墨盒交到买家手中。买家非常高兴,称谢之后拿回家中把玩。本以为一桩生意到此结束,没想到过了几日,这位买家来到茶楼找金永才理论:“你骗人,这是什么乌铜走银?明明是假的。”金永才一看,原来黑白分明的墨盒变成红色了。他告诉买家:“东西是真的,但你的汗液是碱性的,把玩出来是红色的。人的汗液有两种,一为酸性,一为碱性。酸性把玩出来的,就是黑色。”

买家不信,两个人争吵不休,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金永才说:“你不要,我可以把钱还给你,东西我收回。”买家却不干,只说东西是假货。无奈之下,金永才告诉买家:“我把墨盒拿回去再揉合,你的汗液是碱性,就不用再把玩了。”

本是一桩生意,却以吵架收场,金永才的心情极差。回家之后,赶上老伴儿做的饺子,金永才还在想吵架的事,就把墨盒放在桌上。吃饺子蘸醋,无意之中就滴了一滴醋在墨盒上,吃完饭后,收拾桌子,金永才发现,墨盒上被醋滴上去的部分,从红色竟然又变成黑色了。

莫非醋对乌铜走银有影响?为试验是否如此,金永才便到商店买来醋,把墨盒放进去,效果不是特别理想。至于什么原因,他百思不得其解,叫来老伴儿问:“你用的是什么醋?”老伴儿拿来醋一看,是山西“中华”牌的老陈醋,便又去重新买来5瓶醋。把醋全倒进小盆里,将墨盒整个放进去,两个小时之后,拿出来一看,发现墨盒白的是银,黑是乌铜,真正是黑白分明。

后来,金永才多次实验,试了好几种醋,就只有“中华”牌的老陈醋有效果。金永才说:“这里的秘诀是,如果适当的加一点食盐,调剂到醋里,效果会更好。无意之中的发现,提高了效率,不用汗液耗时费力地把玩了,而且效果还特别好。”

筆者与金永才交流过程中不难发现,他属于较为传统的手艺人。在他的心里,乌铜走银的传承一直是单传,即传男不传女。他家里只有两个女儿,所以金永才一直没有将手艺传给家人。

一直到2010年,在昆明非遗保护中心的支持下,金永才在状元街的乌铜走银传习馆开业,并向社会公开收徒。当时报名的有38个人,他精挑细选,收了6个徒弟。金永才笑言,六个徒弟正好符合“云南乌铜走银”这6个字。

金永才说:“这些徒弟,不仅要学制作,还要教给他们艺品。这样乌铜走银这个手艺,才会更好地传承下去。”

(责编:马南迪)

猜你喜欢

墨盒汗液香油
汗臭从何而来
陈道明
陈杰
达云飞
马金海
汗臭从何而来
桃山香油 传承百年味道
摩擦法鉴定香油
香油和醋
汗液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