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考试这回事
2024-04-12顾一灯
工作后还要遭受考试的折磨,这种人想来不算很多,很不幸,我就是其中一个。本来去年就该考的,延期了几次,勤勤恳恳地准备到最后一天,忽然接到通知,考试取消了,这也算是一次难得的经历吧。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今年虽然考试的时间没有变动,人却自然而然地到了“衰”的阶段,没了第一年的劲头,也没法全身心投入备考中,临考前夜更是一个字都看不进去。
在考完后煎熬地等待成绩的过程中写下了这篇文章,我希望明年不必重考,毕竟明年会再退一步,进入“竭”的境地,听起来有些不妙。
对大多数人来说,在人生的前二十多年,考試都是贯穿其间的主旋律。起初只有期中期末考试、偶尔出现的单元考,后来多了月考甚至周考,还有中考、高考这种颇有“一考定终身”意味的严峻挑战。高一高二时周六上自习,只有周日放假,当时还觉得已经辛苦到了极致,没想到,高三连周六这一天都被考试占据了,只能在夹缝中找时间做作业。起初看着白花花的卷子从前排传过来时还会哀号一声,后来便麻木了,接过来写了班级姓名就沉默着闷头做答。那时本以为念了大学就能获得解放,班主任也是这样承诺我们的,谁承想仍是门门都要考,至多换了些论文或者课堂展示的名头,但归根结底都离不开评分,而成绩往往和奖学金、保研、就业等息息相关。于是人便奔波在一个个考试之间,要么在参加考试,要么在准备考试的路上,不知什么时候才有尽头。
坦白地说,我并不喜欢考试,绝大多数考试对我而言甚至可以用痛苦来形容。或者说,凡是要把一个丰富多彩的人塞进一套评价体系的做法都会令我难受。我总觉得,再完善的考试也没办法全面准确地衡量一个人,正如没有面试官有资格在十分钟内对面试的人下定论一样。
准确地讲,我也并不讨厌所有类型的考试。我喜欢那些开放的论述题,例如“什么是平等”之类的题,也喜欢写写论文,做做课题,可纯粹的背诵,特别是对细节的记忆,实在不是我擅长的事。像高考这样的考试,之前总归有漫长的时间准备,反复几百遍,再细致的知识也会短暂地停留在脑海里。可一旦过了这样的阶段,没了之前的条件,硬记这些细致的知识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也是那场刚结束不久的考试让我心里没底的原因。
纵然我对硬记这件事有再多的反感,大部分考试仍不免考查人的背诵能力。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考试要落到分数上,而分数需要通过对试卷的标准化评阅来实现,这种流水线式的作业需要一套确定的答案,也就是某种明明白白的衡量尺度。就像人们常说的,阅卷老师两分钟就能决定一篇作文的分数,自然容不得细细品味和深度赏析。于是我个人的情感倾向终究无法抵御这富有说服力的理由,我不得不拿起记录了无数庞杂知识点的书籍,去抠那些我认为其实对工作没有太多必要的细节。在办公室,在家里,也在摇摇晃晃的公交车或者地铁上,我企图将它们植根在我不怎么好用的记忆里,哪怕只是非常短暂地停留。
对这种硬记考试的厌倦并没有削减我对学习的热情。我想我是喜欢学习的,无论从书本中学习还是从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学习。在我看来,学习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它见证了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但某种近乎悖论的事情在于,学习的结果总是要通过考试检验的,而所谓“变得更好”的过程需要经历种种关卡,也常常需要通过各种考试。于是哪怕有再多无奈和抗拒也要迎难而上,投身其中,并在准备考试的艰辛之余找一些乐子来缓解无奈与抗拒的情绪。譬如复习得头昏脑涨后去三联书店看一本篮球明星的传记,再譬如在阳光最好的时候戴上墨镜去三里屯或使馆区轧马路,又譬如只是盯着窗外的风景发一会儿呆,彻底地放空自我。
这终究是我们避无可避的矛盾。通往我们想抵达的终点之前须经历许多事,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罢,都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放到生命的长河中去思考,考试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也不是没试图和人生对抗过,只是后来觉得跟没法改变的现状较劲是一件挺无聊的事。
如果一条河就横亘在我面前,我必须渡过它,那么去思考这条河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我为什么这么倒霉要撞上这条河,这些都是没什么意义的,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到对岸去的办法。对抗的情绪消解了,取而代之的是对现实的接纳,并试着将那些不愉快转化成更加平和乃至积极的情绪。
这是应对考试这回事的智慧,更是我们生命的必修课。
顾一灯
北京大学法学和经济学双学士,现居北京。小说、散文见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刊,获第六届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第七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三等奖及第八届二等奖。已出版长篇小说《冰上飞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