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两会看“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024-04-12鲍志鹏
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中国积极发挥新型大国的建设性作用,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不断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注入正能量。
2024年全国两会上,中国外交再度成为国内外舆论关注热议的焦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中外记者问,涉及中国外交整体布局、大国关系与国际热点问题,释放中国外交稳健、开放明确信号。
会场之外,部长通道、代表通道、委员通道,以及一系列别出心裁、形式多样的互动,为中外融通互动,对话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为世界了解新时代快速发展变化的中国提供了窗口。
不断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注入正能量
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中国积极发挥新型大国的建设性作用,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不断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注入正能量。谈及对当今国际秩序的看法,王毅亮明中方主张:不能再允许谁的拳头大谁就说了算,更不能允许有的国家必须在餐桌上、有的国家只能在菜单里。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过去一年里,中国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以奋发有为、从容自信的姿态,不断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拓新局面,取得新突破。新时期中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不断巩固。
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取得重大突破。2023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越南,中越明确了两党两国关系的新定位,宣布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实现了中南半岛地区双边层面构建命运共同体全覆盖。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与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已成为支撑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两翼。中国与五大洲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海洋、网络等功能性领域命运共同体建设稳步推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概念转变为实践成果,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命力。
二是运筹大国关系迎来积极进展。中国如何运筹大国关系,始终是外长记者会上外界关注的重点之一。中美关系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国关系的稳定事关全球稳定和安全重大事业。在中美元首的高位引领和运筹下,2023年11月,中美领导人在旧金山举行会晤,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促进了两国关系止跌企稳。中俄关系方面,两国坚持双边关系发展不针对第三方,不受外部压力的干扰。中俄不断巩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双边经贸、人文等各领域务实合作,带动两国政治互信持续深化。202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同德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多国及欧盟领导人会谈会见,就中欧关系中的战略性、全球性议题深入交流,为中欧关系注入了更多稳定因素。
三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稳步前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以来,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了42万多个就业岗位。“一带一路”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六廊六路多国多港”格局日益完善,一系列标志性项目合作成效显著。雅万高铁开通运营,获得印尼国内官方赞誉。中老铁路开通运营1年多来,呈现客货两旺、供不应求局面。“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潜力不断释放。高质量、可持续、有韧性、海陆空一体化的全球基础设施立体互联互通的美好愿景将逐步成为现实。
应对全球挑战,中国将继续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心态,成为推动大国合作,应对热点问题,加强全球治理,促进全球增长的稳定力量。
四是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持续提升。中国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守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以意识形态化解,而是坚持以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评判,在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缅北冲突等地区热点问题持续搅动国际安全局势的情况下,中国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念,积极推动热点冲突的政治解决,彰显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推动更广泛国际合作,劝和促谈,广交天下朋友的同时,中国在涉台、涉疆、南海、东海等事关中国主权完整的重大问题上坚决捍卫底线,敢于斗争,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利益。同时,中国坚持外交为民的理念,坚决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安全和利益。中国不断积极提高领保工作的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出台首部《领事保护与协助条例》,助力新时期中国海外领事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是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美国及其他部分西方国家强推意识形态与阵营对抗,将全球治理体系“武器化”“工具化”,导致全球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不断加重。与此同时,在东升西降的大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正在从根本上重塑着国际格局,国际力量结构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与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积极推动平等、有序、普惠、包容的多极化,不断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坚决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发展完善。中方助力实现金砖历史性扩员,开启“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新篇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未来可期
在中国外交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来自国际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的挑战。大国是国际体系“公共产品”的最主要提供者,大国协调是国际体系稳定的最核心要件。
然而,近年來,随着集团对抗回归,全球军备竞赛、核扩散威胁上升,国际体系稳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安全层面,面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挑战日益突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问题严峻的情况,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却遭遇日益被“武器化”“工具化”窘境。经济层面,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问题日益严峻。美联储连续加息扰乱全球金融市场秩序,红海危机引发的重创全球航运业,叠加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的持续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前景不明,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仍面临诸多阻力。技术层面,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迭代加快,日益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生活,同时也引发了人类社会对人工智能无序发展的担忧。破解大国博弈的“囚徒困境”,破除零和思维,世界亟需提供新思想,新方案。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发展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争还是和平,倒退还是进步,仍然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作为当今国际关系的最大变量和超大规模经济体,中国的发展符合时代潮流,符合14亿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利于增进全人类的安全与福祉。应对全球挑战,中国将继续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心态,成为推动大国合作,应对热点问题,加强全球治理,促进全球增长的稳定力量。
正如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所言:“外交为民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着眼未来,中国外交必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砥砺前行。中国将继续聚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握战略机遇期,对标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要求,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重要驱动力,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 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不断为促进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鲍志鹏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