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促进理念下益康花园景观改造与设计探索性研究
——以广西天外天康养小镇益康花园景观设计参考为例

2024-04-12曾祥慧柴天珑崔宇轩陈敏怡

关键词:康养景观设计景观

曾祥慧 柴天珑 崔宇轩 陈敏怡

广西科技大学 广西 柳州 545006

1 引言

根据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我国的景观环境建设正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问题与矛盾也不断凸显,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起步较晚,但是城市未来发展可建设性高,这就意味着人们对景观的需求不能一味的按照原本的设计法则进行设计,要提出更加创新的论点与理论来跟上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应对老龄化的现象以及2019年年底逐步出现的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等消极事件等,给人们留下了身心健康困扰。并且各种公共性的空间承载能力问题暴露,社会秩序的颠覆这引发了我们对治愈性景观的作用再次的思考在国外,园林景观中的康养花园已有 30 多年的历史。作为医疗中心的室外空间,它有利于病人的身心健康,让病人在治疗以外获得身体的放松和心情的愉悦,以减少焦虑情绪与精神压力,获得最优治疗效果[1]国外对康养花园的研究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经开始萌芽了,但是国内的现阶段对于康养建设并没有积极重视起来,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

从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来看疫情虽然消失。但不排除小规模、小范围的传播,将会是不可控的,被感染的人们将会隔离在家或者在医院,来保持相对的安全距离。虽然这样也可以规避风险,但是人们的室外活动也大幅度减少,缺乏活动与社交还有与自然接触时间。不过用未来发展的眼光来看的话这即是机遇又是挑战,疗愈景观概念深入人心,愈发重要,景观进行深入再设计中运用疗愈这一概念进行辅助再设计,城市生态环境在疫情之后有着新思考。鼓励人们外出——亲近自然、出门社交,进而达到身心放松、治愈城市中的人们为目的,是一个值得我们设计师在设计疗愈景观时深思的问题。

科技的发展和城市的更新换代,更加突出面对我国老龄化人口问题加剧、中国式的家庭结构与独生子女压力巨大、独居空巢老人等问题,我们国家也不断的在出台新政策来缓和这一矛盾而且越来越多的家庭和老人选择机构养老,也使得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迎来了重大机遇,老年人已成为当前乡村的主要群体,通过适老化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可以帮助老年人缓解身心疼痛,减少子女不在身边的孤独感以及失落感,达到康养的目的。乡村景观设计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2]。但养老机构的兴起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例如相关的安全设施的不完善,会导致增加人的坏情绪与焦虑。大多机构对疗愈景观设施并不了解,这也从侧面说明当今社会对养老机构户外环境的康复性重视程度不高。恶劣的居住环境质量以及养老机构的景观环境的康复属性包含与否可以直接影响到机构内部老人的身心健康,优秀的康复性景观对于老年人保持健康、疾病康复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性作用[3]。疗愈景观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老年人需求出发,在景观中予以回应,正起到疾病预防、病体康复、社交休憩、放松身心等作用。

因为受到历史背景和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的因素影响中国的城市规划中有着很深的复杂性,在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在这种状态下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市的负荷过高交通拥堵、污染严重、人们的幸福指数偏低。迫使一些原本净化城市的绿地、湿地进行改建,新建,扩建,对于这种尖锐的城市扩展和绿地消失的矛盾我们更要重视疗愈景观对人身心的作用。通过广西天外天康养小镇益康花园设计的案例实践,为当地的康养小镇建设了具有“益康”效益的花园景观,同时也满足了将来在康养小镇生活的各类人群对于健康的需求,既要满足老年人户外活动的益康环境,又要满足中青年及儿童群体对绿色空间的体验,减轻在生活、职场和学习中带来的负担,缓解社会中的老龄化和亚健康问题,进而提出景观康养建设改造研究来为今后的设计提供参考思路。

2 城市康养公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三四线城市规划并不明确公众场所的超多功能空间也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在疫情下人文关怀以及健康保护理念,无论是社区空间还是城市景观都存在,休息区的布局混乱庇护空间缺失、道路不合理、缺乏人文关怀等等的需求。同时社区空间以及城市景观场景功能的单一,造成居民群体户外活动的使用感缺失,公共空间内找不到安稳休息的感觉,而社区的用户因为家家住高楼的原因又缺少良好的沟通与交流[4]。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很多问题,本可以能够在城市中内正常下棋、跳广场舞、 夜市,旅行,散心的等多人聚集性活动的人群是影响较大的。当密集性的社交活动消失,那些在城市中悠闲生活的人们现今也只能停留在家中刷手机、喝茶,看书等,当然也意味着网络社交方面大力兴起,但长时间面对手机与电脑等电子产品也会增加人们的健康方面的负荷。这一现象的发生彻底影响了之前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让我们对后疫情的景观设计进行思考。

现如今的青年人群是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的主力军,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大部分青年人选择玩游戏、居家看剧、腾讯会议线上工作,在家葛优瘫,等等时刻充满在那段时候的日常生活中。市区中的景观常常较为偏远,一些上班族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金钱去游玩,在城市居民区的公共空间景观设施较为单一,且场景路径也单一,植被常常为季节性植物,花期短。居民区的环形跑道的弧度处宽度设计不合理,清理不到位,大多数时候也就往往浪费掉了场地,在跑步健身中的人们活动距离拥挤,城市通道处容易造成人员拥堵等现象,同时也缺少服务设施建设。疫情期间青年人不得不停下自己的脚步,滞留在室内活动。且社区中的慢行区域缺少景观植物丰富度。让人们产生厌倦心理。

孩子们对居住空间的空间景观趣味性的需求是最广泛的也是数量最大的且也是评景观好坏的重要因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小朋友们室外活动几乎消失,仅仅只有室内活动和网上课堂充斥着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幸福指数直线下降。而在部分生活区中,活动区缺少了相关看护的座椅等等。几乎与户外失去连续纽带,只能长时间与亲人在家里的模式。

病人对景观的花园是最需要的,通过进行游园体验,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对人的身体产生疗愈与健康养生的功能。因为在医院里的颜色单一,并且消毒的气味会刺激感官,病人自然而然就需要去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与自然进行沟通,而疗愈景观对病人可以有效的缓解压力减轻疼痛并且有助于康复可以有利于减少药物依赖并且心情愉快。

3 后疫情时代后对疗愈景观的反思

疗愈景观并不是某类型特定人群的专属是城市和自然相结合,人与自然的健康关系就好比医生通过治疗不断刺激人体大脑,大脑来分泌激素增强免疫系统来促进身体的免疫系统。那些稀松平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花草不容小看,它们的良好生长可以影响人的心理,来促进人的康复治疗的同时当它们遇上 心理学、行为科学时,就不再是 简单的植物营造,而是成为园艺疗法的重要方式 。根据景观的性质划分,康复性景观可作为交叉学科集齐心理学科、神经学科以及复健类学科共同发展的。疗愈花园区别于不同的景观未来具有极大的发展价值,后疫情背景下人弹性空间需求激增,经历了新冠疫情,很必要在人们居住区多增加一些疗愈公园,让人们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治愈身心。广西天外天康养小镇益康花园设计的案例实践中既满足了各个群体的需求又治愈了当地所在社区的人们[5]。

疗愈景观的再次出发应当考虑突发状况下的再设计,多以人的感受作为主体观念疗愈景观应多设置在社区、市区、小区等区域,布局应多以人的健康安全为出发点针对社区地点的不同来合理分布布局,针对人群的大多主体的不同进行分类调查,调整不同的日照角度分析及风的方向进行分析以及交通人流量各个基础分析上进行分类调查。由于老年人、中年人与青年,少年各类人群对日照需求量不同,活动时间也不同,设计的分布格局大小也要因此增加变化年龄段概括面积要广泛健康疗愈为辅助运动模式,赋予社区疗愈场地更多功能的体验者丰富度需求。

在植物的选择参考与运用上在主干道路的两旁种植以广西特色树种为的行道树,再配上一些花期较长的灌木;在次要道路的植被选择上,能够为行人进行遮挡庇护;在路旁可以再种植一些高度到人手边的花丛,使游客游走在鲜花的中间,进行美好的治愈过程。

4 设计伦理下疗愈景观设计当遵从的设计原则

4.1 以人为本原则

景观就是综合人与环境,既然设计的主题是人,那一切也要根据人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景观设计改造时公园景观设计时可采用障景或隔景的手法,将花 木、山石、粉墙、漏窗、门洞、亭廊等隔断物设置在观赏者与景观之间,小中见大创造咫尺乾坤,若隐若现更能激发观者探寻的欲望。同时,基于人性化设计,将居民夜间游览、照明设施需贯穿全园;入口,一系列景观小品需配备完善,以期为居 民提供安全、人性化的康养场所。此外,若空间允许也可加入喷泉、假山瀑布等动态流水元素,增加游园趣味性。

4.2 创造景观中独特的冥想环境

在疗愈景观空间多设置私密或半私密的静谧空间。休闲环境要根据四季的太阳角度进行遮阴,根据市游玩感受以及艺术美感度出发。根据客户的实际的主观感受评价疗愈景观设计。景观的节点观赏性越高,景观的层次越多,景观体验感受越好。

4.3 用感官体验环境

视觉丰富程度是环境体验的评价主要来源,丰富度的强弱与评分有直接联系。丰富的体验可以从植物的穿插排序来看,公园中如果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以及景观节点主体评价也就越高,有可能会对用户的疗愈效果越好。听觉体验的评价以听觉为标准,有价值的听觉数量越多,用户评价体验越高。疗愈景观中往往会忽略听觉的体验因为植物的无声特性,听觉体验大多数是以听觉元素的方式所存在的,例如高空音乐喷泉,林中音响,动物歌唱。对嗅觉感官环境体验主要是疗愈公园中的芳香植物数量,香型,周期来进行评分,芳香植物越多,主体感受也越多,身体受到的反馈越多,自然对人的身心越有好处。触觉感官环境体验的评定要以可触摸无毒的花草进行栽种,植物的外形对视觉、嗅觉、味觉都有着关联性。

4.4 植物的种类

广西天外天康养小镇中植物不仅具有庇荫的作用还通过触感类似平滑柔软坚硬不同的触感加深对疗愈景观的植物感受,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广西天外天康养小镇中园艺疗法中植物承担着保护、隔离和私密的感受。因此,在景观疗法环境时,植被的面积大小也是一项重要因素,范围越大,给予的安全感越高,对用户的治愈程度越高。水景作为室外空间的点睛之处,有着平稳情绪、缓解焦虑的作用,所以水的设计处理手法也很重要,面对用户的不同需求不能单单只加入水景,而是要因地制宜看是适合安静的水面引人思考或是刺激的喷泉让人心情愉悦,豁然开朗。

4.5 健身铺装环境

在所调查的广西天外天康养小镇中的益康花园景观设计,园林小品占比大,小品设置设有大量的休息座椅,且有遮阳庇护,社区整体对休息区域使用率较高,景观设施材质和座椅高度上充分考虑到部分行动不便群体需求。在设施参考上,就要有无障碍通道的设立,无障碍通道的坡度以及扶手高度。此外,广西天外天康养小镇中的益康花园景观设计铺装方面考虑较完善,如道路铺装使用防腐木,排水和防滑性良好。跑步道的评定标准以跑步道的具体设计以及所使用的材质进行评定,适宜性要时时刻刻考虑人的舒适程度以人体工程学为评价标准。散步道的标准以散步道的设计以及使用的材质适宜性。

5 结论

疗愈景观的提出至今愈来愈受到重视在面对机遇和挑战在景观建设中,进而提出适于康养花园设计策略,为其他城市的康养景观建设提供更有利的建设依据和经验借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注重人们的心理生理健康问题,城市中景观又是能影响人们心理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设计者对景观设计的更新改进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老龄化的加重,致使疗愈性景观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在不久的将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关注下,疗愈性景观设计将会以新的面貌出现并发挥其重要作用。疗愈景观设计的发展为大众提供了一个新的设计方向从可以被感知、互动体验以及与自然的关系为重要媒介,人作为欣赏疗愈景观的主体,对景观的心理暗示各种功能要求越来越受到关注。

猜你喜欢

康养景观设计景观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