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要点研究

2024-04-12

关键词:景观设计景观特色

李 明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120

滨河公园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公园类型,通常情况下由水域、水际线、陆域所构成,是非常美丽的一道风景线。但在现阶段,很多区域在对滨河公园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特色不足等问题,使得景观的价值被大大削弱。需要在现阶段,将更多的关注点放置在景观规划的设计上,使得景观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 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滨河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1]。在设计中,不仅要体现现代化的气息,也需要展现出本地的历史和乡土文化,凸显文化魅力,使得景观的内涵得到凸显。因此,将更多的关注点放置在景观的规划设计上可以使得内涵更加丰富,营造文化氛围和气息,使得周边环境和住宅的品质持续增强,在日常中满足人们的休闲和娱乐的需要。在滨河公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会更多的注重水域和绿化,使得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让景观展现文化韵味和绿化的优势,展现出城市良好的风貌和形象。

2 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2.1 地域性原则

在对公园的景观进行设计时,作为设计人员首先就需要秉持着因地制宜的原则[2]。如,在设计中需要对周边场地具体情况准确分析,由于滨河公园的特殊性,周边的场地环境往往是非常复杂的,空间情况中包含的复杂性的因素较多。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始终秉持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前对周边人的需求进行分析,分析周边地区的建筑业态、功能分析等,保障景观设计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避免对周边的场所和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设计的过程中如果面临空间狭窄、面积有限的情况,就无法对常规设计进行开展。需要对周边的场地因素有效的进行分析,融入一些趣味横生的景观设施和造型,吸引更多的游人参与,使得设计成效得到持续的增强。

2.2 文化性原则

在现阶段,很多区域在对滨河公园景观进行设计时都存在着特色性缺乏的问题[3]。这就需要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特色进行展现,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做到独树一帜,吸引更多的游人,逐渐的形成城市的重要标志。不同城市在环境和文化氛围上都是有所差异的。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作为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融合地域特色文化,使得市民产生一定的亲切感和归属感,可以对自己所在的城市产生自豪感,其他城市的游人在景物观赏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当地的地域文化和环境氛围,有助于城市整体形象的呈现和塑造,将滨河公园景观的价值和作用最大化的展现出来。

2.3 人性化原则

在设计中首先需要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原本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秉持着环境优先的原则,对现有的环境、人文等加以尊重,尽可能的进行低强度的开发,避免对当前环境的大肆破坏。在此基础上就需要不断的增强人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周边居民在亲水空间方面的需求往往是非常高的,但滨河公园往往将硬质驳岸作为主体,使得人们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景观设计时一定要对周边的场地情况有效的进行分析,可以设计亲水平台、景观、垂钓平台等,增强人和水、人和景观之间的良好互动,增强景观的互动性,使得居民的各项亲水活动需求得到良好的满足。

3 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主要问题

3.1 生态环境问题

滨河公园景观设计对城市的发展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城市中至关重要的生态区域和地段[4]。在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动植物、岸线治理和流浊、城市安全。在当前,为了对城市的整体发展产生促进的作用,使得人们日常的需求得到满足,很多城市纷纷对水利工程进行建设,忽视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导致自然河流逐渐出现非连续化、渠道化等诸多问题,严重情况下会影响滨河公园的景观设计,并且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3.2 空间规划问题

在现阶段的滨河公园景观设计中,很多设计人员的功利性思想是非常强的,在设计中将使用功能作为重点,并未对空间利用充分的进行思考和考虑,只是考虑是否会受到人的青睐。虽然景观的设计需要具备特定性使用功能,但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审美特点。需要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在保护原始景观的基础上对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力求将滨河公园景观的特色空间功能价值和作用最大化的展现出来。

3.3 城市文化问题

不同城市的文化构成和内涵都是有所不同的,这些文化是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精神寄托[5]。在城市日常的建设和发展中,城市滨河公园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品质和精神风貌的重要代表。这就需要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保留或融合文化因素,有效的进行利用。但在近几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很多城市升级和改造的力度较大,甚至出现大拆大建的情况,城市中文化特色和内涵逐渐流失,文化内涵变得越来越少,在滨河公园景观设计时涉及到的文化科普及体验功能也少之又少,需要在滨河公园景观设计中对城市文化的问题有效的解决。

3.4 水体生态问题

当前,很多设计人员在对滨河公园进行设计上都将更多的重点和关注点放置在水运、灌溉、防洪等功利价值上,脱离城市居民在日常中的实际需要。如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味的沿用传统模式下的高筑岸堤、截弯取直、石砌护岸方式,虽然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诸多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如采取截弯取直的方式会破坏原始岸线的功能和自然特征,人在对景物进行观赏时会出现垂直陡峭之感,生活情趣缺失,无法对人亲水性的需求有效的加以满足,使得土壤和河道也遭受到破坏,植被间生态失衡,使得水生生物和植被的生长和生存空间被压缩。这就需要在后续的滨河公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水体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使得景观设计的成效得到持续的增强。

4 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要点研究

4.1 滨水生态保护

在滨河公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尊重原本、原始的生态环境,避免在规划设计时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否则的话则本末倒置,无法对滨河公园的价值和作用进行发挥。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提前的做好规划,在景观设计中考虑多元因素,最大化地降低对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6]。

滨河公园是统一、协调的一个整体,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才能使得滨河公园的价值和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在设计中需要充分思考水域生态环境的特点,调研分析河道水域的生态环境系统。要做到对流域现有的水系、植被、湿地、鸟类等生物群落等要做到很好的保护,针对局部的生态问题,如水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要提出切实落地的解决措施,可以通过生态湿地、人工湿地、水下森林、梯级净化、生物措施等净化处理水体,保护好水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系统。另外,设计要和周边的道路、植物、建筑协调,做到因地制宜,保障周边的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

4.2 空间分区规划

滨河公园的空间布局需要对河道及两侧的空间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也需要结合人的功能需求,做到合理分区,使得规划设计的质量和成效得到持续的增强,使得公园的利用价值发挥到最大。滨水公园空间布局的重要点是结合不同区域空间及功能主题,对不同区域进行划分,使得整个空间在个具体色的同时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另外也要对河流的洪水位进行分析,明确10年、30年、50年一遇洪水的水位线高程,以此统筹考虑临时性景观建设和永久性景观建设的高程位置,划分人群的不同功能活动区域,保障游人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滨河公园可以划分以下几个功能布局分区。

1.生态科普区:对原本的生态水体景观特色进行保留,因地制宜,对多层次的水生植物群落进行营造,在满足水体净化生态功能的同时,为人们科普更多的植物科普知识,也可以设置观景平台,使得整个空间区域的规划和设计功能性和美观性兼具,实现生态性与科普性相结合。

2.滨水活动区:临水造景,对水体优势充分利用对独特景色进行打造,沿着河岸设置休息区和长凳,带给游人沉思和休息的时光。引入生态材料对河流进行保护。沿着公园对本土物种进行栽种,让种植带更加丰富,沿河流两侧可设计生态滨河运动带,为人们提供一处滨水运动空间。

3.儿童活动区:在保障设施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在喷泉旁选择一块空地作为儿童活动区,明确环境尺度,使得儿童拥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空间。

4.休闲娱乐区:这部分区域在规划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功能性有效的进行考虑,也需要合理规划,做到动静结合,可以沿河流两侧设置球类活动、下棋场地、健身运动、休闲建筑等益智类活动场地及设施,供人们选择性的娱乐。

5.文化体验区:滨河公园对延续城市山水之脉,塑造文化水性地标起到很好的效果,在设计时可结合现有的滨河风光带,增加城市的文化展示、体验空间、文化标识系统,使游人在河边漫步的同时感受城市文化,从而起到承续城市文脉,再现故地之景的效果。

4.3 保留城市文化记忆

设计人员在对滨河公园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城市文化有效的进行保留,这样不仅可以对景观的特色和文化性进行凸显,也能带给附近居民和游人更加深刻的印象,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上展现一定的作用。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对城市文化特色进行保留,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和目的。

例如,一方面,设计者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整体的空间风格进行定位。可以借助人群分析和场地定位,主要以现代化的简约风格为主。在此基础上融合地域性的特色,对传统诸多的文化因素进行融合。在对小品进行设计时以丰富和明亮的色彩为主,对文化符号进行提取,避免简约风格过于平淡,借助文化的融合增色。一方面,在景观设计时可以将当地的美食、服装、地域特色融合进来,如可以围绕着本地的特色面点设计外形类似的座椅、将当地的特色手工艺品作为点缀和装饰、将地域歌舞文化元素融入进来,使得整个景观空间做到自然和人的互相促进和融合,展现出“返璞归真”的思想理念,具备独特性的文化内涵和底蕴。

4.4 滨水的生态性与亲水性

在传统景观设计时,水体问题是一道难题。在现阶段,设计人员需要结合人们的亲水性的需求,在规划设计中持续性的增强人和水之间的有效互动,对特色的景观进行设计,使得人们在环境中的互动感受和体验得到持续的提升。

例如,第一,对生态驳岸进行设计。驳岸是河道和陆地的重要分界线,有着水陆交融这样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分为自然生态类和人工型两类。在对公园景观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地理环境和场地条件,秉持着以人为本、自然亲水、生态平衡的原则对设计进行开展。设计者可以基于“海绵化”理念打造生态化的驳岸,在岸边对大量的树木进行栽种,对驳岸的辅装进行改善,对河道和河岸的关系有效的调节。在选择设计材料时以卵石、木材为主,借助木桩搭建亲水驳岸,以卵石搭建石滩驳岸,无土压和水压的缝隙可以供植物发育生长,有助于水位调节,便于人们更好的亲近水源。在设计植物时可以选择一些喜水植物,如白杨等,持续性的增强人和水之间的互动,使得水体问题得到解决。第二,结合地域特征选择材料,如借助植草空心砖提升护岸防护能力;在亲水码头设计时借助草坪护坡设置亲水缓坡;采取乡土材料设计景墙既能展现出材料的功能性,也能避免对周边的自然景物的破坏。第三,线上线下互动设计。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也可以对科技的力量有效的进行发挥。在现阶段,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和自然与户外的接触机会变得更少。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对滨河公园的景观进行介绍。如秋天可以打造秋实园,栽种枫香、银杏等树种;设置特色花池、座椅进行辅装,拍摄之后上传在网络空间和平台中,起到有效的宣传作用,使得人心向往之,进入到滨河公园的自然环境中,获取到良好的感受和体会。

4.5 滨水景观氛围的渲染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在对滨河公园景观进行设计时也应该注重氛围的渲染,带给居民和游人一种身临其境、入情入境之感,使得规划设计的质量和成效得到持续的增强。

例如,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对灯光效果进行运用,使得夜晚公园别有一番风情和雅致,和白天景象相比较有着不同的魅力之处。可以借助夜空的灯光变换,凸显公园的特点,使得整个空间和氛围别用韵味,促使规划和设计的效果得到持续的增强。

5 结论

总之,在新时期的背景下,设计者在滨河公园设计中掌握设计要点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可以从尊重生态环境、注重空间利用、保留城市文化、满足亲水需要和注重氛围渲染,使得景观得到优化设计,达到最佳的设计成效,使得滨河公园景观的价值和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展示。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景观特色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景观别墅
特色种植促增收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中医的特色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