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产业链 振兴“一桌徽菜”
2024-04-12冯长福,周明助,高建慧
走进安徽省绩溪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徽和天下食品公司,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在臭鳜鱼加工生产线上有序忙碌;院子里晒满了火腿、香肠等腌腊制品,徽菜里需要的多种食材在这里基本都能找到。
“刚和上海中华老字号大富贵、老盛仓建立了供货合作关系,签下了800 万元的大单!”一见面,“徽菜大师”冯文敏就“报告”了好消息。
在北京打拼十几年后,冯文敏还是确定回到家乡绩溪县长安镇开启新一轮创业之路。从“徽菜之乡”走出去,再回到起点,他想找回的就是那份原汁原味的“一桌徽菜”。
闯荡北京潜心钻研技艺
高高大大的冯文敏是个“80 后”。他所在的绩溪县是有名的“厨师之乡”“徽菜”两个字早早就融入了他的生命。
1997 年初中毕业后,冯文敏跑到安徽徽厨技校学习厨师技艺。2002 年,冯文敏前往北京闯荡,先是在酒店做厨师,后来自己开了一家主营徽菜的小饭店。他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要把徽菜文化在异乡发扬光大。
烹饪行业十分辛苦,是个天天围着锅台转的活儿,起五更、熬半夜,别人下班你上班,人体生物钟都改变了。但冯文敏一点也没有退缩。他凭着“绩溪牛”的干劲、蛮劲、韧劲,不断地潜心钻研,技艺日益炉火纯青,把一道道常规徽菜炒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香的“好味道”,深受顾客喜爱。
就这样,十几年间,他从厨房小帮厨做到主厨,逐渐做到徽菜连锁餐饮企业的合伙人,尝遍了酸甜苦辣,同时也得到了厨艺界同行的认可。
返乡创业“圆梦”徽菜振兴
2016 年,是冯文敏的一个命运转折点。他发现,北京市场的徽菜原材料,大都从绩溪老家发货。因收购产品的标准参差不齐,加上运输路程较长,徽菜食材的新鲜度与口味受到影响。家乡生态环境优良,特色物产丰富。如果回家收农产品,再进行深加工,村民就能在家门口轻松挣钱,不是更好吗?
经过深思熟虑,做了22 年厨师的冯文敏毅然放弃北京的优厚待遇,带着振兴徽菜的梦想,回到家乡长安镇创办了专业生产标准化徽菜食材的徽和天下有限公司,从一名厨师转向食材生产商。
回乡创业,冯文敏一心想找回徽菜最本真的味道。而臭鳜鱼是传统徽菜的代表,他决定将臭鳜鱼作为突破口。
为结合传统古法并创新腌制技术,冯文敏潜心研究,反复试验,臭鳜鱼买了一批又一批。经过半年多的试验与研发,形如百合、色如白雪、口味独特的绩溪臭鳜鱼终于“出炉”,并形成了一套标准的工艺流程,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2017 年投入市场一炮打响,远销全国各地,销售额迅速突破2000万元,被誉为“安徽第一菜”,冯文敏也被评为“中国臭鳜鱼制作大师”,并被评为宣城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
臭鳜鱼的成功给冯文敏带来极大的信心。他开始琢磨,要做出“一桌徽菜”。经过不断摸索,如今,冯文敏的食材不仅有冷冻的臭鳜鱼,还有刀板香等腌腊食材,以及干豆角、干粉丝等干制品,畅销全国各地。
带领乡亲共奔致富之路
“个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是真的富。”冯文敏弘扬徽菜的初心一直没变,他决心做大“一桌徽菜”,把徽菜菜品源头把控好,形成种养、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带动更多父老乡亲参与进来,共同创业,共同致富。
为此,他专门成立了“徽和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与当地500 余户村民签订收购订单,带领乡亲一起制作笋干、豆干等特色农产品;发展土鸡、小黄牛、黑毛猪等家禽养殖;建立鳜鱼、天麻、竹笋、山芋等徽菜食材种植基地2000 亩。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徽菜原材料产业的发展壮大,周边不少村民在家门口有了就业门路。目前,公司常年吸纳农民就业20 余人,户均年增收2.5万元,季节性临时用工达三四百人。以竹笋为例,2023 年公司就带动了长安镇7 个行政村和旌德县两个乡镇共1000 多农户在家门口增收。因广受村民拥戴,冯文敏还被推选为长安镇下五都村党总支部副书记。
2022 年,冯文敏响应“新徽菜名徽厨”号召,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将公司总部迁到绩溪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立了上海大富贵酒楼(皖南)徽菜原料冷链配送中心,精心打造“绩品”特色徽菜原材料90 余款产品。与此同时,成立农产品物流中心,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带动更多父老乡亲参与进来。
如今,冯文敏的徽菜食材企业不仅是徽菜技艺培训基地,也是各地徽菜厨师切磋交流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