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的创富之旅
2024-04-12张林萍
余海波出生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石桥镇万家坪村的一个普通家庭,1994 年高中毕业后,选择了参军入伍。退役后,他供职于当地气象局,当时月薪400 元,工作相对稳定、轻松。“可我不想过这样没有挑战,一眼就看到头的日子。”余海波说。
投身创业
一个偶然机会,余海波认识了正大集团(襄阳区)的一位朋友。随着对正大集团的深入了解,他觉得正大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权衡再三,2003年,他选择了辞职创业。
当年,余海波在好友引荐下,与正大集团正式合作,由该公司提供技术和猪肉产品,他负责租赁摊位进行售卖。
余海波说,在刚开始合作时,正大集团对店铺装修、猪肉分割技术、保鲜常识等进行了培训。在当时那批学员中,他表现比较突出,学得快,后来在菜市场摆了一个摊位,开始售卖正大猪肉。从开始的一头猪、两头猪到每天售卖20 头猪,如果是端午、中秋、国庆等节日,最高峰时每天可售卖50 头,生意特别红火。
5 个月后,余海波决定扩大规模,选择更好的地段经营。于是从菜市场搬到了襄阳美联购物广场,继续销售正大生鲜肉。余海波说,搬到商场后,因为人多,一直本着诚信经营,销售额大幅提升,从一开始每天三四千元上涨到高峰期的每天约5 万元。居民能吃到安全放心的绿色食品,心里特别高兴。一年后,超市规模扩大到5家店,余海波的生鲜猪肉摊也覆盖到了5 家超市。
凭着诚信经营,余海波的生意越做越火。“当时出现一种盛况,我卖猪肉时,旁边猪肉摊位都开不了张;我收摊时,旁边的猪肉商贩才开张。那时大家都认为只要能从‘小余摊位’买到猪肉,不管是瘦肉、肥肉还是猪蹄子都特别高兴,因为放心。”余海波笑着说。
余海波卖猪肉,成了正大的一张名片。对此,余海波并没有沾沾自喜,反而总结自己的成功之道。他说:“舍得,有舍必有得。从一开始卖猪肉,我就坚持一个理——诚信。”余海波解释,对正大企业,一些小问题能不找麻烦就不找,能帮上忙就帮忙;对顾客,能优惠就优惠,今天抹掉零头,明天多赠送点肉,总之诚信经营、物美价廉。虽舍得一些利润,最终赢得了顾客的信任、正大的支持,也给自己争取了更丰厚的回报。
创新发展
养殖规模扩大后,养殖场产生的粪便污染又该如何处理?
正大找到余海波,想和他一起发展种养结合的产业模式。于是,余海波又流转了1000 亩土地种起了庄稼。爱钻研的他,不断向专家、同行请教,不断试验,终于在2017 年将猪场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试验成功,每年为正大公司节省100 多万元的污水处理费。
余海波解释说,猪场粪污先通过干湿分离厌氧发酵,利用发酵后的粪肥与牛奶豆浆混合再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后的产物作为肥料培育瓜果蔬菜等。如培育出的乐夏牛奶西瓜,味甜爽口、汁多、皮薄,吃起来有股淡淡的牛奶香味,深受消费者青睐。这项创新举措不仅解决了猪场粪肥消纳的问题,还产生了很高的经济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附近村民在余海波的带动和帮助下,利用发酵后的沼液种植水稻、小麦,每亩只用一半的复合肥便比其他农户的地块有明显优势,产量高出约20%。养殖场粪污从前期的污染物变成了农户争相使用的“香饽饽”,既实现了粪污资源化利用,还减少了化肥使用,降低了农产品种植成本,让农产品更有机、更绿色、更健康,一举多赢。
农业情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人们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绿色农业大有可为。怀着对绿色农业的向往,对健康食品的憧憬,我把原来的猪肉店铺转让给了弟弟,自己全身心投入绿色农业发展中。”余海波说。
2015 年,余海波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从事“牛奶西瓜”种植。后来,余海波又与当地农民成立了海吉鑫合作社,并担任合作社理事长。规范化经营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涉及农作物、果蔬种植、生猪和水产养殖等。
余海波介绍,海吉鑫合作社不仅种植牛奶西瓜、西红柿和粮食等,还建成专业养殖池塘26口,养殖桂花鱼、罗氏虾等。合作社年产值2000 万元以上,初步形成了集淡水鱼养殖、生猪养殖、瓜果粮食种植等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社,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