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旅融合背景下峨眉武术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2024-04-11相昌虎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7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优化策略

相昌虎

摘要: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在文件的思想指导下,“文旅融合”成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时代主基调。本研究基于对峨眉山史料的考察以及前人学者的研究,探究峨眉武术旅游的理论内涵和发展价值。结合峨眉武术旅游发展现状,发现峨眉武术文化的非遗传承仍旧存在“固态”和古板的现象,峨眉武术旅游发展在人才培养、数字化项目探索以及游客体验感等方面均有较大改进空间。

关键词:文旅融合  峨眉武术旅游  峨眉武术文化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24)-04-054-3-JF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通过武术、旅游、康养等元素的有机融合,打破传统文化束缚,深入研究峨眉武术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将通过翻阅史料、官方指导性文件、权威期刊相关研究成果,挖掘其深厚历史文化内涵,探讨峨眉武术旅游发展的价值,试图从峨眉地域文化与峨眉武术文化的连接脉络出发,考察峨眉武术旅游的现代化发展现状,梳理新时代峨眉武术旅游创新性传承,创造性转化,以及其现存困囿,为峨眉山文化旅游产业以及峨眉武术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提供新思路,实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推动地方文化繁荣和传统文化传承,为地方文化振兴和国家软实力提升贡献绵薄之力。

1、“文旅融合”背景下峨眉武术文化旅游发展的价值与优势

1.1、“文旅融合”下峨眉武术旅游发展价值

(1)社会价值——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需求日渐强烈,更加重视健身、康养和修养身心。峨眉武术起源于峨眉山,在儒家“侠文化”和道家“道文化”的熏陶影响下,其功法主要以格斗技艺和养生功法为主,具有快慢相间,刚柔并济的特点,体现了对道教内家功夫心法的融合应用,在健身和康养的需求上充分满足了当下人民群众对追求身心健康的需求;同时,峨眉武术文化具有浓厚巴蜀地域民俗特征,游客在旅游中体验峨眉武术技艺、文化起源及其理论体系,直观形象地感受独特的峨眉武术文化风韵和魅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了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夯实了文化自信的根基。

(2)经济价值——就业率与地域消费双促进。

峨眉武术与峨眉山旅游资源的融合,从经济价值上看,发展峨眉武术旅游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冲撞和交融。因峨眉武术与峨眉山旅游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且相互影响的,两大产业的融合对于经济效益势必构成正向驱动。从武术产业消费的核心层来看,游客通过体验峨眉武术技艺、观看峨眉武术竞赛表演甚至参加峨眉武术培训班等促进消费;从外层来看,游客还可通过购买峨眉武术相关图书、影像,峨眉武术旅游,峨眉武术相关的纪念品、服装、器械等促进消费;同时,峨眉武术产业的发展与消费也需要峨眉武术传承人和爱好者为游客提供服务的机会,为社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3)文化价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我国文化自信自强,提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峨眉武术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发源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不仅仅具有很强的攻防技巧,更是蕴含融合了儒家、道教与巴蜀地域等多种文化内涵。其儒家文化强调中庸之道,主张和谐、仁义;道教作为本土宗教,承袭了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其中所涉及的对天、地、人等自然元素体现了“自然崇拜”的思想,追求天人合一,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巴蜀地域文化为峨眉武术注入独特的地域特色,为其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技艺中很多灵感都来源于自然,如“鹤舞长空”、“龙行天下”等。因此,峨眉武术旅游的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其高超的技艺上,更体现在与儒家、道教、巴蜀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合上,在欣赏峨眉武术的过程中,让游客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1.2、峨眉武术旅游发展优势

(1)丰富的文化与旅游资源。

据史料记载,峨眉武术源于殷商,成于南宋,盛于明清,弘于现代;据《峨眉山志》中記载,唐宋时期,峨眉山道教的发展十分昌盛,僧道们经常会在念经之余打拳、舞枪弄棒,取长补短、峨眉武术逐渐形成;至民国时期,儒家思想“五伦”、“八德”的价值观对峨眉武术的传播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峨眉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双遗产”之地,以金顶“四大奇观”和“峨眉十景”等绝美的自然风光得天独厚,秀甲天下,风景区的旅游生态系统涉及多个亚系统,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是一个具有丰富参数的复合生态系统;除此之外,峨眉山还有其它方面的特色,如峨眉武术、古建筑寺院与不可移动的文物(如佛像)等都被记录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这些旅游资源都为峨眉武术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优势。

(2)政府政策支持。

首先,资金政策支持,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中,明确了中央补助资金支持、降低税费负担、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等政策,这一政策对峨眉武术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峨眉山市政府每年拨款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峨眉武术的发展,包括峨眉武术区域布局、发展投资、税收、就业、宣传营销、消费促进等,为峨眉武术发展提供有益条件;其次,政策驱动,2022年峨眉山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峨眉山市“十四五”武术产业发展规划》、《峨眉山市“十四五”文旅融合发展规划》以及《峨眉山市“十四五”文旅康养产业规划》,体现了峨眉山市政府在“十四五”期间发展峨眉武术旅游的决心,以推进武术与旅游、演艺、文创、康养等产业的良性互动和融合共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武术对外开放格局;最后,考核督导,为了推动峨眉武术的长期发展,峨眉山市政府已将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等普及和推进峨眉武术发展的情况纳入考核督导评估。这一目标举措确保了对峨眉武术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推动和监督,将全面地评估和监督峨眉武术发展的进程。

(3)顺应“文旅融合”的时代发展态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这为文旅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峨眉武术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特征。当前,峨眉山市政府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促使旅游业和制造业创新互动。峨眉山市将文化旅游作为引领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在2021年时任市长吴小怡在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别强调峨眉山景区的核心带动作用,致力于推动全新的“景城一体”发展,构建世界级服务配套体系。同时,持续推进峨眉南山旅游的全面开发,加快构建峨眉山景区“北上南下”交通大环线,重新塑造全域旅游的全新体验和线路。这些措施的目标都是促进峨眉山市的现代化建设,提升峨眉山景区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

2、峨眉武术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1、数字媒体传播效果不佳

数字媒体的传播是建立在信息传递的基础上,是一种虚拟、模拟、视觉和机械复制的大众文化消费品,呈现核心是以个人需求和人机融合的表达方式,从模拟现实到直接操控现实。显然利用数字化媒体对于峨眉武术的传播和发展是一种更加高效、便捷的手段,但根据目前峨眉武术的主要传播手段还是较为传统的群体传播、图文传播,已有的通过新媒体等网络传播良莠不齐,武术污名化现象屡见不鲜。在川内高校中使用数字媒体传播峨眉武术的,如在使用精品课程开发的仅有内江师范学院一所,且开发力度和使用效果欠佳。究其原因是传统文化的传播的低效化仍然存在,虽然新媒体等数字化传播方式高效,但对于传统文化的精髓及文化内涵的渗透实现力度较弱,普通大众的关注度和辐射度不够,造成了峨眉武术数字化探索发展的困境。

2.2、包装运营机制落实滞后

在《峨眉山市“十四五”武术产业发展规划》中所提及的相关发展规划,目前峨眉武术发展呈现出的武术产业存在“有资源,缺基础”、“有品牌,缺产品”、“有市场,缺细分”、“有文化,缺特色”的情况。其“缺基础”主要在峨眉武术培训推广的基础场馆设施、服务供给以及机制体制等方面;“缺产品”主要体现在以峨眉武术为核心文化输出的文创产品,缺少具备较高观赏性和引领性的“镇店之宝”;在“缺细分”上没有将旅游资源“深挖”和核心“吸引性”特征发挥彻底;在“缺细分”中并未突出“峨嵋派”的养生特性与攻防格斗的内在含义,导致传播效果不好,民众认可度不高。从峨眉武术展演的实际运营与表演内容上看,以峨眉武术为主、以歌舞、杂技等为辅,展现巴蜀地域文化的特色表演;从峨眉武术旅游的包装与推广的现实效果来看,在“美团”、“去哪儿网”、“携程旅行”等峨眉山网络售票渠道界面中不乏有官方与“旅游大V”发布的旅游攻略及必去景点等,但其中对景点或特色的介绍均无峨眉武术的踪影,更多是对已很出名的金顶、万佛寺等或旅游路线选择的介绍,可见峨眉武术旅游实际并未真的与峨眉山旅游结合。

2.3、专业人才储备严重短缺

峨眉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武馆的方式进行,师资力量方面相对薄弱,据官方文件了解,峨眉山市储备的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43人,武术段位人员4000余人,竞技武术套路国家一级裁判员3人,散打国家一级裁判员2人,人才类型多以竞技体育人才为主,而学校体育竞赛的发展与建设从培养规模、促进全面发展以及拓宽输送渠道等方面对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根据文献资料查找,目前有针对性开展峨眉武术后备人才培养的高校仅内江师范学院,相关学术的研究也是基于内江师范学院的个案研究。可见,峨眉武术的相关理论以及攻防技能想要大规模、高质量传承显得尤为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峨眉武术文化的弘扬。

3、文旅融合背景下峨眉武术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3.1、推进“数字+峨眉武术”的项目探索

2022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科技、人才、创新”助力武术高质量发展。如采用2D和3D数字动画技术,以图像、视频、三维动画等形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视化。通过这些手段恢复、再现和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景、事件或过程,实现与原物或原事项完全相同的恢复和再现,运用真实感角色生成场景构建、动作绑定、人机交互和知识建模等技术,快速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情境和行为。发展峨眉武术的触角可逐步伸向海量数据的网络空间,为峨眉山景区提供包括游客画像、偏好分析等在内的智慧文旅解决方案,开发适合各类群体游客喜闻乐见的与峨眉武术文化相结合的各种闯关或竞赛类游戏体验项目,实现峨眉武术在更广泛的社会人群中实现“活态”传承和发展,真正促进“文旅融合”。

3.2、“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助力品牌打造

紧盯峨眉山市“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发展主线,将乡村振兴与峨眉武术旅游相结合,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提升乡村形象和文化底蕴。首先,可在乡村设立峨眉武术培训中心,吸引专业武术教练和爱好者,培训传承峨眉武术的精髓,培养更多的武术人才,从而形成乡村的武术文化氛围;其次,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游客互动体验感,打造峨眉武术品牌,如在餐饮、住宿、交通等设施上为游客提供更便利的条件,促使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亲身感受峨眉武术的魅力,同时推动本地产业链的发展;最后,建设峨眉武术文化博物馆,展示历史渊源和传统武术器械,并定期举办武术文化展览,吸引更多游客深入了解峨眉武术文化,同时制作峨眉武术主题的文创产品,如手工艺品、服饰等纪念品,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3.3、景区提质扩容,促进正向口碑效应

应当牢固树立“以游客为中心、高质量求发展”理念,内强管理、外树形象,标本兼治提升管理服务质量,优化游客游览体验。首先,对相关岗位的员工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其次,对景区的设施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其安全性和舒适性;再次,对景区的运营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确保游客能够顺畅地游览;最后,杜绝过量、劣质的“文化广告”植入,影响游客体验感,不利于正向口碑的形成,更不利于对于峨眉武术文化的沉浸式体验。通过对景区从旅游路线的流线设计,到针对游客种类的分流吸引与服务、景区消费的规范化管理以及景区环境卫生的稳定维护,都将直接决定游客的旅游幸福感。

4、结论

峨眉山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渥的自然资源为其旅游资源提供了扎实的自然保障。发源于峨眉山的峨眉武术受巴蜀地域文化以及峨眉山佛道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丰富的攻防格斗技艺特征,融合“侠义文化”与“养生文化”,区别于武当武术与少林武术独秀于巴蜀。“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峨眉武术旅游的发展在宏观政策、财政政策等方面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先决条件,但在峨眉武术人才培养和地域储备,峨眉武术现代化旅游产业以及武术演绎等方面的落实效果均不容乐观,峨眉武术专业后备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几乎处于缺失状态,其整体发展处于政策在前,落实与发展滞后;在“科技、人才、创新”助力武术高质量发展的指导需求下,峨眉武术旅游的互联网融合以及数字化项目探索均涉猎不足,非遗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固态”与陈旧的普遍现象在当前的峨眉武术旅游发展上依然存在,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赫名,孙晓光.陆海文化融合视域下的道教文化[J].中国宗教,2023(10).

[2]王一秀.“文旅融合”视域下峨眉武术旅游的优化路径与推进策略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21.

[3]赵丽梅.缓解租房压力各地在行动[N].中青报,2022-06-08(001).

[4]伏旭凡.社区参与型旅游景区治理优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23.

[5]曾小清,王晋朝.“文旅+”加出新空间峨眉山蓄势突围[N].四川日报,2023-01-05(001).

[6]李刚刚,张长念.新媒体时代传统武术污名化的过程及消除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34(05).

[7]张然,李庆波,刘卫军,张楠.体教融合视角下学校体育竞赛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23(10).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优化策略
文旅融合背景下颍淮文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健全机制 优化环境 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