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思维写作课堂

2024-04-11何捷吴振芬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两本书习作目标

何捷 吴振芬

一、围绕目标,构思先行

1.解读目标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上一节有趣的习作课,一起读题目。(出示课题)

生:(齐)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师:先来看看本单元的习作目标是——(出

示)

生:(齐)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师:读得很好。会认真观察是今天写作的基础,不但要观察,还要把实验过程写清楚,什么样才叫写清楚呢?

生:我觉得让人知道你做了什么就叫写清楚。

生:我觉得要把怎么做的写出来。

生:我觉得还要写出用什么东西来做实验。

师:确实,别人看了你写的文章,知道了你做了什么实验,用哪些东西做实验,怎样做的实验,实验结果又是什么样的,总之就是读了以后他也会做这个实验了,就说明——

生:(齐)写清楚了。

师:让人看懂了,就说明你写清楚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生:(齐读)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2.作前构思

师:同学们,你们之前都做过什么实验?

生:上回妈妈带着我做了一个“热胀冷缩”的实验。

生:我做过“隐形墨水”的实验。

生:我做过“醋泡鸡蛋”的实验。

师:看来你们平时都是爱动手实践的同学。

现在我来做个采访,请问那位做过“热胀冷缩”实验的同学,你喜欢这个实验吗?

生:喜欢。它让我明白了科学的奥秘。

师:说得很深刻,那如果叫你把做这个实验的过程写出来,你觉得难吗?

生:我觉得有点难。

师:对你来说,哪里最难?

生:它有很多操作步骤,而且还要准备很多材料,我觉得写起来太麻烦了。

师:是的,这个就是老师今天首先要教你们的,叫“做选择”。在习作前,我们要先思考清楚,怎么选实验才比较好写呢?首先,我们可以选好玩的实验。好玩才能吸引别人也去做,对不对?光好玩行不行?

生:不行,如果不好写就不能选。

师:对的,就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那样,步骤太多,太难操作了,老师也不建议你们选择。毕竟你们才三年级,简单好做的实验,你们才容易把它写清楚。最后,还要提醒一点,最好选择你们亲自做过的,自己做过才更了解实验到底是怎么做的,有哪些步骤,而且在做的过程中还会有自己的体会,这样才能把实验过程写清楚。懂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下选择的原则是——(出示)

生:(齐)好玩的、步骤少、亲自做。

(评析:写作,需要具备目标意识,作为教学系统中的写作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在上课开始就直接针对本次习作目标中的“写清楚”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写清楚”在本次习作中的意思。接下来,从这个写作目标出发,通过谈话来激活并关联熟知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如何选用文章的素材,培养学生作前构思的意识,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同时也有助于写作目标的达成。)

二、合作实验,观察过程

1.做实验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名称叫作“神奇的‘胶水”。实验需要准备两本书。接下来,认真看老师做。第一步,先把两本书穿插在一起。同学们,像这样,你一页我一页就叫穿插。(师动作示范)你们也动手试试。

(生做实验第一步)

师:打开教材的习作页面,我们根据实验步骤填写书上的图表。(出示课本页,略。)

师:考考你们,第一步应该填——

生:穿插。

师:相当厉害。为了让你们看清楚实验过程,我要请两位“大力士”同学上台做这个实验的第二步。规则是两位同学相对站着,一人拿着书的一边,我说开始的时候,你们就开始用力拔。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其他同学,你们可不要光顾着看热闹,你们要认真观察,这个就是实验的过程。除了观察实验怎么做,还可以观察什么?

生:他们的动作。

生:他们的表情。

师:很好,看来你们都是懂观察的。两位男生,开始!

(生拔书却拔不开)

师:我现在采访一下参与者:你用尽全力拔了吗?

生:用尽全力了。

师:现在要放弃了吗?

生:放弃了,真的拔不出來。

师:好吧,两位“大力士”都放弃了,只好我亲自出马了。大家看好,实验的第三步是把书一边抖一边轻轻地拉开,实验结果是——(师示范动作)

生:书解开了。

师:是的,原来用力拔不开的书,现在却被抖开了。

2.填表单

师:实验做完了,现在大家把课本页图表填写完整。可以写刚才做的这个实验,也可以写你之前做过的实验。

师:写完的同学检查一下步骤有没有写少,

有没有写错。

(评析:观察力也是写作能力之一,因此,观察力的练习和提升也是本次习作的训练点。在练习写作前知道如何做实验,这是完成本次习作的前提条件。于是,教师在课堂上选择一个简单可行的实验当堂做,让学生观察实验并填写课本图表,这个其实已经在为写作训练做准备,同时,也抵达了本次习作目标中的“观察事物的变化”。)

三、学写过程,清楚表达

1.写好开头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要根据自己填写的图表把这个实验写下来。首先,我们可以看着表格中的实验名称和实验准备,写出开头段,也就是说,你们可以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你做的实验名称是什么,要准备些什么。听懂的同学,就空两格,开始写第1自然段吧。

(生写)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读一读。其他人要认真听,评价标准是:第一,是不是实验要准备的东西?第二,实验信息齐不齐?

生:(读)今天,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叫作“神奇的‘胶水”,这项实验需要准备两本书,对了,书的厚度要差不多。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核对一下。过关了吗?

生:过关了。

师:好的。你们有没有发现,他还写了书的厚度要差不多。你来说下,为什么要厚度差不多?

生:这样后面穿插的时候数量才会差不多。

生:我觉得最好大小也差不多。

师:很棒,你们观察得都特别细致。同学们,首先要看得认真,才能写得清楚。现在再次检查,是否都写齐全、写清楚了。没有的话,请增补和修改。

(生修改)

2.写清过程

(1)用方法写好第一步。

师:写好了开头,接下来我们就要写一写实验的过程。还记得刚开始上课时我们说过的,本次习作的目标是——

生:(齐读)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师:那怎么才能把过程写清楚呢?老师要教给你们的方法就是:一步一步写。刚才我们做的第一步是——

生:穿插。

师:穿插是什么意思?

生:把一页一页交叉,然后重叠起来。

师:如何做到穿插的?

生:把两本书放在一起。

师:怎么放的?

生:面对面放。

师:很好,完整说一遍。

生:把两本书面对面放着,第一本先放一页,然后第二本也放一页,一页一页地互相交叉在一起。

师:这样,两本书就——

生:穿插好了。

师:你不但理解了“穿插”这个词,还把它描述出来了。现在,我们总结一下写法:第一,先写出这步是什么。第二,写出这步是怎么做的。第三,做出总结。一起读一读,写清步骤三步走——(出示)

生:(齐读)是什么,怎么做,做总结。

师:不论你做哪个实验,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写出实验的第一步。开始动笔吧。

(生写)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分享一下。其他同学来评一评。评什么?(出示图1)

生:有没有用上这三步方法写清楚。

师:相当厉害,都知道用标准来评价了。就请你来读,然后按标准自己评价下,再请大家来评。

生:(读)第一步:穿插。把两本书一左一右相对放着,一页一页地交叉重叠,这样,两本书就穿插在一起了。

师:满分一百,给自己打多少分?

生:一百分。

师:相当自信啊!同学们,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掌声鼓励。我不仅同意,我还要评价:很完美。其他同学也像这位同学这样,比对着看看是不是都写清楚了。没有写清楚的地方,还可以进行增补,比如,刚才那两本书是怎么放的,这些细节都要写出来,这样才会更清楚。写其他实验的同学也一样,根据这三步进行修改。

(2)模仿写并增补感受。

师:同学们,第一步都写清楚啦。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

生:写第二步。

师:第二步会不会写?

生:会,和刚才一样。

师:对,按刚才的方法就能把第二步写清楚,但我觉得你们肯定有能力再进步一点。要不要继续学?

生:要。

师:今天我们这篇习作的题目是——

生: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师:主要是谁做?

生:我。

师:如何体现“我”在做?

生:写出我怎么做的。

师:刚才已经写了。还可以再加什么能体现“我”?一起看教材上怎么说的。(出示)

生:(齐读)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等。

师:比如,你刚才在拔的时候感受是——

生:我感觉用了全身的力气在拔了。

师:大力士都感觉拔不动,这个感受很深刻,可以写。拔完后你们的发现是什么?

生:不管怎么用力,都拔不开。

师:这个时候你有没有疑问或者想法?

生:我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生:我觉得这书是不是被施了魔法。

生:我想知道到底有没有办法拔开书呢。

師:这些感受、想法和发现等都可以加到过程中,让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真实感。现在,用学到的方法,把后面的步骤写完整。老师还有个小妙招能让文章写得更清楚,那就是我们在每一步的开头用上“第一步……第二步……”或者“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连接词。开始写吧。

(生写)

(3)分享习作评价结果。

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游戏。请同学们上台来读一读自己写的作文,其他同学当评委。都来评一评,他有没有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生:(读)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名字叫“神奇的‘胶水”。做这个实验需要准备两本大小和厚度都差不多的书。实验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把书页穿插。两本书左右相对放着,按照左一页右一页的顺序将两本书交叉重叠,这样两本书就穿插在一起了。然后,拉扯这两本书。老师请两位同学到台上,分别抓住书的一侧,用手用力拉扯,他俩用尽力气也不能把书拔开。我也尝试了一下,我涨红了脸,使劲拔,可是这两本书好像是粘了胶水一样,怎么拔也拔不开!最后,老师教大家分开两本书的方法:只要抓住其中一本书的边,轻轻地抖一抖,书就分开了。“啊!”我发出惊讶的叫声,“原来拔不行,可以用抖的呀!”

师:她有没有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生:有。她一步一步写,还用上了“首先……然后……最后……”写得很清楚。

生:她还加入了自己的动作、语言。

师:这位同学写得很清楚,你们评价得也很清楚。我现在想再请一位不是写这个实验的同学上来分享。各位评委,你们可一定要认真听,一会我也有任务布置给你们。

生:(读)昨天上课的时候,科学老师做了一个神奇的实验叫“有魔力的笔”,这个实验太让我震惊了。回家后,我就按照老师说的,准备了一支普通的塑料笔和一张纸,也做了实验。我先把纸撕成小纸片,然后拿起笔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几下,最后将笔靠近桌子上的小纸片。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小纸片吸在了笔上。看到自己的实验成功了,我开心极了。可是,我觉得很奇怪:在摩擦之前小纸片是不能吸在笔上的,但是在摩擦之后就能吸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师:现在有请评委代表发言。如果评委听懂了他写的,并且学会了做这个实验,就说明他的写作成功了。请问评委,这个实验叫什么?

生:“有魔力的笔”。

师:实验步骤有几步,怎么做的,能简单说说吗?

生:三步。先把纸撕成小纸片,然后拿起笔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几下,最后将笔靠近桌子上的小纸片。

师:想不想试着做一做?

生:想。我想看看笔是不是真的能吸起来纸片。

师:他不但读懂了实验过程,还想亲自操作一下。那么,请问他的写作成功了吗?

生:成功了。

师:是的,我们一开始上课就说过了,让人看懂了就说明你——

生:写清楚了。

3.揭秘原理

师:同学们,实验过程我们已经写清楚了,可是你们知道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出示)

实验原理:因为两本书相互交叠时,每张纸的摩擦力积少成多,形成巨大的摩擦力,使得两本书像涂上胶水一般密不可分。

师:在文章的结尾,我们可以把实验的原理写出来,让读者更加明白。那个写“有魔力的笔”的男生,你可以回家查查资料或者问问父母,然后把实验原理补上。

生:老师,最后我可以再写一下自己的感受吗?

师:当然可以。有感受,才让人感觉更真实。

师:最后,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本节课的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是——

生: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师:要做到写清楚,我们可以——

生:一步一步写。

师:在写每一步的时候,用上三步——

生:是什么,怎么做,做总结。

师:每步前面加上表示顺序的连接词,还可以写写自己做实验时的感受,最后再加上实验的原理,这样就可以把实验过程——

生:写清楚。

师:掌声鼓励!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评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做到分步骤写实验,就达到了本次习作“写清楚”的目标。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分步教学,从实验“第一步”开始学习,引导学生探索写作路径,习得具體的写作方法后当堂练写和评改。接着模仿已学会的写作模板,完成后面步骤的写作。整个过程中,教师全程陪伴与指导,由扶到放,让学生既学会了方法,更懂得迁移运用。这样的教学过程会让学生习得段落是如何组成,然后由段落扩展成篇章,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

教学评析

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教师如何运用课堂这一教学阵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们可以看看何捷老师在这堂课上给我们带来的启发。

一、跨学科的相互融合

在本堂课中,何捷老师直接在课堂上演示科学小实验,从语文学科跨到科学学科,然后通过写作的方式来记录小实验,把科学实验的结果用语文的方式进行固化,这样就从科学学科又回到语文学科。像这样以语文学习为基础,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全新的内容,提升了语文素养,实现跨学科双丰收。

二、注重写作思维培养

何捷老师的习作课堂充分展现了对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他以素养目标为统领,锚定单元习作目标,明确学生在本堂课必须“学会什么”,然后基于学生的思维生长点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构思能力、段落和篇章的构成能力等思维层面的能力进行训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过程中分析、归纳、总结、积累、建构思维和知识体系,从而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多种能力并行发展

在本节习作课上,他亲自示范后让学生参与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观察后,能用表格呈现自己的观察所得,旨在培养学生的梳理能力;能清楚写下实验过程并写出感受,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写前先说、写作后展示与交流,旨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汇报展示后能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旨在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最后还能针对评价进行修改,旨在培养学生的反思与修改能力。相信这样的一堂习作课,定能整体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省电化教育馆)

责任编辑 张 茹

猜你喜欢

两本书习作目标
有趣的小实验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一口“仙气”
两本书
习作展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