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岂独伤心是小青

2024-04-11八宝嗯哈

阅读时代 2024年3期
关键词:孤山小青杜丽娘

八宝嗯哈

顾影自怜

位于西湖孤山边的某座小院内,很长一段时间里,一名眉眼皆有怨气的清丽女子,日日于池畔孤坐,时而喃喃自语,时而有泣涕之声。

女子名叫冯小青,乃是富贾冯通之妾,因见妒于家中大妇,被迫幽居于孤山别院。

每日清晨梳洗完毕,小青便行至池边,见池水中自己的倒影,久而久之竟生出了怜惜之情:“你就是薄命的小青吗?我知你懂你,你可否愿意显身与我一见呢?”忽而又笑道:“无知的仆妇们只会嘲笑我,何妨我与你做一对密友,晨夕相伴呢?”

她甚至为自己的倒影写了一首小诗:

新妆竟与画图争,

知在昭阳第几名。

瘦影自临春水照,

卿须怜我我怜卿。

西方神话中有位叫纳西索斯的美少年,因为自恋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而馮小青与水中自己的倒影对话,则更多的是出于自感自怜。

这一切要从她的身世说起。

金兰之交

冯小青,出生于晚明时期的扬州,自小跟在母亲身边,耳濡目染,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通。

十岁那年,家中来了一位化缘的老尼,见冯小青长得聪慧可爱,便向她口授了一卷《心经》。没想到,冯小青只听了一遍,便全部背了下来。老尼既惊又喜,向冯小青的父母道:“小姐小小年纪就如此聪颖,反而易为她招来不幸,不如将她舍予我做弟子,可能还会逃脱厄运。”但小青的父母终究没有舍得。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在扬州城微风的吹拂中,冯小青渐渐出脱成一位标致的美人。遗憾的是,其间冯家家道中落,父母无法,只好将小青卖给富商冯通作妾。

小青随冯通来到余杭,可惜冯家大妇并无容人之量,她嫉恨于冯小青出众的才色,平日里对其百般凌辱。大妇家中有一位时常来往的亲戚杨夫人,怜爱小青,有意相助。

有一次,杨夫人邀大妇泛舟西湖,并拉着小青随行。杨夫人有意灌醉大妇,随后告诉小青:“这船上有一座楼,你陪我上去看看风景吧。”

上楼后,望着两岸春光灿烂,乱花迷眼,游人如织,许多美服少年穿梭其间,小青却端然凝坐,如同看不见一般。

杨夫人附耳于小青,劝道:“你看这远山横黛,碧水空蒙,大好的光景理应珍惜,你又何苦把自己困在冯家?即使如柳氏那般误入章台的女子,尚且思嫁与韩翃那样的郎君,你居然对眼前的花花世界毫不在意,只作空观。”

小青叹道:“年幼时,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我手持花枝于风中站立,花瓣随风飘落,随水而逝,也许这就是上天给我的暗示吧。我的命运正如同这些花瓣一样,飘零无依。何苦夙业未了,又生他想,反倒让宵小们又有了议论我的机会。”对于小青来说,可怕的不是丈夫的薄情和大妇的凶恶,人言可畏才是让她忌怕的利剑。

不久,杨夫人的丈夫调离杭州,杨夫人随夫赴任,不得不与小青辞别。随着这位好友的离开,小青生命中仅存的一丁点亮光也熄灭了。

寄情牡丹

冯家大妇除了经常刁难小青外,还每每对冯通施压。而冯通过了新鲜劲后,也逐渐开始对小青冷淡起来。

所以,某一日冯小青拜苏小小墓时,心中感伤,写下了诗作:

西陵芳草骑辚辚,

内信传来唤踏春。

杯酒自浇苏小墓,

可知妾是意中人。

大妇始终容不下小青,最终将她迁往冯家在孤山的别业,小青能够见到丈夫的次数更稀少了。

在这种形单影只的孤寂中,小青迷上了新出的戏本《牡丹亭》,杜丽娘对爱情大胆的向往与追求使小青大为震撼:“我一直以为,世间感春伤怀的只有我一人,哪里料到还有一个杜丽娘呢,然而她为爱死而复生,终究与柳梦梅配成佳偶,而我却只能徒然地对影自怜。”

冷雨幽窗不可听,

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

岂独伤心是小青。

这是小青写给杜丽娘的告白。同为至情至真的女子,小青对丽娘的情感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甚至连杜丽娘的行为,小青也要如法效仿。杜丽娘曾经为自己画了一幅肖像画,小青也请来一名画师为她画像。

画师为她画完一幅画之后,冯小青揽镜细视,说:“得吾形似矣,犹未尽我神也,姑置之。”画师只好重新为她画一幅,无奈冯小青以一句“神是矣,而丰态未流动也,得非见我目端手庄故尔”回以画师。最后画师终于画出了冯小青的妖纤之致,冯小青方才点头认可道:“可矣。”

香消玉殒

可能是自知命不久矣,也可能是有意为之,画师走后,小青就在自己的床榻前设酒焚香,将自己的画像供养了起来。她取酒洒于地面,自我祭奠道:“小青,小青,此世中难道还会有属于你的机缘吗?”

不久后,小青果然病倒了。她每日颗粒不进,只喝一小盅梨汁,大妇假模假样遣人送来医药,也被小青抛掷于地,拒不接受这“嗟来之食”。

小青一心求速死的做法让她沉疴日重。

这日,小青挣扎着起床,此时让她惦念的,唯有尚在远方的杨夫人。小青吩咐侍婢捧过笔砚,写下寄给杨夫人的绝笔信。

在信中,小青想象着自己离开人世后,他日杨夫人故地重游,仍能想念起自己生前的景象:“他时放船堤下,探梅山中,开我西阁门,坐我绿阴床,访生平于响像,见空帏之寂,是邪?非邪?其人斯在。”写完之后,掷笔在地,一恸而绝。

听到小青的死讯,冯通不顾一切跑到孤山上,抱着小青的遗体放声哭喊:“我负卿!我负卿!”这个小青托付终身的男人,竟然良心发现,懂得珍惜起小青来。

清检遗物时,冯通找到了三幅小青生前的画像和一卷诗稿,把它们带回家中收藏起来。大妇知道后,在家中到处翻找,找到一幅画像和部分诗稿,投入火中,化为灰烬。之后杨夫人从各方搜集了她的余稿,总共找回九绝句,一古诗,一首词,将它们结集刊刻行世,名为《焚余集》。

曹公笔下的黛玉也有着这位晚明才女的影子。同黛玉一样,冯小青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完成了“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坚守。几百年来,她的美丽沾染着哀愁,如同朦胧细雨萦绕在西子湖畔,也萦绕在人们心头。

(源自“写乎”,有删节)

责编:潘茜

猜你喜欢

孤山小青杜丽娘
《牡丹亭》梦境对杜丽娘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解读
“一生爱好是天然”
元宝山小青山寨(中国画)
小青、小银和小白
小青
林和靖与梅云——孤山梅林里的爱情往事
一条重感情的狗
论张岱小品文的“以诗为文” ——以《补孤山种梅序》为中心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