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部分食品中塑化剂残留的风险分析
2024-04-10谭文慧韦升坚覃艳淑周芳华蒙海强莫东淑
◎ 谭文慧,韦升坚,覃艳淑,陆 柔,周芳华,蒙海强,莫东淑
(广西-东盟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早已离不开塑料制品,但随之出现的食品中塑化剂污染问题引发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同时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1-2]。塑化剂又称“增塑剂”,广泛存在食品包装中,种类多达上百种,最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酯(肽酸酯)类(Phthalic Acid Esters,PAEs)塑化剂,常见品种有18 种左右,包括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isononyl Phthalate,DIN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等[3]。邻苯二甲酸酯不属于食品原料,禁止添加在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在食品领域多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电绝缘性好,其耐低温,但毒性较强[4]。塑化剂容易以挥发、溶出、渗出等方式迁移到包装材料的表面,若食品长期与含塑化剂物品接触则极易受到污染,过多摄入塑化剂对人体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健康风险[5-6]。美国、欧盟等都早已对邻苯二甲酸酯在食品中的残留量做出了限制,如欧盟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EFS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等都制定了食品中塑化剂的人类安全摄入量[7]。因此,对食品中塑化剂进行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塑化剂项目检验,能指导食品生产者加强原辅料管控,助力食品行业的稳定发展。
为了解广西部分食品中塑化剂残留情况,本研究对2022 年以来广西部分食品中DEHP、DINP、DBP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做出风险评估,为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食品中塑化剂的监管提供数据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对广西14 个地市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学校食堂、生产企业成品库(已检区)、便利店、特产店、小食杂店及其他9 类场所随机抽取样品692 份,涉及调味品、方便食品、糖果制品、酒类、保健食品、餐饮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7类食品,进行DEHP、DINP、DBP 等3 种食品中常见塑化剂检测。
1.2 实验方法
1.2.1 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是目前在食品分析中常用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检测方法[8],此次检测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GB 5009.271—2016)[9]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DEHP、DINP 和DBP 的检出限分别为0.5 mg·kg-1、9.0 mg·kg-1、0.3 mg·kg-1。
1.2.2 评价依据
目前,我国未有标准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在食品中的残留量做出限制规定。因此评价依据按照2019 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食品中“塑化剂”污染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10],白酒和其他蒸馏酒中DEHP、DBP 的最大残留限量分别为5.0 mg·kg-1、1.0 mg·kg-1。油脂类、酒类食品中DEHP(白酒、其他蒸馏酒除外)、DINP、DBP(白酒、其他蒸馏酒除外)的最大残留限量分别为1.5 mg·kg-1、9.0 mg·kg-1、0.3 mg·kg-1。其余食品类别按照2011 年卫生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卫办监督函〔2011〕551 号)[11],DEHP、DINP 和DBP 的最大残留限量分别为1.5 mg·kg-1、9.0 mg·kg-1和0.3 mg·kg-1。具体规定见表1。
表1 各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最大残留量表
1.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类食品塑化剂检测结果
共检测692 份样品,检出1 种及以上塑化剂的有144 份样品,检出率为20.81%,51 份样品检出值大于参考限量值,判定为不合格,不合格率为7.37%。其中,DEHP 和DBP 检出,不合格率分别为1.80%、6.51%,DINP 未检出不合格样品,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样品中各类塑化剂检测结果表[n(%)]
2.1.1 不同食品中DBP 检测结果
抽取的7 类样品均检测了DBP,其中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酒类、调味品和糖果制品4 类食品中检出了DBP,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的不合格率最高,餐饮食品、方便食品和保健品未检出,见表3。
表3 各类食品中DBP 检测结果表
2.1.2 不同食品中DEHP 检测结果
抽检的样品中有5 类食品检测了DEHP,其中糖果制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检出不合格样品,糖果制品的不合格率最高达到了6.78%,见表4。
表4 各类食品中DEHP 检测结果表
2.1.3 不同食品中DINP 检测结果
抽检的样品中有65 份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进行了DINP 检测,检测结果均为未检出。
2.2 不同包装方式食品中塑化剂检测结果
预包装食品的塑化剂检出率为23.52%,不合格率为8.22%,散装食品的塑化剂检出率和不合格率均为1.19%。只有1 份散装食品中检出DBP,DEHP 和DINP 均未在散装食品中检出(表5)。不同包装方式食品的DBP 不合格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459,P<0.05)。
表5 不同包装方式食品中塑化剂检测结果表[n(%)]
2.3 不同抽样环节及包装方式食品中塑化剂检测结果
如表6 所示,生产环节预包装食品中塑化剂的检出率、不合格率高达67.65%和20.59%,散装食品中塑化剂检出率和不合格率均为1.49%;流通环节预包装食品塑化剂不合格率为6.08%,未抽检散装食品;餐饮环节预包装食品不合格率为2.06%,散装食品未检出塑化剂。生产环节不同包装方式食品中塑化剂不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χ2=8.810,P<0.05)。
表6 不同抽样环节及包装方式食品中塑化剂检测结果表[n(%)]
2.4 不同包装材料食品中塑化剂检测结果
本次抽检的692 份样品中,预包装食品有608 份,其中塑料材质包装食品有492 份,塑化剂检出率和不合格率为19.92%、6.50%,非塑料材质包装(玻璃瓶、铁罐)检出率和不合格率为38.79%、15.52%。非塑料包装的不合格率高于塑料包装,不同包装材料食品中塑化剂不合格率有统计学意义(χ2=10.104,P<0.05),见表7。
表7 不同包装材料食品中塑化剂检测结果表[n(%)]
3 讨论
(1)抽检的692 份广西部分食品中,塑化剂的检出率为20.81%,不合格率为7.37%,检出的塑化剂种类为DBP 和DEHP。说明塑化剂在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中的使用无法避免[12],但食品中残留量基本符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食品中“塑化剂”污染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和卫生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卫办监督函〔2011〕551 号)要求。在检测的3 种塑化剂中,DBP 的检出率及不合格率均是最高的,可能原因是其价廉、加工性好,在国内使用较为广泛,但其制品耐久性差,容易迁移到食品中。
(2)预包装食品中塑化剂检出率和不合格率远高于散装食品,特别是在生产环节抽检的样品,说明食品中塑化剂残留与包装材料有很大关系,可能是由于部分包装材料本身存在安全问题,从而迁移到食品中[13]。
(3)通过分析不同包装材料食品的检测结果发现,116 份非塑料包装食品塑化剂的检出率和不合格率高达38.79%、15.52%,说明食品被塑化剂污染的途径不只是包装材料,可能原因如下。①与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有关,部分车间生产风险管控不严,使用劣质塑料制成的生产工具、生产管道进行生产,导致塑化剂渗透到食品中[14]。②与食品生产企业非法生产有关,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中非法添加塑化剂导致食品被塑化剂污染。③与环境因素有关,由于农田土壤被塑化剂污染,导致加工食品的原料在种植环节就吸收了塑化剂,如高粱、玉米等农作物酿成的酒和花生、油菜籽压榨的油等[15]。
4 结论
在广西抽检的692 份样品中,酒类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的塑化剂的检出率和不合格率都较高,其余食品类别存在塑化剂检出和超标情况,但超标率相对较低,表明酒类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相较于其他食品被塑化剂污染的风险较高,需要重点关注;散装食品和非塑料包装食品中均存在塑化剂超标情况,表明食品中塑化剂污染不只是包装材料问题,相关监管部门和食品生产企业应从多方面考虑塑化剂来源。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意见。①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收集应用食品塑化剂有关实验监测数据,尽快制定食品中塑化剂残留限量国家标准,将食品塑化剂的检测纳入监督抽检。②建议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相关原辅料、工艺流程、包装材料等方面的监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其主体责任,承诺在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禁止添加塑化剂,使用的食品包装材料严格遵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 9685—2016)[16],并建立产品追溯体系,确保食品接触用材料及制品在各环节的可追溯性。③建议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宣贯力度,正确对待塑化剂的使用,既能做到不会谈“塑”恐慌,又不会过分依赖塑料制品,如减少使用保鲜膜、塑料袋等包装食物,在使用食品容器时尽量选择玻璃或陶瓷等非塑料材质制品,减少使用塑料容器盛放食物在微波炉中加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