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转变与应对策略分析

2024-04-10郝一徽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3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高校学生信息化

郝一徽

[摘           要]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因此,高校需要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转变,以应对新时代的发展挑战。分析了传统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不足,探讨了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转变的优势和必要性,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提升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水平。

[关    键   词]  信息化环境;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轉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3-0149-04

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因此,本文将从分析传统模式、信息化时代的需求以及应对策略等角度出发,探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转变,以应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通过树立信息化管理意识、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强调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等措施,高校能够更好地应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挑战,提高学生教育管理质量,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在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转变成为当务之急。传统模式通常采用集中式管理,学校治理权力和资源集中在校方,导致教师和学生在管理中的参与度相对较低。此外,传统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通用技能,如基础知识和一般性技能,虽然有助于建立坚实的知识基础,但在应对现实社会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挑战时可能显得不够灵活。个性化支持资源有限,依赖于课程顾问或辅导员来解决学生个人问题,而且管理往往基于纸质文档,效率较低。教育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因为改进课程和教学方法需要长时间的审批和实施过程,缺乏实时数据支持。这些特点使传统模式难以满足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因此需要积极转变,以适应更加灵活、个性化、数据驱动和实时响应的管理方式[1]。

二、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一)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

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对高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社会日益数字化,大量信息被快速生成和传播,而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往往无法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要求高校管理更加智能化、数据化,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管理模式的转变需要依托现代技术,例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以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2]。

(二)适应高校学生个性化需求

信息化时代,学生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弱点和优势,传统的标准化教育管理模式难以满足这些多样性的需求。因此,高校需要转变管理模式,以更好地支持个性化教育。通过信息化技术,高校可以跟踪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提供定制化的学术建议、资源和课程,以满足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

(三)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

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职员工和资源成为关键。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高校的竞争力,通过数字化宣传、在线招生、学生数据分析等手段,高校可以更好地吸引优秀的学生。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优化资源分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应对资源有限性的挑战。竞争压力的加大要求高校不仅要提高教育质量,还要提高教育管理效率,以保持竞争优势[3]。

三、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

(一)有利于改变高校学生管理现状

信息化技术可以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引入更多智能化的元素,改变传统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提供更高效、更透明、更便捷的管理方式。通过电子化的学生档案和管理系统,高校能够更好地跟踪学生的学术进展、课程表、成绩记录和其他重要信息。这样的管理系统不仅提高了管理的效率,还减少了纸质文档的使用,降低了管理成本。此外,信息化管理还能实现在线选课、在线报名、在线评教等功能,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构建高校智慧校园的重要依托

信息化技术是构建智慧校园的重要依托之一。智慧校园利用传感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学校各个方面的管理与服务互联互通,提高了校园的运行效率和便捷性。智慧校园不仅提供了便捷的校园生活服务,还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例如,智能教室可以提供自动化课程管理和学习辅助功能,并根据教学需求自动调整温度、光线和座位布局,提供更舒适的学习空间。智能图书馆利用自动化系统提供自动借还书服务,更好地管理图书和资源,使学生更容易访问所需的学习材料。智能餐厅通过预定系统提供餐食、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校园内各项服务的无缝衔接和智能化管理等,这些应用改善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提高了学校的整体形象[4]。

(三)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优化教育管理

信息化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为高校提供了强大的管理工具。信息化技术使高校能够收集、存储和分析大量的学生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工具,高校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趋势和需求,了解学生的学科偏好和学习习惯。这些数据可以用于预测学生的学术表现,提前识别潜在的学习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以提高他们的学术成就。此外,数据分析还可以优化资源分配,帮助高校更好地规划课程、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通过预测性分析,高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和毕业率。

四、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树立信息化管理意识

树立信息化管理意识是高校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关键步骤之一。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确保高校领导、管理者和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和支持信息化管理的实施,这将有助于确定管理的战略方向和目标,确保信息化与整体管理战略相一致。树立信息化管理意识有助于培养和推动信息化管理的组织文化,这意味着员工更有可能接受新的技术和工作方式,愿意积极参与信息化管理的推进。第一,高校领导和管理者需要接受关于信息化管理的培训,了解信息化对高校教育管理的潜在影响。他们需要了解信息化技术的最新趋势和最佳实践,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第二,高校领导层应积极宣传信息化管理的价值和重要性。通过内部沟通和会议,向教职员工传达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和战略,并鼓励他们积极支持和参与信息化管理的实施。第三,设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团队或委员会,负责策划、协调和监督信息化管理项目。这个团队可以由跨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以确保信息化管理得到全面的考虑。第四,制定明确的信息化管理政策和指南,以规范和指导信息化管理的实施。这些政策包括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合规性等关键方面,以确保信息化管理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第五,建立绩效评估机制,以监测和评估信息化管理的进展和成果。这将有助于确保信息化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取得所期望的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总之,树立信息化管理意识是高校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教育管理转变的重要一步。只有高校领导和管理者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支持和投入资源,才能顺利实施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满足学生需求,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5]。

(二)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

在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必须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以确保信息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化。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制定一套完整的信息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信息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规范信息管理的流程和要求。这些规章制度应包括信息保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数据备份和恢复制度、网络管理制度等,以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第二,加强对信息化工具的监管和维护,确保信息化工具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可靠。例如,应该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应该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和恢复,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应该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控和管理,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第三,保障信息安全和学生隐私,加强对学生个人信息的保护和管理。例如,建立健全学生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明确学生个人信息的采集、存储、使用和保护要求;加强对学生个人信息的保密和安全管理,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建立健全学生隐私保护机制,保障学生的隐私权和个人尊严。第四,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学生和教育管理者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信息管理服务。例如,建立学生信息管理平台或App,方便学生和教育管理者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信息管理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及时处理学生和教育管理者的投诉和建议,积极改进信息管理服务。第五,高校的学生信息管理工作不是独立的,而是需要与其他部门密切协作的。因此,高校應该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共同推进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与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后勤部门等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信息管理规章制度;与技术支持部门密切合作,共同解决信息管理中的技术问题和安全隐患;与宣传部门密切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信息管理氛围。总之,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是高校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的必要措施,通过多方面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和个性化水平,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三)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是高校在信息化环境下应对挑战的关键举措之一。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重新思考和改进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和机遇。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第一,高校应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可以通过调查、焦点小组讨论、学生反馈和数据分析来实现,了解学生的需求是创新管理模式的关键一步。第二,基于学生需求的分析,高校可以引入个性化支持措施,如个性化课程建议、学业规划、导师制度等,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学术和职业目标。第三,利用信息化技术提供在线学习平台、虚拟实验室、学术资源库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参与度。技术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和资源,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第四,协作学习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和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高校可以鼓励和支持协作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第五,信息化时代,知识领域之间的交叉和综合变得更加重要。高校可鼓励跨学科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与此同时,创新管理模式的实施后,高校应建立评估机制,以监测和评估模式的效果。定期进行反馈和改进,以不断提高管理模式的质量和效率。总之,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是高校在信息化环境下应对挑战的关键步骤。通过个性化支持、技术应用、协作学习、跨学科教育等创新举措,高校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满足学生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增强竞争力。创新管理模式需要高校领导和管理者的积极支持和投入,以确保其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成果[6]。

(四)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在信息化环境下,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关键任务。随着大量学生数据的数字化存储和传输,高校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护学生的隐私,同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第一,高校应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标记,以确保敏感数据得到特别保护,这可以帮助高校识别哪些数据需要更严格的访问控制和保密性。第二,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处理敏感数据,这包括强密码策略、多因素身份验证和数据加密。第三,建立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计划,以应对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定期测试和维护备份系统,以确保数据的可恢复性。同时,实施持续的安全审查和监控,以检测和应对潜在的安全漏洞和威胁,这包括入侵检测系统、日志分析和安全事件响应。第四,制定明确的数据保护政策和流程,并确保合规性,这包括隐私声明、数据访问请求流程和数据删除政策等。如果高校使用第三方供应商来处理学生数据,必须确保这些供应商符合数据保护法规,并签订合适的合同保护数据隐私。第五,制定应急响应计划,以应对数据泄露或安全事件,计划应包括通知受影响的个体和有关当局的步骤。综合来看,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至关重要。高校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和敏感数据,同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这不仅有助于合规性和风险管理,还有助于建立学生和社会的信任,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五)强化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强化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是高校在信息化环境下的重要举措。一支具备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对有效管理学生和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至关重要。强化的管理队伍应具备信息化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学生教育管理,这有助于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和挑战。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可以更高效地处理学生管理任务,提供更好的学生服务和支持,这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烦琐的工作,释放更多时间用于战略性任务。强化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第一,高校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招聘,寻找具备信息化管理经验和技能的候选人。选拔过程应基于相关知识、技能和经验来评估候选人的适应性。第二,为管理队伍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高他们的信息化管理能力,这包括培训课程、研讨会、认证和在线学习资源。第三,引入导师制度,将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与新员工配对,进行知识传承和经验分享,这有助于新员工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和信息化管理要求。第四,培养管理队伍的跨职能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协作和应对多样化的任务,这包括项目管理、团队合作、沟通和决策能力等。同时,鼓励知识共享和合作,促使管理队伍之间分享信息和最佳实践。建立内部沟通和协作渠道,以促进信息交流和学习。第四,建立绩效管理制度,根据管理人员的表现来奖励和提拔。绩效评估应基于明确的目标和关键绩效指标,以确保管理队伍的工作与高校的战略目标一致[7]。

(六)强调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强调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在信息化环境下的一项重要任务。可持续发展意味着高校需要采取措施来确保教育管理在长期内保持有效,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第一,高校应制订长期战略规划,明确教育管理的目标和愿景。这些规划应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需求,以确保管理的可持续性。第二,建立有效的资源管理机制,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如预算管理、人才管理和技术基础设施维护等。同时,实施定期的绩效评估,以监测管理的效果并识别改进机会,这有助于确保管理流程和策略与目标一致。第三,鼓励创新,并建立持续改进的文化,包括采纳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适应变化的需求。同时,建立与其他高校、行业合作伙伴和社会组织的合作關系,以共享资源和最佳实践,促进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第四,为管理团队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领导力,这有助于确保团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第五,高校应考虑社会和环境责任,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如减少浪费、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项目。

五、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不仅面临着更多的机遇,还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高校必须转变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这一转变需要高校领导层和管理者的积极支持,以确保管理策略和实践与时俱进。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应着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构建智慧校园,利用数据分析和预测来优化教育管理。此外,树立信息化管理意识,完善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以及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都是至关重要的步骤。最重要的是,高校应强调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以确保管理策略和实践在长期内持续有效,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在信息化时代取得成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培养具备竞争力的毕业生,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明生.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转变与应对策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1):118-120.

[2]张敏.大数据视域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应用[J].人生与伴侣,2023(7):31-33.

[3]王靓.基于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个性化分析[J].知识文库,2022(15):124-126.

[4]莫尼拉·木萨,米海尔班古丽·麦麦提吐尔孙.“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6):118-120.

[5]韩煜.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优化策略[J].品位·经典,2023(12):116-119.

[6]杨菁倩.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究:评《信息化思维下的高校学生管理》[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7):2206.

[7]闫勇.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性研究:评《信息化思维下的高校学生管理》[J].中国科技论文,2020,15(5):607.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高校学生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