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英语情境课堂创设与教学策略

2024-04-10季晓蓓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3期
关键词:情境素养英语

季晓蓓

[摘           要]  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热潮实质上是教育质量的升级运动。高职英语情境课程具有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具有职业性、兼容性、民族性、数字化、科学性特征。通过整体教学、校企融合、文化体验、多元评价教学策略实施情境课堂,对校内课堂进行升级改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    键   词]  核心素养;英语课程;情境教學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3-0117-04

为指导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于2021年发布,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和教学原则,为学生未来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英语基础。素养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做出某种行为的能力或素质。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高职英语教学需要探索素养导向的教学情境课堂建设,加强核心素养的情境性研究,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课程标准提出高职教育专科阶段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和自主学习完善四个方面。它们之间呈现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共同发展的协同关系。职场涉外沟通指学生在职场情境中,能够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有效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多元文化交流指学生能够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语言思维提升指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英语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提升思维的逻辑性与思辨性。自主学习完善指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自主、有效地开展学习。

二、英语课堂情境化的依据与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英语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学生情况的教学活动,有效促进学业目标的达成。课程标准提及“情境”一词的频次为29次,包括“职场情境”“职场情境任务”“交际情境”“真实情境”“创设情境”“主题和情境”,提出英语教学实施应考虑未来职场对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努力创设生活和职场情境,重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切实推动其职场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情境教学是一种以真实场景或模拟场景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学习者参与到具体情境中,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是一个多维度的研究领域。教育学者和心理专家不断研究情境和认知的关系、教学中的母语定位、情境教学的应用方法。国内研究对情境教学理论发展、情境教学模式、教学实施策略、核心素养提升进行多方面的阐述。

(一)情境教学的理论观点

1. 情感与认知。情感和认知紧密联系, 例如强度恐惧阻碍创新,而轻微恐惧引发对细节的注意力。Gavriel Meirovich (2012)提出营造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促进学生学习及课堂表现。保加利亚的Georgi Lozanov所创立的暗示教学模式就是运用暗示、联想和音乐等综合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形成学习的最佳状态。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情境是影响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之一,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创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自己原有的语言知识和社会知识主动建构对新内容的理解(王毅敏,2003)。

2.情境教学模式研究。我国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认为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充分利用意象,创造典型场景,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将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的高职英语情境教学模式》(汪庭才,2020)一文提出高职英语教学应分析情境教学内涵,研究高职英语课堂制定情境教学模式的流程,从而转变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让课堂逐步成为富有生机的舞台;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应根据职业能力要求,有效实施差异化教学,培养具有较强听说读写能力的职业英语人才。

3.教学实施策略。袁辉(2017)提出以“思维品质”核心素养引领英语教学活动设计原则,具体包括解读语篇深层化、讲解内容图示化、提问问题层次化、设计活动情境化。陈宇桦(2023)提出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分析说明,提出了深度教学具有深刻性、整合性、参与性、发展性的特征,阐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高中英语深度教学策略二者间的关系。刘爽(2023)提出将问题链与情境链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策略,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情境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二)英语课堂情境化对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

英语情境课堂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学习过程,创造立体的学习空间,引领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语言交流。从内容的广度上,情境课堂能够拓展教学空间,为培养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等核心素养提供学习环境。从学习的深度上,学生通过体验与应用能够将知识转化为理解,内化为认知,促进语言思维的提升。从情感交流的维度,情境课堂通过设置情境任务,鼓励学生交流与沟通,使学生体验人际交往的情感,理解文化的异同。语言承载着言语者要表达的信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养成教育的环境中,用情境课堂的道、课程任务的术、人际交流之法、多元文化之美,促进学生理解情感、理解真实的人际交往。

三、高职英语情境课堂的时代特征

(一)立足人才培养目标,体现职业性

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从业职业素质的载体,需要体现目标指向的职业性。职业性特点通过职业院校岗课赛证育人模式引领的课程模式得到较好的呈现,模式将课程对接“岗”“赛”“证”的要求进行重构,准确提炼岗位、大赛、证书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任务点和产品(服务)点,并将其转化为可讲、可练、可测的具体课程模块。英语课程作为基础课程,要与职业性特点相融合,确保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以案例、虚拟仿真等形式融于课堂教学情境中,开展求职面试、商务礼仪、技能手册翻译、会议组织、接待等情境教学,帮助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

(二)基于学生学习特点,体现兼容性

学情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础。情境教学应根据学习者的特点、背景和需求进行适应性、兼容性的设计。教师需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兴趣和学习目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为其提供合适的情境学习环境和任务,促进学习者在情境中发挥个人优势和兴趣。情境教学倡导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学习者可以在情境中相互协作、分享资源和经验,促进彼此的学习和成长。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或合作项目,发挥学习者特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三)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体现数字性

经济的数字化转型需要职业教育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和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数字素养,包括数字化思维、数字化知识、数字化实践操作等素养。信息技术推动英语情境教学发展,不仅在于能够提供丰富的英语情境教学资源,更在于促进情境教学方法变革,促进教与学的方法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真实、开放、交互、合作的英语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相对真实具体的情境氛围中去感受、体悟,并尝试直接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四)植根于优秀文化基因,体现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自觉地从民族文化中“寻根”,并在古典文论“意境说”中探寻理论源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经典案例(王灿明,2023)。英语教学离不开民族文化属性。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职业院校英语课程内容应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英语教学的民族性是指英语教学要与民族文化相结合,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与掌握。英语课程是推进民族影响力国际传播的载体。英语教师要用中国文化浸润英语课堂,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学会用英语向世界介绍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五)以评价为衡量尺度,体现科学性

教学评价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学习提升、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职业院校英语课程常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开展情境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选材随机、教学目标达成度不充分的情况。情境课堂应以科学有效为原则,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

四、英语情境课堂创设与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教学需要,不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得到了改进与完善。基于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对英语情境课堂职业性、兼容性、数字性、民族性、科学性分析的基础上,英语情境课堂能够通过整体教学、校企课堂、文化课堂、数字化评价的策略提升核心素养。

(一) 组合教学单元,采用整体教学策略,形成情境教学的内容逻辑链

教师开展英语情境教学,首先应对情境进行整理和分类,明确情境教学内容的体系和开展顺序。情境话题可以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以下说明一种按照内容对情境进行分类的方式。

日常生活情境包括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如家庭、购物、饮食、健身运动、生活方式等;职场工作情境包括和职场相关的话题,例如面试、接待、公司介绍、产品宣传、工作礼仪等;学习情境包括和学校、学习相关的话题,比如图书借阅、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内容;旅行情境包括与旅行、旅游和探险相关的话题,如旅行目的地、景点介绍、交通、住宿、观光活动等;娱乐与文化情境包括与娱乐、文化、艺术相关的话题,如电影、音乐、体育、艺术展览、文学作品等;环境与自然情境包括与环境、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话题,如气候变化、环保、能源利用、自然保护等;科技与创新情境包括与科技发展、创新成果相关的话题,如人工智能、互联网、智能手机、机器人等。

这些情境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实际的英语教学内容往往会涵盖多种情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情境并进行有机结合,以促进全面的英语语言能力发展。教学内容体系应根据对课程大纲、教学材料的整体分析,采用整体教学策略。一方面,按照分类学习、适合体验的方式,组合不同的教学单元,将教学材料进行一体化设计;另一方面,在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创造螺旋进阶式课堂任务、学生连续学习、理解逐步加深的课堂情境,为学生职场涉外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帮助,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形成。

(二)将各类情境任务转化为课堂任务,采用问题导向方式,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

情境任务与课堂任务既密切联系,又各有不同。课堂任务源于具体现实情境,英语课堂对情境进行分析和重构,对情境内容进行拆解和加工,设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学习任务。教师在实施具体任务时应注意使用问题导向、有序推进、引导参与的策略。

问题导向是指在情境设置中引入具体的问题或任务,激发学习者思考和探索,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有序推进指情境课堂遵循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修正)程序,逐步开展目标设计、分析情境、设置课堂任务、学习者角色分配、观察者角色分配、實施推进、评价、反思与改进的课程实施环节。学生从亲身经历中获得的收益远远超过从听讲和材料中学到的东西。引导参与是指情境教学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者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合作学习等方式与情境互动,提升学习的参与度和动力。

(三)英语情境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连接,促进校企空间的紧密融合,提升学生的职场涉外交流能力

校内课堂是英语教学的第一课堂,是课程开展的主要形式。第二课堂是组织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 是对第一课堂必要的延伸与补充,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入理解并实践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第二课堂以企业调研、社团活动、专题讲座、公益活动、专题比赛、创新项目等多种方式开展,对于开拓课堂空间、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帮助英语校内课堂转化为校企融合的课堂。校企融合课堂结合最新发展趋势,包括新兴技术、新的工作方法和流程等,能够突出职业特色,将课程内容与专业实践、职场需求进行对接。英语情境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相互连接、相互融合,将情境的内容广度和深度进行拓展,学生能够亲临其境学习职场涉外交流的知识与技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满足行业需求,并提高就业竞争力和职场工作能力。

(四)融合优秀文化,打造文化情境课堂,在活动体验中提升学生多元文化交流能力

文化作为语言生存的土壤,通过历史、节日、服饰、饮食、艺术、宗教、武术等多种方式影响着语言的应用。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组织学生比较不同文化的特点,设计文化情境课堂,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各种文化的独特性。文化情境课堂按照主题引领、沉浸式、体验式的方式创设,让学生在语言交流和实践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优秀文化。通过文化实践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际应用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的机会。例如利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要传统节日,进行节日海报、节日知识竞赛活动;结合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历史名人纪念日,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由学生组织课堂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認同。

(五)开发数字化评价模式,评估情境教学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等评价模式。英语教学课堂使用不同评价方式面临一个问题:如何保障评价的客观性、有效性与信服力。情境教学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与可信度,应关注全程评价和数字化方式。评价贯穿情境教学的过程,围绕情境教学的前测与后测进行对比研究,聚焦学生关切,衡量对学生带来的能力增量。评价情境课堂教学应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评价量表的设计,以评测数据作为分析依据,系统地收集并科学分析、处理有关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信息,通过多维度的综合分析,指导情境教学实施过程的调整和优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

评价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基于人才培养对核心素养的要求,英语情境课堂的评价应考虑以下多个维度,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 教学效果的持久性、教学过程的质量,对应不同维度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表现为评估学生在情境教学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可以通过测验、考试、项目作品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表现为观察学生在情境教学中的参与度,包括他们在课堂讨论中的发言、合作项目的表现等,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情境教学的态度和兴趣程度;评估教学效果的持久性可以通过跟踪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际应用情况,了解学生在课后是否能够持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评价关注教学过程的质量则通过评价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等,使用观察教学过程、教学记录、学生反馈、情境实战交流等方式。

高职课程标准提出四项核心素养要求,提出在职业情境和生活情境中实施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和自主学习完善的能力。情境教学具备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教学改革意义。高职英语情境课堂采取整体教学、校企课堂、文化课堂、多元评价的教学策略,是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2]Gavriel Meirovich.Creating a Favorable Emotional Climate in the Classroom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2012(10):169-177.

[3]王毅敏.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英语情境教学[J].外语教学,2003(2):85-86.

[4]李吉林.谈情境教育的课堂操作要义[J].教育研究,2003(3):68-73.

[5]汪庭才.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的高职英语情境教学模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148-149.

[6]袁辉.“思维品质”核心素养引领的英语教学活动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47-49.

[7]陈宇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深度教学策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3.

[8]刘爽.问题链与情境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九).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呼和浩特分校,2023.

[9]王灿明.“重视情境教学”的意涵与路径[EB/OL].(2023-11-16)[2023-12-20].https://www.cssn.cn/jyx/202311/t20231116_5696985.shtml,2023-11-16.

◎编辑 尹 军

猜你喜欢

情境素养英语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