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写读后感

2024-04-10黎丽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4年7期
关键词:感点崇阳县鲁侍萍

黎丽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启示等写成的文章,也叫阅读笔记。许多同学在写读后感时只是在复述原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评论。这样的读后感几乎有“读”无“感”,没有实打实的内容作为核心支撑,也没有体现“感”的真正价值。那么,如何写好读后感呢?一般而言,读后感可按照“引——议——联——结”的结构来写。

1.引——围绕“感点”,引述内容

读后感的开头,要围绕“感点”,引述原文相关内容。引述的内容包括书名、作者、内容梗概等,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自己的感受。这部分内容切忌大量地复述原文,而应精简、准确、有针对性地提取出原文重要信息,交代“感”从何而来,为后文议论做铺垫。

【示例】

话剧《雷雨》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公。故事中的许多人物都生活得非常压抑,活得小心翼翼,而这一切都是周朴园一手造成的。精明、虚伪、冷酷、自私是周朴园的代名词,但是他表现得却很深情,因为他清楚地记得鲁侍萍三十年前的生活习惯,甚至家里陈列着三十年前的旧家具,连摆放的位置都没变;但他又很绝情,因为他曾经在大年三十把鲁侍萍他们孤儿寡母赶出家门,而且当三十年后鲁侍萍站在他眼前时态度冷酷,还想着用钱打发她。我不禁要问:之前表现得那么深情的周朴园去哪里了呢?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或者说他爱过鲁侍萍吗?

(选自陈好《你的“柔情”我看不懂——读〈雷雨〉有感》,湖北崇阳县第一中学)

选段是一篇读后感的开头部分,总结了《雷雨》复杂的故事情节,自然引出了主要论述的人物——周朴园。在概述其主要性格特质之后,由“但是”转述到本文要重点论述的内容,那就是周朴园对鲁侍萍到底是“柔情”,还是“冷酷”。

2.议——分析内容,呈现“感点”

“议”是紧承前一段所引述的内容,针对内容进行评析,可以就事论事,对“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探讨事情的本质,对含意较深的内容深入剖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感点”的提出,要依据作品的内容,如作品的主題、重要情节、人物的精神核心、闪光的语言、重要的写作手法等,抓住自己印象最深刻或是深有感触的一点来写。

【示例】

琵琶女自述身世,讲述了她由少女到商妇的经历。这段经历恰似她弹奏的琵琶声那般激扬幽抑。琵琶女以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白居易则在被琵琶女命运激起的情感波涛中袒露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白居易因“越级”直谏,得罪了朝中权贵,被贬江州。刚至江州时,他还乐观地认为自己有回京之日,可后来正如他在《赠韦炼师》中所述:“浔阳迁客为居士,身似浮云心似灰”。这其中包含了多少失望、多少辛酸!因此,对琵琶女的身世,他感同身受,悲从中来,发出“同时天涯沦落人”的感慨。都说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白居易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写出了那个时代痛苦的相似性。

(选自汪琪珍《从琵琶女说开去——读〈琵琶行并序〉有感》,湖北崇阳县第一中学)

选段从诗文中琵琶女的身世着手议论,重点分析了白居易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感慨的原因,充分证明了“感点”。

3.联——联系实际,拓展“感点”

“联”主要是对“感点”作进一步阐发,或联系个人经历,或联系生活实际,或联系社会生活,谈自己的感想和看法。但注意,联系实际时要有针对性,不能脱离“感点”随意联想,不着边际。还要时时回扣或呼应前面“引”的部分,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示例】

孙中山先生曾言“治国经邦,人才为急”,连曹操都在《短歌行》中为求贤而愁得借酒浇愁。姬昌于渭水之滨得姜太公,奠定了周朝八百年基业;楚庄王重用孙叔敖,实现了问鼎中原的夙愿;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贤臣,开创“贞观之治”。而当今时代,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家提出人才强国战略,我辈青年应竭尽全力奉献自己的力量,把自己锻造成国家的栋梁之才!

(选自廖思疑《求贤若渴,以览天下——读〈短歌行〉有感》,湖北崇阳县第一中学)

选段列举古代贤明君主重视人才而使国家昌盛的事例,还联系当今国家的人才战略,进一步论证曹操《短歌行》中对人才渴求这一“感点”,有很强的针对性,说服力较强。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结”可以是归纳上文内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但是要注意,结尾要与前文的几个部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对“感点”进行升华。

【示例】

时代的洪流席卷每一个人,不论是朝堂之上的白居易,还是市井中的琵琶女。看了他们的悲剧,谁能不哀伤?他们痛苦中的挣扎、浮沉中的不甘,汇入中唐社会的暗流汹涌、朝廷的激烈党争,成为千秋绝调,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选自汪琪珍《从琵琶女说开去——读〈琵琶行并序〉有感》,湖北崇阳县第一中学)

选段总结白居易与琵琶女遭际的原因——时代。时代裹挟着每一个人向前走,有痛苦,有哀伤,但这些痛苦、哀伤最终都会被历史湮没,总结自然,感情充沛。

猜你喜欢

感点崇阳县鲁侍萍
紧扣“感点”,亮出“观点”
“天府之城”的涅槃新生 崇阳县住建局擦亮城市风貌
《城南旧事》深度阅读之引导学生找“感点”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毛竹发笋与幼竹生长规律研究
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湖北省崇阳县539份问卷调查研究
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硬、安、纯——鲁侍萍没有大改的“真”性情
鲁侍萍的未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