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向奔赴、相互赋能!2024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视频会召开

2024-04-10郭春花董笑妍李亚静

纺织服装周刊 2024年9期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纺织

郭春花 董笑妍 李亚静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作为纺织人的大本营,每年都组织召开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回娘家”座谈会,探讨行业面临的热点难点等突出问题,为两会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提供支持,并听取两会代表委员对行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近年来两会代表委员的多项提案议案被列为重点督办的提案议案。两会代表委员“回娘家”是中国纺联和代表委员们的双向奔赴和相互赋能。

3月1日,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2024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视频会在北京朝阳门北大街18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办公地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召开。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原会长杜钰洲、王天凯,会领导夏令敏、陈伟康、王久新、徐迎新、李陵申、端小平、杨兆华、阎岩、梁鹏程,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中国纺联部分特邀副会长以及监事会、各部门、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等100余人出席会议。中国纺联秘书长夏令敏主持会议。

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启产业新征程

会上,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作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启锦绣新未来”的主题发言。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在产业现实、时代潮流、国家战略的框架下审视发展,如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纺织新型工业化是我们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针对当前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孙瑞哲表示,纺织新型工业化已迈出坚实步伐。以《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为标志,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共识和自觉行动。其中,产业运行态势回升向好;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科技自立自强,步履铿锵;时尚百卉竞秀,繁花似锦;产业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区域协同高效,掩映生辉。但纺织行业也面临着一定的现实压力与挑战,主要表现在有效需求的问题、供应链稳定的问题、企业成本压力的问题。

把握规律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孙瑞哲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形成逻辑,探索变化规律,构建发展新优势,找到发展新动能。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二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素配置是重要保障;三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是关键落点。他强调,新质生产力的“新”,核心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新质生产力的“质”,关键在以产业的新“质态”带来发展的新“质效”。

产业升级、业态创新既是牵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场景,也是实现生产力系统跃迁的重要落点。下一步,纺织行业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启产业新征程。他强调,一是固本培元,以创新之源引产业之流;二是守正创新,以制造之实承转型之效;三是提质增效,以要素之活蓄市场之势;四是扬长补短,以集群之强融全球之力。

聚焦行业热点,提交发展建议

中国纺联副会长李陵申介绍了2024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的部分建议提案。这些建议提案是在充分征求行业意见基础上,围绕进一步推动“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针对行业企业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提出的。截至目前,有22位代表委员参与了中国纺联推荐的18个建议提案,主要集中在七个方面:1.进一步完善纺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双创”人才培育。2.培育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拓展应用空间,促进行业竞争新优势。3.支持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行业协同、规范发展。4.充分发挥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集群引领示范作用。5.大力支持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双碳服务平台建设、资源循环利用和沿海地区发展印染产业。6.培育自主品牌,优化时尚产业知识产权申报、保护,提升国棉纺织品服装消费与竞争力。7.纺织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国际合作,促进外贸稳中提质。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棉花产业办公室主任梁勇介绍了近期自治区棉花产业办公室的主要工作,一是认真梳理了近年来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情况,编制了2024年自治区棉花及纺织服装产业工作要点共计50条;二是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近年来新疆出台的纺织服装产业政策,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新一轮帮扶政策;三是积极筹建国家级棉花棉纱交易中心。今年全国两会,关于纺织服装行业,梁勇将建议,一是关于自主品牌供应链建设扩大国棉消费的提案,引导提升国棉纺织品服装的消费与竞争力;二是关于建立上合组织棉花共同市场的提案。

全国人大代表,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总裁、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臻谈到,创新要与世界接轨,要跟上世界潮流,要产业链协同合作、要产学研联合研发,还要关注节能减碳和可持续发展,这是行业发展大势,今年全国两会,将提交“大力支持行业双碳服务平台建设,助推纺织产业安全绿色发展”的建议。面向未来,行业需要有纺织行业本土化背景的碳足迹数据库,这是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构建绿色低碳产品消费市场的现实需要,也是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必然要求,为此,王臻将建议国家大力支持和推进纺织行业本土化背景数据库建设。对于新质生产力,王臻认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来推动产业发展,同时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发展动能。纺织服装行业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科技、高品质、时尚、个性化的产品,同时为品牌赋予文化内涵,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还要用数智融合的新技术来赋能企业转型升级,这也将成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重要趋势。她还将在全国两会上建议“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打造品牌成长的法治化营商环境”,鼓励企业创新、打造品牌。

全国人大代表,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黨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刘子斌介绍了公司2023年发展的整体情况,特别指出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年,这十年间纺织行业对“一带一路”国家形成了丰富的创新实践。鲁泰紧随国家战略调整的步伐,紧抓机遇,从2013年以来大力实施“全面国际化”战略,优化产能布局,已经在海外投资7亿美元,形成了纱线、面料、服装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整体规模接近集团公司的一半,海外5个生产基地全部实现盈利。今年两会,刘子斌将重点围绕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优化地区产业布局以及深化纺织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议。一是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建议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过程中,不以降低产品附加值和高品质为代价,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提高行业装备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要精准制定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标准和目标。二是在优化地区产业布局方面,建议各地经济转型升级时要充分考虑地方特色和优势资源,因地制宜,避免一哄而上“同质化内卷”。三是在供应链国际合作方面,建议国家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对纺织产业国际合作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纺织服装企业加强对“一带一路”市场开拓力度,支持开展纺织相关的国际化发展研究。

结合一线实践,畅谈未来思路

波司登品牌创始人,波司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裁高德康介绍了波司登集团2023年的发展情况。他谈到,波司登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不断加大品牌建设、产品创新投入,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积极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和整体升级。对于行业发展,高德康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呼吁纺织服装企业强化品牌建设,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品牌向上发展。希望行业协会能够重点赋能一批具有世界级发展前景和高端势能的品牌企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型,不断提升品牌价值,以文化自信自强赋能新消费,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加大力度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全球领先品牌。二是倡导行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建议强化对行业企业碳管理相关培训的力度,指导企业迭代减排技术、优化供应工程,生产管理水平先行先试、有序共建。此外,鼓励并支持行业企业加大对环保可再生材料、新技术和创新工艺的应用力度,对接国际贸易低碳规则,打破绿色贸易壁垒。

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童继生结合对国内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考察以及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实践指出,企业要树立信心,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童继生建议,一是纺织材料科技在“卡脖子”的领域要有专门的政策,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二是在绿碳低能耗可降解循环纺织生产发展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三是在纺织机械制造、生产工艺数字化自动化上着力发展;四是鼓励东西方文明融合时尚,推进新中式服装产业发展,引领国内新消费;五是在轻纺工业打通一二三产业,从棉花到服装,打造技术、科创集成优势;六是打造轻纺工业的机械原辅料供应链优势;七是中国纺织业“走出去”应关注境外加工贸易和境内外联动联合加工贸易,要研究境外的离岸和转口新的发展方式。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启锦绣新未来

一派生机春风有脚,满目新意浩气腾胸。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产业现实、时代潮流、国家战略的框架下审视发展,如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纺织新型工业化是我们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借此机会,同大家交流几点认识。

一、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现状

(一)纺织新型工业化迈出坚实步伐。

以《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为标志,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共识和自觉行动。

产业运行态势回升向好。2023年,行业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降幅较2022年收窄0.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2%。2023年,全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2.9%,零售规模超过疫情前水平;穿着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8%。2023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世界占比、纺织服装出口额对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50%。

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2023年,共有6家涉纺企业跻身《财富》世界500强,4家纺织企业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世界品牌500强》。行业中小微企业占比达到99.8%,成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源泉。402家纺织企业在2023年被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科技自立自强,步履铿锵。高性能纤维产能占世界的比重超过1/3,纺织机械自主化率超过75%,高端装备关键基础件国产化率超过50%。产业用纺织品产量稳定在1900多万吨。

时尚百卉竞秀,繁花似锦。制造品牌、消费品牌、区域品牌协同发展,市场认知度、美誉度不断增强;马面裙、宋锦等民族文化、非遗文化焕发时代价值;中国设计、中国品牌、中国平台快速崛起,正在赢得世界越来越多的认可与尊重。

产业与时俱进,革故鼎新。数智化转型有力落实,截至2023年9月,纺织企业生产设備数字化率、数字化设备联网率分别达到56.5%、49.3%,高于全国制造业平均水平。绿色创新有序开展,能耗、水耗强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关键指标稳步下降。

区域协同高效,掩映生辉。以城市圈经济、流域经济为依托,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耦合联动,集群集约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二)纺织行业面临的现实压力与挑战。

从中央到地方,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密集出台政策,树信心、鼓干劲、作部署、抓落实。但受多重因素影响,当前产业经济稳定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一些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有效需求的问题。1月,IMF将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上调至3.1%,世界经济缓慢步入复苏进程。国际纺联第24次调查显示,纺织行业运行环境明显改善,2024年7月的商业预期达到2021年末以来的最高点。从国内看,社会预期依然偏弱,市场需求仍需巩固。行业供给还不能有效适应个性化、品质化、绿色化、体验化的消费升级需要,供需错位现象依旧存在。

供应链稳定的问题。2020—2022年,全球年均新增歧视性贸易及相关投资措施5400多项。地缘政治影响下,全球供应链体系收缩重构趋势明显。与2010年峰值相比,2023年我国在美国、欧盟、日本纺织品服装进口额中的占比分别下降17.2、12.8、26.3个百分点。特别是所谓“涉疆法案”,使得中国棉制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额连续三年同比负增长。今年,全球迎来“超级大选年”,政局变动也会带来新变数。

企业成本压力的问题。受外部环境和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行业综合制造成本普遍上涨,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显著承压。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与剧烈波动,增加企业生产运营成本。红海局势紧张造成航线受阻,亚洲与欧盟间的航运时间增加10—15天,运输成本增长约4倍。用工、用能、融资等成本偏高,成为现实挑战。

二、把握规律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新质生产力的来源。我们要充分认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形成逻辑,探索变化规律,构建发展新优势,找到发展新动能。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

科技创新深刻改变着全球产业的要素结构、发展范式、价值构成和产业生态,构筑着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产业价值高线和安全底线的决定因素,成为产业主动权与话语权的核心来源,是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纺织产业体系的关键。

我国在科技创新与应用转化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统筹发展和安全,行业要聚焦突破性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延展新赛道、开辟新空间,塑造发展新优势。

强化基础性,加快底层技术攻关。基础创新是产业实现颠覆式创新、转轨式发展的重要源头。全球产业竞争的焦点正在不断前移。我国科技创新的过程是从应用末端开始逐步向前端研究和基础研究回溯,导致对“真正问题”的发现和提炼能力不强,基础创新和源头创新不足。我们要以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聚焦底层共性技术,以技术突破促进产业升级,形成产业知识体系与实践体系的正反馈。

提高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建设。未来产业具有科技与产业的双重属性,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我国已出台《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行业要积极融入前沿技术趋势做好未来产业的研判和界定,构筑纺织产业新的时空体系。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素配置是重要保障。

重塑治理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改进组织流程、变革商业模式,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可以形成新的投入产出关系和更具效率的产业组织形态,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来源。国家正在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激发各类主体内生动力。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优质要素的大规模、高质量跨境流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需要把握三个要素配置的关键任务。

强化资本赋能。资本具备跨时空配置资源的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我们提升使用金融工具的能力。用好科技金融工具,引导资金长期稳定投向行业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领域,加快形成产业-科技-金融新循环;用好普惠金融工具,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压力,保障产业生态稳定;用好绿色金融工具,推动产业能源消费低碳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供给绿色化、资源利用循环化发展。

强化创新转化。中国科研成果转化率在30%左右,远低于美国、日本、德国80%的水平。其中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行业要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创新生态,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一是强化产学研协同机制;二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三是建立创新容错机制;四是完善人才发展机制。

强化区域协同。地区间基础条件差别大,产业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纺织产业布局的基本特征。区域协同是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关键途径。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要素集聚、优势集成、产业集约,推动区域间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围绕数字经济、新材料产业、绿色产业等发展集群。关注重点区域战略价值,比如新疆与中亚五国的产业关联、黑龙江向北开放的发展机遇。在城市群、省际及省域内部多个层次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布局生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是关键落点。

新质生产力的“新”,核心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新质生产力的“质”,关键在以产业的新“质态”带来发展的新“质效”。产业升级、业态创新既是牵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场景,也是实现生產力系统跃迁的重要落点。

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生产力系统。数字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容。要把握“人工智能+”新机遇,行业要发挥需求规模大、产业配套全、应用场景多的优势,做好人工智能的加法;要把握“数据要素×”新机遇,行业要做好专业数据的收集和清理、标签和确权、供给和流通工作,构建一批产业多模态优质数据集,打造可信数据空间。

以责任为核心的绿色生产力系统。《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达成历史性协议,“摆脱”化石燃料被写进文本。发展的阶段与环境、产业的规模与结构、用能的效率与强度,决定了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着更大的资源环境约束。发展以低碳、资源效率和社会包容性为特征的绿色生产力,在技术的涌现中形成绿色产品、绿色业态、绿色价值是产业体系完整性、安全性、先进性的有力支撑,是构筑产业持续竞争力与未来话语权的关键所在。

打造绿色制造体系。行业要以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从绿色设计、清洁生产到回收再利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体发展。提升绿色增值能力。纺织行业要树立环境资产观念,持续推进产品碳足迹等产品环境信息的管理与披露。提升环境资产增值能力和管理能力。完善绿色管理模式。ESG管理是绿色生产力发展的价值导向与推进机制,深度挖掘ESG的内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产业特色的ESG体系是中国时尚发展的当务之急。

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生产力系统。当前,制造产业呈现出文创产业、内容产业的特征,文化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

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增强推动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产品创新、业态融合,“新中式美学”生发生长,要挖掘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生产力。延展当代创新价值。2023年全球顶级授权商排行榜中,排名前五的时尚品牌的授权商品总收入达到420亿美元。抖音用两年时间实现了2022年的1.2万亿元商品交易额。要构筑起以IP为核心的新的文化价值生态,以内容与产品的统一强化文化的经济价值转化力。

人工智能正在重构文化影响力和时尚话语权。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时尚话语权的提升,迫切需要以中國文化为核心的语料库,建立中国时尚的AIGC,形成数据-工具-平台-产业的生态闭环。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启产业新征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要将行业的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总体部署和各项工作要求上。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一)固本培元,以创新之源引产业之流。

强化科技创新。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健康、航空航天、生态环保、国防军工等领域,推进先进纺织材料、智能纺织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推广。进一步推动国家先进技术纺织品创新中心建设,推动纺织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有关专项实施,推动纺织行业人才创新示范服务平台建设。

布局未来产业。我们要以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升级和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为主线布局产业链,构建未来产业和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以产业用领域、纤维材料领域、科技时尚领域为重点,引导数据、技术、资本、人才等关键要素向创新主体汇聚。

(二)守正创新,以制造之实承转型之效。

顺应新型工业化要求,强基与创新协同,存量与增量并举,加快推动行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融合化发展。

夯实制造基础。发展先进制造能力,强化产业的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持续完善从纤维材料生产、纺织染整加工、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全产业链制造体系。

加强数字创新。建立完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行业信息基础设施,从全局高度考虑数据要素价值,推动行业数据要素从连接到协同、使用到复用、叠加到融合转变。

强化绿色制造。推动完善循环利用相关管理规范,加快构建废旧纺织品服装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支持纺织品生命周期绿色评价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完善行业 ESG 信息披露体系、ESG 绩效评估体系和ESG能力提升支持体系。

加强文化赋能。推动全产业链的流行趋势研究,持续激活纺织非遗,强化本土品牌软实力和时尚话语权建设。把握人工智能重塑时尚话语权的机遇,推动相关语料和人工智能平台的发展。

(三)提质增效,以要素之活蓄市场之势。

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

发掘市场需求潜力。充分利用党中央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机遇,发展数字、绿色、健康等新消费,培育纺织行业在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运动、国货“潮品”等领域的新增长点。多元拓展国际市场。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加快品牌国际化发展步伐。

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引导技术、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向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集聚。支持建设纺织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平台,赋能企业数智转型、科技创新、绿色发展。

(四)扬长补短,以集群之强融全球之力。

新质生产力要在新发展格局中发展。要兼顾效率与安全优化产业布局,平衡好原地升级、国内转移和国际化资源配置的关系。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的同时,强化优质、新兴产业链的根植性和完整性,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坚持全球布局。开拓新兴市场,推动形成多元、高效的生产力布局。促进自主装备、工艺、技术输出,鼓励企业通过并购、控股、战略投资等多种方式实现全球发展。

推动区域联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东部地区依托沿海城市群加快培育具有引领性的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中西部地区充分运用区域、政策和资源优势,高起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形成跨区域协作和利益共享机制。

打造现代集群。推动集群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数字产业集群、绿色产业集群。把握各地支持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政策时机,推动产业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

春无遗勤,秋有厚冀;天地辽阔,人间值得。时间总不停留,韶光不可辜负,让我们笃根本、求实效,应当下、谋未来,在春天里出发,以新质生产力开创锦绣新未来。

(本文为孙瑞哲会长在座谈会上的讲话,略有删节)

猜你喜欢

新质生产力纺织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助力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先锻造新质思维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