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鞋首富”宗庆后:幸运生于大时代

2024-04-10格雷

青年文摘 2024年7期
关键词:宗庆后娃哈哈

格雷

2月25日,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因病医治无效逝世,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

宗庆后是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带领娃哈哈创造了中国经济史上的许多奇迹,曾三次问鼎“中国首富”。但他始终不忘,自己是从贫困和底层中崛起的凡人。

1987年,42岁的宗庆后在杭州清泰街的一栋六层小楼里创建了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也就是娃哈哈的前身。从此,他的办公地点便一直没有离开过这座小楼。

多年来,宗庆后似乎从来没有“老过”。即便已经年逾古稀,他依然保持着惊人的工作强度,每天7点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11点,经常住在办公室。甚至,76岁那年,他考取了基金从业资格证书。

在2018年的一段公开演讲中,宗庆后曾说:“我唯一的念头是,当我真的老去,我可以对所有人说,我这一生并不非凡,但我干了一番事业,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为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和这个国家提供了一些正能量。很多人因我而受到鼓舞,成为主动打造新世界的力量。”

用脚丈量中国的市场

1945年,宗庆后出生在浙江杭州。由于家境窘迫,从小学习成绩优异的他初中毕业后就不得不四处打工。他曾走街串巷叫卖爆炒米,也曾在火车站卖烤红薯。尽管身处逆境,但宗庆后从未放弃改变人生的念头。

1963年,宗庆后下乡到舟山马目农场。农场的日常工作就是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不是挖渠筑海塘,就是拉土堆石。多数城里来的知识青年都难以承受这份辛苦,但18岁的宗庆后却选择承担和忍耐,白天做着跟大家一样的苦活累活,晚间还要加班拉砖。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下来。一年后,马目农场规模收缩,宗庆后辗转来到绍兴茶场,种茶、割稻、造地、开山打石。他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留在农村,无怨无悔地一干就是15年。这段艰苦岁月于他而言,最大的好处便是炼就了强健的体魄、锻造了坚不可摧的意志。

197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元年,宗庆后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

那一年,宗庆后的母亲提前退休,在农村劳动了15年的宗庆后回到杭州,接替母亲进入杭州工农校办纸箱厂,做推销员。在校办工厂的10年间,宗庆后做过推销员,也办过电扇厂、电表厂。他曾蹬着三轮车到处送货,在简陋的招待所打地铺,在广交会大门外摆地摊,去偏远地区斗智斗勇追款讨债……他说:“我用脚丈量中国的市场,深入到穷乡僻壤、犄角旮旯,‘中国市场地图就是这样在水里火里、摸爬滚打中摸透的。”

人生的每一段路都不是白走的,正是这段与市场亲密接触的经历,为宗庆后从零开始创办娃哈哈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于大时代的“普通人”

1987年,42岁的工人宗庆后终于等到一次命运的眷顾,而他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时,杭州市上城区文教局要对下属的校办企业经销部采用承包经营的方式,公开选拔经销部负责人,条件是当年能够创利4万元。宗庆后毛遂自荐,那时整个校办企业的利润也就几千块钱,但为了争取承包的机会,他承诺当年创利10万元。“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我心里是有底的。”

就这样,宗庆后带着两名退休教师开始艰苦创业。他每天踩着三轮车挨家挨户地推销产品,风雨无阻。一年后,经销部上缴利润22.4万元,远超承诺的10万元。

日复一日地推销、送货,让宗庆后培养出敏锐的市场嗅觉。他发现,独生子女政策推行后,很多家长对小孩过分宠爱,使得小孩偏食、不爱吃饭,很多学生面黄肌瘦,看起来营养不良。1989年,宗庆后找到浙江医科大学营养学教授朱寿民,决定开发一款针对儿童的营养液,这款儿童营养液后来取名为娃哈哈,并伴随着“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语一炮打响,迅速走向全国。

产品供不应求,娃哈哈急需扩大生产,新建厂房,但当时娃哈哈的企业规模并不足以通过土地审批。于是,宗庆后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兼并当时效益并不好的杭州罐头食品厂。杭州罐头食品厂是历史悠久的老牌国营食品企业,有2200多名员工,这是典型的“以小吞大”。这一举动遭到罐头厂干部和员工的反对。最终,宗庆后在承诺待遇提高和干部留任后,以8000万元的价格全盘接收了罐头厂的全部资产和负债,仅三个月后,就让罐头厂扭亏为盈。自此,娃哈哈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不断发展壮大,打造出AD钙奶、营养快线、娃哈哈纯净水和“非常可乐”等爆款产品,成为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巨头。

而对于取得的成就,宗庆后从不居功自傲。他在自己的传记中这样写道:“我是一个普通人,从底层崛起的凡人。幸运的是,我生于一个大时代。”

共富,才有意义

宗庆后的处世哲学是埋头苦干,拼命工作,一丝不苟。他的勤奋是出了名的。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没有节假日,一年当中,有超过200天的时间奔走在全国各地的生产基地和一线市场,他直言,“工作是这辈子最大的爱好”。

在宗庆后身上,也体现着不卑不亢的精神。在那场轰动国际的“达娃大战”中,在跨国公司达能时任总裁扬言要让其“在法律诉讼中度过余生”的威胁之下,宗庆后亲自上阵打官司,以超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绝地反击,最终赢得了这场持续两年半的“戰争”,保卫了民族品牌的尊严,也对整个中国民营企业起到了鼓舞作用。

在这样的勤勉之下,宗庆后曾三度问鼎福布斯排行榜“中国首富”,但他对此并不在意。让他自豪的,是为国家、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我交税就交了500多亿元,我们的经销商、批发商也很多,为社会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首富,只是虚名;共富,才有意义。”

尽管坐拥千亿身家,但他向来以节俭著称。穿布鞋开会,高铁坐二等座,飞机坐经济舱,吃穿住行极其简单。但对于回馈社会,他从来不遗余力。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办企业就要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理念,始终弘扬“产业报国,泽被社会”。

2008年,汶川大地震,娃哈哈集团和员工先后向地震灾区捐款达1500万元。此外,在西南旱灾、四川雅安及泸州地震、河南洪灾、山西暴雨洪灾等多次天灾中和新冠疫情期间,娃哈哈慈善基金会都尽其所能,向受灾民众和地区捐资捐物。

宗庆后的慈善理念是:慈善不仅仅是现金捐赠,更应该在困难的地方投资,带动就业,带动促进当地经济成长和当地人思想观念改变,不是“输血式”扶贫,而是“造血式”扶贫。

从1994年开设涪陵分公司以来,娃哈哈已在欠发达省市地区建立180余家分公司、80余个制造基地。“实现共同富裕,产业振兴,为欠发达地区增添‘造血功能,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当地人民的收入”,这是宗庆后去山区投资的初心。

作为从校办工厂起家的企业家,宗庆后的慈善之心更多体现在对下一代汲取知识的关注上。多年来,从捐资建设教育基础设施,到针对贫困学生设立奖学金;从对教育扶贫的投入,到积极帮助下岗职工解决家庭生活困难,宗庆后带领娃哈哈累计投入数亿资金。从2011年起设立的“娃哈哈·春风助学”专项资金,已帮助5万多名困难学生圆了“大学梦”。

2023年12月30日,宗庆后为娃哈哈留下了自己最后的亲笔信。在信的结尾,他写道:“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相信,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够把目标变为美好现实,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

(资料来源:“环球人物”“南风窗”等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宗庆后娃哈哈
蒙牛和娃哈哈大战新零售
矿泉水瓶的秘密
娃哈哈:向左还是向右?
娃哈哈:向左还是向右?
宗庆后这次真的改口了,娃哈哈也会考虑上市
娃哈哈困局:老司机碰上新问题
宗庆后
“我不想做娃哈哈继承者。”
宗庆后:开明集权
宗庆后:员工是价值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