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024-04-10李利娟王春明王旭杨亚文马晓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3期
关键词:导图医学知识点

李利娟 王春明 王旭 杨亚文 马晓娟

[摘           要]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旨在培养学生开展临床输血相关工作时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其教学质量与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临床输血检验实践能力。因此,加快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教学改革,对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专业创新能力较强的输血医学高质量人才十分重要。通过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课堂,并将思维导图式课后作业用于构建知识体系,利用思维导图对专业知识的整理学习,对学生在知识体系架构构建、知识点串联、多知识点综合应用等方面提供帮助,对学生在本门课程的学习过程起到助力作用,使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关    键   词]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思维导图;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3-0045-04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内容复杂、实践性强、多学科交叉等特点。随着社会与医学领域的飞速发展, 临床上对输血医学领域进行不断深入研究与扩展, 对培养医学检验专业中临床输血学检验应用型人才的输血医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扎实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活学活用,更需要具备跨专业思考、多学科融合、综合运用各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快对临床输血学检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于提高临床输血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校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进行授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是临床输血实践与基础理论相结合的学科,内容相对来说较为抽象且专业性强, 学生仅靠简单的机械记忆,不利于整体把控输血知识脉络以及关键知识点,临床上容易带来输血安全隐患,因此,将知识从机械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且能够灵活运用于实践十分必要[1]。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组织思维工具,近年来已经渐渐进入高校教育教学,对于教学效果各方面的提高均获得显著成效[2]。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法,它的绘制同样要求教师知识面宽泛,思维逻辑清晰,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如此才能绘制出条理清晰的结构图。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清晰明了地将知识点及其内在关系呈现出来,学生则可以通過思维导图迅速掌握整个知识架构,不仅有助于转变学生固有思维模式,还能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和相互之间的融会贯通,全面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研究表明,思维导图教学法可以使医学生快速掌握各项医学操作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3]。因此,将其引入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中,希望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临床输血学知识结构框架,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教学特点

首先,在医学领域中,输血医学是围绕将献血者的血液输给患者进行救治这一中心,进行研究、开发、应用,从而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和治疗效果的一门学科,是现代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随着与之相联系的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低温生物学、遗传学等各学科的融合发展,输血医学的领域也得到不断拓展。一直以来,我国从事输血工作的人员多数是医学检验专业出身[4]。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必修课,其课程内容涵括十分广泛,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讲述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常用免疫血液学诊断方法、输血治疗应用及输血管理等多项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临床输血前所必须的各种检查项目,还应熟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包括输血审批、受血者的血样收集和送检、交叉配血、血液的出入库、发血、输血等流程管理制度。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记忆的知识点众多,而且内容脉络体系比较繁杂,就算耗费较多时间与精力,也不一定会获得理想的效果。

其次,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以临床医学知识、医学免疫、临床检验学基础等课程为依托,在此理论基础之上逐渐深入学习。比如在学习血型血清学检测时,是建立在医学免疫学中抗原抗体发生凝集反应原理的基础上,这就需要学生在此之前系统地学习医学免疫学课程后,才能掌握临床输血学检验相关理论和实验内容。此外,临床输血是以关注患者输血治疗的转归为目的,以临床安全有效输血为原则,这就要求学生要牢固掌握输血的各种适应证与禁忌症,充分认识到不同的输血方式或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保障临床输血的疗效。所以说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学科交叉范围广,涉及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交叉较多,理论抽象,可视化实体展示少,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强,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学习热情不高。现有的教学模式尚未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薄弱,课堂中学生对临床输血检验缺乏系统的认识和临床实践经验,虽然在学习过程中能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但是缺乏课后复习安排和对各章节的知识整理,往往会很快遗忘,导致对讲授过的概念、技术和原理等内容理解不透彻,长时间的问题堆积,造成学生逐渐对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的学习失去兴趣。另外,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不够,使得学习效果事倍功半。

二、思维导图在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实践应用中的教学技巧

(一)课前备课过程中思维导图的绘制及应用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先利用思维导图绘制软件以教材的章节名称或章节重点内容当作中心词,结合本课程教学大纲以及输血技师考试大纲,针对本章节重点知识制作思维导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对学习内容有综合全面的认识,还能对重难点有针对性的学习。以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查为例(如图1),新生儿溶血病是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这一章节的重要内容,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实验室检查是医院输血科常做的检验项目之一,需重点掌握。因此,在设计思维导图时,以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查为中心词,将其概念、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实验室常规检查、血型血清学检查等相关知识脉络逐一清晰地展现出来,根据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原因以及表现出的各种临床特点对其进行各项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比如新生儿溶血病是母胎血型不合引起的,所以可通过血型血清学检查进行鉴定,根据临床表现黄疸、贫血可进行血常规和血清胆红素检查,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查理解、记忆,便于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二)课堂组织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是通过采用文字与图形相结合的方式,使中心词与颜色、图像对应起来 ,利用惯有的思维逻辑、记忆方式将碎片化的知识系统连贯起来,使抽象的知识点更具象化。尤其是对于临床实践性更强的输血学检验来说,实验室检查多种多样,传统教学已不能使学生将所学习内容形成系统性的认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应用存在困难。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输血学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思维。教师可先通过线上提前将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及软件资源发布至平台,通知学生及时查看。其次,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通过示例基于教学章节制作的思维导图框架,回顾或总结授课内容,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以及思维导图的绘制有相应的理解。教师在向学生介绍思维导图的相关知识时,着重介绍其绘制模式,将中心词放在中央,次级问题以树杈状结构排列,各分支再逐级表达相对应的重点内容,准确找到其关键词,尽量简练,学生可根据关键词理解和记忆整章内容。这样,课堂上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输血知识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对各知识点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以及逻辑关系形成初步印象。最后,学生不仅可发挥想象力制作利于自己学习方式的思维导图,同时还具备使用思维导图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此外,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还会用到专业的绘制软件,完成建立课堂知识体系的同时,对其他方面的技能也得到了鍛炼。

(三)课后作业运用思维导图建立输血检验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在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中的应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课程基本知识,有助于对学习内容进行高效整合,使零散分布的知识更具条理化,使知识能够更好地融会贯通,还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快速地记录笔记,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所以,在授课结束后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制作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课程知识思维导图,进行本课程章节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和复习,将讲述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着重标识、整理表述。思维导图制作与应用可分为四步:第一步,学生不翻看教材,根据教材中的课程章节,直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自行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点进行回忆与总结,在脑海中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框架。第二步,对照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教学材以及输血技师考试大纲补充记忆模糊点以及需要进一步理解的内容,通过自学查阅各教学资源完善思维导图。第三步,教师总结并对思维导图加以修改,在此基础上加以延伸,整理出本章节知识要点。当出现学生没有涉及的问题时,可通过层层设问的方式逐渐引导学生说出答案,最后引出相关知识点。第四步,在期末考试前的复习阶段,学生通过建立的思维导图知识体系复习本课程的重点知识,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整体认知,形成系统、有效的记忆,建立高效的期末复习机制。图2为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

(四)将思维导图穿插至输血教学全过程

在此后的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教学过程中,将思维导图应用至教学全过程。课前可通过提前将思维导图框架发布在雨课堂,提醒学生提前预习教学内容,先对本次课的学习内容有大致了解;课中教师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穿插至传统的课堂教学,对逐个知识点进行分级讲解,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重点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课后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对整节课内容进行回顾性学习,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独立制作思维导图,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便于知识的统筹记忆。思维导图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灵活性高,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的理解力与掌握程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将理论知识更灵活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三、思维导图在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实现思维的可视化

思维本身是肉眼无法捕捉得到的,仅存于人的大脑中,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而思维导图则是利用图片、文字的形式并加以色彩辅助使得思维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尤其是对于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这门课程,不仅建立在较多学科的医学理论知识基础之上,还需要密切联系临床,而学生接触医院输血科比较晚,仅靠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在一段时间不用之后很容易遗忘,这就导致教学与临床相脱节,不利于教学的实施。所以,对教师教学而言,通过教材呈现以及资料查阅,绘制出所对应章节授课内容的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有效帮助教师理清教学的整体思路,明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而且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处理以及合理把握教学思路,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的教学质量。

(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记忆力、理解力、创造力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三大方面。想要这些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就需要建立多维空间结构,学会主动思考问题而不是被动接受。对学生而言,思维模式往往比较固定,习惯于直接接受教师来自课堂上的知识输送,很少会主动学习或思考,导致逻辑思维能力减弱。以往学生虽然能够掌握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的重点,但总体来看,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比较弱且缺乏纵横向知识之间的联系。思维导图对学生的思维有导向、激发、组织作用,使学生能够处在系统的高度去把握知识,从而形成联想式、发散式的思维模式,寻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三)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学生学习而言,思维导图以绘图的形式记录并呈现发散性思维过程和各信息之间的关系。它区别于常规的线性文字式记忆,可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形成较为清晰的学习思路,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将复杂事物简单化,将抽象的知识立体化、层次化,更具趣味性。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涉及的概念抽象且众多,给学生的记忆增加很大难度,特别是对于不善于发散思维、逻辑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图像式辅助记忆能够大大提高学生记忆知识的效率,并可以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分类,便于大脑随时检索,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

四、结束语

输血医学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学科,现已成为现代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输血学发展较发达国家相对滞后,教育体制和构架不合理、专业人才缺乏是限制我国输血医学及其教育进一步发展重要的因素。目前输血科不仅仅知识局限于血液的保存、发送,更是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血液的安全检查和指导临床输血治疗,因此,为了能将临床输血检验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输血实践,对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5]。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为输血医学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阵地,其教学一定要紧密契合当代输血医学发展的需求[6]。基于其学科知识的特点,课程教学中必须着重加强提高理解性记忆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结构化思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临床实践时及时将输血检验理论知识调动出来,将输血医学检验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临床运用。随着输血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大量积累的临床输血实践经验,输血知识会越来越趋近于临床化,临床上对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亦会十分严格,也会越来越复杂难懂,这就更加需要强调理解与记忆的深度,形成结构化的思维模式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正因如此,在输血检验教学实施过程中,更应将抽象化的、概念性的知识以知识树形象的图示方法呈现出来,同时将结构化思考、逻辑性思考、辩证思维、追问意识等思维方式融合进去。把思维导图逐渐转化为更契合的“学科思维导图”,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教学中,不仅能够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还有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架构,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临床上提供优秀的输血人才,促进输血医学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博,馬肖容,刘捷,等.思维导图结合PBL教学法在血液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3):316-319.

[2]王秋滢,勇俊,李想.新工科背景下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的设计方式与教学效果分析[J].高教学刊,2023,9(25):107-112,116.

[3]王一松,高娜,盛子洋,等.思维导图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医学教育管理,2022,8(S1):103-107.

[4]牟凤林,舒金.《临床输血检验技术》教学探索体会[J].医学信息,2016,29(17):4.

[5]刘帅,牛志国,赵丽君,等.混合式教学在《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15):2146-2148.

[6]石天,余莹莹,袁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输血学教学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0):1439-1440.

◎编辑 尹 军

猜你喜欢

导图医学知识点
烃思维导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医学的进步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第6章 一次函数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