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2024-04-10杨万举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4年1期
关键词:滑县水厂供水

杨万举

(滑县水利局,河南 滑县 456400)

0 引言

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充分利用南水北调优质水源,将城市供水延伸到乡镇村,形成县城和乡村联合的供水方式,提高了农村供水保证水平,是助力乡村振兴,满足农村居民提高供水水质水量标准的要求。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解决村乡居民的用水安全问题,还可以保证供水的可靠性,充分发挥大型供水厂的管理价值。因此,文章针对滑县城乡一体化供水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1 项目区概况

滑县隶属于安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区域面1 781 km2,滑县水资源总量约为2.01 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1.54 亿m3。全县年供用水量3.44 亿m3。滑县多年平均(1956—2021 年)降雨量为573 mm,降雨年际变化较大,且年内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夏季雨量充足,冬春两季降水较少,并时有春旱发生。由于自然降水量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等原因,地下水资源匮乏,农村区域生活用水以开采地下水为主,水质水量不能满足区域发展要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且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会导致地下水位急速下降,影响地下水生态环境。

2 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的特点

在原来农村集中供水或分散供水的基础上,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工程建设为抓手,以提升农村饮用水标准为重点,对城市供水和乡村供水之间的差距进行改造,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在县域范围内,享受到相同的公共产品和优质服务,提高社会管理水平。项目内容主要是乡镇水厂在原有的供水基础上进行的提升改造、提高服务范围和标准,改善工程运行模式,实现高标准服务、规范化运行、长效化管理。工程改造的过程中合理布局加压泵站,并在较长的供水管线适当位置增设二次消毒设施,对原来老旧管网、水表等进行更换,方便管理和精度计量,满足大数据管理、网络管理、智慧水务的新要求。

3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供水改造资金投入大,老旧配套设施基本需全部更新换代

滑县供水城乡一体化建设分三期进行,一期用于第四水厂、到各乡镇供水厂主管网及供水站的提升改造等建设。并于2023年4月20实现了滑县县域全部顺利通水。二期提升对第四水厂配套工程、各乡镇供水站至行政村供水管网改造、入村水表更换等。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和发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下一步三期工程需对村内管网和入户水表进行提升改造。原来规划建设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于规划标准和配套设施相对落后,供水能力不足,水质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很多地方供水压力不稳定,甚至出现定时供水现象。没有消毒设施、水质检测不到位等问题非常突出,小规模供水厂制水工艺简单、设备落后、周围环境不达标等,难以保障供水安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投入大、周期长,存在边使用边改造提升的困境,同时,管理与运营机制缺陷,需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加强管理和运营方式的变革。

3.2 原农村饮水工程规划标准低,供水安全突出

随着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小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快速推进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自动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等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改厕改水、水龙头进厨房等用水需求急剧增加,使原来的农村饮水规划每人每天60 L的标准设计无法满足区域用水发展要求,另外集中供水厂的水源井、取水设施、配水主管网等都相应落后于时代发展。乡镇管网由于埋设标准低,无保护措施和警示标志,被破坏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管网漏损率高,停水现象经常发生。村内入户水表为老式表,抄表困难,不能精确计量和及时收费等问题困扰着管理水平的提升。原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多为中深层地下水,随着用水量的增加,局部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造成水资源危机加剧。各水厂由于制水工艺简单,水质标准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日常消毒设施不合格或闲置不用情况非常普遍,乡镇各水厂供水安全问题突出。

3.3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粗放,管理机制不完善、不统一

滑县农村饮水安全87 处集中供水工程,基本实现了县域供水全覆盖。但工程管理运行问题突出,管理粗放,很多不足有待改进。主要表现:一是运行管理人员多为当地农民或村干部,业务素质低,个别人员责任感不强,年龄老化,不具备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能力。二是制度建设不到位、不统一、不具体,约束力不强,基本不能形成有效的执行。县域87处饮水工程存在不同水厂收费标准不一致,服务标准不一致,同一水厂不同村收费标准不一致,服务标准不一致等诸多问题;造成停水投诉、水质投诉、水压投诉、服务投诉时有发生。三是农村水费收费标准低,各水厂基本是保本经营,提取维修基金困难很大,一旦出现大的运行事故,需要政府出面解决或进行财政补贴,不能完全市场化经营管理,阶梯水价更是难以执行,每个集中饮水工程基本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措施和方法

4.1 高起点规划信息化管理,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时代发展要求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必须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可维护性、拓展性、易用性等特点。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以及GIS等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中控信息化、水厂信息化、调水调压信息化、管网运行信息化、水表管理信息化、收费系统信息化等信息网络管理。通过完善的信息化建设工程,可以对水质、水量、管网供水压力等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保证管理的及时高效,有效降低供水运行成本,为项目提供安全技术保证,通过不断注入科技管理要素,实现项目运行的高效、高质量管理服务。

4.2 坚守质量红线,防范安全风险

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周期长,在规划阶段、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各个阶段必须加强质量管理,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各种质量、安全隐患。项目整体规划、水厂布局、取水方案、输水方案、处理工艺、设备选型等要进行多方案的对比分析,选最优成果方案。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参建单位的工作职能,强化考核奖惩,发挥施工单位内部的质量安全防控功能,执行“三不放过”原则,发挥监理单位的监管职能和水利质监站的各项监督作用,形成社会合力,层层把关,从根本上消除各种质量安全隐患。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要强化人员的选择和培训,严格操作流程和规范化管理,争取设备运行处于最佳状态,减少质量和安全事故发生率。

4.3 乡村供水站的改造方案与优化

滑县县域乡村供水共建有87 座集中式供水站,总设计供水规模约为5万m3/d,服务供水人口80余万人。其中采用清水池调节供水方式的集中供水站为30 座,气压罐供水方式的集中供水站56座,水塔供水方式的集中供水站1座。乡村供水优化后,合并退出31座集中供水站,对剩余56座集中供水站按类型进行升级改造,新建4 座增压泵站。分三种供水方式:直接接入现状管网的直供方式、接入水池或储罐的间接供水方式、调峰泵站供水方式。三种方式可以确保供水的安全性、稳定性及经济性,滑县供水站的改造方案推荐采用调峰泵站形式,同时结合配水管网水力计算结果,对距离水厂较远、规模较小的供水站就近合并,发挥供水站规模效应,减少运行管理费用。供水站原水源井变为应急备用水源,通过增设计量设施及自控系统,使水源井处于热备状态,日常维护性运行,当新建水厂至供水站供水管道事故时可应急启用向乡镇供水。另一方面,实现清水池或储水罐水位与水源井联动控制,当清水池或储水罐水位低于设定低水位且持续降低时强制启动水源井应急补水,保障乡镇用水需求。

4.4 创新运营机制,民生、稳定为本

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是重大民生工程,惠及近百万人口,建设资金投入巨大,主要来源为财政投入、债券资金、社会资本及供水区居民自筹。党委、政府应加强领导,统筹建设管理问题,对运营模式加以创新,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运用先进管理理念,化解供水项目亏损、财政补贴的困境供水价格的管理应充分考虑各方因素,体现节约用水、价格调节、偿还本息和群众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争取实现民生项目的安全可靠性和惠民供水经济效益的有效融合,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用水需求和生活水平。

4.5 优化水资源利用,加强节约用水管理

滑县城乡一体化供水选择的是南水北调地表水,水源水质好,供水保证率高,可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可减少地下水开采,保护生态水环境,实行供水同标准、同保证、同服务,共享优质水源,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高效利用水资源必须加强节约用水工作,综合运用行政、宣传、技术等措施普及水情教育,杜绝水资源浪费。以节水型学校、节水型机关、节水型企业等载体加强用水管理,开展全民节约用水行动,推动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

5 结语

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建设过程中,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施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新工程管理模式,解决农村80余万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供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融合,为滑县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滑县水厂供水
滑县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续写千年大运河的滑县新篇章
超滤膜在再生水厂应用工程实践
水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解析
水厂环状管网平差计算与分析
滑县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滑县表彰“最美邮递员”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