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与路径*
——基于广东省5 所民办高校教师调查视角
2024-04-09罗荣富
罗荣富
(广州软件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一、问题的提出
一方面,对于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东方大国来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伟业的人才,既是对历史的交代,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如何在愈演愈烈的人才竞争中、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到来时抢占先机,培养德才相配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是在新科技革命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的渗透性工程,是实现人才规格、人才质量、人才服务培育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民族未来,牢固树立“立德树人、德学相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积极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激励、凝聚、调整和育人等功能,以教师为主力军,拓展思政教育的渠道,挖掘专业课的思政元素,整合其他教育资源,真正实现全员、全方位、全程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必要。
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发展起步时间相对较晚,尚未完全形成一套与自身发展特色、学生成长特点相符的行之有效、能彰显民办特色的教育体系;学校为了突出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点,往往会把发展的重点集中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以优美环境为吸引力的硬件设施、以实用主义为主的学生技能培养、以提升学校声誉为引领的就业率和学校规模扩张上,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薄弱;又加之民办高校学生群体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民办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存在浮于形式、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因此,从担当民族复兴伟业、服务治国理政的人才需求出发,挖掘中华优秀传统育人理念,结合时代特点,构建新时期民办高校课程思政育人的新模式,进一步探索符合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际的特色模式、机制,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研究的设计
(一)问卷的编制
本研究根据课题组成员教学实践及前期的研究成果——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课程思政实效性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如图1 所示),并结合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如图2 所示),初步设计问卷,再根据专家的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最终问卷,本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由11 个客观题组成的民办高校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现状调查题项,第三部分是2 道半结构化访谈题。
图1 高校课程思政实效性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图2 认知领域教育目标
(二)调查对象
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选取广东省5 所已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民办高校的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粤东1 所(20 人)、粤北1 所(15 人)、粤西1 所(25 人),省会广州2 所(40 人)。
(三)数据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由课题组成员实地走访调查对象,在遵守有关伦理规范的前提下,进行面对面的问卷填写与访谈,确保问卷结果的真实有效,共发放问卷100 份,回收97 份,剔除3 份模糊的问卷,有效问卷为94 份,抽样教师人口统计学特征如下表1。
表1 教师人口统计学特征
根据数据的初步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提取方法,发现全部题项的因子载荷系数介于0.425-0.854之间,因子与题项对应关系良好,公因子方差介于0.467-0.841 之间,累计方差解释率50.878%、63.172%,符合方差解释率大于50%的要求,说明题项信息有效提取,在问卷信度方面,Cronbach's alpha 值为0.851,均高于0.8,符合测试要求。在效度方面,KMO 值为0.720,巴特球形值为1780.094,df 85,p 值0.000 <0.05,说明因子与题项的对应关系达到测试的要求,信度与效度均良好。(详见表2、表3)
表2 信度分析
表3 效度分析
(四)调查结果
结合具体调查结果,可以得出民办高校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二维框架,因子1 主要围绕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教师对课程思政的了解程度,对课程思政有过专门研究的仅占12.82%,比较了解的占16.67%,有一定了解但不多的占56.41%,说明教师对“课程思政”是什么的问题不是很清楚;第二是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关系的认知上,超过50%的教师认为二者同等重要,这说明大部分教师认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也有部分教师认为思政是起辅助功能的教育;第三是推进课程思政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调查发现,在专业课教学的同时进行思政元素的融入方面,时间不够用的占28.21%,不太能把握思政元素准确性和科学性的占26.92%,也有20.51%的教师认为思政说教不能解决问题,同时认为有难度的但可以尝试的教师占61.54%,在教学中有意愿实践“课程思政”相关的理论和方法的占比高达88.11%,这说明教师有意愿开展课程思政,但又担心时间和内容的把握不好;因子2 主要围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方式、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方式上,采用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教师占61.51%,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方法的教师占48.72%,讲授法的教师占44.87%,说明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方式并不固定,都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第二是在专业理论课程思政内容的比例方面,有42.31%的教师认为思政内容占专业内容的10%-30%较为合理;第三是在课程思政成效评价方面,有30.77%的教师认为需要通过课堂观察记录,有37.18%的教师认为需要通过实施课程思政前后学生的变化来评价,有24.36%的教师认为需要通过相关量表进行测量,这也呈现了在课程思政成效评价上的多元化倾向;第四在学校的政策支持方面,有30.77%的学校已出台相关的制度、方案等,有35.89%的学校正在制定,但也有14.1%的学校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说明民办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还有一小部分学校不够重视。
四、成因分析与创新路径
(一)成因分析
由于“课程思政”规范化实践探索刚起步,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办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念理解模糊
把“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等同起来,认为都是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课程,把“课程思政”“课程育人”对立起来,认为课程是讲授知识以及培养技能的,把“课程思政”“教书育人”割裂开来 ,认为教书才是专任教师的责任,育人是其他教辅人员的责任。课程思政不是独立的课程类别,高校的专业课、通识课、实践课都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元素,每门专业课程都有其不可代替的知识技能和育人功能,各教师首先要领悟课程的性质、目标等;思政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与实践性,要从国家复兴高度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专业课教师也不能将专业课讲成思政课,过于追求片面化的操作技巧(挖元素、弄案例、写本子、做展示等),不从育人理念、教育规律、协同效应的层面去思考课程思政问题,课程思政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就不能达到课程思政的本质要求与设立初心。
2.民办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不够深入
在具体的“课程思政”实施中,专业课教师没有从学科、专业的高度去思考学科领域专业思政的大目标,也没有进行系统性“思政”融入研究,思政课与专业课、通识课教师缺少合作,思政课与专业课、通识课内容融合不够,课程思政的知识、技能、价值三位一体育人体系没有形成;在实证研究、效果评价、归纳总结、成果推广等方面涉及还不多,尚未形成系统的实践成果。
3.民办高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综合能力不足
“课程思政”是教书育人的理念、手段、方法,由于课程思政起步时间短,加之民办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缺乏,难以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又由于很多高校专业课教师都习惯从专业角度授课,如何在专业课程授课中运用隐性教育方式,把专业知识与能力本位、专业知识与价值认同有机融合,让学生在专业的课程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深化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增强对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自觉,做到专业知识到位、技能养成本位、课程思政元素不缺位的有机统一,是当前教师在“课程思政”新理论下要不断思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4.民办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实效性的机制困境
很多民办高校办学时间不长,大多将主要精力放在招生、校园环境改善、实验实训场馆建设方面,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还有待很大提升空间,课程思政的督导评价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二)创新路径
高校教师要自觉落实立德树人的重任,为社会育人、为党治国理政育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育人,在工作中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提升“课程思政”实效性,提升育人质量。
1.转变育人理念,把握“课程思政”本质内涵
伴随课程思政指导纲要的出台,“课程思政”已进入建章立制阶段,为“课程思政”的提质发展、实现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遵循,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高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课程思政育人新理念,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的使命感和紧迫性,形成课程思政育人行动自觉。就其本质而言,“课程思政”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根本遵循,立足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伟业,在专业课教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构建育人新理念、新格局,落实立德树人重大战略的育人根本举措”,应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其内涵,一是“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和旨归是育人,育什么人、怎么育人、为谁育人;二是“课程思政”的核心是实现知识、技能、价值三位一体的能力全面提升;三是“课程思政”的思政内容是以“五爱”为主线,围绕家国情怀、历史传承、民族伟业、价值创新等方面进行思政引导,弘扬时代主旋律,引领时代新风尚,构建时代新话语,唱响复兴新乐章;四是“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主力军”是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主战场”是高校所开设的各类理论和实践课程,“主渠道”是各课堂教学,构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五是“课程思政”实效的评价标准是德与才、才与能、能与人相匹配的实现。“课程思政”作为一项落实立德树人战略的根本举措,各教师要从战略高度去思考国家提出“课程思政”的战略意义和时代价值。
2.提升教师育人综合素质,强化“课程思政”能力
“课程思政”的提出,意味着在新时代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将发生深刻的重构,实现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的回归,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领悟专业知识背后的情感和价值、与育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1)课程教师要明确课程定位,调整教学设计,提高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导方面的能力。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定位,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相对应的,课程思政不是让老师把课程思政化,或讲成思政课,专业课、基础课的课程定位不能变,专业知识点要系统讲授并有系统化的实验实训,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在理想信念、道德修养、国家情怀、民族意识发展等方面下功夫。
(2)课程教师要具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思政实效性的能力。构建什么样的课堂,它将影响学生的知识品性与人格。当今学生心理的成熟度已经超出了课堂教学的预期,传统课堂中沉闷、无效信息的枯燥传递,迫使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玩手机、睡觉、外出、坐后排、玩游戏、逃课等现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5G 时代给教学改革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互联网、手机、电脑、多媒体是现代学校的最佳教学工具,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融入现代科学技术,植入人文情怀、民族情感、价值引领,唱响国家复兴,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创造性成长,使学生知识、智慧、能力与情感、精神、价值得到极大的发挥。
(3)课程教师要加强自身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提升辨别、批判、抵制错误思潮和不良言论的能力。当前我国发展还面临国际环境和国内问题的挑战,一方面百年变局下,世界中心逐渐东移,东西方力量处于调整期,新技术革命呼之欲出,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整体格局复杂多变,各类安全威胁交织,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另一方面国内改革步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们的利益诉求、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所有教师要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弘扬时代主旋律,更需要加强专业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习,保持清醒的战略定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去伪存真,站在人民的立场回答时代之问,解答学生之困。
3.建立教师合作教研机制,形成“课程思政”合力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育人工程,课程是基础、思政是元素、育人是目的,但是,靠单个教师的力量是难以完成这伟大育人工程的,需要教师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立足教书育人共同目标,相互学习与交流,相互配合与协调,建立教师合作教研机制,形成合力育人的新意识、新格局。首先,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开始,各类教师召开研讨会,把立德树人任务分解到各门具体的课程中,并设置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实施计划、课程考核方案等,由各课程教师具体实施,做到总目标统一、分目标具体,总分有度;其次,在课程教学中,各类教师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针对专业课中的思政问题、思政课中的专业问题,针对不同课程的学科体系、专业背景、知识结构等进行交流分享,互通有无;最后,各类教师加强科研合作,通过课题合作、论文合作、实践合作等合作形式,加深对课程与思政关系的理解、思政与课程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