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荷优质栽培关键技术实施及全方位发展探讨
2024-04-09蓝妍
蓝妍
作为一种山茶科木荷属大乔木,木荷在绿化、建材、药用、防火等相关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栽培人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木荷栽培的要求及其技术流程,有效提升木荷林带的产材率,减少病虫害现象对木荷栽培造成的影响,提升木荷林带对于病虫害的抵御能力,推动木荷栽植技术的全方位发展,为我国林业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一、木荷的形态特征与主要分布
1、木荷的形态特征
木荷,又称荷木、木艾树、柯树,属于山茶科大乔木,株高可达25m以上,枝条表面较为光滑,幼枝表面通常无细绒毛。叶片表面呈革质,大多为椭圆形或梭形,长度一般在7-12cm,宽度一般在4-6.5cm,前端呈圆润或尖銳状,宽度向后逐渐延展,到叶片尾部开始回收。叶片具有较为清晰明显的脉络,边缘具有缘齿,叶柄长度能够达到2cm左右。
木荷花多生于枝条顶部,排列较为密集,可形成花序。直径大多在2.5-3cm之间,花柄长约1-2.5cm,色泽多呈白色或黄白色,花瓣较为纤细,表面较为光滑。
蒴果直径在1.5-2cm之间,呈黄褐色,花期按照栽培地域的差别在4-8月之间,蒴果成熟期在9-10月。
2、木荷的主要分布
木荷属于我国原生植物,由于其喜光、喜热、喜湿的生长特性,因此主要分布于我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贵州等南方省份。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印度、马来西亚等南亚、东南亚国家也有一定分布。
二、木荷栽培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1、生态效益
从木荷的生长特性来看,由于其叶片较为密集,根系较为发达,因此具备较强的水土保持功能,能够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对土层内部生态层次造成的影响,与此同时,密集的叶片还能对紫外线直射形成有效阻碍,使林带内部能够形成温湿适宜的生态小环境,更加有效地发挥出乔木林带在生态保护层面以及水源涵养层面的作用和价值。
2、社会效益
除了生态效益之外,木荷的栽培与种植还具备较强的社会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木荷树种的栽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作为一种形态通直,材质坚韧,结构细密的木材,在工业生产、加工以及土木工程等领域均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与前景,是优良的农具、家具生产材料。其次,木荷具有较强的药用价值。其叶片具备解毒疗疮的功效,其根皮能够治疗皮肤肿痛,在木荷的叶片当中还能提取出单宁,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以及抗氧化等医学研究领域当中具有相应的价值和作用。最后,木荷还是重要的防火植物。在森林火灾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其燃烧规模以及发展速度的因素主要包括植物内部含水量以及植物油脂含量等,而相较于其他常见的用材植物而言,木荷在叶片当中所蕴藏的含水量能够达到50%,油脂含量较低,对火灾发展蔓延的控制能力与规避能力更强,因此能够有效抑制森林火情的发展。另外,木荷还能够按照季节变化对其体内水量情况进行调节,当春秋两季气候环境较为干燥时,木荷将强化对水的吸收与储存能力,使其体内含水量达到一年当中的高水平,从而进一步降低森林火灾的产生与发展风险。
三、木荷栽培的技术流程
为了使木荷的出材量得到进一步强化,使其栽培种植过程当中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展现,相关种植人员应当从实际出发,针对其技术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具体流程包括以下内容:
1、品种选择
在林业建设与发展过程当中,科学明确的品种选择能够有效提升造林的成活率与生长速度,保障林带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提升林区内部自然生态多样性,因此栽培与种植技术人员应基于种植地点气候环境特征以及自然发展状态对木荷的品种进行选择。目前,常见的木荷品种主要有滇木荷、多苞木荷、钝齿木荷、多脉木荷、大花木荷等几种不同类别,其在叶片、花萼生长状态以及生长表现等方面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另外,从环境适应性来看,不同的木荷品种也具有相应的区别。相关栽培技术人员应当针对不同木荷种源的生长特性进行审定,尽可能选取优异良种进行造林,提升木荷树种对于栽植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经济价值都能够得到不断进步。
2、栽培模式规划
作为一种防火植物,木荷内部含水量较大,能够在局部地段形成防火隔离带,实现对目标植物的有效保护,因此在针对木荷进行营林栽培与种植的过程当中,可分别选用独立种植以及套种等不同栽培模式。一般来说,适宜与木荷植株进行套种的树种主要包括杉木、马尾松、枫香、赤皮青冈等等,由于上述树种在生长特性、生长形态以及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与木荷进行过套种的过程中,其栽培与种植比例也应当进行针对性调整。例如,在选用杉木、马尾松与木荷进行套种的过程当中,应将其栽植比例控制在3∶1左右,一方面能够达成阻燃防火的丛林环境生态保护目标,另一方面还能避免在生长过程当中形成相互竞争,使林间不同树种都能够获取到足额的水热生长条件,保障木材的成材率以及造林营林的经济效益。而在选用枫香与木荷进行套种时,应将比例控制在1∶2,在选用赤皮青冈与木荷进行套种时,应将比例控制在1∶1。通过对木荷的种植与栽培模式进行合理规划,能够进一步规避造林过程当中可能面临的相关风险,确保木荷植株的正常生长。
3、采种与催芽
通常来说,为了达到更加积极的营林目标,全面优化木荷植株的生长水平,需要采用幼苗移栽的方式对其进行栽植,因此相关栽培人员在正式进行栽植之前,需要做好采种与催芽相关工作,为幼苗的移栽奠定相应基础,保障木荷植株幼苗的健康程度,避免在移栽过程中对幼苗的存活率形成影响。
首先,应针对性做好采种工作。采种是林木种植与栽培工作当中的一项关键性环节,基于上文能够得知,木荷的种子主要分布于其蒴果内部,因此当蒴果成熟时方能进行种子的采集。蒴果成熟期一般在每年的11月份,因此种植人员与栽培人员在进行采种工作时,应当针对木荷植株蒴果的色泽变化情况及其成熟度情况进行全面跟踪与辨识,当时间进入10月末,木荷蒴果表面色泽逐渐由青绿色转变为黄褐色时,即可准备开始进行采种工作,由于木荷植株的蒴果体积较为有限,内部分布的种子质量较小,为避免种子在采种过程当中发生散落现象,减少风力、雨水等相关外部环境对于种子造成的影响,种植人员应选择合适的采种时机,人工进行采种作业,同时做好对蒴果及其内部种子的针对性保护。待人工采种完成后,为降低种子的霉变风险,减少种皮内部的含水量,还应当将采种作业所获取到的种子置于干燥通风的位置进行晾晒,使种子内部的水汽得以充分蒸发,在晾晒过程当中,种植与栽培人员还应当定期进行敲打与翻动,使种子能够与空气充分接触,提升其晾晒效果与干燥速度。待种子出现散落状态时,可认定其内部含水量达到采种要求,种植人员还应当及时针对晾晒过程当中的种子进行收集,减少过度干燥对种子活力造成的影响。
待采种作业与晾晒作业完成后,应进行催芽。受到木荷植株种子特性及其生长环境要求等因素的影响,应将催芽周期控制在2个月以内,从而使木荷种子的出芽率能够达到预期要求,提升植株的存活数量。在基于种子进行催芽之前,为了唤醒种子活力,消除附着于种子表面的病菌、虫卵,保障种子籽粒饱满,需要采用55℃温水对采收晾晒过后的种子进行浸泡,使种子能够获取到充分的出芽水分,减少其对于土壤当中水分的需求,使木荷植株的出芽率达标。在浸泡过程当中,种植与栽培技术人员应严格控制水温变化速率以及变化时间,当浸泡水温温差达到20℃时,应当将水中种子取出,同时将其浸于常温清水内部,并针对种子进行翻动与搅拌,使催芽过程当中种子的水分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为后续的育苗、栽培与种植工作提供进一步支持和助力,提升木荷植株的播种质量。
4、选地整地与育苗
作为一类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较强的用材林木,栽培人员需要为木荷的育苗与栽植工作选取合适的位置。一般来说,木荷植株的生长特性包括喜光喜热喜湿等,且具备一定的抗旱与抗寒能力,因此在栽培工作的选址过程中,应当针对植株栽培位置的地形地势条件、土层储水条件、土层养分条件以及土层透气性等关键性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使木荷的栽培与种植工作开展更加顺利,提升种子出芽率及其生长成活率。通过对不同类型土层当中木荷植株的生长状态进行统计分析过后能够得出结论,木荷适宜种植于地势地形较为平缓,排水条件较好,土层较厚,内部孔隙度较高的沙质土壤当中,这样才能满足木荷植株生长过程中对于养分与水分的需求,提升其单位面积内的产苗量。
在针对幼苗进行移栽之前,为了给木荷苗木提供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进一步改善立地条件,使栽植地点土层结构当中的透气透水性得到进一步改善,增强土壤当中的养分含量,栽培技术人员需要针对性开展整地工作,使木荷种子与植株能够在苗圃当中获取到更加充沛的水热条件,保障其健康成长。在针对木荷植株栽培地点进行整地作业的过程中,常用块状翻耕的方式对土层条件以及植株的生长条件进行优化与改善。栽培与种植技术人员应当按照一定株距规格要求对整地密度进行控制,并针对林地内部土层进行细致翻耕,使土层内部板结等现象得到进一步改善,强化沙质土土层内部的透气率与透水率,为木荷的出苗提供环境支持。
为了使种子出苗的环境条件以及水热条件得到保障,激发种子在土壤当中的活力,应当将育苗时机控制在12月至次年3月,选用沟播方式进行播种,沟深应控制在100-150mm,播种沟间距应控制在250mm。在播种之前,还应当采用40∶1的比例在播种地块当中施加有机肥以及过磷酸钙,并确保育苗过程中获取到充足的水分。待20天后,木荷幼苗将破土而出。
5、幼苗栽植
育苗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移栽,移栽过程中应尽可能增加起苗深度,避免起苗过程对其根系造成影响和伤害。起苗过后,栽培技术人员需要基于木荷幼苗的根系发育状态及其植株高度情况等要素对苗木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应选择根系发育较发达,植株较为成熟,未受到病虫害现象影响的苗木进行移栽。为了确保移栽过程的顺利高效,提升木荷苗木在移栽过后的存活率,种植技术人员应选择阴雨天气或环境较为湿润的气候进行移栽,使土层当中的水分与养分条件能够为植株根系的发育提供支持,增强苗木移栽过后的活力与生命力。在针对木荷幼苗进行移栽的过程中,应遵循分层压实的原则,同时在根系表面覆盖一层较为松散的地表土,使其能够起到存蓄水分与养分的作用。在栽植过程中,应注意对机械工具的使用情况,尽可能避免对苗木的表皮或根系造成伤害,使木荷幼苗的生长更加顺利健康。
6、林间管理
在木荷植株的栽培与种植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完善科学的林间管理方案是控制植株成材率,拓展林地规模,提升植株健康程度的关键所在。因此栽植技术人员应当综合考量林地内部气候环境状态以及木荷植株的生长发育情况等关键性要素,并给出一套较为合理的林间管理方案,使其能够充分契合木荷植株的生长需求。
首先,应针对林区现场定期进行中耕除草与修枝作业。在木荷植株的生长过程当中,林地内部土层当中的养分往往是有限的,一旦在植株生长过程当中出现徒长枝或在其生长环境周边出现杂草,则会与木荷植株的生长形成一定的竞争,严重的还会阻碍木荷植株的正常生长。因此,栽培技术人员应当积极采取措施针对林地内部木荷植株生长过程当中所面对的徒长枝、杂草等问题进行及时处理,避免其对于土壤养分的竞争。在修枝除草过程中,应当明确技术标准与要求,针对林地当中常见的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以及生长于植株基部与茎下部的徒长枝进行及时清除,使木荷林区内部的环境得到充分改善,使植株生长过程当中的养分供应更加充分。
其次,应做好肥料的施用工作。作为植株养分供应的另一项关键性来源,在针对肥料的施用频次、使用量等进行严格控制。通常来说应当在年中抚育时向植株根部施加复合肥,每株肥料施加量应按照其生长阶段以及生长状态控制在150g左右,为了提升木荷植株对于肥料当中养分的吸收率,可采用环沟施肥策略,在植株根系部位挖出150mm深的沟槽,将复合肥均匀播撒进沟槽当中,并进行回填,使肥料能够与木荷植株的根系建立起充分的联系,提升肥料施用效果。
最后,还应当做好木荷植株的灌溉作业。一般来说,木荷植株的需水量按照其生长阶段的差异存在一定不同,其中在幼苗期的需水量较大,栽植人员可适当增加灌溉频次,同时关注本地降水状况,同时结合降水情况对灌溉水量进行及时调节,避免水量过大对苗木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
7、病虫害防治
作为影响木荷植株正常生长的一项关键性因素,栽培人员还应当从实际出发,明确木荷植株面对的常见病虫害类型,同时采取针对性手段进行处理,尽可能控制病虫害对植株造成的影响。在长期的栽培种植实践过程中能够发现,木荷林区当中常见的病虫害类别主要包括褐斑病、茶长卷蛾、木荷空舟蛾等等。其中,针对褐斑病,应采用50%多菌灵稀释液与70%甲基托布津稀释液进行喷洒,使病原菌得到有效杀灭,使病害得到针对性控制。对于茶长卷蛾,可采用40%氧化乐果稀释液、2.5%溴氰菊酯稀释液喷雾进行喷洒,减少林间害虫数量。对于木荷空舟蛾,可选用4.5%氯氰菊酯稀释液或1%阿维烟剂稀释液对其进行控制,或采用色板、杀虫灯等进行诱杀,避免其对木荷植株形成更进一步的威胁。
综上所述,木荷以其生长形态与内部结构方面的特征,在工业、建材、药用以及森林防火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栽培技術人员应当针对木荷的栽植流程以及技术要求进行全面梳理与分析,明确木荷栽植过程当中的相关要点与注意事项,进而进一步提升木荷植株的成活率及其成材率,有效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控制其影响范围,推动木荷栽培工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作者单位: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雅溪林业工作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