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工作报告》(节选)

2024-04-09胡玉亭

新长征 2024年2期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建设发展

胡玉亭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关键之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紧扣“两确保一率先”目标,深入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大力培育“四大集群”、发展“六新产业”、建设“四新设施”,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体系和高品质生活体系,努力走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路,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

一、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吉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464”发展新格局,抓好方案制定、政策创设、要素保障、照图施工。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突出创新和产业融合联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优化科技力量布局,构建举全省之力有组织攻关核心技术的新机制。强化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推进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获批,推动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挂牌。启动建设长白山实验室、三江实验室、吉光实验室。筹建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究院。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一汽、长客、吉化、吉林化纤等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新增500家以上。强化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双千工程”。强化人才支撑,优化人才政策及配套实施细则,打造更多创新创业平台。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落实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深入实施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发展“汽车+”产业,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全省汽车集群工业产值力争达到4800亿元,增长6%。扩大轨道交通整车优势。拓展延伸新能源装备产业链。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碳纤维下游制品产业园,推动卖原丝向卖制品转变,全产业链产值保持高速增长。加快发展光电产业,支持“长春光谷”建设。支持长光卫星等企业开展低成本批量化卫星研发制造,支持“吉林一号”卫星加快发展。超前布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元宇宙、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推动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增量绿电80%以上就地转化为实物产品。发展增量配电网,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绿能产业园区。鼓励头部企业或联合体作为绿能产业园区建设运营主体,以绿色零碳、电价优势吸引企业投资入园。开展“氢动吉林”“醇行天下”行动,落地一批十亿级、百亿级项目,推动“吉氢入海”。推动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深入实施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旅游总收入突破6000亿元。着力做好冰雪文章,启动冰雪产品提质扩容工程。着力优化高品质旅游供给,启动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建设,加快完善松花江水路和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等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着力创新营销模式,高效开展“引客入吉”推介活动。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城市文明素养,发展智慧旅游,加强旅游服务和市场监管。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深入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全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提升至50%。实施“万企上云”工程。

二、坚持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增长动力韧性。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和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并举,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为王,优化投资结构,提升项目质效。突出抓项目扩投资。实施重大项目2500个以上。落地一批强链延链补链项目,盘活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培育一批优质企业,转化一批优秀科研成果。突出抓转化促落地。把握中央政策投向、新时代东北振兴支持方向,争取更多项目,提高项目成熟度。发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牵引作用,建立可转化率高、可梯次推进的项目储备库。提高履约落地率、资金到位率、投资转化率。突出抓服务强保障。实行重点项目分级包保,统筹做好政策、资金、用地、用能等保障,保证投资强度。打好专项债券、银行贷款、财政资金、社会资本组合拳。着力激发消费潜能。加强政策、机制、模式创新,推动消费持续扩大、提质升级。提振大宗消费。支持汽车、家电、家居以旧换新,稳定扩大电子产品消费。挖掘新型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潜能,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活跃消费市场。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拓展消费场景。支持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推动智慧商圈、智慧商店建设。实施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优化消费环境。开展放心消费在吉林创建活动。落实带薪休假、职工雪假、青少年雪假,更好带动居民消费。

三、坚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坚决扛起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首要担当。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年度任务落地,支撑粮食产量达到880亿斤以上。建设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力争到2027年率先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打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推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和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加快种业振兴,大力研制推广高端智能农机。拓展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启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壮大三年攻坚行动,土地流转、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到6850万亩、占播种面积超过70%。扎实做好农牧特产增值大文章。推进“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提质增效,实施肉牛屠宰加工量倍增计划。抓好生猪产能调控、屠宰加工、产销对接。加快人参、梅花鹿、食药用菌等优势特产品精深加工、高值利用。积极创建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发展大水面、稻渔综合种养和盐碱地生态养殖。加快发展预制菜产业。提升现代化设施农业水平,新建棚室3万亩。统筹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推进东北地区市场一体化建设。加强长春市与各市(州)常态化对接合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5个、高标准美丽乡村示范村200个。实施兴邊富民行动。

四、坚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释放振兴发展活力潜能。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改革开放赋能高质量发展。大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营商环境优化重点行动,建立企业诉求直达机制。线上线下融合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出台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具体举措。更大力度推行“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模式。深化包容审慎监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对接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振兴专项行动。创新国企监管考核模式,推行重点监管国企主要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做大做优做强民营经济。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实施意见。加大对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推动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依法查处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强化财政金融改革服务。深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习惯过紧日子,推行“零基预算”,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落实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政银企对接,提升首贷拓展行动质效。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实施新一轮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规划。争取延吉—长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尽快获批。积极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大力提升境内外人员入吉便捷化水平。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强与东北各省(区)和地市合作交流,落实好吉浙、津长合作协议,组织开展国内重点区域经贸交流,加大对欧美、日韩俄、东南亚、港澳等国家和地区招商引资力度,高质量办好重大招商活动。

五、坚持绿色低碳发展,高水平建设美丽吉林。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建设生态强省,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戰。探索秸秆全域禁烧新模式,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力争达到92%左右。优良水体比例稳定在8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山水”工程、“历史矿山”示范工程。推进向海、莫莫格等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加快鸭绿江重要源流区保护修复项目建设。实施查干湖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强碳市场建设,开展林草碳汇试点,打造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示范省。加快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全面推广绿色制造。加快海绵城市、森林城市建设。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群众小事”当作“心头大事”,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0万人,零就业家庭确保动态清零。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支持300所中小学校建设“活力操场”。改造瓶装液化石油气居民用户管阀50万户。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全面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在全省范围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加快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提高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稳步提高最低工资、城乡低保标准。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抓好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促进优质教师轮岗交流。推动职业教育达标提质培优。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发展银发经济,新建改建合作助老餐厅和助餐点1300个。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完善热力企业考核退出机制。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现代化水平。严控新增“无籍房”,确保动态清零。开展“薪安吉林”专项行动。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

七、坚持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积极防范妥善应对重点领域风险。强化忧患意识、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责任感,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底线。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严格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优化债务结构,压降债务成本,杜绝新增隐性债务。严格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审核论证,严控政府性低效投资项目。分类加快融资平台改革转型。落实财政资产处置变现化债措施,确保资产变现盘活。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妥善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深化地方金融监管能力提升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发展。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用好专项贷款、专项借款政策,推动企业去库存、降负债,改善流动性。防范整治安全生产风险。启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细落实“三管三必须”安全生产责任,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统筹抓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防震减灾救灾等工作,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责任编辑/柳   絮

猜你喜欢

政府工作报告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圈定今年重点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