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教育,让幼儿智慧成长

2024-04-09秦义

教育家 2024年3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幼儿

秦义

编者按

幼儿科学教育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儿童对科学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将影响其一生。在一线实践中,该如何做好科学教育,为儿童可持续发展奠基?这些学校与幼儿园做出了自己的尝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科学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这体现出现代科学教育强调科学教育人文化和科学精神的价值取向。科学首先应被看作一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文化,而不只是一门功利性的实用技术。结合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设计专门的活动,组织和引导幼儿进行探究;二是支持幼儿在活动区中的探究;三是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进行多样化的生活活动。走近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中心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实践,让智慧伴幼儿成长。

审视幼儿科学教育实施现状

曾经,幼儿园科学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组织的专门性活动来进行。《指南》颁布以来,幼儿园教师不断加强对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的理解,创设丰富的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愈加重视幼儿在区域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学习。

一是重视幼儿在各区域中自由探究的科学价值。我们在科学区给幼儿提供一些能支持他们自主探究和自由发现的材料,支持幼儿探究材料的物理特性、相互关系和有趣的科学现象,给幼儿提供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用工具进行探究活动;设置种植和饲养区,给幼儿提供观察、研究和照料动植物的场所,鼓励幼儿进行观察、分类和测量活动;在沙水区支持幼儿探究和发现沙子与水的物理特性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在美工区让幼儿感受颜色组合发生的奇妙变化;在建构区支持幼儿体验和发现力与平衡、斜面与运动的关系等。

二是重视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对科学的感知和体验。幼儿的如厕与盥洗、进餐与饮水等过程也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学习契机。户外活动时,幼儿可感受力的相互关系,观察与探究生物和自然现象;班级每天进行的天气观察与报告,可让幼儿通过关注天气情况,了解该天气下应穿什么衣服、做哪些户外活动等,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如今,幼儿园正在逐步改变过去那种主要依靠教师组织活动来进行科学教育的现象,越来越重视幼儿自发的探究和生活中对科学的感受和体验,这是很好的趋势。然而,由于部分幼儿教师缺乏相关科学基础知识,对于组织的科学活动缺乏系统的思考,没有意识到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对幼儿整体科学概念的把握和基本科学方法掌握的重要性。科学是幼儿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围绕一些关键性概念和常用的探究方法设计好活动,对于幼儿高质量思维的培养和元认知能力的提升大有益处。

以目标为导向,科学培养幼儿素养

对《指南》目标的分析。《指南》提出科学子领域的三个目标:“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目标一是首要的、前提性目标,这体现了对幼儿好奇心和探究兴趣的高度重视,可以用“好奇、好问、好探究”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好奇心和兴趣是科学探究中的首要目标,科学学习不能以牺牲兴趣为代价,幼儿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可以从这些事物入手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目标二是重要的、关键性目标。从探究过程来看,它包含提出问题、观察探索、思考猜测、调查验证、收集信息、得出结论、合作交流等基本环节。从探究方法来看,观察比较、实验验证、调查测量是基本方法。幼儿正是运用不同的探究方法,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探究能力。

目标三是载体性、产物性目标。这些事物和现象涉及动植物、物质与材料、天气与季节、科技等,都是在幼儿感知、体验、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获得的,是幼儿探究过程的必然结果。

基于对《指南》目标的分析所考虑到的幼儿应具备的科学素养。一是要感受和体验核心科学概念。核心科学概念指学科中的关键概念,具有重要的课程、教学和评价的功能,在学科中占据重要位置。核心概念具有重要的学科意义,能够反映学科最基本的结构;具有广泛的解释能力,是一种强大的解释模型;具有螺旋上升性,体现了学习进阶。它以培养幼儿九个基本概念为培养目标,即系统、连续性与变化、模型、多样性、原因与结果、结构与功能、测量与守恒、规律与关系、变化。二是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引导幼儿经历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培养八项过程性技能,即观察、分类、应用数字、测量、应用空间和时间关系、交流、预测、推理。

新思考指导下的科学教育实践

小班案例:鸡蛋里面有什么。教师带领幼儿围绕多样性、原因与结果概念和观察、交流、预测、简单推理等技能进行设计。

教师出示有生有熟的不同鸡蛋,请幼儿猜:“鸡蛋里面有什么?”再随机发放鸡蛋及容器给幼儿,一人一份,请幼儿摸一摸、摇一摇,再猜猜鸡蛋里面有什么。教师鼓励幼儿敲破鸡蛋,再将自己的发现告诉教师,一边记录一边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儿在接受引导的过程中说出了与此前不同的想法,教师继续引导他们比较前后两次记录结果的不同,再向幼儿提问:“鸡蛋里面到底有没有小鸡呢?”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导致他们往往回答“没有”,教师再次引导他们一起观看纪录片《小鸡出壳》。当幼儿看到小鸡出壳,意识到这与他们此前的操作有矛盾,教师布置新的探究任务,让幼儿回家与家长探讨“为什么看上去一样的鸡蛋,打开后里面却不同”,并在两天后与其他幼儿分享结果。

中班案例:好玩的吉他。教师带领幼儿围绕感受变化、感受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概念进行活动设计。

教师用吉他弹唱一首幼儿熟悉的歌曲,激发幼儿对吉他这一乐器的兴趣;教师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连续拨弄吉他的六根琴弦,让幼儿谈谈感受并说出其规律;教师在一根琴弦上拨弄连续的高音或低音,让幼儿谈谈感受并说出其规律;教师在琴弦的不同位置拨出声音,让幼儿根据音的高低做动作;教师提问“吉他为什么会发出声音”,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大家观察发音琴弦的抖动变化;用一张纸贴住音箱口,让幼儿感受音量的变化;让幼儿体验对准音箱口大声说话时的感觉,如有回音、共鸣;将吉他投放在音乐区,让幼儿自己操作摆弄。

大班案例:好玩的听诊器。教师带领幼儿围绕感受整体与部分关系概念和应用数字、推理等过程性技能进行设计。

教师引导幼儿用听诊器听彼此的心跳;在30秒内让幼儿数一数别人的心跳次数,并用数字把它記录下来;展示不同幼儿同一时间内心跳的次数,与幼儿讨论“谁的心跳快”“谁的心跳慢”“为什么”;让幼儿测量同一幼儿在安静时和剧烈运动后心跳的快慢,思考为什么;请医生来回答幼儿的相关疑问并给出保护心脏的适宜性建议;让幼儿到动物角去听听小白兔、大公鸡的心跳,并做适当记录,比较心跳的快慢,并作进一步思考。

幼儿科学领域的学习不仅丰富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还推动了幼儿抽象思维的发展。组织实施科学活动,既要注重在一日生活背景下的感知、体验和探究,又要考虑通过教师的计划与组织,提供促进幼儿高质量思维发展的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有三个问题需要教师注意:一是活动要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与幼儿的兴趣相关,或是由兴趣引发的活动,或是活动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二是不能教幼儿概念,而是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幼儿在反复体验和感知中理解概念;三是注重科学方法,过程性技能是综合起作用的,要让八项技能彼此联系,统一于探究活动中。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