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办分园,重在攻克质量关
2024-04-09范明丽
范明丽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出现“名园办分园”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優质学前教育资源供不应求、供需矛盾突出。人们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保教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能够提供优质学前教育的“名园”毕竟是有限的。与之相对的是,随着企事业单位改制,很多地方将公办或公办性质的幼儿园推向市场,减少或停止投入,甚至直接出售,导致学前教育发展出现了所谓“社会化”和市场化转向。大量优质的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流失,这远非部分民办“名园”可以弥补。2010年前后,我国出现了社会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其实质就是连续十年削弱的“供”和日益增强的“需”之间突出矛盾的集中爆发。
为从根本上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随后,各级政府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统筹协调,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名园办分园”成为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满足家长需求,让更多儿童受惠的一种方式。
那么,何为“名园”呢?回首过往,我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以公办和公办性质幼儿园为主的学前教育办学体制,这些幼儿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园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办园特色。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示范性幼儿园”“一级幼儿园”“一类幼儿园”等有关幼儿园的等级评价又进一步加大了这类幼儿园的公信力,使其在当地乃至全国发挥着保教示范和教科研引领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相当的知名度,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名园”。
自1992年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责和方式发生了转变。在学前教育领域,企业开始逐步剥离社会职能。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纷纷投资兴办幼儿园,各种社会力量所办的民办园、街道园、合资园等大量出现,发展很快。在这个过程中,某些社会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出现了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社会美誉度较高的民办幼儿园。部分民办幼儿园在等级评估认定中获得了一定公信力,这类幼儿园也逐渐成为所谓的“名园”。
体制创新:拓展名园办分园模式的可能路径
2010年以来,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日益重视,我国各类幼儿园快速发展。尤其是随着2011-2013年、2014-2016年和2017-2020年这三期学前教育专项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国学前教育资源迅速扩大、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在“名园办分园”基础上的“名园办新园”“强园带弱园”“城园连镇园”等做法,以及公办“名园”集团化发展、民办“名园”集团化经营或连锁式经营等方式,都成为加快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扩大的重要途径。
具体到“名园办分园”,目前主要存在三种模式,即统一管理式、输出管理式和冠名式。统一管理式是指“分园”与“总园”具有相同的办园性质,由同一套领导班子管理,人、财、物统一计划、统一安排、统一考核。这样的“分园”实质上就是原有“名园”的规模扩大化发展,由于涉及经费来源和教职员工的编制问题,在实践中数量是极少的。输出管理式的“分园”与“总园”办园性质不同,大多属于民办或集体办性质,人、财、物相对独立,通常在经济上要自负盈亏。“总园”委派合适的人选担任分园园长,辅导“分园”组建和培训师资队伍,进行常规管理,输出办园理念、课程模式和保育教育经验等。冠名式以名园分园的形式命名,“总园”和“分园”之间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通常需要缴纳一定的冠名费用。在冠名式分园中,有的能够接受“总园”定期委派人员进行园务管理、师资培训等相关工作的指导,有的则只求“名园”品牌,急于追求经济回报,不按科学规律办园。
由于底子薄、欠账多,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部署要求,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我国从2021年起开始实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十四五”期间,学前教育的发展重心从“有园入”过渡为“入好园”,进一步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全面提升保教质量成为健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
目前,虽然我国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少,但优质资源依然十分匮乏。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为更多家庭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是很重要的现实问题。“名园办分园”是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在以往的实践中,只有少数“分园”延续了公办性质,所以“名园办分园”通常也被称为“名园办民园”,主要通过“国有民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形式来吸纳社会资源。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调整和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提升,“名园办分园”中的统一管理式有望稳步增加,过于追求经济回报的冠名式将大幅缩减,体量最大、综合性价比最高的输出管理式或将成为主体。在输出管理式的“名园办分园”中,“名园+名企”的办园模式可以作为一种创新模式,一方面充分发挥“名园”社会信誉好、保教质量高的作用,另一方面充分立足“名企”经济实力强、社会责任大的担当,二者优势互补,能有效解决当前“入园不难、入好园难”的问题,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保教质量:名园办分园长续发展的核心关键
经过多年实践,可以看到有关名园办分园的探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实质性的,也有冠虚名的;有欣欣向荣的,也有缺少生气的。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真正为人们所接受、所认可的“分园”,都是承继或发展了“名园”的精髓,保教质量有所保障的。可见,名园办分园重在“名副其实”,切实提高保教质量,真正让“分园”达到“名园”水准才是“名园办分园”得以长续发展的核心关键。
那么,名园办分园,如何攻克质量关呢?
第一,规划举办步骤,按部就班推进。“名园”通常积淀了比较深厚的底蕴,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内涵建设。为了弱化“牛奶兑水”的稀释效应,名园办分园应该根据自身的管理能力、师资队伍,特别是现有骨干教师的情况规划举办分园的步骤,按部就班推进、长期稳定发展,而非追求规模或分园数量。
第二,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外部监管。名园办分园以输出管理式为主,尤其是作为体制创新的“名园+名企”模式,其分园可能不同于名园本身的性质,因此在举办资格、登记注册、教师资质、督导评估等方面可能缺乏有效规范,容易造成产权不明、体制混乱等问题,这就需要理顺总园和分园的管理体制,并加强外部监管。
第三,深挖名园精髓,避免机械复制。名园办分园的根本目的是授人以渔,因此需要处理好名园共性与分园个性的关系。分园挂牌名园,不能仅在设施配备、课程设置等方面效仿名园,还要深挖其精髓,贯彻办园理念,内化管理制度。名园应该基于自身发展的经验,帮助分园明确优势,找准适合分园特点的发展路径,为其独立发展适当留白。
第四,研究引领实践,促进互动互研。名园通常具有较好的教科研基础,这也是其长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名园办分园,应该坚持教科研引领,强化园本培训和分层分类培训,切实发挥好骨干教师作用,推进“青蓝工程”或新教师“影子”跟岗计划,加强名园和分园之间的研修交流、联动教研,真正通过研究引领实践。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京津冀地区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与协同保障机制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HA20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