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教育功利化取向,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2024-04-09朱晓宏崔晓鑫
朱晓宏 崔晓鑫
如今,在教育功利化的驱使下,“教育落后”的恐慌心理在家长群体中蔓延,相互攀比,争报兴趣班……家长更看重孩子的成绩,对孩子的兴趣培养,也多半指向升学或未来就业。在家长眼中,种种做法是助力孩子成长的“捷径”,但其实正在“扼杀天赋”。在“争夺名利”的浪潮下,很多孩子的天赋被限定,甚至被遏制,对孩子成长形成消极影响。只有扭轉教育功利化倾向,才能推动孩子找到自我,发挥潜能。
效率法则使家长迷失教育方向
效率优先的生产逻辑泛化为功用性价值,引发家长过度追求成功。从历史发展来看,工业革命以前所未有的生产效率将人类推进至现代社会,与此同时,现代工业生活过程中的效率优先逻辑也被作为价值标准泛化到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诸多领域,并逐渐催生出一种现代社会病灶,即功用性价值远远超越非功用性价值。在教育领域中,衡量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效率。社会各界将目光牢牢盯在中小学的升学率上,一所学校的社会知名度高,直接指标即学校中考或高考的升学率。课堂上,教师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优秀率是无可厚非的,但却容易忽视个体差异化成长,学业竞争成为孩子学习生活的基调。效率规则也影响到家庭教育方式,许多家长热衷于寻找提升孩子成绩的一切教育方式。但是,养育孩子与工业生产不是一个逻辑,家长急于求成的心态对于孩子成长来说,往往于事无补,并会起到反作用。
教育功利化导致教育异化
从教育学视角看,教育功利化倾向使孩子成了工厂流水线上等待加工的对象,直接导致家庭教育的异化,进而妨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积极教育”忽视孩子自主生长的契机。当前“跟风式学习”不断蔓延,“攀比式教育”此起彼伏。这种“积极教育”在家长群中形成一种“剧场效应”,愈演愈烈。其实,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存在类似家长。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就曾批评这样的家长:他们想在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名曰“事半功倍”,实则“事倍功半”,所谓的“积极教育”是让孩子费力地做一些无用功。卢梭认为,对于从出生到12岁的孩子来说,其心智还处于萌芽期,与其急于开发孩子的各种能力,不如先锻炼孩子的体魄,使他健壮起来,以便他长得身体健康而又头脑聪慧。因此,卢梭提出“消极教育”思想,即对于12岁以下的孩子,“积极教育”有悖于孩子天性发展,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养护孩子的身体,旨在养成健康体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成长奠基。
“过度教育”剥夺孩子心智自由成长的时空。《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儿童校外生活状况》显示,近八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达标。这与孩子的校外学习时间过长有一定的关系,超负荷的教育安排会剥夺孩子的休闲时间。休闲与教育有着原初意义的密切联系。在古希腊圣贤看来,休闲不同于消遣,休闲是“自得于内”或具有内在价值的高层次精神活动,消遣仅是一种休息和松懈状态。人拥有休闲或闲暇时间,才能够进行培养自由心智的教育活动。这也是教育活动原初意蕴中的非功利性一面。与此同时,古希腊人也明确意识到教育的功利性一面,即旨在培养谋生技能的教育活动。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教育的功利性一面远远遮蔽教育的非功利性一面。其悲哀之处在于,在教育功利化导向之下,学校和家庭有意或无意采取“共谋”措施,以“过度教育”方式剥夺孩子的闲暇时光,实质上掠夺的是孩子心智自由成长的时空。
真正的教育是尊重孩子成长规律
学校和家长的教育措施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外因,孩子本人的兴趣与志向才是其成长的内因。试想一下,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在学校被教师安排课业,在校外被家长安排活动,他不能自主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更没有时间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在人工智能时代,何以为生?为了孩子真正拥有幸福人生,应遵循孩子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
家长应用爱心与耐心陪伴孩子成长。孔子早就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家庭教育的关键不是找寻培养孩子的快捷方法,而是家长主动放弃追求效率的工业化思维模式,不要揠苗助长。人的养育与产品的制造,存在本质差别,家长不能混淆两者之间的逻辑差异。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精神生命个体,其生长过程有其自然规律,不能被人为“制作”。对此,可以参照园丁培育花朵的过程。工厂制作产品完全是人造过程,这是一种操作性工艺,而家长养育孩子如同园丁养护花朵一样,是一种需要双方合作的艺术。园丁只做该做的事,然后,静待花开。家长也只能做好该做的事,用爱心与耐心陪伴孩子成长,在亲子互动中细心体会孩子生命节奏的微妙变化。
学校和教师应给予家长适当的教育专业支持。从教育学角度看,家长若要承担起家庭教育之责,不能凭借个人主观意愿或从众心态,而需要了解教育专业知识,拥有教育判断力。纵观人类教育史,古今中外关于家庭教育的杰出思想熠熠生辉,不胜枚举。
从家校协同育人的立场看,学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教师作为专业教育者,有必要给予家长适当的教育专业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中小学校、幼儿园可以采取建立家长学校等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特点,定期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并及时联系、督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加。如果学校和家庭真正形成合力,家长或许会多一分清醒,少一些焦虑。
着眼于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真正联合起来,寻找教育功用性价值与非功用性价值之间的平衡,共同营造可以推动孩子健康成长的校内外教育环境,既要培养孩子学会生存的能力,又要养育孩子健全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