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共育、共存—韧性视角下的景观美学与体验
2024-04-09夏思语
夏思语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1 生态与韧性
“韧性”一词源自拉丁语“resilio”,意思是“遭受挫折后再恢复到原状”[1],是指系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或变化时,其自身的机能和结构仍然是稳定的,并且能主动地、适应性地应对风险[2]。19世纪50年代,韧性理论最早出现在物理学领域。在物理学中,韧性是指“在负载下发生弯曲而不会断裂或变形,在受压后又能反弹复原的能力”[1]。韧性的理念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在生态领域中得到应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生态学教授霍林在1973年所著的《生态系统韧性和稳定性》一书中提出了“生态韧性”这一概念,这是现代韧性的起源[3]。1996年,霍林在其著作《工程韧性与生态韧性》中对“生态韧性”和“工程韧性”进行了区分,即“工程韧性”侧重于一种最终的均衡状态,而“生态韧性”则关注系统的演化与进展。2001年,霍林在其著作《扰沌:理解人类和自然系统中的转变》中首次将生态系统韧性的概念引入人类社会系统,随后提出了“适应性循环”模型。总体来看,源于生态学视角的韧性概念经历了从“工程韧性”到“生态韧性”再到“适应性韧性”的演变、从“平衡”到“适应”的演变以及从“生态系统”到“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变[3]。
“生态”一词源自希腊语“oikos”,意为“家”,后演变为“环境”的意思,是研究人们—从微小的细菌到庞大的哺乳动物以及如何与这个“家”和谐共生的科学。从整体上看,越是复杂的生态系统,其物种多样性、景观异质性等越高以及稳定性越强,其对外界扰动的韧性也就越强。“生态韧性”是指当外界扰动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时,其自身能耐受和自我恢复的能力。
2 韧性景观的基本原则
北京大学的教授俞孔坚[4]以生态设计原理为框架,总结出景观及生态观城市设计的几个基本原理,包括因地制宜、节能减排、自然做工和显露自然。
2.1 因地制宜:场所精神的维护
风景园林学教授朗伯格认为,实现花园艺术之美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研究这个地方的可能性,关注这个地方已经存在的东西,通过强调和简化加强这些方面,采用选择和淘汰的方式增强自然美的吸引力;另一种是回到现实的需求,看人们想要获得什么、生活将怎样在此展开以及在这座未来的乐园中,人们期望获得怎样的安慰、娱乐和乐趣[5]。
在对自然深入理解的前提下,人们经过多年在地方生活的实践,将自己对大自然的理解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居民依靠所处环境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其中包括水和精神上的支持。他们对环境的认识与了解是地方体验的有机延伸与积累。因此,一个适应于当地环境的韧性设计必须综合考虑本地、传统和文化因素[6]。
日压端子工厂是对原有工厂的扩建,其悠然地融入了周围的马来西亚Johor丛林。建筑师从伊斯兰文化中特有的阿拉伯式花纹和周边的热带雨林风景中得到灵感,在建筑内部设计了顶端带有五角星的六边形柱子。雨水可以顺着这些柱子内的封闭管道流到地下的蓄水池中,以备灌溉使用。工厂的天花板能反射自然光线,以此减少电灯的能源消耗。通过电脑模拟,建筑师预测了天花板所反射的自然光线效果,并用有阿拉伯特色花纹的玻璃板将光线发散出去,这是一种以场所经验为基础的韧性之美。
不同时代和不同人群对相同场地的需求可能会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场所性设计绝不是简单地模仿和搬用,韧性设计要求设计师从场地的自然进程出发,把具有地方精神的土地、水体和植物等自然要素融入建筑设计中,保持场地的自然和健康。
2.2 节能减排:变废为宝的建构
设计理念强调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废弃的土地、现有材料、植物、砖石等资源赋予废弃的工厂和土地全新的服务与功能。这一做法旨在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通过重新利用废弃资源,为景区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
著名的杜伊斯堡风景公园是由德国的彼得·拉茨设计的,这个公园曾经是具有百年历史的钢铁厂,即使是曾经盛极一时的钢厂,也难逃脱行业衰退的命运,大量的旧厂房和构筑物被杂草掩埋。设计的韧性化体现在对植物和废弃材料的充分利用上。以生态友好的方式使用植物和废弃材料,可以创造出具有弹性和持久性的景观。为了处理破碎的地段,设计师采用了创新的生态手段,例如对高炉进行改造,使其成为游人攀登和远眺的点,将废弃的高架铁路转变为公园中的游步道等。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保留了工业遗产,还赋予了这些结构新的生命[5]。设计的另一个关键点是对工厂历史的保留和展示,不仅没有试图掩盖破碎的景观,反而通过诠释原有的景观结构和要素,将工业历史融入公园设计中。这种做法使人们能在公园中观看、感受并体悟工业时代的历史,创造了一个充满教育意义和独特魅力的空间[7]。
2.3 自然做工:生生不息地发展
盖亚学说主张整个世界以一种自然而自发的方式存在和延续,认为自然系统是不知疲倦的力量,为人类提供各种必要的条件和生态过程,构成了复杂而协调的生态系统服务。
自然做工的原理强调人类与自然共存和共育,意味着在设计和发展中要充分考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通过与自然的协同互动最大限度地降低生态影响。结合这一原则,人类可以智慧地利用自然资源,以可持续的方式满足需求,不破坏生态平衡。欧洲著名的欧斯特范德斯普拉森湿地自然保护区因石油危机和经济危机而被遗弃,但大自然却在不断地生长。该场地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许多野生动物在此生活。人们遵循着“顺应自然”的理念,在荒芜的沼泽地上撒下芦苇种子,让它们自然生长,并在此基础上建造了一系列人工设施,引入了一些野生生物,在漫长的自然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荒野保护区。为了保护自然,公园内大部分区域是不对公众开放的。人们可进入的区域设有诸多不同的游览路线,可供人们散步、骑行或徒步等,并设有多间观鸟舍和茶室,让人们有机会领略野外风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设计师营造了一个空间,然后将其交给了大自然,这是一个很好的设计。
2.4 显露自然:景观独特的语言
人们不仅能从自然形式中获得灵感,还能从自然界的发展进程中获得启发。因此,要将自然过程展示给大家,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设计中,关爱环境。“共育共享”景观设计将城市居民聚集在一起,通过共同参与、共同行动进行互动体验。按照萨尔的说法,景观是一种反映生态学的语言[8]。
在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意大利救助儿童协会建立了一个开放式展馆,房间之间无墙隔,与周围环境和其他展馆融为一体,凸显家庭和社区生活的一部分。整个空间通透开放,外部景观与室内空间紧密连接。展馆周边使用了杉木和竹子制作的面板,由参与工作坊项目的人提供。室外景观设计旨在欢迎、引导、娱乐和教育公众,通过植物展示故事,包括古老的谷物、树木和小菜园,让参观者思考社区土地分配。通过互动装置设施,大人和小孩都可以了解儿童拯救馆,将构想、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融入景观设计过程中,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
景观的内涵认识从传统的物象转变为物态,将自然规律与突发性活动相融合,形成了统一的体验。景观韧性基于这一理念,结合生态原则和自然技术手段,为人们带来兴奋体验。这种设计使人们在循环系统中学习、享受自然,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知自然的变化,激发新的体验和社会活动,加深对有机体之间相因相生关系的认识,并培养敬畏感。
3 美学与感知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景观建筑、艺术、科学和社会趋向生态中心观点,引发了关于“韧性”设计美学的辩论。John T.Lyle提出“深层形式”概念,将生态过程有机融入设计中,而非仅将形式看作添加和表面元素。Joan Nassauer主张有序整洁的设计应符合文化规范和需求,实现可持续目标。汤普森总结纳索尔观点指出:“新的景观在文化上不可持续,除非能建立新的文化规范,无论在生态上有多美好。”
Jusuck Koh在1982年指出,通过民主、整体和平等主义,而非等级和精英主义,设计可以紧密连接人与环境。梅耶通过情感理论试图弥合生态学和美学鸿沟,认为审美体验在可持续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在她的2008年宣言中,梅耶将美学与“生态健康、社会正义和经济繁荣”联系起来,强调审美体验是技术、科学、批判性、社会性和文化性行为。她呼吁人们通过创造美的体验,构建新形式,推动景观设计跟上生态科学步伐,“弹性”“适应”和“干扰”成为重要词汇,更新自然美的概念。在2015年的《超越维持美》中,梅耶重新审视“维持美”的前提,将审美体验与情感理论联系起来,提出“社会美学和精神”应该抵消生态系统服务和社会科学指标所带来的压力。因此,她认为,“为日常生活实践而设计的景观可以促进一种新的社会美学,一种可持续感知生活的新精神”。
4 结论与展望
如今,随着景观学科的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的深入认识,人们对于景观美学的认识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静态风景概念,而是将景观作为一系列动态过程的总集[9]。未来的城市将实现高度环保、低耗甚至零耗,强调正能量,更注重资源的极致节约和持续的绿色。雨水不再流入冷冰冰的雨水管道,而是精准地被收入城市的鱼塘或蔽于地下水库[6];社区和学校的绿地是一幅幅鲜艳斑斓的画卷,各类植被争奇斗艳,为孩子们提供了无尽的亲近自然之乐。城市建筑外表采用具有光合作用特性的新材料,屋顶不仅是温馨的家,更是孕育美味食物的温床;城市地下室是一座巨大的蘑菇工厂,生机勃勃,如同城市的心脏,为人们奉献着营养和美味。这个未来城市是人与自然共生的童话,是绿色的天堂[10]。在新美学下,这种韧性城市是生态文明的象征,也是生存的艺术。这类美学体验将不断为城市生活注入鲜活能量,有利于改变人们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转向以生态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