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高校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2024-04-08向刚孙敬刘凤平黄唯张贞发
向刚 孙敬 刘凤平 黄唯 张贞发
[摘 要] 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就业为导向,对化学化工类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化工类专业英语的教学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就业与升学、培养学习兴趣、思政教育、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化学化工类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以此为培养服务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应用型人才提供经验借鉴。
[关 键 词] 专业英语;就业导向;教学改革;应用型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6-0109-0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扩大,就业市场对人才国际化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更新。所以,那些既懂专业,又精通英语的人才相对供不应求。为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满足社会对“全能”人才的需求,专业英语作为高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化学专业英语是大学基础英语和化学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具有独特的学科价值。化学专业英语开设于化学类专业高年级,学生在掌握化学类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对于增加其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促进专业外文文献的阅读,撰写以及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专业实际教学现状入手,结合学生就业和考研的需求,对化学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一、化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模式相对单一
目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既具有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听、说、读、写能力的年轻专业英语教师严重匮乏,专业英语的教学一般都是由年纪稍长的老教师担任,其教学方式主要是沿袭传统的以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做笔记为主。讲授的内容也主要是严格按照教材,逐篇讲解词汇和语法等,过程比较枯燥,学生难免失去学习的主动性。最近几年整体都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改革的情况下,很多院校都开展了线上教学、慕课、微课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方式方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与学生沟通得知,学生更愿意混合式教学模式,他们希望能多与教师面对面沟通交流。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虽然感觉自己听懂了,会读并能将课本内容翻译出来,但真正在专业文献等资料方面还是既看不懂又不会翻译。
(二)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结合较少
从用人单位及近几年已毕业和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反馈信息来看,很多用人单位需要学生具备对仪器操作说明书、实验操作流程等资料的理解与翻译能力。但是,目前专业英语的教学主要还是以一本教材为主,且多以介绍化学专业内容为主,这虽然对于学生学习化学专业词汇和熟悉专业文章的表达及句型有一定的帮助,但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非常有限。另外,化学专业英语选用的教材为一般性的本科教材,更新慢,而我院化学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英文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所选教材并不能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
(三)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对专业英语教学历来比较重视,各专业都制订了相应的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且该课程设置为32学时,一学期完成。然而,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与其地位很不相称,许多学生对该课程没有兴趣或不够重视,远未能达到设置该课程的初衷。主要体现在:一是虽然化学专业学生在大一、大二的时候一直在学习大学英语,但四、六级通过率比较低(通过率仅有10%~20%),相比较进入大学之前,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上的热情减少了,等到大三要学习专业英语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英语词汇量都未能达标。二是从很多已学习过此课程的高年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专业的英文文献等,存在恐惧心理,以致在其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写作时基本借助网络翻译软件完成。三是学院对专业英语的考核要求没有其他专业核心课程要求高,仅是考查要求,这就导致大多数学生认为及格就可以,因此不重视此课程的学习,而且片面地认为毕业后专业英语基本用不上的学生也为数不少。这就使其学习专业英语的动力不足,因此很难将专业英语学好,到毕业时英语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较进入大学前普遍下降。
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针对以上现状,笔者在承担普通本科化学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法和内容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意義的探索和尝试。
(一)以就业和升学为导向的教学改革
首先,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基本上每一届化学专业毕业生(一个班30~45人)都有近50%的学生直接找工作,50%左右的学生有考研的需求。针对这些具体情况,首先笔者在上专业英语的第一堂课,就从互联网收集相关企业对于招聘化学类专业学生的英语要求及薪资水平,简单直观地将能读懂专业文献等基本条件与工资水平挂钩,从就业的角度说明学习专业英语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对就业是有帮助的。同时在后续的教学中,穿插以实际工作岗位内容为导向的任务教学,比如如何翻译英文产品说明书、仪器操作说明书等。以基于实际工作岗位需要的教学方法针对性地教学,让学生基于工作情景获取和运用所学知识。
另外,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实际情况,对专业英语实行差异化和渐进式教学,比如,不要求学生听、说、读、写样样流利,可以先要求学生增加其专业词汇量,提高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抛弃以往的按课本逐篇逐句讲解的做法,而是以实际的化学类专业文献或化学仪器的英文说明书等素材作为教学内容,教学生如何看懂专业文献。如下载好分析类英语杂志“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最近出版的某一篇文献,将此文献从标题、摘要、前言介绍、所用试剂与实验方法、结果与讨论到结论分成若干部分,然后按学生学号分组,一组4~5人,要求每组学生将文献中的某一部分(如所用试剂与实验方法部分)进行现场翻译讲解或做成PPT在下次上课时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对其进行讲解。分组讨论与翻转课堂加强了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在学生讲解和制作PPT的过程中,会学习到大量的关于实验药品、实验过程的英文描述以及实验结果讨论部分的英文描述,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待所有组别讲解完成后,适时、适当地提问,再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在文献中出现的常见涉及试剂、仪器的词汇,常用专业英语的语句表达,实验操作的英文描述,同时对出现的一些长难句进行点评与讲解。同时,在讲解过程中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科技论文查询方法与技巧、化学化工类科技论文常用的数据库、如何通过一篇相关的文献查询到自己感兴趣的英文文献、怎样快速阅读文献摘要等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及时快速了解化学领域最新的前沿知识与技术技能,并且强调学以致用,以此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此种教学模式不断在教学中加以强化,通过一个学期的强化练习,在学期结束的学习调查中,有30.4%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模式对于学习专业英语,特别是在一般的专业词汇、常用的专业术语表达、写作方面有很大帮助,同时在查阅最新文献上也有很大收获;有63.4%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模式对专业英语的学习有比较大的帮助,提高了自己对专业英语学习的兴趣;只有6.2%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方式对自己学习专业英语的热情提高有限;没有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方式会阻碍学习。因此,学生的反馈体现出以实用为导向的教学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使其学习动力更强,对学生学习化学专业英语有促进作用。
(二)专业英语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建设融入高校课堂”理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注重分析与发掘每个章节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实现化学专业英语知识学习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比如,在讲解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相关专业内容原子吸收光谱(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时,通过讲解其应用于检测食品中微量元素(防腐剂、添加剂)的含量监测食品的质量,从而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在讲解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中烯烃命名及聚烯烃应用(Nomenclature of alkenes and corresponding polymer application)时,通过讲解塑料制品的来源以及过量使用塑料品会造成环境污染,从而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的理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当讲解到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中稀土元素(Rare element)部分时,适时地将我国“稀土之父”徐光宪院士的生平事迹和大家分享,培养学生“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边疆民族地区,助力服务建设壮美广西;在讲解英文科技论文写作(How to write scientific paper in English)部分时,着重强调学术不端行为(Academic misconduct)的危害与影响,通过网络报道的部分硕士、博士因论文抄袭或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被撤销学位的案例,说明诚信的重要性,特别强调本科毕业论文也是同样要求,进而适时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自身诚信意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示例如文末表1所示。
(三)培养专业英语学习兴趣
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本质是想学好专业英语。刚开始他们学习动力很强,但由于基础较差,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再加上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最后越学越觉得自己学不好,从而失去信心和学习兴趣。
针对此种情况,笔者首先让学生有学好专业英语的信心。一是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课堂上有意识地播放一些励志的正能量的学习短视频给学生加油鼓励,以改变以往上课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学生被动听的传统沉闷教学方式。二是除了向学生介绍专业英语的特点和强调学习目的以外,尽量多举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单词说明同一词在基础英语和在专业英语中含义的差别,并将教学素材中涉及的关于分析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相关的专业词汇加以分门别类,方便用于学生有针对性地熟悉与记忆。
其次,在此教学过程中,充分将思维导图的方法融入教学实践,增强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如在无机化学部分元素周期表的专业英语教学中,根据元素的分类和构词规律,以后缀 (suffix)为中心点绘制对应的思维导图,同时将元素的类别以不同颜色标识,方便学生区分和记忆单词,更好地掌握構词规律。以碱金属、碱土金属及卤素的命名为例,一般情况下,碱金属 (lithium,sodium,potassium,rubidium,cesium)和碱土金属 (beryllium,magnesium,calcium,strontium,barium) 都是以“ium”为后缀,而卤素(fluorine, chlorine,bromine,iodine,astatine) 一般以“ine”为后缀等(如文末图1)。另外,在有机化学中烷烃、烯烃、醛、酮、羧酸、酯的命名中,以相应的尾缀(suffix)为辐射中心的思维导图来呈现一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区别。如饱和烷烃一般以“ane”为后缀,烯烃以“ene”为后缀,炔烃则以“yne”为后缀,而“aldehyde”则为醛类化合物、 “ketone”为酮类化合物,“alcohol”为醇类化合物、“amine”为氨类化合物、“carboxylic acid”为羧酸类化合物等。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化合物命名的特点,既美观、简洁,又直观地表现出命名的区别与规律,不仅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还改变了学生的认知方式,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另外,笔者根据教学内容还会提前搜集、整理与每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课教学资源,并将微课资源推送给学生。学生借助终端获取微课内容可先进行自主学习,或者借助微课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更好地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英语基础,首先将以往以一次期末考试定成绩的方式,调整为以个人平时成绩、小组大作业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三部分组成的过程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并重的形式来综合评价课程的学习效果。实行全过程考核,使成绩构成多样化,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考核成绩的组成如文末表2所示。
同时在此基础上细分个人平时成绩,包括学生考勤、随堂作业、课堂参与性和报告展示等各个方面,侧重考核课堂的参与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小组大作业侧重考核实践应用能力;期末考核理论联系实际,以实用为基础,重点考核实际应用能力,尽可能全面地覆盖将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专业英语知识,以此综合评价课程需掌握的知识、素质和技能水平。最终由上述三项成绩加权计分确定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此减轻了学生对期末考试的恐惧心理,增加了学习的信心。
三、结束语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探索,在化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在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接受检验和再创新,多与学生交流,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多与同行交流,特别是与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交流,学习和借鉴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只有不断学习、改进,并持之以恒,才能找到一条适合化学专业自身情况的教学发展之路,为国家培养更多服务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合格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彬.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J].才智,2012(6):314.
[2]时凯歌.“产出导向”理念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8):43-48.
[3]王剑,郭琳琳,王洪玲,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本科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20,47(4):229-230.
[4]时凯歌,杨光,李永宇.师范院校化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建设[J].大学化学,2021,36(3):287-294.
[5]程琥.化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13,40(1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