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结合的策略研究*

2024-04-08冯真鹏王文慧

电脑迷 2024年2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改革科技创新经济发展

冯真鹏 王文慧

【摘  要】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对高职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此,应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益,以推动发展为目标,以增进就业机会为指南,以改革创新作为驱动力,并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最终目标,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和面向特殊需要的原则,加快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和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促进高职教育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更好地结合。

【关键词】 高职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科技创新;经济发展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和人力资源开发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止有助于育成多种类型的专才,还有助于延续并教授技术,而且,它还是促进就业和创业的有效手段。职业教育构成了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发展的核心部分,它是培育各类人才,传递技术技艺,以及推动就业与创业的关键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高职教育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加速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步伐,以培育更多优秀的劳动力和技能型的专才,以助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分析、研究当前高职教育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相结合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促进二者更好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推进高职教育教学体系改革

在科技创新中,高职院校应该按照科技创新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拓宽办学渠道,通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改革,推进“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改革;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总之,要为科技创新培养合格人才。

(一)坚持需求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坚持需求导向,根据国家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分配以及地区经济社会进步所需对技术技能人员的需求,进行专业构架的调适和优化。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供服务,同时以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主导的理念不能动摇,深入对接行业企业、社会职业等领域岗位需求,对接区域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同时,要主动适应“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人才结构和就业创业的影响,及时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要大力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培训中心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还要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探索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二)构建适应现代生产技术要求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在培养适应生产技术要求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将生产技术类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分析,将岗位需求与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构建适应生产技术要求的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模式,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基础,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在分析岗位能力与职业资格的基础上确定专业岗位群及其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根据岗位任务确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构建出不同专业所必需的课程体系。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

教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第一资源。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学校应当给予高度关注,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以产业导师为引领、以企业导师为主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面向国家战略、地方发展重大需求和产业前沿,有必要尽快引进一批在国际领先位置且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领导者以及具备高级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具备高尚职业道德、深度专业知识、实践技巧以及强劲的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而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此过程中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需要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作为关键,以“双师型”优质教师为核心,以兼职教师为主体,整合专职和兼职教师,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同时,实施高水平人才吸纳计划,邀请来自行业公司的技术专家、技术工匠等来担任兼职教师。

二、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社会竞争力

教育部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高职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都对学校的发展及学生的成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根据当前国家形势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高校应先确定培养目标,才能按照培养目标制订出相适应的培养方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一)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职业技能训练,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能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需要将学生的职业教育提升到极其重要的地位,助力他们建立正确的生活观,以及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行为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做事态度,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使他们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培养学生对专业和职业的热爱,为他们未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二)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学生是高职教育的主体,高职院校要发挥教育和服务职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其具备必备的创新创业素质。在教学内容上,要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和趋势;在教学方式上,要将传统课堂教学与课堂讨论、项目实践、团队合作、网络课程等方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考核方式上,要将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相结合;在师资队伍上,要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管、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校内教师作为兼职教师或指导教师;在教学环境上,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时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就业前景。

(三)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要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抓手,打造协同育人新模式,通过学校与社会、企业、科研院所等合作,形成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的育人格局。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抓手,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办学活力和内生动力。在改革创新过程中,要处理好办学资源配置、校企合作方式、育人管理模式、师生培养模式之间的关系。要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坚持育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坚持协同育人,推进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三是坚持开放办学,推进国内外交流合作;四是坚持德技并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三、加强高职教育和科技创新相结合

加强高职教育与科技创新的结合,既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强高职教育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必须以推动经济发展为核心,助力地方经济成长,必须以教育为重点,培育出社会所需的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要在政策上、制度上、投入上对高职院校予以倾斜和扶持,重点扶持一批高水平的职业院校。

同时要注重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于学科专业的资源优势,主动对接行业、企业的创新资源,形成以产业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主要方式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产学研协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高职院校要主动对接行业、企业的创新资源和人才需求,与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一些地方通过设立“产业学院”“企业学院”等方式,实现了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这些实践做法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四、加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一个地区中,高职教育要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要主动地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教育只有在办学过程中努力实现与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才能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争取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以获得更多的支持,从而推动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改变过去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来办学的局面,积极争取国家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从而保证高职院校在办学经费上有足够的来源。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与政府、企业和行业、科研院所等部门和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主动与企业进行联合办学或开展实质性合作办学,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赢。校企合作不仅能够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且可以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

[]

五、促进高职教育成果转化

[]

促进高职教育成果转化是指将高职教育中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教育需要加强技术技能创新积累,助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主动融入产业的技术进步链条、融入企业的生产研发环节、融入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学校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推动技术创新并解决“瓶颈”问题。同时,学校也需要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精确衔接中,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验室”,通过建设一些联合实验室、产业研究院和协同创新中心,确保高职教育技术的延伸能直接服務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高职教育成果还体现在学生就业方面。工科毕业生要想从择业竞争中脱颖,必须有突出的优点。决定大学生选择或就业成功的要素有许多,但是专业技术知识却是在专业职位上竞胜的一大法宝。为了避免在就业市场上盲目应战,必须对就业情况有清晰地认识。大学生需要提前在知识构成、全方位的素质、实践技巧等领域进行训练和提升,以全面增强各项能力,才有可能在职业选择中胜出。

六、结语

促进高职教育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更好结合研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的进步,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对高职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益凸显,开展技能提升和科技创新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学校应主动扩大第二课堂活动的范围,统筹课堂内外的教学环节,使学生能通过实践研究性学习激发创新思维,提升实际操作技能,并进行全方位的素质训练。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改善就业结构,以自身专业技能促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重视创业意识的发展、创业人格的构建和创业技巧的增强。致力于能培育和训练出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多元化、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激发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潜力是学生的首要任务,目标是培养出有高素质和强适应性的21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晓慧. 系统论视角下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路径探析[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4(01):65-69+73.

[2] 曾鸣,陈庚,刘静静. 湖北高职教育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04):1-6.

[3] 郭纪斌,李鹃. 经济新常态下长沙市域高职教育与创新型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研究[J]. 现代农业研究,2019(03):81-82.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改革科技创新经济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构建推进科技创新的资金模式的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关于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校企一体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