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

2024-04-08段艳春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年3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会计信息会计核算

段艳春

一、前言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会计工作对于保障单位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避免或减少会计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包括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和管理、规范财务管理流程等。通过加强会计风险防范,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障资产安全,防范舞弊和腐败现象的发生,促进单位健康稳定发展。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如何防范和控制风险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风险防范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会计核算风险分析,建立和完善会计核算制度。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措施。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建立和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引入外部监督等具体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的重要意义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和控制,有助于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保障单位资产安全,防范舞弊和腐败现象的发生,促进单位健康稳定发展。首先,建立健全的会计风险防范机制可以规范财务管理流程,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为单位的决策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其次,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财务风险,防止资产流失和浪费,维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再次,建立更加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全员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从而减少舞弊和腐败行为的发生,维护公共利益。最后,加强会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可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增强单位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促进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充分认识到会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会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工作。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分析

(一)核算风险

核算风险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可能出现误差或错误,导致会计信息不准确、不真实、不及时,进而影响单位决策的制定和执行,甚至可能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核算风险通常是由于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人员技能不足、信息失真等原因所引发。例如,如果会计人员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核算,或者使用了错误的会计科目,就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不准确,给单位带来财务风险。

(二)信息风险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不高,透明度不够,可能出现决策失误或利益受损,主要是因为单位内部的信息传递不畅,或者会计人员没有及时、准确地提供财务信息。例如,如果会计人员未能及时记录或报告单位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就可能导致无法准确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而影响单位的决策和执行。

(三)内控风险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可能发生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或者是因为会计人员未能认真履行职责所致。例如,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或者会计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核和监督,就可能引发财务违规行为,继而给单位带来经济损失[1]。

(四)人员意识风险

部分单位人员对会计风险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导致财务问题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者是因为领导缺乏财务管理意识所致。例如,单位的领导没有意识到财务风险的重要性,或者未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得员工对财务风险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因此,在实践中应确保所有人员都能按照要求进行风险的识别和控制。

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措施

(一)核算风险防范

加强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建立和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增强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首先,会计人员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直接执行者,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到会计核算的质量。单位应该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使其能够准确、规范地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其次,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会计核算制度,明确会计核算的流程、方法和标准,以维护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应该加强对会计核算制度的监督和执行,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再次,内部审计是增强会计核算合规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内部审计的流程、方法和标准,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同时,有效运用内部审计结果,及时发现和纠正会计核算中的问题。最后,外部监督是维护会计核算工作合规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单位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审计和监督,以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信息风险防范

为了防范信息风险,需要加强会计信息的管理和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以维护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同时,建立信息公开和披露机制,加强公众监督。

首先,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信息的全面采集、整理和分析,以提升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的保障,防止信息泄露和篡改。其次,建立相应的会计信息披露机制,明确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和标准,及时向公众披露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重大事项等信息,增强公众对单位的了解和信任。再次,內部控制制度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单位应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的流程、方法和标准,加强对经济业务的监督和管理,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此外,单位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和鉴证,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最后,在公众监督方面,建立信息公开和披露机制,及时向公众披露相关信息,增强公众对单位的了解和信任。同时,公众也可以对单位的信息披露进行监督和反馈,促进单位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2]。

(三)内控风险防范

为了防范内控风险,需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和要点,加大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以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定内部控制关键环节和要点、加大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加强内部控制监督和评估以及重视内部控制宣传和培训等具体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加深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单位可持续发展。

首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的原则、目标、内容、方法和标准等,为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其次,内部控制涉及单位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单位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明确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和要点,如授权审批、会计记录、财产保护和风险管理等,加强对各环节的监督和控制,以防范内控风险的发生。再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执行力度。单位应加大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建立内部控制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同时,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的监督和评估,不断完善和优化内部控制制度。最后,重视对员工的内部控制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能力。

(四)人员意识风险防范

增强全员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定期开展会计风险教育和培训活动,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是一项重要的风险管理措施。通过建立机制、确定内容、加强效果评估、建立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等具体措施,有效地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促进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

首先,建立定期开展会计风险教育和培训活动的机制,通过培训、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向员工普及会计风险管理和防范知识,增强员工在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其次,教育和培训内容应该包括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方法、风险防范技巧等。同时,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业务领域和岗位,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和内容。再次,加强对会计风险教育和培训活动的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考试等方式,了解员工对风险管理和防范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此外,建立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风险管理。例如,可以设立风险管理奖励制度,将风险管理绩效纳入员工考核等,激励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和参与风险管理。最后,领导层是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险意识和决策对单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应该加强领导层的风险意识培养,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和支持风险管理工作[3]。

五、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控制措施

(一)建立会计风险识别机制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风险识别程序和标准,明确风险识别的范围、目标、方法、步骤和标准流程。同时,根据不同领域和业务类型,设置针对性的风险识别标准和指标,提升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其次,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评估潜在的会计风险。通过内部审计、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等方式,对财务活动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再次,应该加强与外部审计机构的合作,借助外部审计机构的经验和专业能力,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外部审计机构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建议。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建立风险指标体系、风险监测系统等方式,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一旦发现财务风险隐患,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最后,应该重视对资产管理和记录的同步管理,提高资产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应该建立健全的资产清查和审计机制,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和审计,尽可能降低财务风险隐患发生的概率[4]。

(二)制定会计风险控制制度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明确风险控制的范围和目标,包括对财务风险、税务风险、市场风险等各类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同时,应该根据不同领域和业务类型,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目标和措施。其次,确定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合规性原则、真实性原则、透明度原则、制衡性原则等。这些原则应该贯穿于风险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保障制度的合法、合规和有效。再次,规定风险控制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对风险的评估、监测、预警、控制等方面的方法和步骤。同时,应该根据不同领域和业务类型,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方法和步骤,保证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根据风险控制目标和原则,制定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例如,对于货币资金的管理,可以采取资金审批制度、账户管理制度、收支审核制度等措施。对于资产管理,可以采取资产登记制度、资产使用制度、资产处置制度等措施。最后,建立风险控制评估机制,定期对风险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制度执行中的问题,使制度落地实施并不断完善。

(三)培养会计风险控制人才

培养会计风险控制人才是行政事业单位防范会计风险的重要保障之一。单位应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以增強其专业素质和风险管理意识。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风险管理,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例如,定期对相关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全面掌握风险防范知识、识别知识和控制知识,学习风险控制的技术,提高工作水平[5]。

六、结语

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将会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视为保障单位正常运行和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提高单位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同时,加强单位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培训,增强全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引用

[1]王素敏.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在科研事业单位风险防控中的应用——以风险清单法在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项目风险管理防控中的应用为例[J].中国农业会计,2023,33(05):24-28.

[2]洪诗晨.科学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全流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T科学事业单位为例[J].财务与会计,2023(06):67-69.

[3]唐大鹏,刘翌晨,敬康凌,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集团化转型研究——基于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案例[J].会计之友,2023(07):112-120.

[4]刘香,孔祥忠.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研究——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2,32(06):142-146.

[5]曾雪云.利用财务大数据监控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安全和财务规范——以某省级XX部门为例[J].当代会计,2020(18):60-61.

作者单位:冷水江市环境卫生服务中心

■ 责任编辑:韩 柏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会计信息会计核算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