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成本管理问题及策略研究

2024-04-08徐梦婕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年3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公立医院医疗

徐梦婕

一、前言

医院的职责是为公众提供医疗服务,其运作模式和目标与一般企业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深化的背景下,公立医院承担着重要使命,要求医院在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其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平衡。同时,新医改政策的推进要求公立医院加速内部管理的改革,以实现“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目标,不仅是对医院管理水平的挑战,更是对其服务理念和运营模式的全面升级。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是公立医院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因此,有效的成本管理对于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确保医院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公立医院成本的构成以及相关的分类

一方面是直接成本。在公立医院的成本构成中,医疗相关成本占据重要位置,包括药品成本、医疗耗材成本、临床手术和治疗成本等。药品成本不仅包括药物的采购价格,还涉及药物的储存和管理成本。医疗耗材,如手术器械、检测试剂、一次性使用物品等,其消耗量大,管理和采购效率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成本支出。此外,手术和治疗过程中的成本也十分显著,包括手术室使用费、医疗设备折旧、医护人员劳务费等。此外,人力资源成本在公立医院的直接成本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比重,包括医护人员的工资、培训费用、福利及保险等。医生和护士作为医疗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其工资和专业发展成本是医院成本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1]。

另一方面是间接成本。基础设施和醫疗设备的维护成本包括建筑物的维修保养、医疗设备的购置及维护、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等。同时,医疗设备特别是高值设备的采购和维护是一项重大的支出,合理规划设备的采购与维护,可以有效控制这部分成本。随着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趋势,信息系统及技术支持成为公立医院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和升级以及相关技术支持和培训费用。投资于信息技术不仅是对当前服务的改善,也是对未来医院发展的长期投入。此外,非医疗支持服务,如清洁、餐饮、安全和后勤支持,虽然与直接医疗服务无关,却对医院的整体运营至关重要。

三、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提高经济效益上,更关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医院公益性的实现。在当前医疗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医院成本管理显得尤为重要[2]。

首先,成本管理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医院管理中,有效的成本控制不仅能够直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医院的长期战略规划和决策过程至关重要。医院借助精确的成本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合理安排资源,优化服务流程,从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此外,降低成本不仅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也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进而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医院声誉。

其次,医院成本管理对于满足公益性要求至关重要。公立医院作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共机构,其公益性质要求医院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责任。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医院能够在确保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定价,使更多的患者能够负担得起医疗费用。不仅有助于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还能够使医院的服务覆盖更广泛的群体,真正实现其公益性目标。

再次,医院成本管理对于应对市场竞争具有显著作用。随着医疗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成本控制成为医院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降低运营成本,还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有效的成本管理能够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有效的成本管理有助于医院提高应对财务风险和市场波动的能力。在经济环境变化或政策调整的情况下,具备良好成本控制能力的医院更能够灵活应对变化,保持稳定发展,不仅涉及日常的财务管理,还包括对未来风险的预测和应对策略的制定。

四、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管理问题

首先,对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当医院缺乏对成本结构的清晰理解时,就无法准确评估服务的成本效益,也难以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例如,如果医院未能准确计算特定手术的成本,就可能将价格定得过高或过低,影响其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成本核算认识不足还可能导致医院无法有效识别和控制不必要的支出。在没有准确、细致的成本分析基础上,医院很难发现成本过高的领域,从而错失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机会。缺乏准确的成本信息,医院可能会在不划算的技术上投资过多,或者错过了投资更高效、成本更低的替代方案的机会[3]。

其次,管理效率方面的不足。当医院的决策流程过于繁琐和缓慢时,可能导致对市场变化的迟缓响应,错过重要的投资机会或无法及时调整服务策略以适应患者需求的变化。此外,内部沟通不畅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或不及时,增加了工作重复的可能性,从而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和时间。管理效率不足导致员工士气下降和工作满意度降低,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医护人员因为行政流程繁琐而无法及时获得所需的资源,可能会感到挫败和不满,不仅影响其工作表现,还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最后,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部分医院可能在某些科室过度投资,如购买高端设备,而忽视了其他科室的基本需求。不平衡的资源分配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也可能影响医院提供高效、全面服务的能力。同时,资源配置不合理还可能导致医院无法有效应对市场变化和患者需求。

(二)政策与制度层面的问题

首先,缺少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公立医院在成本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缺乏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在现代医疗管理中,成本管理不仅仅是财务记账的简单过程,而是涉及资源配置、服务质量控制和财务健康的综合性管理活动。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应包括详尽的成本记录、成本分析、预算控制和成本控制策略等多个方面。虽然《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有全成本核算及控制内容,但不少公立医院并未建设成本核算及控制体系。医院管理层可能缺乏成本管理的意识,未能充分认识到成本管理对于医院整体运营的重要性[4]。

其次,医疗保险政策的影响。医疗保险政策对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很多国家,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医疗保险的报销。政策不仅决定了医院可以为哪些服务收费,也影响了医院收入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一方面,医疗保险政策通过设定服务项目和价格上限,限制了医院的收费自由度,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控制了医疗成本的膨胀。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医院在某些服务上的成本无法得到充分覆盖,尤其是在那些高成本但低报销率的医疗服务上。此外,医疗保险政策的变化通常伴随着政府对医疗行业的整体调控,意味着医院需要不断适应政策的变化,调整自身的服务结构和成本管理策略。当保险政策鼓励更多的门诊服务时,医院可能需要增加对门诊部门的资源投入,相应地调整其成本结构。

最后,政府监管的不足。虽然政府对公立医院有着直接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制定权,但在执行层面,监管往往存在缺失。在2010年五部委《关于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降低药品和大型医疗检查费用的建议,同时,其提倡合理设定医疗服务的技术价格,并建议通过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和探索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方式来补偿医院。指导文件还强调了财政补偿的程度和支付方式的可行性,指出这些都依赖于准确的成本核算,以便为公立医院的改革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地方政府对医院成本的控制和审核可能不够严格,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同时,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可能缺乏与医院实际运营情况的紧密结合,导致政策执行难度大、效果不佳。

(三)技术与创新方面的挑战

首先,信息化建设落后。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化建设对于医疗机构尤其是公立医院而言,是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的关键。然而,很多公立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落后,直接影响其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信息化建设的不足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医院信息系统的老旧,无法有效处理和分析大数据,电子病历系统不完善,影响医生的工作效率和诊疗质量,缺乏有效的资源管理系统,导致医院资源配置低效。信息化建设的落后不仅影响了医院的日常运营效率,也增加了管理成本。例如,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工具,医院难以进行准确的成本分析和控制,手工或半自动化的工作流程增加了人力成本和错误率。要解决以上问题,公立医院需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包括更新医院信息系统、引进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完善电子病历系统等。相关投资虽然短期内会增加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将大大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降低总体成本。

其次,医疗技术更新缓慢。医疗技术的快速更新是当代医疗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然而许多公立医院在医疗技术的更新上却步伐缓慢,不仅影响了医院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是导致成本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医疗技术更新缓慢的原因包括资金不足、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对新技术认知不足等。由于医疗技术更新缓慢,医院在诊断和治疗上可能无法采用最有效的方法,不仅延长了患者的治疗周期,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也导致了医院自身资源的浪费。例如,使用旧的医疗设备可能需要更多的维护成本,且效率低下。因此,公立医院需要积极寻求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增加对新医疗技术的投资。同时,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新技术的认知和使用能力。通过这些措施,公立医院不仅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也能通过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

最后,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不仅体现在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上,也体现在管理模式、服务流程、患者体验等方面。公立医院的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缺乏创新文化的培养、管理层和医护人员对于创新的态度消极以及在创新项目上的投入不足。从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创新能力的不足意味着医院可能无法有效利用新技术或新方法来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创新的服务流程可以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同时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提高整体效率。创新的管理模式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浪费。因此,公立医院需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建立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為医护人员提供创新思维和技能的培训。

五、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策略

(一)内部管理优化

首先,提高成本核算能力。在提高成本核算能力方面,公立医院需要首先确立全面、细致的成本核算框架,其涉及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从患者接诊到诊疗服务,再到药物配送和后期护理。医院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需要重视成本的详细核算和分析,深入了解各项财务指标,识别指标波动的根本原因。此外,医院应当组织专门的培训课程,针对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行成本管理和核算方面的培训。同时,培训应包括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具体技术和分析方法以及如何利用信息进行决策优化[5]。

其次,提升管理效率。为了提升管理效率,医院需要进行流程再造,识别并消除不必要的成本管理工作内容。部分医院已经开始用电子医疗记录系统简化病历管理流程,减少纸质记录的不便和错误。同时,实施精益管理方法,定期对医疗和管理流程进行审查和改进,确保成本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医院可以通过工作轮换和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灵活性和效率,同时增强团队合作,确保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

最后,合理配置资源。在资源配置方面,公立医院应当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决策制定机制,收集和分析各类数据,准确地判断哪些部门或服务需要更多的资源。同时,定期进行资源配置评估,以确保资源分配始终符合医院的服务需求和优先级,就像是高使用率的医疗设备可能需要更频繁的维护或更早的更新换代,而人力资源也应根据患者流量和医疗需求进行动态调整。此外,鼓励部门间的沟通和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跨部门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整体效率和效果。

(二)政策与制度改革

首先,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医院要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就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成本管理规范,包括确定成本管理的目标、方法、流程以及评价标准。医院可以根据前一个季度的成本数据来预测下一季度的开销,从而促进成本规划和决策。由负责的部门指派专职人员负责成本核算,制定与医院实际运营相符的成本管理制度。每年年初,由医院管理层确定整体目标,并据此设定具体的成本控制指标,确保成本管理与医院的战略目标紧密相连,避免将成本核算仅限于为科室奖励绩效服务。同时,成本管理规范与制度应当定期更新,以适应医疗行业的发展和变化。为此,医院可以考虑建立一个专门的成本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高层管理人员、财务专家和医疗专业人士组成,负责监督和评估成本管理体系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其次,适应医疗保险政策的变化。医疗保险政策的变化对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构成了巨大的影响。医院需要加强与保险机构的沟通和协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变化。成本管理工作人员对医疗保险政策的变化保持敏感,并及时调整医院的服务结构和运营策略,以确保医院的服务能够满足保险政策的要求,同时也能够得到适当的保险报销。医院应积极参与到保险政策的讨论和制定过程中,争取为医院和患者的利益发声,有助于医院更好地适应保险政策,也有助于保险政策更加贴近实际的医疗需求。

最后,增强政府监管合作。政府的监管对于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同样至关重要,医院应定期向政府报告成本管理的情况,包括成本控制的成果、遇到的挑战以及未来的计划。透明的沟通有助于建立政府对医院的信任,并可以获取政府的支持和资源。同时,医院也应主动适应和参与政府的监管政策,比如遵守政府关于医疗服务价格和质量的规定,参与政府组织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估等。此外,医院还应积极探索与政府合作的新方式,如参与政府的医疗改革试点项目,或者与政府合作开展医疗服务质量提升计划。

(三)技术创新与应用

首先,加强信息化建设。公立医院应投资于先进的医院信息系统,以实现成本管理的自动化和精准化,包括电子病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库存管理系统。通过相关系统,医院能够实时监控和分析成本数据,从而识别成本节约的机会和管理漏洞。例如,电子病历系统可以帮助医院减少纸质记录的成本,同时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而库存管理系统能够优化药品和医疗物资的存储,减少浪费。此外,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成本分析和预测,可以帮助医院更有效地规划预算和资源配置。

其次,优化医疗流程。技术创新用于优化医疗流程,从而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通过引入自动化技术和改进工作流程,医院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手工操作和重复工作,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例如,使用自助服务终端进行患者登记和预约,减少前台工作人员的负担,同时减少患者排队等待的时间。在临床护理方面,引入智能监测设备和远程医疗服务,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还可以减少医院的人力成本和资源使用。

最后,推广创新技术应用。公立医院应积极推广创新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医院使用云计算技术存储和处理大量的医疗数据,不仅可以减少医院对物理服务器的依赖和相关维护成本,还能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安全性。此外,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控医院的能源使用和设备运行状态,可以帮助医院更有效地管理能源成本和维护成本,在保持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和降低运营成本。

六、结语

成本管理不仅是一种财务操作,更是一种战略工具,能有效辅助医院在多个层面实现质的飞跃。医院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成本管理的完善和改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非一次性的行动。医院不断地审视和评估自身的管理实践,识别存在的不足,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不仅有助于提升医院的财务健康,更重要的是,将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最终惠及广大患者。未来,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公立医院在成本管理方面的挑战将更加复杂多变。因此,医院需要建立更灵活、更高效的成本管理机制,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确保内部管理的高效运行,为公众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引用

[1]秦小菲.公立医院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23(22):110-112.

[2]李思遥.公立医院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分析[J].大众投资指南,2023(07):56-58.

[3]叶颖.分析公立医院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经济师,2022(10):256+260.

[4]冯莹莹.公立医院成本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J].财经界,2021(16):40-41.

[5]高兵.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J].财经界,2020(22):59-60.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责任编辑:王颖振 蔺怀国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公立医院医疗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