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非遗”与高校艺术学科课程体系相融合的实现路径研究*

2024-04-08李娜娜

电脑迷 2024年2期
关键词:融合路径非遗中原

李娜娜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目的比较明确,以延续“非遗”的核心文化基因为主导,将更多的新鲜血液和时代色彩注入其中,确保“非遗”充满生命力和活力。高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学科与科研优势、设备与场地优势非常明显,能够为实现“非遗”传承目的助力,如果能够将“非遗”与高校艺术学科课程体系相结合,逐步完善高校教育体系,就有助于创新和传承“非遗”文化。文章结合中原“非遗”与高校艺术学科课程体系相融合的优势,分析具体的融合要求和实现路径,以期为促进中原“非遗”的传承及弘扬和高校艺术学科课程体系的改革升级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中原“非遗”;高校艺术学科;课程体系;融合路径

一、中原“非遗”与高校艺术学科课程体系相融合的优势

(一)教学资源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非常明显,在传承以及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需要分析“非遗”所处的人文生态环境以及地域环境,理性考量客观因素。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非常明显,对研究中原“非遗”文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的专业教师队伍具有较为扎实和深厚的艺术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对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了解比较深刻和透彻,是非常合适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人选。如果能够将中原“非遗”与高校艺术学科课程体系相结合,就能够为中原“非遗”工作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实现终极传承目标以及课程建设目标。

(二)学科与科研优势

中原“非遗”文化的内容较为丰富,传统技艺类占据主导,大部分“非遗”项目与高校艺术学科密切相关,能够实现与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视觉传达、美术学等典型艺术类学科的高效匹配。

因此,在传承“非遗”文化时,高校可以利用已有的教学科研机构以及文化研究基地和文化研究中心,全面分析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龙去脉,探索新的“非遗”传承路径,充分发挥学科与科研优势,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和科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配置。

(三)设备和场地优势

高校的教学实力较强,且配备了充足且固定的教学研究场地。在“互联网+”教育不断深入人心的今天,高校也引进了诸多的教学设备,如数字摄影摄像、3D打印机以及三维激光扫描仪,这些现代化教育资源能够为中原“非遗”文化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硬件设备和场地支持。另外,学校的生源比较稳定,具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吸引了大批的民间艺术家企业家和“非遗”传承人入驻。因此,在传承中原“非遗”文化的过程中,高校艺术学科具有明显的设备优势和场地优势,能够共同推进中原“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二、中原“非遗”与高校艺术学科课程体系相融合的实现要求

艺术学科课程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非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外部环境存在密切联系。传统的艺术学科教学模式局限于艺术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师简单传授艺术创作技巧。在传承中原“非遗”文化的视域下,高校需要打破教学常规,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学的系统整体观,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学的重难点,在带领学生分析中原“非遗”艺术事项本身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的文化行为,让学生深入感知不同的文化语境,全面理解和把握艺术整体事项,确保学生能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生成、生存以及发展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同时,学校需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课程教学中坚持层次性和条理性的原则,理性客观地看待艺术学科课程体系构建的层次性,在宏观统筹以及高瞻远瞩的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此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课程教学评价时,学校应遵循多维度的教学评价原则,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为基本目标。作为理论与艺术实践紧密融合的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课程的融合性和实践性较强,教师需要以传承和弘扬中原“非遗”文化为评价的落脚点,摆脱单一性的艺术评价标准,践行多元化的艺术评价观。

三、中原“非遗”与高校艺术学科课程体系相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优化学科建设,整合艺术学科资源优势

为了实现中原“非遗”与高校艺术学科课程体系的无缝衔接,学校需要在理性分析的过程中全面优化艺术学科建设,促进学科资源的优化利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逐步打造中原“非遗”传承课程体系,将中原“非遗”文化融入艺术设计体系的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中。教师需要采取模块化教学模式,科学设置中原“非遗”基础理论课程模块、技业传承模块、创新工坊模块,实现三者的协同并进,逐步充实艺术课程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对中原“非遗”文化有一个全面透彻的理解,进而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主动参与“非遗”文化的传承工作。

首先,学校需要围绕中原“非遗”文化设置技术理论课程模块,将其与艺术学科课程体系相结合。“非遗”传承工作的难度系数偏高,技藝传承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深入学习及研究系统的“非遗”理论知识,透彻理解“非遗”,进而产生由内而外的文化情感,主动创作出优秀的文化精品。基于艺术学科的中原“非遗”理论基础理论课程非常简单,理论性和实践性及基础性较强,以艺术设计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为主要对象。教师需要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原“非遗”文化的理论体系基本知识和保护实践,拉近学生与中原“非遗”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让学生能够形成传承“非遗”文化的文化自觉,主动尊重“非遗”文化。经验丰富的教师可取田野调查的形式带领学生深入访谈和实地调查中原“非遗”,从多个渠道整合与之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在深入实际、密切观察和实地走访的过程中了解中原“非遗”传承人的创作历程,进而自主学习和挖掘及感受中原“非遗”文化。

其次,学校需要结合艺术学科课程的教学现状设置中原“非遗”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模块。在传承中原“非遗”时,传承者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只有确保传承者在主观上深入体验和学习与中原“非遗”相关的技巧和技艺,逐步形成自身的技能才能够出色完成传承和延续工作。学校则应依托中原“非遗”技艺传承模块带领大三学生学习核心必修课程,在工作室中组织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专业方向自主完成工作室学习任务。中原“非遗”民间艺术人、代表性传承人以及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需要共同承担课程育人任务,学校应结合教育特色选择中原“非遗”中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工艺,明确具体的“非遗”研究对象,由中原“非遗”民间艺人以及传承人采取口传心授的形式进行授课,让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感知“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了解“非遗”背后的文化魅力和艺术情节,透彻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的基本特点,逐步形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最后,学校需要设置中原“非遗”技艺创新研发模块,以艺术设计专业三年级学生为主要对象,积极实现中原“非遗”应用向创新设计研究的顺利过渡。艺术专业的教师应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毕业设计将“非遗”真实项目融入课堂,实现“非遗”与市场和“双创”的无缝衔接,主动探索现代化的融合发展模式,促进中原“非遗”资源向生产力和产品的有效转化,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动态传承中原“非遗”。创新研发中原“非遗”的要求比较严格,十分考验学生的专业素养,艺术专业的教师需要帶领学生全面了解中原“非遗”产品的生产流程,提升学生的策划营销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在组织开展中原“非遗”技艺创新研发模块教学活动时,艺术专业教师、企业家以及“非遗”传承人需要主动参与其中,在正式授课前,教师需要逐步细化中原“非遗”产品的设计、研发、包装、生产、流程以及销售等诸多环节,开展分段式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一一对应;结合美术学、服装学、环艺学、产品学、视传学等典型艺术类学科的教学要求带领学生学习核心知识,拉近各专业学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协作创新和研发“非遗”产品,尝试站在现代生活和现代市场的视角探索中原“非遗”的现代衍生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围绕中原“非遗”主题以及艺术设计等多个专业方向,分层次、有目的、分类别地组织中原“非遗”传承活动。例如教师可针对以中原“非遗”为创作素材的现代装饰画,让学生自主开发和设计中原“非遗”衍生品,鼓励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传承和创新中原“非遗”工艺,鼓励环艺专业的学生分析中原“非遗”村落的保护和建设。

(二)打造互动平台,建设“非遗”公共文化空间模式

在现代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原“非遗”文化逐步流逝,为了有效传承“非遗”,学校需要将学术研究、搜集收藏、展示展演、公共教育以及文化交流相结合,逐步打造中原“非遗”文化空间,鼓励教师设计专业的“非遗”课程设置,提供形象直观的材料资料,给予“非遗”传承人交流互动的机会和指导,为“非遗”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提供场所。

首先,学校需要建立中原“非遗”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原“非遗”传承的难度系数偏高,数据资料保护是重点,学校则应利用自身的教育优势及资源优势打造中原“非遗”数字博物馆,将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相结合,分门别类地管理及入库保存中原“非遗”项目的图片、录音、文字、录像及实物,整合利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中原“非遗”的大数据,带领艺术专业的学生学习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艺术专业的教师需要主动参与其中,陈列收集到的中原“非遗”实物、工艺流程、文字资料以及传承人作品和材料,鼓励艺术专业的学生参观查阅。对容易毁坏的实物,学校可以直接利用复制品。

其次,让学生能够近距离了解资料及实物,产生主动传承“非遗”文化的动力和兴趣。专业教师也可以将中原“非遗”文化遗产陈列馆作为专业学科教学的第二场所,直观生动地展示和宣传专业特色和“非遗”教学成果,将其作为与外界交流和研讨的契机,尝试利用“展销合一”的形式扩大中原“非遗”文化的知名度以及社会影响力,逐步体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加快“非遗”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的步伐。

最后,高校应主动搭建“非遗”学术交流活动平台,将演示培训和交流相结合供应,教师可以尝试互动式教学模式,定期开展和举办中原“非遗”学术活动,例如“非遗”抢救与保护学术研讨会、“非遗”文化研修班、“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拉近艺术专业教师与“非遗”传承人群之间的距离,在取长补短、互相补充的过程中创新中原“非遗”传承及保护工作的对策及手段,逐步夯实理论基础。

(三)成立大师工作坊,建立校外“非遗”实践基地

首先,学校也可以成立校内“非遗”大师工作坊,由艺术专业的教师组织开展工作坊的日常工作,将学徒制与师生互选相结合,提升艺术专业学生的参与能动性,给予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机会。为了发挥工作坊对传承“非遗”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邀请中原“非遗”传承人在学校传授“非遗”技艺,指导艺术专业教学。在进入大三后,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工作坊,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方向自主完成专项研究任务,在传承中原“非遗”的同时,“非遗”大师工坊还应将“非遗”开发研究与现代创意设计思维相结合,确保中原“非遗”能够走向市场。

其次,学校还应依托“非遗”大师工作坊逐步完善宏观架构,建立互选交融的合作机制,理顺工作室的项目流程,保障最佳的艺术专业教学质量,提升工作室制育人模式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最后,学校可以建立校外“非遗”实践基地,给予师生实践科研和教学相关的指导。由“非遗”相关社会法人单位提供实践基地和实践资源,逐步巩固及深化校内实践教学效果,促进中原“非遗”教育保护和传承工作的有效改革和创新。与学校的实践教学相比,校外实践基地的优势更加明显,能够打破传统实践观察活动的弊端,让学生不再走马观花、漫无目的。教师也可以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未来职业规划全面加强与“非遗”示范地以及“非遗”企业的合作及交流,实现高校艺术教学与中原“非遗”传承工作的双向融通,稳步提升“非遗”资源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孙根华. 非遗传承融入高校普及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简论[J]. 四川戏剧,2020(05):159-161.

[2] 孟滨.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实践[J].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0):105-106.

[3] 王晓琳. 大学与非遗:中央美术学院“非遗研培计划”教育培训体系构建与探索[J]. 美术研究,2022(04):4-7.

[4] 王圣龙,李丽. 高职院校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 教育与职业,2017(20):105-108.

[5] 林涓. “非遗”传承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双重视野下的高校漆艺教学新路径[J]. 美苑,2013(05):100-103.

猜你喜欢

融合路径非遗中原
沁园春·赞中原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My Favourite Animal
御中原 画饼充饥
传统商贸与互联网时代供应链模式比较及融合路径研究
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与相通性
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路径分析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