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研合作对我国工业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2024-04-08林良滨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年3期
关键词:产学吸收能力科研机构

林良滨

一、前言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许多科研机构开始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对市场的高度敏感性,科研机构经常与产业界合作开展各种创新活动[1]。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自2005年起,我国高校也开始与产业合作,并将合作视为教学和科研之外的“第三使命”。以往学者探讨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提高区域创新效率方面发挥的作用,然而此类研究大多没有区分大学和科研机构,而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组织流程、战略和目标上有所不同[2],所以,有理由相信,产学合作和产研合作对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可能有所不同。将大学和科研机构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区分其影响,可能会误导政策制定者,阻碍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找出产学合作和产研合作对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不同影响至关重要。

二、理论与假设

(一)产学合作与产业技术创新效率

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是基于长期的战略研发合作,以充分利用大学基础研究的优势。然而,由于大学非常重视基础研究,因此在组织文化、结构、目标和沟通渠道偏好方面与企业有很大不同。此外,由于多年来政府财政支持的大幅增加,大学缺乏将其知识优势商业化并响应特定产业和市场需求的动力。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差异限制了双方的互信,而互信是愿意转让和分享复杂知识的一个重要因素。信任的缺失限制了企业与高校知识的创新结合,而创新结合对于提高企业创新资源的效率至关重要。由此提出假设1,产学合作对工业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二)产研合作与产业技术创新效率

与大学不同,科研机构面临着盈利的压力。在过去几十年里,政府逐步消减了对科研机构的财政支持。因此,与大学相比,其更以市场为导向,拥有更多与企业合作的经验,对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反应更快。大学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人员差异也会影响合作成果[2]。大学研究人员通常可以自行决定何时研究什么、与谁合作,且常常独立工作。相反,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通常以更规范的方式和团队合作开展特定项目,因此,在与企业研发团队合作时,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应对由合作带来的各种限制。由此提出假设2,产研合作对工业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有积极影响。

(三)企业吸收能力的作用

企业吸收能力是影响合作对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企业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时,其能够评估和吸收从合作者那里获得的知识优势,并将其整合到自身的知识库中,从而增强研发能力,最终提高创新绩效。因此,当企业与大学及科研机构合作时,技术创新效率会随着吸收能力的提高而提高。由此提出假设3,企业吸收能力與产学合作、产研合作的交互对工业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产生积极影响。

三、模型设定

创新是一个知识生产的过程,许多学者使用SFA方法来测算创新效率。近年来,该模型被广泛用于生产力分析[3]。本研究使用Frontier4.1软件包,通过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各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该模型表示如下:

(1)

其中,Yit表示t(t=1,2...,T)年省份i(i=1,2...,N)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产出,A为常数项,Lit与Kit分别表示t年省份i的规上工业企业的人员与资本投入,α与β分别表示人员、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模型中的误差项(vit-uit)由随机项vit和无效率项uit两部分组成,二者相互独立。其中,vit~N(0, ),uit~(u, )。

为了与先前大多数研究保持一致,本研究的变量以对数形式表示,如式(2)。该方法的目的是降低估计值对异常值的敏感性,并且便于解释估计系数。最终模型如下:

(2)

(3)

式(3)中,UICit为省份i的规上工业企业在时期t的产学合作支出,RICit为省份i的规上工业企业在时期t的产研合作支出,Lit为省份i的规上工业企业在时期t的R&D人员投入。δ0为常数项,δ1为产学合作的估计系数,δ2为产研合作的估计系数,δ2与δ0分别为R&D人员投入与产学合作、产研合作的交叉项系数。

四、变量与数据说明

(一)技术创新产出

考虑到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本研究将其产出分为两类。一类是中间产出,即创新活动所带来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也称为创新的知识产出。另一类是最终产出,代表创新成果的商业化水平,也称为创新的市场收益[4]。鉴于此,将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两项数据用于表征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出和商业化水平指标,并且使用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将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名义值转化为以2011年为基期的实际值。

其中,各省规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两项数据来源于2012—2021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来源于2012—202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二)技术创新投入

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可以用R&D资本和R&D人员投入两项指标来衡量。考虑到价格因素对R&D经费的影响,使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与将R&D经费内部支出的名义值转换为以2011年为基期的实际值。由于研发活动对当期的创新和未来的知识生产都有影响,因此有必要计算R&D资本存量,对此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进行计算,并与以往文献中的惯例一致,使用15%的折旧率[5]。至于技术创新的另一项投入指标,R&D人员投入,本文选用各省规上工业企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来表示。

其中,各省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和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两项数据来源于2012—2021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来源于2012—202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三)产学合作、产研合作与企业吸收能力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企业吸收能力在合作中的重要性。要想有效获取和利用合作成果,企业必须重视自身的吸收能力。事实上,企业自身吸收能力的差异很可能是导致合作效果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采用各省规上工业企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来衡量企业吸收能力指标,并用其与产学合作、产研合作的乘积来体现对应条件下的吸收效应。

五、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的实证分析分两步进行。由于专利是创新的中间产出,而创新的经济价值才是合作的最终目的。首先对新产品产出的随机前沿估计结果进行了分析,然后是对专利产出的估计结果分析。

(一)新产品产出的随机前沿模型估计结果

表1报告了新产品生产的随机前沿模型估计结果。其中,模型1是衡量R&D资本存量和R&D人员投入对创新产出影响的基准模型,模型2与模型3是对产学合作与产研合作的回归估计结果,模型4与模型5则分别是R&D人员投入对产学合作与产研合作成果吸收能力的回归估计结果。在模型1—6中,γ值均大于0.85,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了使用随机前沿模型的合理性。从图1可以看出,虽然R&D人员和R&D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R&D资本的产出弹性要明显高于R&D人员的产出弹性,其与朱有为等人的研究结论一致[6],表明我国创新生产过程中R&D资本具有更高的产出贡献,间接说明了我国工业企业人才素质有待提高。与以往文献一致,本文采用数量指标来衡量研发人员的投入水平,忽视了其中质量因素的影响,也可能会导致对研发人员技术创新产出贡献的低估。

从技术非效率函数的估计结果来看,模型2显示产学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假设1没有得到证实。产学合作效果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发表论文和专利申请数已成为当今学者最重要的两个衡量标准。至于以上的成果是否被商业化,或者技术是否被转让给工业界,与其并无多大关系。以上做法使得一些企业很难与大学开展有效合作,最终导致产学合作无法有效提高工业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模型3显示产研合作的系数为-1.58,在1%的水平上显著。结果表明,产研合作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因此假设2得到支持。模型4与模型5显示R&D人员投入与产学合作、产研合作的交互项系数分别为-0.135与-0.078,均在1%水平上显著,表明当企业具有较强吸收能力时,产学合作与产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着正向影响,印证了吸纳人才对更好地吸收合作成果的重要作用。因此,假设3得到支持。

(二)专利产出的随机前沿模型估计结果

表2报告了以专利申请数作为技术创新产出的随机前沿模型估计结果。其中模型6是衡量R&D资本存量和R&D人员投入对创新产出影响的基准模型,模型7与模型8是对产学合作与产研合作的回归估计结果,模型9与模型10则分别是R&D人员投入对产学合作与产研合作成果吸收能力的回归估计结果。

对比来看,表2与表1结果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以专利为产出时,R&D人员对产出的影响在模型6中不再显著。究其原因,与上述R&D人员的技术创新产出弹性不足相似,作为一种新知识创造的过程,专利生产更需要R&D人员在质量方面的贡献。然而,本文所使用的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数据无法体现出此特质,并且可能因为数量的相对过剩导致边际报酬的下降,使得其产出贡献不足。其次,模型8显示产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可能是专利产权归属不明确的原因,在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专利大部分归于大学或研究机构,是导致产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不显著的主要原因。

六、结语

本文通过对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SFA分析,探索了产学合作、产研合作等变量对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企业的R&D投入不仅可以直接提高其技术创新水平,而且可以通过增强企业吸收能力来提高对合作成果的吸收和利用,进而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同时,产学合作对工业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无显著影响,而产研合作显著促进了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说明目前我国部分高校以科研为导向,对市场和产业需求的了解不够充分。同时,证明了科研机构的业务发展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是正确的。本文进一步从企业吸收能力角度实证检验了产学合作及产研合作对工业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检验结果发现企业的吸收能力对其更好地吸收合作成果具有重要作用,说明在当前的科技体制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我国应更加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高校应培养更多实用技能型人才,对科研人才和技术商业化人才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

引用

[1]Liu X, S Schwaag Serger, U Tagscherer,etc. Beyond Catch-up—Can a New Innovation Policy Help China Overcome the Middle Income Trap?[J].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2017,44(05):656–669.

[2]Teirlinck P, A Spithoven.Fostering Industry-Science Cooperation Through Public Funding: Difference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Public Research Centres[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2,37(05):676–695.

[3]Battese,G E, T J Coelli.A Model f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 in 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Panel Data[J].Empirical Economics, 1995,20(02):325–332.

[4]Acs, Z 1, L Anselin, A Varga.Patents and Innovation Counts as Measures of Regional Production of New Knowledge[J].Research Policy,2002,31(07):1069–1085.

[5]吳延兵.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J].经济学(季刊),2006(03):1129-1156.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责任编辑:韩 柏

猜你喜欢

产学吸收能力科研机构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基于产学协同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金融环境对OFDI反向技术吸收能力的再探索
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规模化转化模式研究
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
产学结合教育模式在路桥专业中的应用
技术转移二元视角:吸收能力与释放能力的作用
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德基机械与多家知名科研机构展开技术合作
企业知识搜寻、吸收能力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吸收能力对校企合作绩效的影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