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视角下商业银行财会监督体系建设探讨

2024-04-08李驰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年3期
关键词:财会商业银行机制

李驰

一、前言

财会监督是依法依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的财政、财会、会计活动实施的监督。商业银行作为被监督的主体之一,应当自觉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实施推进,旨在通过规范的财务报告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保障商业银行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同时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内部控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商业银行财会监督体系的核心和基石。因此,深入探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视角下的财会监督体系建设,对于提高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保障商业银行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财会监督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一)财会监督是内部控制在财会方面的重要体现

商业银行财会监督通常是对财会制度制定和执行情况、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监督,是强化对财务、税务、财产、采购、运营、财会行为等工作执行情况的监督,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业银行运营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旨在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在银行的运营管理中,财会监督与内部控制管理在财会方面的内控管理体系相互补充和强化,共同构建了坚实的风险防控防线,保障了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营[1]。

(二)内部控制贯穿财会监督的全流程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应用是财会监督落实的基础,结合商业银行自身实际建立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财会监督机制,明确财务内控的目标、控制要素以及内部监督流程是规范财会监督的主体、范围、程序、权责的依据,是落实内部财会监督主体责任的前提。同时,在财会监督中,内部控制贯穿于商业银行财会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并通过风险评估、控制措施的设计和执行、信息沟通以及监督反馈等方式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提升财务管理的效能,确保财会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

三、内控视角下商业银行财会监督体系建设的主要困境

(一)体系机制不完善导致财会监督协调难

一方面,如果缺乏对财会监督体系的整体规划和设计,目标和流程不清晰,职责和要求不明确,各部门可能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和协调,导致监督协调困难[2]。另一方面,如果财会监督体系的总体规划过于片面,仅专注于财会工作的日常监督,没有与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形成联动,各个监督机制之间可能存在冲突、重复或者漏洞,导致监督效能有待提升。

(二)权责不明晰导致财会监督效果差

在财会监督的执行过程中,权责不明确会导致各职能部门缺乏清晰的责任划分,出现监督责任的模糊和职责推诿,最终影响监督的效果。例如,在日常财会监督中,财会部门负责依法履行财会监督主责,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但部分人员由于权责不明晰,对监督范围和职责模糊,未能及时形成财会监督计划,在实际执行中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控制措施,进而导致财会监督工作执行不到位。

同时,其他相关部门的权责不明晰也会导致各部门之间难以形成联动,从而影响监督效果。例如,办公室未对固定资产配置、使用、资产处置等各环节加强管理,使得固定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等环节无法得到有效监督,进而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违规操作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出现。人力资源部未对内部薪酬福利管理执行情况加强管理,导致其无法有效监督薪酬和福利的合规性和公正性,造成内部薪酬福利分配存在不公平、违规操作和员工不满等问题的发生。法律合规部未对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体系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全面风险管理,使得内部控制效果不佳、制度执行不力以及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信息化应用不足導致财会监督效率低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商业银行在运营中广泛应用各类技术以提高效率和降低风险。然而,由于信息化发展不均衡,财会监督效率的低下已成为制约银行内部控制的一项挑战。一方面,由于不同部门之间信息系统的差异性,数据集成变得困难。各个职能部门由于信息系统的发展水平不一致,可能采用不同的财会软件、数据库系统等,导致数据在不同系统之间难以整合,使得财会监督在执行过程中难以获得全面、一致的信息,从而降低了监督效果[3]。另一方面,信息系统的不均衡导致监督的时效性差。一些商业银行拥有先进的信息系统,能够实时监控财会活动,而另一些商业银行则使用相对滞后的系统,难以及时获取最新数据,从而导致对潜在风险的监督滞后,影响了监督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四)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导致财会监督整改难

缺乏健全的反馈机制是导致财会监督整改困难的关键问题。在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中,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是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的基础,如果反馈机制未能形成或者运作不畅,财会监督的整改就会变得困难。首先,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意味着对内部控制和财会监督的绩效缺乏科学的评估,监督者难以全面了解各个环节的工作表现和问题状况。如果没有明确的绩效指标和评价标准,银行难以及时发现监督中的不足,从而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和提升。其次,未形成的评价反馈机制使监督者无法及时了解监督工作的实际效果。如果缺乏有效的反馈渠道,监管者难以了解监督措施是否得到了有效执行,以及实际监督结果是否符合预期,使监督者在评估财会监督的整体效果时缺乏客观的数据支持,导致监督工作的调整和改进缺乏科学依据。最后,缺乏评价反馈机制导致整改措施的执行不到位。如果没有明确的评价机制来监督整改工作的执行情况,被监督部门在整改过程中可能存在懈怠、敷衍塞责的情况,使监督者无法对整改的实际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估,也难以推动被监督部门建立持续改进的意识。

四、内控视角下商业银行财会监督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一)树立良好的内控意识,构建全覆盖、高协同的监督机制

强化内控意识意味着银行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深刻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工作中将其贯彻于行动。内部控制并不是仅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同样的,财会监督的执行也不应仅由财务部门人员负责,而是应该将其融入每个部门、每个岗位中,使全体员工在各自的工作职责中勤勉尽责。意识的转变不仅能够加强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更能提升财会监督的执行效能。

首先,需要在银行内推动全员内控意识培训,确保所有员工都充分了解内控的概念、目标以及其在维护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中的关键作用。培训计划应该包含内控的理论知识,强调财会监督的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以提高员工对内控的实践理解和对财会监督的认同支持。

其次,商业银行应制定明确的财会监督体系整体规划和设计,包括设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岗位职责和协作机制,确保各个监督机制之间相互衔接,避免冲突、重复或者漏洞的出现,并设立专门的财会监督部门,负责制定监督计划、评估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以保证内控体系的不断优化和完善。

再次,商业银行可以引入外部专业机构进行独立内部控制评估。外部审查机制不仅有助于发现商业银行财会管理中存在的盲点,同时也为银行提供了客观的评估手段[4]。

最后,需要强化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加强与资产管理、人力管理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合作,提升日常监督的有效落实,同时加强与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纪委监察等部门的贯通和联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协同监督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财会监督工作体系。

(二)严抓过程管控,将内控制度和财会监督嵌入业务流程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加强过程管控并将内控制度与财会监督嵌入业务流程,不仅是内控管理的需求,更是规范财务会计工作,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的迫切要求,能够在业务运作的各个层面实现更全面、更精细的监督和控制,为商业银行健全财务条线内部控制体系提供必要的保障。要加强过程管控,将内控制度与财会监督嵌入业务流程,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当对其业务流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剖析,根据各业务的实施节点和流程特点,识别潜在的风险和漏洞,通过建立清晰可行的业务流程图,让日常财务运营工作的开展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将内控制度与业务流程有机结合,明确各项业务每个环节的关键控制要素和控制路径,并在流程中嵌入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例如,岗位分离、审批制度、审查复核、数据验证等,并通过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审核程序,可以确保内控机制贯穿于整个业务流程之中,从而实现对潜在风险的实时监控和及时干预。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优化财会监督工作手段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金融业务创新和提高运营效率的关键力量。加快信息化建设,改进内部控制与监督的工作手段,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适应市场信息化发展、提升管理水平的迫切要求。银行应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以加强对内部控制和财会监督的智能化支持。通过建立智能化财会监督系统,商业银行可以实现对交易、操作和风险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快速发现潜在问题,提高反应速度,并通过系统数据的实时传递实现信息共享,提高财会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商业银行应优化内部信息系统,确保其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包括强化网络安全体系,采取先进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关键信息资产的安全性,进而推动系统的升级和优化,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容错性,确保信息系统能够更好地支持内部控制和财会监督的实施。此外,还需要采用电子化的审批和监督手段,推动财会监督流程的数字化和无纸化。通过建立电子审批系统和数字化监督平台,可以实现审批流程的透明化、追溯化和可控化,减少人为操作的干扰,提高财会监督的可靠性。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财会监督队伍素质

为适应市场的变革和金融环境的挑战,提升人才质量,打造熟悉业务、精通财会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为应对此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商业银行应注重人才招聘,提升人员总体素质。通过明确招聘目标和要求,优化招聘流程,将业务知识和财会技能纳入评估标准,确保新员工具备基础的专业素养,提高岗位适配度。同时,通过面向高校、社会、金融专业机构等多渠道的招聘,吸引更多具备财会专业知识的人才加入[5]。

第二,商业银行需要注重内部培训,提升财会监督人员的专业技能。通过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提供专业培训,对财会监督人员进行财会知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提升财会理论知识水平和风险识别能力。对一线员工进行业务操作和财会知识的培训,提高一线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确保员工能够胜任财会工作。同时,对财会人员进行持续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特别是财会监督人员的合规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

第三,商业银行应推动员工积极参与职业资格考试,鼓励员工取得相关职称证书,为员工提供报考支持、学习资源和奖励机制,激发员工提高自身财会技能的积极性,以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五)建立健全评价反馈机制,并强化结果在财会监督整改中的运用

商业银行需要明确内部控制和财会监督的评价指标和反馈机制,以确保科学、客观地评估工作表现和问题状况。为此,商业银行应设立关键业务流程的绩效指标,设定财会报告准确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等方面的具体标准,使财会监督人员全面了解各个环节的工作表现。同时,商业银行应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定期进行报告、工作会议、绩效评估,以此可确保经营层、决策层及时了解、获取监督措施的执行情况和实际监督结果,为经营决策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此外,商业银行需设立明确的整改责任制度和整改进度的跟踪机制,并定期进行问题通报和风险评估,以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执行。

五、结语

内部控制不只是法规的要求,更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风险管理的基础。健全的财会监督体系不仅有助于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防范潜在风险,也可以提高财会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可靠的信息。商业银行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并建立一个全面覆盖、多部门协同、执行有力的财会监督机制,使财会监督职能依规运行,有效实施,以提升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质量,从而促进商业银行的高质量发展。

引用

[1]杨隽.新时代财会监督体系构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3(20):183-187.

[2]闻炜,沈裕君,杨珍珍,等.从内部控制信息化角度探索财会监督新模式[J].财政监督,2023(11):15-20.

[3]汪志传,李娜.财会监督融入内部治理体系研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03):66-69.

[4]陈雯,李翼,刘金文,等.完善內部控制体系提升财会监督效能(下)[J].财政监督,2023(21):36-44.

[5]刘胜良.加快推进我国新型财会监督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J].财政监督,2023(09):9-19.

作者单位:广西岑溪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责任编辑:韩 柏

猜你喜欢

财会商业银行机制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