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与实践
2024-04-08丁晓燕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目前各大企业已经逐步迈入了信息化管理阶段,由于先进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与信息技术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与此同时,传统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企业管理需求和标准,制造企业需要基于当前的财务管理需求,加快企业传统管理模式向财务管理信息化转型,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内容,分析了当前制造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造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优化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市场环境逐渐复杂,市场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在此背景下,制造企业需要基于当前市场发展趋势,对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为了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需要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信息支持,从而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管控,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 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概念与意义
1.1 企业信息化概念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将信息网络技术与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现代化优化升级,帮助企业获取高质量的数据信息资源,为企业各部门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信息服务,有效提升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基于以上情况,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将生产经营活动与新技术优势充分融合,实现合理配置内部资源,以较少的内部资源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为企业赢得未来发展的竞争优势[1]。
1.2 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概念
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是指企业基于信息技术的功能模块,调整和转变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以及管理体系,从而有效整合企业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形成一体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同时,基于当前信息化管理观念,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也需要随着信息化环境的构建而发生转变,通过信息技术获取大量可靠的数据信息,为企业财务管理决策以及控制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尽可能提高企业数据信息的使用效率,促使企业在内部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加强企业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有效管控企业财务风险。
1.3 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第一,大型集团企业下属子公司数量众多且部门复杂,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集成系统化管理。基于对企业各部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掌控,集中对数据信息进行高效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第二,在当前信息化管理环境下,企业开展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需要详细了解自身产业链上下游的客户,并预测分析周边环境的变化趋势。因此,企业需借助财务信息化管理,对上下游客户以及政策环境的多方面信息进行搜集分析,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整合汇总,从而制定具有可行性的科学决策,促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具备决策控制职能,使得其管理职能更加全面。第三,企业利用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有助于各部门或企业之间形成高度协同,营造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与此同时,借助信息技术,有利于使企业各部门或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大幅度减少,促进各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基于高效率信息沟通的优势,更好地协调自身工作内容,使得企业管理决策紧贴客观实际,更具可行性和时效性,同时使内部资源在统筹规划下得到高效应用。
2 当前制造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岗位管理责任不清
部分制造企业在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过程中,并未明确落实相关部门成员的责任,导致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存在秩序混乱的情况,具体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部分制造企业的部门成员只关注本部门的利益需求,并未确认本部门在整个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下的职能作用和定位,由于其视野的局限性,在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一旦发生管理问题,各成员之间便会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使得企业的财务信息化执行效率降低。第二,部分制造企业虽然说明了各部门的职责,但是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并未随着信息化工具的应用而进行调整,导致有些部门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缺乏必要的执行依据。
2.2 信息孤岛现象存在
信息孤岛是指由于某些因素影响,部分数据信息在企业信息系统中出现沉积的现象,使得企业的数据信息无法在系统之间形成高度共享应用,给企业信息化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当前部分制造企业存在明显的信息孤岛现象,具体问题如下。第一,当前部分制造企业在引进信息系统之后,并未实现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对接,导致数据信息只能在某单独的系统内传输应用,无法为其他部门的工作开展提供信息支持,从而出现数据孤岛现象。第二,目前部分企业的信息系统功能不够健全,无法为数据传输提供高效便捷的专属渠道,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只有少量数据信息能够传输到其他系统[2]。
2.3 信息数据质量不足
在企业实施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阶段,信息数据的质量与最终财务管理成效具有直接关系。但是,目前部分制造企业的信息数据质量尚未达到标准,具体表现如下。第一,部分制造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但是企业并未建立可靠的筛选机制,信息系统的大量涌入无法保证高质量的数据信息,最终给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活动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第二,部分制造企业并未设立可靠的数据信息安全防护系统,企业在处理财务数据信息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数据泄露、数据遗失等安全风险,不利于企业数据信息的高效率应用,严重影响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
2.4 复合型人才缺乏
在制造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升级转型过程中,先进的高新技术对于信息化建设工作固然重要,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样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支持。可见,企業要想更好地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但是,目前部分制造企业的复合型人才不足。第一,部分制造企业成员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生产工艺以及销售业务等工作领域的技能提升上,对于新兴信息技术的学习缺乏动力,企业内部普遍缺乏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导致企业的信息系统应用效果十分有限。第二,除了信息技术之外,在企业财务信息化转型过程中,必然还会涉及法律、市场、文化等多个专业领域,然而部分制造企业的员工在以上领域的专业能力还有所欠缺,无法适应企业财务信息化的要求。
3 制造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1 财务管理模式不合理
目前,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职责不明确的主要原因在于财务管理模式不够合理。第一,目前部分制造企业并未在内部普及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企业成员对于信息化管理模式和相关理论缺乏正确认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呈现出粗放式管理状态,未能实现对财务管理职责的明确划分,无法为企业财务信息化转型提供良好环境。第二,当前部分制造企业依然以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为主,并未随内外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针对性调整,使得财务管理模式无法在当下得到有效应用。
3.2 信息沟通效率较低
高效的信息沟通是企业财务信息化转型的必要条件,目前部分制造企业信息孤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沟通效率较低,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当前部分制造企业的业财两部门沟通意识不足,原因在于两者的管理目标不一致,两部门在实施信息化转型过程中,出于维护本部门利益的考虑,不愿配合对方完成必要的支持工作,使得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效率缓慢。第二,部分制造企业在信息沟通方面并未设立健全的信息沟通机制,导致部门成员在信息沟通过程中缺乏具体的信息传输标准和执行流程,数据传输应用的结果不理想。
3.3 缺乏有效的数据管理
目前部分制造企业存在数据可靠性不足、安全性较差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部分制造企业并未设立完善可靠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在数据收集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数据信息质量的有效判别,导致企业收录的数据信息质量偏低,获取的数据信息无法作为企业制定决策和风险防控的关键参考依据。第二,部分制造企业在信息系统掌握方面并未投入足够的资源,导致设立的安全防护系统功能性不足,无法及时排查风险因素,使得企业的信息系统中面临数据信息泄露的风险。
3.4 财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在目前信息化管理环境下,为了确保企业长远战略的有效落实,制造企业需要在决策管控方面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基于此,制造企业当前的财务管理必须适应企业未来发展需求,将传统会计核算模式转变为决策掌控模式,但由于当前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给企业的转型工作带来一定困扰,具体问题如下。第一,部分制造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于信息化管理环境不够适应,不愿投入精力参与到信息化建设工作当中,也不愿意学习了解最新的财务管理知识和信息化管理手段,仍旧坚持采用传统会计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当前的信息化管理环境。第二,部分制造企业虽然已经开始实施内部培训工作,但是由于并未将培训体系与绩效考核挂钩,导致人员对于培训工作不够重视,企业的内部培训工作成效未能达到预期。
4 优化制造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4.1 确立岗位职责范围
确立岗位职责范围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第一,革新财务管理理念。制造企业在优化自身生产工艺的同时,需要在财务管理理念的革新上投入必要的精力,促使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当前的管理环境相适应,了解财务信息化管理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积极作用和长远利益,并将信息化管理观念渗入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当中,为企业信息化转型奠定良好基础。第二,优化管理制度体系。企业需要对现有的财务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基于信息化管理特征,利用内部控制机制对相关成员的职责范围进行确认,最终有效划分各部门成员职责范围,同时应用预算管理工具做好企业各工作环节的资源分配,实现对企业各部门的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以此强化企业预算执行的控制力度,为部门之间高效的沟通协作提供良好环境,将预算管理的全员性及全面性原则贯穿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形成系统化管理局面。
以制造企业为例,企业管理层需要对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的职责范围进行规划,确认生产部门及销售部门各阶段工作的成本支出,并根据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完成预算编制,在此过程中内部控制的监督管控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实现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的相互监督制约,从而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和执行效率。
4.2 实现业财系统数据互通
第一,统一各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管理目标。为了促使企业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加强协调合作,企业管理层需要统一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管理目标,使两部门在共同利益的促使下达成牢固合作关系,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应用,对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管理职责进行确认,强化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相互制约监督关系,在实现两部门协调沟通的基础上,推动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转型。第二,实现系统间数据对接。企业在引进信息技术设备之前,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对所引入的信息系统型号品牌进行确认,最终统一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系统规格,为两部门的数据对接和数据传输共享提供技术支持。
4.3 建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
第一,建立数据管理标准。制造企业要想建立数据管理标准,需要对当前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类,包括财务管理、业务管理、风险管理等多项管理活动,对其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度分析,针对不同管理工作的数据需求设定具体的管理标准,进而建立数据筛选机制,为企业筛选出高质量且具有时效性的数据信息。第二,构建数据安全防护系统。制造企业需要投入必要的资源,构建符合企业需求的安全防护系统,并设立信息安全技术部门,专门负责企业数据安全防护系统的升级维护工作,为企业的数据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人才支持,防止财务数据泄露等风险发生。
以制造企业为例,信息安全技术部门需要定期收录生产制造、财务以及销售等工作环节产生的数据信息,通过对其分类整合筛选出异常信息,構建智能化风险预警模型,判断企业目前可能遭遇的潜在风险,并针对风险预警反馈情况,对现有的风险预警模型进行持续优化调整,为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提供长期稳定的网络环境[3]。
4.4 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加强内部培训。制造企业需要基于当前信息化管理需求,对现有的内部培训机制做出调整,在培训体系中添加复合型人才培训内容,并将培训活动与绩效考核工作相结合,对培训成绩进行打分,以合理的奖惩措施来激发企业成员的学习主动性,确保内部培训活动取得应有成效。第二,健全外部人才引进机制。为了缓解人才短缺的问题,企业需要健全外部人才引进机制,帮助企业从外部快速引进高质量人才,同时以引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基础,开展复合型技能培训活动,从而帮助企业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
5 结语
制造企业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利于企业健康长远发展。为此,企业领导层需要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投入充足的资源和精力,确立其财务岗位职责范围,实现业财系统数据互通,建立财务数据管理体系,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利用财务信息管理获取的市场竞争优势,为制造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红梅. 谈制造企业优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J]. 市场周刊·理论版,2022(35):29-32.
[2]黄明海. 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 中国市场,2022(5):197-198.
[3]罗亚芬. 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探讨[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23(5):164-166.
[作者简介]丁晓燕,女,山东聊城人,德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