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模式下国企内部控制问题和应对方案研究
2024-04-08李晓燕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企间竞争愈发激烈,面临的内外部压力骤增,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多存在财务成本高、财务管理效率低的问题,为了积极改变这一困境,国企应主动构建财务共享模式,以降低财务成本、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财务共享模式下,对国企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受多个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实施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财务共享模式下国企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和方法,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财务共享模式;国企;内部控制问题;应对方案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
进入互联网时代,财务共享模式既缓解了财务工作人员的整体负担,又提升了信息处理效率,并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新要求,正式开启国企财务管理创新的新局面。然而,在财务管理模式转化的过程中,受多个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内部控制(以下简称“内控”)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仍存在诸多困境,具体表现在内控环境有待改进和调整、内控活动执行刚性不足、内控风险评估和应对不到位等,难以发挥内控的效用。因此,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国企有必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方法,解决内控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发挥其自身效用,助力国企实现高质量发展。
1 财务共享模式对国企实施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
财务共享主要是对分散不同业务单元财务工作的整合,并实行集中化、统一化管理,确保原本分散的专业性活动由专业机构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实现降本增效,促进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国企实施内部控制具有多方面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能够提升会计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传输、反馈需要经历多个烦琐、复杂的程序,必须逐级完成信息审阅和上报,容易影响会计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可靠性。而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会计信息能够直接通过信息化系统平台实现及时、完整的传输,促使国企财会工作程序更精简,专业化程度更高。
第二,增强国企风险管理和控制水平。對于一些集团型国企来说,财务共享模式能够将总公司、子公司的财务进行整合,全部汇聚于财务共享系统内进行集中化处理,总公司以规范的标准处理子公司财务业务,能够快速识别和掌握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漏洞,从而采取解决措施做好防控工作,及时防范财务风险带来的威胁,实现财务风险可控化[1]。
第三,财务共享模式能够将财务人员从原本繁重的财务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将这些工作交由财务共享中心处理,使国企财务人员有机会深层次入驻业务部门,参与监督国企管理活动和业务流程。国企业务人员可以有更多精力参与到财务稽核、财务分析、财务绩效考核中,实现全过程监督和控制,切实提升财务、业务管理水平。
2 财务共享模式下国企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内控环境仍需改进和调整
内控环境是国企内部控制顺利、有序开展的基础,主要包含组织架构搭建、岗位权责的配置、职工思想意识的强化等,一旦缺少良好的内控环境,就无法保证内控活动的高效开展,制约了国企内控实施的成效。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国企内控环境仍需改进和调整,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员内控意识较为淡薄。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对国企内控产生较大的影响,需要主动改进人员内控意识,但由于部分人员无法正确认识财务共享模式下内控实施的重要性,难以更新人员自身理念,制约了内控活动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内控组织架构不完善。财务共享模式的推行和应用,对国企原本内控整体组织架构产生较大的影响,国企必须结合自身现实状况,科学开展内控组织结构调整,但由于一些国企没有结合自身现实情况,内控组织架构不合理,使得各项工作不能逐层落实到人,企业员工无法全身心参与到内控活动中,制约了内控活动的顺利开展。
2.2 内控活动执行刚性不足
内部控制建立完成后,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贯彻到位,才能充分发挥内控的作用,帮助国企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促进国企健康、稳定地发展。但就实际状况来看,一些国企的内控活动执行刚性不足,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内控执行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基于财务共享模式,内控执行是否到位,取决于是否建立完善的内控执行岗位责任制,一些国企没有重视这项工作,造成各部门工作开展无章可循,不能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人,造成内控执行效果不理想,无法充分发挥内控的作用。第二,内控执行绩效考核不到位。内控执行到位要求全员的配合和支持,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注重绩效考核,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是,部分国企在内控执行过程中忽视了绩效考核,没有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难以全面评估不同责任中心的内控执行状况,不能调动全体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削弱了内控实施的效果[2]。
2.3 内控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不到位
风险评估是国企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建立内控的目标就是做好风险管理,从而实现战略目标。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确定风险管理目标,以快速识别、确定、评估与目标相关的风险,并且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通过实际调研可知,有些国企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忽视了内控风险评估和应对,具体表现在:第一,国企没有借助财务共享模式的优势,不能实现风险在线预警和评估,难以快速找到不同环节中隐藏的风险,无法形成完整的风险清单,不能逐一进行应对和防范,造成内控实施效果不显著;第二,从整体层面分析,国企管理层对于内控风险的应对措施较为单一,缺少突发风险应急预案,没有形成重大风险应急预案和预警机制,在实践中有可能导致突发风险产生的影响扩大化。
2.4 内控沟通和交流不畅通
信息与沟通始终贯穿国企运营全过程,是保证内控实施效率、质量的关键要素。在财务共享模式下,有些国企内控沟通和交流不畅通,无法实现各层级、各部门间信息畅通,信息传递速度较为缓慢,造成内控沟通效率较低。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跨部门沟通不畅通。国企财务共享模式的构建有效解决了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工作效率较低、成本支出高的矛盾,并且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准确、及时。但在一些国企,原本处理财务数据的专门人员被财务共享中心人员替代,这些人员对业务了解较少,造成业务、财务脱节。同时,财务共享中心内部员工与业务相关联部门交流和沟通较少,对业务内容、业务性质等方面掌握不足,在处理财务工作时仅仅依据国企业务处理标准和规定,各部门及职工不能全身心参与到内控活动中,削弱了其控制成效。第二,业财一体化水平较低。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只有加强部门及职工间的交流和沟通,才能实现信息互联共享,但通过实际调研可知,部分国企内部业财一体化建设速度较为缓慢,不能突破业务、财务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信息互联共享,造成业务、财务相关人员不能参与到内控实施中,使得内控实施成效不理想[3]。
2.5 内控监督流于形式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国企必须落实内控监督,对内控执行全生命周期进行监督,快速找到内控执行中漏洞、缺陷,主动进行防范和应对,展示内控实施的效用。然而,随着国企深化改革脚步加快,在内控监督等方面仍需加强。由于部分国企工作人员的内控监督管理检查意识较为滞后,多将大量精力用到编制内控制度文件上,在具体执行中对政策落实不到位、执行力不足,无法解决内部隐患,极大地影响了内控执行成效,对国企整体运营产生负面影响。国企内部监督的全面性、监督力度不足,核心问题在于自我监督持续性不强、自我监督不到位,使得国企内部审计工作发挥不充分,难以提升内控监督水平,制约了国企的稳定、健康发展。
3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控制优化建议
3.1 调整和优化内控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劣关系到国企财务共享工作、内控活动能否顺利开展,所以要迎合时代发展潮流,改进和优化内控环境,创设较好的工作氛围,真正为内控活动的顺利、有序开展夯实基础。一方面,增强人员内控意识。当前,国企相关人员内控意识的水平,直接影响国企内控活动的效果,需要采取专项教育、内部培训会等方式,真正将内控相关基本内涵、价值等做好阐述,确保人员重新认识内控,将其提高到战略层面实施,明确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对内控实施的基本要求,更新人员自身理念和意识,坚持以思想驱动行为,高效参与到内控活动中。另一方面,改进和调整内控组织架构。国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较为完善,实现了各部门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作用,但仍有可优化的空间。当前,国企发展速度快、业务更新频次高,需要结合财务共享模式实施要求及内控开展的特征,构建并完善内控组织架构,严格遵循岗位不相容的原則,科学配置各项活动和任务,真正实现既定目标。
3.2 加强内控执行刚性
国企内控体系建设完成后,应将其执行到位,持续嵌入国企经营各环节,发挥其监督、约束等效用,使得各项操作和行为开展得合规、合法,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建议将以下两方面落到实处。第一,完善内控执行岗位责任制。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应根据国企业务开展基本特征,建立完善的内控执行岗位责任制,明晰划分各部门、岗位职责,使得每项活动的开展都有章可循,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立即确定责任人,将每项工作贯彻到位,发挥内控的效用。第二,注重内控绩效考核。国企内控执行过程需要全体人员的重视和配合,所以要通过加强绩效考核的方式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科学配置绩效考核指标,客观、全面地评估各责任部门内控执行状况,及时做好改进和优化,增强内控执行刚性[4]。
3.3 做好内控风险评估和应对
国企财务共享模式下,要想保证内控实施到位,就要加强对内控风险的评估和应对,按照现状建立完善的内控风险评估体系,全方位覆盖内控实施全过程,主动深挖各环节中隐藏的风险,并且做好分类和评估,明确不同类型风险所形成的原因、影响程度、发生概率等,为后续风险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持,以实现内控风险可控化。除此之外,财务共享模式下内控活动实施可能无法识别一些潜在风险,给国企的运营和发展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应建立一套针对不同情况的风险应急预案,高效控制应急预案风险,并且组织相关人员做好演练,通过真实的演练获取实战经验,灵活调整和改进应急预案,最大限度避免突发风险带来的影响由点扩大到面。
3.4 强化内控沟通和交流
大数据背景下,国企普遍建立财务共享模式,为了加快内部信息与沟通,必须要进行统筹规划,分步骤实施,坚持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统一集中整合内部资源,加强部门信息沟通和交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保证跨部门高效交流和沟通。国企应建立完善的沟通交流机制,真正畅通各部门沟通途径,加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人员与前端业务部门的沟通和互动,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及时性,使得内控能够顺利执行。第二,强化业财一体化建设。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突破业务、财务部门间的壁垒至关重要,要求其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参与到内控活动中。为此,要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业财一体化平台,保证业务部门参与到财务活动中,为财务活动开展提供数据支持,真正开展内控活动,帮助国企高质量地发展。第三,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应注重信息安全防护,注重系统的防火墙建设,主动引进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等,从源头上抵御黑客、病毒的入侵,保证信息安全防护到位,帮助国企将内控实施到位[5]。
3.5 确保内控监督落地
内部监督是强化国企内控不可或缺的环节,拥有一套严格、完善的内控监督机制,能够增强企业自查能力,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内控执行力。在财务共享模式下,要真正发挥内控监督的效用,增强人员内控监督意识,并制定一套完善的内控监督机制,确定监督对象、范围和内容,对内控实施全过程做好监督,快速找到内控执行中的困境和不足,及时做好改进和调整,保证内控执行到位。在国企深化改革中,内审在国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要主动结合自身现实情况,设置独立、高效的内审部门,能够定期有序开展内控监督检查工作,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各业务流程中的风险点提出审计意见,加强对国企内控审计的力度,使得国企各项活动高效、顺利地开展[6]。
4 结语
财务共享模式的产生和发展,给国企带来新机遇、新方向,对内控实施也提出新的要求,需要主动改进和优化策略,保证内控执行到位,发挥自身效用。但是,国企在财务共享模式下推动内控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困境和不足,具体表现在内控环境有待改进、内控执行刚性不足、信息与沟通不到位等,制约了国企的稳定发展。因此,国企要正确认识财务共享模式所带来的优势,掌握其给内控实施带来的优势和挑战,及时做好处理和应对,增强内控有效性,确保国企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李雪彤. 试析国有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如何提升财务管理效能[J]. 财会学习,2023(14):34-36.
[2]张梦妤,顾全根.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12):37-39.
[3]仵文瑞. 财务共享模式下应用企业内部控制的可行性建议[J]. 价值工程,2022,41(10):50-52.
[4]周芬.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措施[J]. 全国流通经济,2021(14):89-91.
[5]李小燕. 财务共享模式下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21(6):142-143.
[6]耿艳军. 试论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控制策略[J]. 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10):101-102.
[作者简介]李晓燕,女,河南禹州人,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标采购中心,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