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东柳氏医学流派学术思想探赜※

2024-04-08田玲玲刘菁王秀柳少逸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3期
关键词:柳氏枢机方证

田玲玲,刘菁,王秀,柳少逸

(1.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烟台 264100;2.山东莱阳复健医院,山东烟台 265200)

胶东柳氏医学流派是由柳吉忱、牟永昌、柳少逸、蔡锡英等及其门生几代人,经过近百年的辛勤耕耘,深究博采,传赓接续,不断总结完善发展起来的医学流派[1]。胶东柳氏医学流派是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证技术、成熟的临床方法、全面的知识结构的中医学术派别,发源于栖霞,成熟于莱阳,以烟台为主,辐射全国。

1 学术思想

柳氏医学流派学术思想明确,可概括为“三观”“四论”“两法”。

1.1 三观 “三观”,即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形神统一的生命观、太极思维的辨证观[2]。柳少逸老师认为,研究中医学理论体系,探讨中医学结构,须从《黄帝内经》的中医学术思想构建起步。如《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故《黄帝内经》首论中,引用古医经《上经》“治化”之论,即“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受中国古代哲学、天文学、历法学等影响,并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及与其他学科的互相渗透,中医学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以天人合一、形神统一的整体观思想为特点的广义中医学,并创立用以认识客观世界与解释万物发生发展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学说。鉴于此,柳少逸老师认为,《黄帝内经》代表的广义中医学思想体系,是由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形神统一的生命观、太极思维的辨证观组成,即中国象数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三大核心理论[3]。

1.2 四论 “四论”为柳氏医学流派内伤疾病病机体系。柳少逸老师临证提倡太极思维方法,并通过中医临床实践,建立内伤疾病病机体系,即老年、退行性病变的虚损论,功能失调性疾病的枢机论,器质性病变的气化论,有形痼疾的痰瘀论[2]。“四论”为柳少逸老师在太极思维方法的指引下,结合中国象数医学基本原理,运用医学系统方法,经大量的临床实践而提出,成为柳氏医派解释慢性、顽固性疑难病证和各科杂证的病因病机理论体系的纲领。

(1)老年、退行性病变的虚损论 柳氏医学流派认为人类的生命活动过程是一种连续发展的不可逆过程。自然界存在春、夏、长夏、秋、冬变化,万物有生、长、壮、老、已的始终,量变的大小决定质变的程度。机体组织结构和功能状态出现异常或退化,表现为量变与质变的比例失调而成虚损,是老年退行性疾病的病因病机所在,亦与太极理论极为相合。《灵枢·天年》云:“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络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去形骸独居而终矣。”此条文生动形象地说明生命活动呈抛物线过程,体现中医“形神统一的生命观”思想。心主血,肺主气,肝藏血,脾统血,与胃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精为气血生成之本,又为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本,故肾有“先天之本”“水火之宅”之称。柳氏医学流派创立以肾元为核心的脏腑系统太极模式,认为肾中元阳为命门相火之源,与心之君火形成肾与心之同气相求、肺与肾之金水相滋、肾与肝之水足肝柔、肾与脾之火旺土健的人体脏腑系统网。肾中精气、元阴元阳亏虚为根本,渐及心、肝、脾、肺等脏腑,使脏腑功能失常而致老年、退行性疾病。柳少逸老师提出治疗老年、退行性疾病的关键在于“益元”,通过填补精髓,补益气血,调理阴阳,以促进脏腑功能旺盛,加强或提高机体调控能力,改善全身功能状态而却病延年。柳氏医学流派亦创立临床应用广泛且行之有效的“益元”系列方剂,如益元愈喘方、益元健脾方、益元荣督方、益元荣骨方、益元荣冲方、益元荣脉方、益元养神方、益元荣筋方等。

(2)功能失调性疾病的枢机论 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功能活动,即指气的功能活动,包括升、降、出、入4种基本运动形式。人体各脏腑功能正常,则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正常有序;当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有序进行时,各脏腑、组织、器官、经络的功能亦正常。因此,当七情六淫或其他病理因素导致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阻,或影响脏腑、组织、器官、经络等气的升降出入时,即产生功能失调性疾病。从六经言,少阴、少阳皆为枢机。《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若枢机不利,必导致人体开阖、升降、出入之机失司,而致疾病发生。清·唐容川有“少阳转枢不利,清气遏而不升,浊气逆而不降”之论。故病在少阳枢机,则多为功能失调性疾病。若失治,由阳入阴,少阴枢机不利,日久会导致精血津液气化失司,停聚或代谢失常而形成器质性病变。

柳氏医学流派认为,“枢机论”与“气化论”是不能分开的,两者相互影响。在治疗上应视病情而定,是否加以调气化之剂,以截病途。临证时,柳少逸老师强调应用少阳病主方小柴胡汤加减,以调枢机,并创立加味小柴胡方、理气调枢方等方剂用之于临床。

(3)器质性病变的气化论 柳氏医学流派认为,器质性疾病是指在人体“退行性”和“枢机不利”的基础上,由于气化功能失常,病理产物堆积而致的实质性病理损害。中医认为,气化为气的运动及其产生的各种变化。《黄帝内经》所论气化有宏观、中观、微观之分[4]。宏观维度的气化,是指天地间阴阳之气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一切变化,包括天地阴阳之气对一切事物的新生、成长、消亡所带来的影响。中观维度之气化,是指天地阴阳之气变化与人的生命融为一体,主要体现在自然气化所表现的时间节律与人体生命现象及人体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治疗措施产生的影响。微观维度之气化,是指在自然之气的参与下人体发生的各种生化活动。因此,气化功能失常既可影响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又能影响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影响汗液、尿液、粪便的排泄而形成各种代谢失常,造成心、肝、脾、肺、肾等器官的本质性损害,从而导致器质性病变。柳氏医学流派强调以补泻相寓、升降相宜调节气化。举凡桂枝汤化裁治疗诸多气化不及病证,如苓桂术甘汤治疗现代医学之心包积液;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律失常,亦以通阳化气之功而取效;又如应用阳和饮或金匮肾气丸调治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咳喘疾患。柳少逸、蔡锡英创立通阳化气之“化气通脉方”,温阳化气之“附子五苓方”等有效方剂,广用于临床。

(4)有形痼疾的痰瘀论 有形痼疾多指在体表能被看到、触到或通过现代仪器(如X 线、B超、CT、MRI等)能检查到的有形疾病。如现代医学之各种肿瘤、卵巢囊肿、前列腺肥大、脑动脉硬化、心肌梗死、肺结核、乳腺增生等病,既有因痰而致者,又有因瘀而致者。柳氏医学流派认为,因痰致病者多由枢机失调、气化不利而痰浊停滞演化而来,又可因痰的形成导致功能失调、退行性病变的开始;因瘀致病者多由阴阳虚衰、气机郁滞、血寒、血热等引起,常以虚损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又可造成某些退行性疾病。临床中又有痰瘀互结而为病,如《丹溪心法·痰》云:“痰夹瘀血,遂成窠囊。”临床中把握病机,侧重对痰、瘀的辨治,对症治疗尚可获效。柳氏医学流派奠基人柳吉忱老师临证喜用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汤等方加减,创立天竺方、慈莲方、活瘀通脉方等方,施于临床。

柳氏医学流派认为,四论并非孤立存在,常可相互影响。枢机不利,不仅可致脏腑功能失常,日久还可致气化异常,而出现脏腑器官的器质性改变。气化失司,功能和物质的转换或再生不利,日久精气血津亏虚而致虚损;因气机不利,气滞血瘀,津停湿聚,气化失司,津血痰湿留聚,日久痰瘀结聚均可内成痼疾。气化失司则气机不利,五脏虚损则气机不畅,气化无力,痰瘀阻滞则气机气化受阻。其中蕴含着丝丝相扣、环环相接、相互消长转化的太极思维模式。

肝癌的发生发展体现了四论间的相互影响,柳少逸老师认为肝癌的发生与情志活动、饮食等关系密切,长期情志不舒,使气机郁结,脉络受阻,气滞血瘀,日久形成包块,进展为肝癌[5]。此外,如饥饱失调、酒食不节等易损伤脾胃,脾失健运,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湿浊凝聚成痰,痰浊与气血搏结,形成癌肿,特别是寒湿之邪,易伤脾阳,脾阳不运,湿痰内聚,湿性黏腻,阻碍气机,枢机不利,气滞血瘀痰阻,日久形成癌块。故柳少逸老师认为肝癌的主要病机为正气不足和邪气留滞。气滞为肿瘤的基本病理变化,因此理气药是治疗肝癌的基本大法之一。肿瘤已形成,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是肝癌的另一治疗大法,也是其他有形痼疾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肝癌的主要治法为调达枢机、疏肝利胆、化气通脉、豁痰散结等,应用鳖甲煎丸易汤化裁。柳少逸老师认为鳖甲煎丸具有扶正祛邪、软坚消痰、理气活血之功,符合肝癌正气不足、邪气留滞的病机。方中小柴胡汤调达枢机,疏肝利胆;桂枝汤化气通脉;土鳖虫、桃仁活血化瘀,豁痰散结消瘤;人参、阿胶、芍药补气养血,扶正气。此方包含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故临床常用鳖甲煎丸化裁治疗肝癌,每获良效。

3 两法

“两法”,即“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的基本法则和“以方证立论”的临证法式[2]。

3.1 “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的基本法则 柳吉忱老师认为,“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乃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深究博览之。“理必《内经》”,是因《黄帝内经》之理论为中医基础之渊源;“法必仲景”,是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开创了临床辨证论治之先河;“药必《本经》”,是因《神农本草经》载365味中药,且详述药性理论,即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及配伍方法等[6]。“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是柳氏医学流派一种鲜明的临床思维方法,表明柳氏一脉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中医经典。

3.2 “以方证立论”的临证法式 柳氏医学流派崇尚经方,博极时方,创建“以方证立论”的临证法式:以证选方,方证合拍;以证统方,以方类证,方证结合,方证相应;有是证用是方,立斯方用斯药;用此药用此量,当用此炮炙法、煎服法和药后将息法。即使治疗现代医学之疾病,亦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凡具备该方证的相应病机,无论何病,均可“以方证立论”应用之。柳少逸老师临证均“以方证立论”,且根据病因病机需要,或经方,或经方头、时方尾,大有“以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之验。

“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为柳氏医学流派的临证法则,而“以方证立论”为医派的临床辨证思维方法,二者构成柳氏医学流派临床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4 展望

胶东柳氏医学流派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鲜明的学术特点,明确的学术思想,合理的学术架构,取得卓有成效的临床效果,其中柳氏广意派于2017年被遴选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氏医学流派悬壶济世,医德馨香百余年,秉承“济世成己任,传承为岐黄”,流派传承的不仅是望闻问切,开方济世,更是柳派医风。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胶东柳氏医学流派,推动流派和学术的发展,传承发扬,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柳氏枢机方证
“营分为枢”思想探讨
基于“开阖枢”理论浅析乌梅丸通利枢机之用
贝西•黑德《枢机》中的爵士之声
桂苓味甘汤及加减方证条文辨析
四逆散方证分析及临床运用举隅
从少阳主“枢”论小柴胡汤治疗荨麻疹的应用
折一枝青柳,寄一场别离
折一枝青柳,寄一场别离
试析戏曲《狮吼记》中的柳氏形象
跪出来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