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意义、困境和路径

2024-04-07覃一鸣梁淮亮

教育评论 2024年2期
关键词:技能运动体育

●覃一鸣 梁淮亮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下,服务学生终身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趋势。[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学校应统筹体育等学科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或核心素养,以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如何发挥育人功能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成为亟待探索的问题。[2]对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强调,学校体育应关注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体育能力是体育运动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是学校体育迈向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3]然而,来自快乐体育思想、全面教育思想的观点认为,偏重能力或技能的培养,会忽视学生通过体育运动获得积极情绪、社会情感等方面的主体性发展。[4]有诸多学生直至毕业未能充分发展体育能力,甚至无法熟练参与某项体育运动,遑论促进其终身发展。[5]尽管学界对此进行了深入讨论,仍未能从根本上释疑。[6]因此,发挥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研究体育能力培养对学生终身发展的意义以及实现路径。

一、体育能力培养对学生终身发展的意义

体育能力是个体完成体育活动的胜任力,具体表现为个体对运动技能和体育相关的社会情感技能的掌握。[7]运动技能是直接作用于身体动作的体育专用技能,包括基础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社会情感技能(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是通过协调个体的身体行为、认知活动和心理状态,使其在体育运动中认知自我、适应环境和构建社会关系的通用技能,包括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团队合作等技能,与运动技能相辅相成,可被迁移运用于其他领域。[8]在现代社会,终身发展意味着个体在一生的工作和生活中持续进步和全面成长,体现在保持终身健康、实现成功就业、适应职业发展三个方面。对此,可以从终身教育理论、文化资本理论、能力本位教育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体育能力对学生终身发展的意义。

(一)终身健康:基于终身教育理论的研究视角

终身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是有目的地培养人、使人全面发展的终身过程。[9]由此延伸的终身体育教育理念提出,终身体育运动实践是保持终身健康的重要途径。体育运动有助于人的生理、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应使体育参与成为贯穿终身的生活方式。由于体育能力是实践终身体育和保持终身健康的前提,学校体育应着眼于学生的学校生活和未来的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体育参与和运动发展的能力,使学生的身心健康终身受益。[10]

体育能力发展指向终身健康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运动技能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基本素养。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有助于学生建立体育参与习惯、树立体育参与自信、获得参与成就和积极情绪体验。第二,社会情感技能是激发体育动机和适应体育环境的调节因素。学生通过参与各类体育活动锻炼了自我评价、自我管理等通用技能,有助于他们深化自我认知、调整身心状态、保持自我学习和应对各种挑战。第三,在体育能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终身体育实践有助于学生生理健康、认知与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如改善心肺系统、免疫系统的生理机能,刺激脑功能、认知活动,调节心理状态、自我知觉。[11]

(二)成功就业:基于文化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

文化资本理论认为,文化资本是通过符号象征机制的直接方式和资本转化机制的间接方式影响学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积极因素。体育能力由于其文化资本属性而为学生的成功就业提供了助力。文化资本是由主流社会定义和认同的文化价值符号,经过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向个体进行传递,包括身体化、客观化和制度化的三种形态,不同形态的文化资本之间以及文化资本与其他资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个体积累的文化资本向外显示其家庭背景和能力禀赋,既是造成社会分层的符号暴力,也是个体借以社会流动的符号象征。因此,学生掌握的文凭证书、文化特长是实现“鲤鱼跃龙门”的价值符号,象征着学生具备符合社会需要和主流价值偏好的知识、技能和文化品味,有助于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与个人禀赋相匹配的就业机会。[12]

体育能力是个体通过体育活动获得的具身化的文化能力,即一种身体化形态的文化资本。在“体育强国”的权威话语、“举国体育”的制度构建和“体育产业”的市场驱动下,体育能力的文化资本属性及符号价值在国家、市场、学校等多个层面得到全面强化和社会认同。因此,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将通过文化资本的符号象征机制和资本转化机制影响就业。

第一,在体育举国体制和体育大众化的社会环境中,运动员、“体育明星”的身份以及比赛表现、运动成就备受社会赞誉和雇主偏好。第二,基于体育能力的各类体育参与,将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进取精神和其他与职业胜任相关的优秀品质外显化,释放职业胜任力信号,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就业机会。第三,体育能力有助于其他形态的文化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的形成。学生通过考试、比赛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比赛荣誉和综合学分,即形成制度形态的文化资本。学生通过参与校内外体育活动、担任组织领导的社会角色,拓展了社会网络、社会声誉和社会支持,即促进社会资本的积累。这些资本有助于学生建立能力信号、获取就业信息和雇主关注,间接促进成功就业。

(三)职业发展: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论的研究视角

职业发展指个体在职业生涯中保持进步和取得成就,包括适应工作变化、提升胜任力和获得岗位晋升等。能力本位教育理论认为,通用技能是使个体获得职业发展的关键动力。培养体育能力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通用技能。

通用技能(Generic Skills)是与专业技能相对应的概念,指由认知活动、情绪态度和人格特质的内在驱动以及社会环境的外在影响下运用非专业知识和调节自我的能力,如自我管理、人际沟通、组织领导等能力。[13]通用技能具有可迁移性和社会情感价值,是发挥专业技能的互补性因素。在职业活动中,通用技能有助于个体保持自主学习、解决复杂任务、适应环境变化和建立人际关系,影响职业发展甚至终身成功。[14]能力本位教育理论指出,高等教育应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既要培养学生解决专业领域问题、胜任特定岗位的专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在复杂、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解决非专业问题、胜任不同岗位的通用能力。[15]

从能力本位教育视角看,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是使其形成多种通用技能的有效途径。[16]体育运动是在变化的复杂情境中进行的具身认知活动和心理——社会过程(Psycho——Social Process)。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通用技能形成的过程。在教学、训练、比赛等体育活动中,学生身心与环境深度交互——快速学习各类知识、管理多重任务、激发内在动力、适应不同社会角色,使其加深自我认知、适应环境和构建积极社会关系,不仅能学习、巩固和运用运动技能,而且能锻炼自我评价、自主学习、情绪调节、自我管理、沟通交流、领导管理等社会情感技能,即可以迁移应用于其他领域的通用技能。这些通用技能将伴随学生成长,从体育到其他学科,从学校生活到社会岗位,帮助学生发挥专业特长、解决复杂问题、适应岗位变化以及保持终身学习。

二、体育能力培养工作面临的困境

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和评价方式方面存在困境,如体育能力的目标引导效应不强、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弱化、学生发展的个体差距加大,阻碍了对学生体育能力及学生终身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体育能力目标的缺失

我国现有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尚未明确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导致对体育能力培养的引导效应不强。

第一,体育能力培养目标被消解于现有的课程教学目标体系中。在当前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基本目标,涉及运动技能培养,却忽视了与运动技能相辅相成的社会情感技能的培养。因此,体育能力的主体地位和完整内涵被消解在传统的教学目标体系中,其价值未能真正显现。

第二,现有课程教学目标在实践中的异化加剧了体育能力培养目标的偏离。在教学实践中,运动参与目标被视为督促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体育课程和活动,忽视了培养学生在未来生活中保持体育参与的能力。运动技能目标被延伸为独立的技术目标,将运动技能学习与其他通用技能发展人为分离。身体健康目标被简化为体质健康达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实际上被悬置,削弱了对学生社会情感技能的培养。因此,从理想目标到执行过程的异化,体育能力目标被进一步分化、边缘化。

(二)体育课程教学的缺陷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着内容低级重复、学习时长不足、偏重体质训练等特点,不仅难以充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忽视了家庭背景、体育禀赋的个体差异,导致不同学生体育能力差距进一步扩大。

第一,传统体育课程教学难以弥补弱势家庭学生的先天劣势。来自优势家庭的学生拥有更多的家庭支持,往往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通过家庭教育、课外培训积累了更多的体育能力基础,能更好地完成课程学习、融入体育群体、参加体育活动以及取得体育成就,使其体育能力继续进步。弱势家庭出身的学生由于缺乏家庭支持,往往体育能力基础处于劣势,仅凭学校体育课程提供的基础性、短期性和同质化的运动技能教学和体质训练,不足以帮助他们缩小体育能力发展的差距。

第二,传统课程教学难以满足体育禀赋不同的学生对体育能力发展的差异化需求。传统体育教学在有限的学时里重复基础技能教学和体质训练,难以实现兼顾学生体育禀赋的差异、满足能力进阶所需的时间积累、促成通用技能的充分发展。由于通用技能是认知自我、适应环境、构建社会关系的基础,忽视通用技能也是部分学生运动技能进步迟缓、运动参与动力缺乏、高强度运动适应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传统课程教学模式难以促进学生发挥体育潜能,将强化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的马太效应。

(三)体育评价方式的缺位

针对大学生体育发展状况的现有评价主要通过体育课程考核和体质健康测试进行。两者对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状况缺乏针对性、完整性和持续性的评价,难以对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状况进行全面、持续的监督和引导。

第一,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考核主要以检验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情况为主,通过学生课堂表现、期末技能测试进行评价。这种终结性的评价方式虽然能检验和督促学生课堂参与、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容易造成学生的短期应试倾向,没有真正激励学生保持对运动技能的自我学习和课外应用。忽视对学生社会情感技能发展的评价,将体育课程简化为单纯的技术教学,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是不完整的。

第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旨在通过对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检测,督促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和促进体质健康。该评价局限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缺乏对专项运动技能、社会情感技能的考核。为应付体质健康达标的考核要求,身体素质训练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占据了大量时间。因此,体质健康测试虽然在形式上检验和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但实质上将体育教学弱化为对体质健康测评的应试,压缩了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的空间。

三、加强体育能力培养工作的路径

基于体育能力对学生终身发展的积极意义,学校应构建以终身发展为导向的体育能力培养框架以指导教学实践和评价,并从多个层面完善体育能力培养模式。

(一)构建体育能力培养框架

以往研究提出的各类体育能力理论模型或框架,主要是基于局部的、割裂的、静态的、横向的视角对体育能力包含的各类要素进行归纳和总结,对社会情感技能的重要作用和各要素的协同发展阐述并不充分,且要素复杂、概念抽象,不利于教学实践的落实。对此,本研究采用动态的、纵向的发展视角,构建了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导向的大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框架(见下图),用以阐明体育能力内部要素之间以及与学生终身发展的相互联系、发展顺序,便于有目的、有次序地培养学生体育能力。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导向的大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框架图

培养框架遵循以体育素质为基础发展体育能力,最终走向终身发展的纵向发展顺序。体育素质包含体育认知、体育心理和身体素质,是认知体育规律、发展体育能力和参与体育运动的身心基础;体育能力作为体育核心素养的关键,是体育素质的深化和外在体现;终身发展是学生通过体育能力的发展和应用走向终身健康、成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持续成长过程。

在体育能力内部关系上,基于是否直接作用于身体动作,体育能力构成要素可以划分为运动技能和社会情感技能两大部分。根据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的相互关系,运动技能与社会情感技能之间应是互为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向互动关系。其中,基于身体对运动技能的学习规律,培养运动技能应遵循由跑、跳、投等基础运动技能向球类运动、田径运动等专项运动技能发展的顺序;基于认知自我、适应环境、构建社会关系的个体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以及体育运动应用的、可迁移到其他学科和未来职业中的通用技能,社会情感技能培养应沿着自我评价、自主学习、情绪调节、自我管理、沟通交流、领导管理的发展顺序。

(二)完善体育能力培养模式

为服务学生终身发展,有关部门、院校和体育教师应共同参与,从目标体系、教学实践、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完善体育能力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的确立

第一,有关部门应通过政策文件明确将学生体育能力发展作为体育教育的目标,如列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强调社会情感技能和运动技能并举,实现从孤立的运动技能目标到完整的体育能力目标的转向,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提供合法性依据。第二,高校应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作为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和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一部分,将体育能力纳入综合素质或人才培养标准,为教学实践提供目标指引。第三,教师应树立体育能力培养的目标意识,考查学生能力基础,制定针对性、阶段性的培养计划,追踪与引导其能力发展。

2.教学实践的创新

第一,有关部门应该根据体育能力发展规律完善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等方面加以规范,引导体育课程教学从重复低阶技能和应付体育健康测试中解放出来,转向全面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第二,高校应通过拓展体育第二课堂、完善学分制度,营造体育文化环境、丰富学生体育参与经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体育能力。第三,高校应延长体育课程教学年限,为学生提升体育能力留足时间。第四,教师应积极探索俱乐部式、运动处方式等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索不同运动、发掘体育潜能和提升能力水平。第五,高校应关注弱势学生体育参与和体育能力发展的情况,为其发展体育能力提供必要支持。

3.评价方式的改进

第一,有关部门应推动将体育能力培养纳入对学校体育工作、体育课程、学生综合素质和体质健康测试的考核体系中,发挥评价机制对培养工作的监督效应、对培养质量的规范效应、对人才观念的引导效应。第二,高校应将学生体育能力的应用表现纳入对体育课程、综合素质、课外实践的考核范畴,如将学生在体育运动队、体育赛事的活动中参与运动、组织管理的表现纳入体育课程学分、综合素质评分、实践学分,以鼓励学生在课外保持对运动技能和社会情感技能的学习和应用。第三,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定期评价学生运动技能和社会情感技能的掌握情况,包括在课程初期进行排查,在教学阶段保持追踪,以便提供针对性指导。

猜你喜欢

技能运动体育
高级技能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不正经运动范
拼技能,享丰收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画唇技能轻松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