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辅助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及血清NSE、Hcy 与T 细胞17 水平变化分析
2024-04-07柳敏程颖景素敬姜红郝伟红
柳敏 程颖 景素敬 姜红 郝伟红★
小儿癫痫是一种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癫痫发作,包含意识、运动、感觉异常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据统计,我国癫痫年发病率大约为35/10 万人,其中60%患者起源于小儿时期,对患儿成长、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无法根治癫痫,以抗癫痫药物为主要治疗手段,通过阻断神经元过度放电或抑制异常放电扩散,达到控制癫痫抽搐发作的目的。丙戊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抗癫痫药,其对多种方法引起的惊厥均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2]。托吡酯作为一种由氨基磺酸酯取代单糖的新型抗癫痫药物,可以抑制癫痫发作,即神经细胞持续去极化导致的反复电位发放[3]。国外报道显示,丙戊酸钠辅助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可提高临床疗效,但针对其具体机制未进行阐述[4]。本文旨在分析丙戊酸钠辅助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T 细胞17 水平(T help 17cells,Th17)变化的影响。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3 年3 月邯郸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小儿癫痫患儿152 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73 例(托吡酯)和观察组79 例(丙戊酸钠+托吡酯)。纳入标准:①小儿癫痫诊断标准符合《小儿癫痫的诊断》中相关标准[5];②临床资料完整;③癫痫发作次数≥2 次;④研究前短期内未使用抗癫痫药物;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②合并其他重大脏器功能障碍;③具有心理、精神疾病。其中对照组男38 例,女35 例,平均年龄(4.68±1.37)岁,平均病程(1.88±0.65)年,部分性发作49 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9 例,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全身性发作5 例;观察组男41 例,女38 例,平均年龄(4.93±1.48)岁,平均病程(2.03±0.71)年,部分性发作52 例,复杂部分性发作20 例,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全身性发作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受试患儿监护人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给予服用托吡酯(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3269),初始剂量0.5~1.0 mg/(kg·d),分2 次服用,服用1 周;然后间隔1 周加量至4~8 mg/(kg·d),分2 次服用。疗程为3 个月。②观察组:给予服用丙戊酸钠(湖南迪诺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61)+托吡酯,丙戊酸钠初始剂量10~15 mg/(kg·d),分3 次服用,服用1周;然后间隔1 周加量至20~40 mg/(kg·d),分3 次服用。托吡酯用法用量同对照组,疗程为3 个月。
1.2.2 标本采集
全部患儿于入院1 d、治疗3 个月后分别抽取静脉血3 mL,静置半小时,进行离心(3 500 r/min,10 min,离心半径8 cm),采取血清,零下80℃保存等待检测。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依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6]进行疗效判定,显效:癫痫发作频率至少降低75%及以上,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癫痫发作频率降低50%~74%;无效:癫痫发作频率降低未达到50%。总疗效=显效率+有效率。
1.3.2 两组炎性因子对比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Hcy。TNF-α 试剂盒来自上海烜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IL-2 试剂盒来自深圳市豪地华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cy 水平试剂盒来自上海酶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3 两组BDNF、NSE 水平对比
采用酶联吸附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NSE 水平。BDNF、NSE 试剂盒均来自上海酶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4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治疗过程中,观察患儿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嗜睡、呕吐、体重下降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符合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2、Hcy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aP<0.05。
2.3 两组BDNF、NSE 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BDNF 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NSE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BDNF、NSE 水平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BDNF and NS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3 两组BDNF、NSE 水平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BDNF and NS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aP<0.05。
2.4 两组Th17 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Th17 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Th17 水平下降程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Th17 水平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Th17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4 两组Th17 水平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Th17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Table 5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小儿癫痫作为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不利于儿童发育成长,临床针对该疾病重视程度较高,对于该病研究也颇多[7]。目前认为小儿癫痫的发病机制与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神经因子水平异常有一定联系。
国外研究报道显示,小儿癫痫患者体内TNF-α、IL-2 异常分泌,反映其体内存在炎症反应。TNF-α、IL-2 是常见的炎性因子,TNF-α 具备各种生物学功能,对于机体免疫功能发挥调节功效,IL-2 及其受体可使神经元内游离钙离子水平上升,继而控制神经兴奋性[8]。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概10%~40%的癫痫患者Hcy 水平较正常人高[9]。动物研究提示,向小鼠注射Hcy 可使癫痫发作次数增加[10]。因此,临床认为Hcy 水平上升可能与癫痫发生具有联系。有学者提出Hcy 可诱导癫痫发作的原因在于Hcy 可过度激活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和Ⅰ型谷氨酸代谢型受体,加快神经兴奋性损伤[11]。丙戊酸钠做为常见的抗癫痫药物,可激活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同时可促进大脑合成γ-氨基丁酸,亦能保护γ-氨基丁酸不被琥珀酸醛脱氢酶(或转氨酶)分解,继而维护细胞膜的稳定。然而小儿癫痫仅应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在脑神经保护具有一定局限性[12]。近年临床常应用丙戊酸钠辅助托吡酯治疗癫痫患者。托吡酯是一种由氨基磺酸酯取代单糖的新型抗癫痫药物,可阻遏电压门控钠离子、钙离子通道及γ-氨基丁酸能和谷氨酸能神经元作用,对癫痫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13]。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疗效更高,且TNF-α、IL-2 及Hcy 水平下降更为明显,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14]。
BDNF 在癫痫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作用,癫痫发作时血清BDNF 水平降低,使儿童出现持续的兴奋状态。NSE 是神经元损伤后的特异性标志物,机体为癫痫状态时,由于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损伤,可大量释放NSE到脑脊液中。近年来,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证实,癫痫发作后,血清NSE 和脑脊液NSE 水平升高,提示脑损伤的存在[15]。国外研究显示,小儿癫痫存在T 细胞亚群失调[16]。Th17 细胞是具有分泌功能的T 细胞的一个亚群,在机体的免疫防御反应中产生。成熟的Th17 细胞可分泌IL-17A、IL-6 等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等疾病中发挥一定作用[16]。
综上所述,丙戊酸钠辅助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显著降低NSE、Th17 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