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纹在传统青花艺术中的表现与应用*
2024-04-07王化蕾
王化蕾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403)
水是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具有3种不同的形态,分别为固态的、液态的水以及气态的水蒸气,在生命存在与延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对古人而言,自然中的水意味着生命的安定。除了人对于水生理层面的需求外,水的清澈与甘甜以及微风吹拂下水面的波光粼粼都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这是对审美需求在心理层面的满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水的物理特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一方面,古人利用水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水所呈现的不同的物理特性不禁引发人们思考,古人们常常从中得出富有哲理的观点,例如《道德经》中记载:“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里将水描述为无为而治的状态,不争不抢而达到自然的平衡。庄子言:“大泽之水,天下之显”,庄子认为水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其背后蕴藏着的强大精神与深刻哲理体现在万事万物之中。孔子则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提醒着人们在利用某一力量的同时,也要警惕其中蕴含的危险,从对水的认识中能够提炼出将事物一分为二的认知方式,这一方法论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
综上所述,由于人对水的生理与心理的依赖,以及“水”中蕴含的美学价值、精神象征与哲学思想,在多种因素的共同驱使下,水成为了不同艺术领域从业者所喜爱表现的题材,水纹则是水题材在平面装饰与绘画中的体现。
1 水纹的发展概述
水纹是在平面上通过造型表现水形象的纹样,根据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形象有着不同的纹样,如物体在平静湖面荡开的涟漪通常以简单的线条表现,湖面溅起的涟漪以同心圆表示,微皱的湖面以波浪线表示,湖面泛起的浪花则用钩状枝干结构表示等。
在新石器时期彩陶中便能看到水纹的出现,例如故宫博物院的彩陶盆,在盆的外璧有着明显的波纹与浪纹,经过了高度概括,与几何纹相似,随后出现了具有高度秩序感的波纹与漩涡纹装饰。
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绘画技术的提高与“师法自然”的倾向,出现了更加具象、更具美感的水纹样,如宋人临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其中水纹刻画细腻精致,种类丰富多样,一如屋脊般干练利落,侧重表现湖面多重波浪相撞时产生的起伏。另一种水纹则如鱼鳞整齐排列,表现了湖面的波光粼粼。水纹进一步发展至宋代,马远的《水图》整理了十二种不同水纹样,可谓是水纹样发展的一大高峰,为后世水纹样的研究与创作提供了较高的参考价值。
2 水纹在青花瓷中的不同类型
青花瓷在唐宋时期已初露端倪,而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于明代成为瓷器主流,明宣德时期发展至顶峰,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类之一。青花瓷是在白色瓷器上绘制青色花纹的一种瓷器,绘制青色花纹的材料是一种钴盐类金属元素,将这种材料绘制于泥胎表面后覆盖一层透明釉,入窑经过1 280℃高温烧制成瓷,最终在同一种颜色的基础上,呈现丰富的浓淡层次变化。
水纹在青花瓷中是较为常见的装饰纹样,浅淡层次的青花色彩与海水呈现的颜色较为相似。青花颜料的绘制最常见的就是以水作为媒介付诸笔端,因此,青花颜料呈现出的质感有着如水般的温润与清澈,由此可见青花与水纹有着较高的契合度。根据青花瓷中水纹的不同形态可将其粗略分为线状水纹、海浪纹、扇形水纹与漩涡纹等。
2.1 线状水纹
线状水纹分为直线水纹与曲线水纹。直线水纹通过对直线的整齐排列来表现较为平静的水面,这是由于较为平静的湖面波动幅度较小,难以在画幅尺度中清晰表现,因此利用整齐直线来表示水面一层层细小的波纹,如故宫博物院的清康熙青花开光山水图笔筒,绘制者沿着岸边与船边进行排线,这是由于流动的物体与水接触就会产生波动,不同水纹之间近似平行,从中能够感受到湖面的平静,给画面增添了一丝静谧。同为直线水纹,故宫博物院的清康熙山水纹大罐(见图1)就给人不同的感受,画面中描绘了山峰与水流的组合,水面排列着较大密度的直线,这些直线整齐干练且短促,且不同组的水纹明显呈相交之势,表现出水面略显急促的波动,给画面平添了一丝紧张之感。
图1 清康熙山水纹大罐
而曲线水纹多伴随着水面物体出现,侧重表现水的的轻微流动带来的弱小涟漪,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明青花荷塘鱼藻纹罐(见图2),罐体腹部呈散点分布着鱼、莲花、莲蓬、荷叶与水草,在植物与水面的交界处有着明显的波浪线水纹,在空余处也有出现,表现了较为平静的池塘水面。
图2 明青花荷塘鱼藻纹罐
2.2 海浪纹
海浪纹通常表现为多层平行线条组合而成的带状波纹,侧重于表现水流的流向,且较为清晰的区分出不同股水流的体量,常常伴有浪花纹的出现,是青花瓷中最较为常见的水纹。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明青花海水龙纹高足碗(见图3),画中以水纹作为龙的背景,层层波浪整齐清晰且流畅,很好地展现了水流的状态,溅起的浪花线条充满韧性,恰当地表现了水的张力,整体水纹在和谐统一之中充满了变化,浪花的大小以及每股水流的曲线与体量都不完全相同,强调了水面的湍急与汹涌,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这种海浪纹在传播与传承的过程中衍生出了多种变体,一部分为了强调其形式感而将其中的波纹经过了整齐化处理,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清乾隆青花加紫云龙纹瓶,瓶身足部装饰的水纹线条整齐,表现了水面的层层起伏,具有强烈的秩序感与形式感。另一部分的海浪纹为了强调水面的汹涌,增加了浪的体量与数量,甚至整体完全由浪组合而成,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清青花鱼藻纹凤尾尊。
图3 明青花海水龙纹高足碗
2.3 扇形水纹
扇形水纹就如同鱼鳞般层层叠叠,每一个扇形都是同心圆的一部分,因其规整度较高,是所有水纹中节奏感与秩序感最强的纹样。
同时它也失去了变化,相比之下缺乏了水的灵动,如故宫博物院的清康熙成化款青花海水梅花纹铃铛杯(见图4),杯身满饰,其间点缀着一个个完整的桃花,强烈的形式感给人带来了良好的视觉体验,这样的水面既不过分平静,也不会让人感到太过危险与不安,恰到好处地展现了水的流动性。目前这种扇形水纹似乎是由海浪纹演变而成,海浪纹中的波纹部分经过规整化近似整齐排列的的倾斜扇形,而扇形水纹则是沿中轴线对称。
图4 清成化款青花海水梅花纹杯
2.4 漩涡纹
漩涡纹样则近似于同心圆,是对物体落在水面时荡开的层层涟漪的模仿。由于手工的精细程度不足,往往也就不呈现为正圆,如拍卖于北京保利2014秋季拍卖会的一对清康熙青花海马纹盘(见图5),盘为满饰,盘子中心绘有三匹奔腾的海马,马呈等边三角形之分布,背景为一圈圈的漩涡纹,其间穿插着桃花与浪花,漩涡纹形式一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同时每一个漩涡的大小不一,充满着变化,相较于扇形水纹而言更具变化。同心圆结构往往会带来视觉上的引导,同时在视觉上会带来错觉,让我们感到漩涡中心的下陷,很好地体现了水的云谲波诡,给画面增添了神秘色彩。
图5 清康熙青花海马纹盘(一对)
3 水纹在青花瓷中的构图形式
水作为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其形状由承载的容器与环境决定。在人们的视野中,自然界的水往往成片出现,因此对水的描绘刻画也无法作为单体出现。这一特性就决定了水纹具有与生俱来的平面装饰能力,其在青花瓷中既可作为主题纹样出现,也可作为背景与边饰。
3.1 主体纹样
将水纹作为主体纹样进行装饰是通常与其它元素组合出现,完全以单纯的水纹作为主体较为少见,如故宫博物院的明宣德款青花海水蕉叶纹尊。尊的颈部饰以垂直排列的蕉叶纹,腹部主体绘有山体与海浪的组合纹样,层层翻滚的海浪拍击在山体上激起大片浪花,上方则饰以一层连续的如意纹。故宫博物院的明永乐青花海水纹双耳三足炉,炉体外部几近满饰,也是同样的山体与海浪的组合纹样,其中的水纹更加变化无常,再加上炉体造型较为复杂,这就导致部分纹样有些混乱,展现了大海的磅礴力量与复杂状态。
3.2 边饰
将水纹作为边饰的水纹,为适应装饰区域的尺寸,因此会更具装饰性与形式感,常出现在盘子的边缘与器皿的足部,如故宫博物院的明宣德宣德款青花行龙莲花纹尊。在器皿的颈部与足部都装饰了海浪纹,经过了抽象化处理,成为了二方连续图形,波纹与浪纹交替出现,波纹如同指纹般卷曲与规整,精致的线条给人以强烈的秩序感,整体具有统一与变化的形式美感。故宫博物院的明宣德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盖罐同样也有着水纹边饰,其波纹的起伏并不统一,浪花的位置分布与大小也各不相同,画面充满着变化,但整体却协调统一。
3.3 背景
水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常常作为背景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因此在装饰艺术中,水纹也常常作为背景与主体纹饰组合出现。在传统青花装饰艺术中,龙与海兽常常以水纹作为背景,因为这些异兽或动物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故宫博物院的明成化款青花海水云龙纹碗,碗的外壁绘有多条神龙,这些龙矫健威猛,而背景则采用了海水纹,龙与水之间的颜色对比突出了主次关系层次丰富,同时龙的阳刚与水的阴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烘托了龙的至高无上的神力与地位。
4 水纹在青花艺术中的创作与运用
青花作品《长风破浪》(见图6)中水纹占了大部分画面,而在汹涌波涛之间有多条鱼儿穿插游曳且安之若素,其中有一只浑身泛金鱼迎接着海浪,奋勇前进。
图6 《长风破浪》
作品中水纹的塑造沿袭了传统水纹的造型结构,层层叠叠的波纹如绸缎般蜿蜒,其间朵朵浪花点缀其中,打破了单调的波纹曲线排列,使画面富于变化,波纹、浪花与鱼的分布均衡,鱼儿与水纹的遮挡关系增加了画面的纵深,给画面中带来生物的生命气息。
青花绘制部分在同一颜色的基础上,通过深浅对比来对不同物象之间加以区分,尽量做到画面中深浅颜色在画面中分布均匀协调,整体颜色则以蓝金对比为主调,突出了金色的耀眼与蓝色的深邃。在技法选择上选取了与水的质感最为契合的汾水工艺,分别表现出浅色水的温润清澈与深色水的厚重。
5 结语
水纹有着丰富的形象类别,各类水纹都有着独特的形式美感,是古代人民审美心理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统青花装饰艺术对水纹的亲睐,不仅水纹具有的天然装饰性,而且青花材料经高温烧制后与水有着相似的质感,这种契合程度使得水纹在传统青花艺术屡见不鲜。通过对纹的深入地了解与学习,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其表现特点与文化内涵,同时还有利于对传统纹样的传承与发扬。